学林掌故丨俞敏先生的人格魅力与学术成就
人物简介
俞敏(1916-1995),字叔迟。天津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1936年考入北京大学国文系,后转入辅仁大学国文系。1940年考入燕京大学研究院。1947年起历任燕京大学、北京大学讲师、副教授。1951年任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副研究员,兼任北京大学副教授。1953年调入北京师范大学。通晓多国语言,对梵语、藏语也素有研究。在古汉语音韵学、汉藏语比较、现代汉语语法等领域卓有建树。著有《中国语文论文选》《经传释词札记》《俞敏语言学论文集》《俞敏语言学论文二集》《名词、动词和形容词》《语法和作文》等。
作者简介
董婧宸,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研究《说文》学、训诂学、词源学、章黄学术。在《文史》《文献》等刊物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俞敏先生的人格魅力与学术成就
董婧宸
俞敏先生(1916-1995)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语言教育家,在语言理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等诸多领域取得了卓越的学术成就,在梵汉对音、汉藏比较等方面,更有开创性的学术贡献,在国内外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
为更好地学习俞敏先生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和诲人不倦的教育精神,继承和发扬先生的学术事业,2016年11月27日,在先生诞辰一百周年之际,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和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汉语研究所共同举办了“俞敏先生百年诞辰纪念会暨学术研讨会”,纪念和追思俞敏先生的生平往事,探讨俞敏先生的学术贡献。兹将各位与会专家和学者的讨论综述如下:
俞敏先生在课堂
一、俞敏先生的学术境界与人格魅力
1936年,俞敏先生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后转入辅仁大学,毕业于辅仁大学中文系,1944年考入哈佛燕京研究院,又曾在1946年暑期赴台北推行国语,1952年院系调整以后,俞敏先生长期在北京师范大学任教。
会议邀请了多位曾与俞敏先生共事的学界同仁,回忆他们与俞敏先生的交流往事。南京大学的鲁国尧教授以“正道而行,正言不惑”形容俞敏先生为人处事的刚正真诚,并特别介绍了俞敏先生不畏辛苦,赴台湾推行国语,对文化传播和交流起到了促进作用。北京大学的唐作藩教授和俞敏先生结识在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音韵学会上,“俞敏先生是中国语言学界开拓梵汉对音、汉藏比较研究以及等韵源流研究的先驱者。无论是他的学问和品德,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曾因参加《大百科全书》编纂工作而认识俞敏先生的苏培成教授也说,“俞敏先生品格高尚,正直耿介,学识渊博,博闻强记,是难得的语言学全才”。北京大学的郭锡良教授和中央民族大学的戴庆厦教授,均肯定了俞敏先生在汉藏比较、梵汉对音方面所取得的学术成就,并特别指出俞敏先生从第一手材料出发的扎实研究,值得后学学习。郭锡良教授说:“俞敏先生不但精通古今,通晓梵文、藏语等多门语言,而且能从材料、事实出发,得出颇具新意的探索和论断。”戴庆厦先生认为:“俞敏先生在汉藏语研究中真正下了功夫,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为我们非汉语研究树立了榜样。《汉藏语同源字谱》是我的研究生、博士生的主要参考书目之一。”北京师范大学的王宁教授也说:“老一辈学者的学术根底,学术造诣和学术境界是我们这个时代很难追及的,我们这一代人是在老师的悉心教导和深切关爱中磕磕绊绊地成长起来的。”可以说,刚正不阿的为人,扎实认真的治学精神,会通精进的学术境界,是与会学者对俞敏先生的共同认识。
