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不写球了 聊个荤的
温度篮球 深度原创
有天一个朋友问我,烧烤界地位最高的荤菜是什么?
而我的烧烤荤菜灵魂,可能是一个在百度上都……
在我烧烤里的灵魂荤菜,是一个可能在百度上都搜不明白的品类——烤羊肚绷子。
何为肚绷?在各地的方言里释法不一。民国大家陈训正曾在《甬谚名谓籀记》有云:“肚绷~,乃腹上所缚带也。”
而在晋语中肚绷则为孩童夏季穿的一种衣物,大体样式是衣裤一体且裤袖较短,背部缀扣,开裆!
是类似如蛋兜子、屁帘儿的一种方言叫法。
不知为何聊吃的能聊出这么一个奇怪的开头,其实在我们那里,羊肚绷是羊肋骨附近肉,无骨,但兼具筋、瘦肉、脂肪这三大美味元素。
我叫烤羊肚绷子
与羊肉串相比,它耐嚼;与羊排相比,它肉多且无骨;与烤羊肚相比,它又有着肉质鲜美油嫩。
所以千万别和烤羊肚混为一谈。
我叫烤羊肚
烤羊肚绷看上去有一种烤五花肉的既视感,但却远无五花肉之肥腻。
辅以孜然、盐、辣椒粉的完美比例,观之肉鲜红、筋透亮、油脂滋滋作响,滴滴落于炭火之上,飘起一片略膻的极致肉香。
朵颐一块入口,肉筋脂层次明显,细嚼数口,则品出三者兼有之独特奇香,此时顺上一口冰镇扎啤,送其进肚肠。深吐一口豪气,与老友相视一望。
立即有好客的主人家从烤炉上拿下火候刚好的第二串转自你面前:“来该,继续干!这家管吧?香得羊熊样!”
小城的烧烤另一独特之处,就是每桌都会给客人单独备一个炭火小烤炉,大铁盘将烤好的串端上来后,客人可将烤串放至烤炉上进行保温,觉得口味不够的还可以自行加料。
“你只要遇到蚌埠人,你就跟他聊烧饼夹里脊,马上就一下拉进了你们之间的距离。“——李荣浩
世人皆知烧饼夹里脊为小城一绝,却不知烧饼夹羊肉串、夹羊肚绷的其中滋味。
烧饼摊前侯两块刚出炉的烧饼,拎到烧烤炉前丢给老板:“夹五块钱羊肚绷(羊肉串),多放孜然少放辣椒。”
看着老板用小刀极其娴熟的将烧饼一分为二,娴熟的将滋滋作响的烤串放在中间,一夹一捋间将铁签抽出。
这时老板会极其贴心的问你一句"现在吃?”百分之九十的老饕都会选择咽着口水点头,迫不及待的从老板手中接过包留出一半的烧饼夹串。
恶狠狠的一大口,烧饼的焦脆葱香、烤串的鲜辣滑嫩混合于口中,此时再也顾不得形象,边走边吃着去买上一杯冰酒酿,摇摇晃晃间步入小城的晚上。
从大马路穿过二马路溜到三马路,日落于蚂虾街带个老妹剥虾,而后去土锅街与兄弟端着酒夜话,炸几个雷子,放几个呲花。
酒酣后必经面条街,一碗鸡汤面几片葱花,暖暖胃饱个嗝,法国梧桐下溜达着回家,淮河的微风很暖,小城的夏夜很长...
很久以前,淮河边上有户姓吴的人家———吴老爹和他的儿子吴孩。一天,他们出去打渔时,吴孩救下一只被鸬鹚啄住的河蚌。
这只河蚌为了报答吴氏父子的救命之恩,便化身一位美丽的姑娘,与吴孩相亲相爱,结婚生子。
有一年,淮河发了大水,姑娘因帮渔民们打渔得罪了龙王,被龙王杀死。
人们遵照姑娘的嘱托,将一颗美丽的珍珠放在坟头上,渔民们每次都顺着珍珠的光去打渔,回来时都在姑娘坟上添土,坟越来越大,成了一座小山,取名为'蚌山’。
后来,淮河航运的发展带来了丰饶,渔村就慢慢变成了埠头,伴随着民国津浦铁路的开通,火车又慢慢拉来了城市。
作为民国时期的交通重镇,蚌埠成为天津、南京、上海、北京的交通连接枢纽,大量的小吃伴随着天南海北的客商云聚于此,
各种食材、口味在这里南北交融,而大量码头工人和流动人口又催生了这里饮食文化中的小吃属性。
除了著名的烧饼夹一切(夹里脊、羊肉串、羊肚绷、羊腰子、麻辣串、油条....),更有米饭团、水单饼、油盒子、锅贴煎包、发糕丁丁糕等一系列可以成为你边走边吃的便携美味。
以上种种,可能在走南闯北的客官们看来似是平常,不急,最后的王炸登场!
如君有缘际会与蚌埠,无论你是在烧饼夹里脊摊前慕名,还是在烟火萦萦的烧烤摊前品尝,请在点串的最后对老板抛出“来几串鸡尖”五字真言,那你这一顿饕餮小餐才算真正有了灵魂。
古语有云:“小鸡才露尖尖角,早有老饕立上头。”
其中滋味据说尝过的人,苦思量 自难忘...
如果觉得老司机说的有道理,右下角一波在看走起。
就酱,溜了溜了。
据说转着溜可以防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