50年代,俞敏先生曾给师大的本科生讲授过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的课程。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吕启祥研究员说:“俞敏先生重视对学生普通话的基本训练,能针对语音上薄弱的地方对症下药,对我们那代人来说受用终生。”北京师范大学的程正民教授也说:“俞敏先生在课上讲儿化、讲音变也极其生动。特别是为了在台湾更好地推行国语,俞先生在短短的时间内学会了闽南话、客家话。俞先生能直接用闽南话和我交流。”南开大学的范亦豪教授回忆道:“只记得俞先生手里捻着几张卡片,聊天似的,就把那些深奥的理论问题和各种语言现象说得清清楚楚,我们听得轻轻松松。”在他看来,俞敏先生的授课给他留下了珍贵启示:“一,要有学术个性、教学个性;二,做学问必须有自己的东西,有独创;把深刻的东西,用最通俗的话说明白,这才是本事。”俞敏先生不仅以深厚的学术功底、出色的语言分析能力赢得了学生的尊重,更以师者谆谆教诲的教育情怀,对学生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影响。
从五十年代末,俞敏先生遭受了不公正的待遇,到七十年代末才恢复学术研究工作。南开大学的范亦豪教授在回忆文革后期与俞敏先生在校园的境遇时说:“他早已从原来的住房被赶了出来,现在的家在西北楼学生宿舍里,一楼,还是阴面,一间小屋,锅碗瓢盆、衣服被褥、书刊资料挤在一起。”“已然潦倒到了这个地步,居然还有心研究棋艺!我想,这正映照出先生阔达的胸襟和淡定的心态。”北京师范大学的王宁教授说:“我们看到过老师卓越的教学和研究的境界,也看到了不公正的待遇怎样耽搁了老师,浪费了很多可以用来思考的宝贵时间,耗费了多少老师可以用来培养学生的精力。在这样的环境下,俞敏先生一直乐观地读书、论学、下棋,和自己信任的学生谈学论书,做出了如此巨大的贡献。”尽管身处困厄,俞敏先生始终以豁达的心态,保持着求真的原则,坚守着学术的信念。
储泰松、谢纪锋、俞敏、邹晓丽、张福平
二、俞敏先生在汉藏比较、
梵汉对音和古音构拟的学术贡献
从四十年代起,俞敏先生就关注着汉藏比较、梵汉对音的研究,其《汉语的“其”跟藏语的gji》《汉藏同源字谱稿》《后汉三国梵汉对音谱》《等韵源流》等论文,开拓了汉藏比较和梵汉对音的研究,并在音韵研究中提出不少创见,得到了学界的肯定。会议着重围绕着俞敏先生在上述领域的研究方法、研究结论及学术地位作了深入的探讨。
就汉藏比较来说,施向东教授以《俞敏先生在汉藏语言历史比较研究上的创造性贡献》为题,全面总结了俞敏先生的在汉藏比较上的学术贡献。俞敏先生“开创性地提出从‘汉藏两族人和话同源’的视角开展论证”,认定汉藏同源。在研究方法上,俞敏先生立足于上古汉语系统,突破了一两个孤立的词之间的比较,根据“韵轨”即语音对应规则,探求汉藏语音历史演变的系统规则,并将同源词研究跟虚词语法、连绵词研究结合起来,并为上古语音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观点。冯蒸教授在《大师的启迪——回忆俞敏先生对我的教诲》中,概述了俞敏先生的汉藏比较的特点:与西门华德从藏语出发不同,俞敏先生的汉藏比较,以汉语和上古音系为标尺,系统比较汉、藏两种语言的同源词,讨论汉语和藏语的语音对应关系。俞敏先生根据实词、虚词和连绵词所作的汉藏比较,得出了600多组较为可靠的同源词,并推动了音韵学的研究,无论是研究方法还是研究结论,都应当得到学界的进一步重视。
就梵汉对音方面,刘广和教授以《梵汉对音学科的形成与发展》为题,勾勒了梵汉对音学科的滥觞、形成和发展过程,指出俞敏先生的《后汉三国梵汉对音谱》“是用梵汉对音研究古代汉语特定历史时期声韵调全系统的第一位中国学者”。刘广和特别提出,俞敏先生促成了梵汉对音学科的建立,也培养了一支研究梵汉对音的学术队伍,对这门音韵学的分支学科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李建强老师的《〈后汉三国梵汉对音谱〉研读札记》,主要考察了《对音谱》选择对音形式的标准,“只有符合对音规律的梵文或巴利文等形式才收到对音字谱中”,因此,“对音规律并非主观先验,而是被其他材料不断反复证明的”。这廓清了部分学者对俞敏先生在对音材料的甄别、原始语言的判定等问题的误解。
与会学者也就俞敏先生在古音构拟方面的独到见解进行了探讨。施向东在《俞敏先生在汉藏语言历史比较研究上的创造性贡献》中指出,俞敏先生根据汉藏比较,提出了上古入声收浊塞音,重纽三等上古有-r-介音等结论,开创了汉藏语言比较研究的新局面。冯蒸在《大师的启迪》中也指出,俞敏先生在追溯等韵源流、考察梵汉对音的基础上,认识到《切韵》时代早于《韵镜》,从而明确韵图中对痕、魂二韵的开合口关系,是后来语音情况的反映,并修正了高本汉、陆志韦拟音的不足,将它们拟为后元音。其次,俞敏先生根据汉藏比较窥测汉语的古韵母系统,提出了上古闭口韵六分说,论证了脂微分部的汉藏对应。再者,俞敏先生还根据拟声词来构拟古音,提出了幽部主元音为-u,这些研究,在方法和结论上都有突破。
此外,孙伯君、陈鑫海、向筱路还就少数民族语言和梵汉对音等相关领域发表论文,就西夏文献中、对音材料等音韵问题进行讨论。
俞敏先生
三、俞敏先生在语言理论的学术成就
在《经传释词札记·序》中,俞敏先生曾介绍他的治学经历:“弱冠从师,盛闻王氏《释词》之名”,“后转而习印欧语,兼治方言,心念所注,未尝暂舍经传。”俞敏先生熟谙古今的语言材料,深入理解了中西语言学的学术思想,因而在语言理论、传统小学、现代口语等方面,均有创获。会议也在这些方面对俞敏先生的学术思想及其学术影响进行了探讨。
就俞敏先生在语言理论方面的贡献,冯胜利教授以《站在前沿的学术巨人——俞敏先生的韵律语法思想刍议》为题,着重肯定了陆宗达、俞敏在《现代汉语语法》中对焦点和重音、韵律构词、韵律形态、韵律句法、韵律音韵的研究和结论,指出俞敏先生在韵律语法方面,有很多首创和独到的发明,足以称为“站在前沿的学术巨人”。王泽鹏老师,以《俞敏先生在词汇学领域的贡献》为题,指出俞敏先生注重从语言的角度分析汉语词汇问题,关注俚俗词源问题,他提出的词嵌、词丛,“化石语素”,在今天仍有启发。王泽鹏同时指出,俞敏先生没有按索绪尔提出的区分共时、历时问题,始终以鲜活的第一手材料,关注古今汉语的沟通,正有助于矫正学界严格割裂汉语词汇的词义系统而造成的一些学术弊病。
就俞敏先生在传统小学的研究贡献方面,苏培成教授在《学习俞敏先生的〈六书献疑〉》中,指出俞敏先生对传统六书“有破有立”,阐明了传统六书的不足。同时苏培成也客观指出,俞敏先生的研究“并不影响《说文》在中国文字学中的地位”,并进一步对汉字造字法提出了补充。黄海英老师在《俞敏先生的古“活”语言研究》中,援引俞敏先生之言——“我们所希望认识的是活汉语,而不是表格或字典里面所装的汉语的语词做成的木乃伊”(《古汉语里面的连音变读(sandhi)现象》),指出俞敏先生透过汉字,敏锐地观察到古汉语中由于连读音变而产生的同化、增音现象。俞敏先生的研究,不仅为解释古代文献中的特殊音变现象提供了思路,更在理论上将音韵学的研究,由“字”扩展到“字”、“语”的结合。此外,储泰松的《“甘蔗”语源考》、杨军的《〈礼记释文〉“卝人”音注及相关问题》,崔枢华的《〈书谱〉校注》,则以具体的个例研究了训诂、反切的相关问题。
俞敏先生在北京口语的研究,也取得了不少成就。高永安教授在《北京口语入声字》中,评述了俞敏先生在北京口语入声字研究中的重要贡献,指出俞敏先生所归纳的语流音变、百姓口语、文白异读、方言扩散等因素,是造成北京口语中特殊的入声字读音的重要因素。高晶一教授以《俞敏先生先驱单字双音节白读研究》为题,推阐俞敏先生对北京口语保留的入声-p尾痕迹的研究,认为一些北方汉语中的双音节词,是-p、-t、-k、-m、-l等特殊韵尾的古汉语单字的白读遗存,从而肯定了俞敏先生对方言土语正本清源的研究贡献。此外,张美兰教授的《北京话口语词口头相传与同词异写》,阐明了俞敏《北京话本字札记》的学术贡献,并结合早期北京话口语教材、明清时期白话小说,探讨口语词同词异写现象背后的语音及书写形式问题。
站在二十一世纪,回首前辈学者的学术贡献,俞敏先生为我们留下了一份丰厚的学术遗产。会议总结了俞敏先生卓越的学术成就,并讨论了相关领域的学术发展。同时,我们仍然不能忘记俞敏先生坚韧不屈的人生信念、务实求真的学术追求和融汇古今中西的学术器局。正如王宁教授在开幕式致辞中所说的,“在北师大中文系本科的语言学课程中,俞敏先生同陆宗达先生一起,创建了立足北京口语的现代汉语语法,第一个开出立足汉语、印欧语比较的语言学概论。”“在研究生课程里,他以评述《马氏文通》和《经传释词》为古代汉语语法的基础,使结构语言学、传统语言学无缝对接,他以《广韵》反切系联为起点,开辟了汉藏比较、梵汉对音等前沿课程,用新的方法、复证和解释了清代的古音研究,有一整套精准的教学方法。他和陆宗达先生、曹述敬先生一起,在教研室提倡立足于古代注疏的经史阅读,强调第一手材料的重要性”。“我们举办老师的纪念会,是对后来者的一个提醒,有了先辈师长们的引路,有了他们用心艰苦的学科建设,我们今天才能够保持自己的特点,才不会失去方向!”
俞敏先生签赠题记
本文原题《俞敏先生百年诞辰纪念会暨学术研讨会综述》,发表于《民俗典籍文字研究》(2017年第1期)。感谢董婧宸老师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