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在宜兴陪伴你的第2735天
宜兴是一座有文化、有故事、有温度的江南小城,走进《在宜兴》有声内容,听不一样的宜兴故事。
在宜兴,有一个深藏于山的国家级文物——国山碑。
这是一座始于三国时的古老碑碣,因为吉祥之兆而立,但未改变东吴灭亡的命运。
据史料记载,三国东吴孙皓执政时期,阳羡曾发生强烈地震。地震前夕地下发出异响,天上出现异样光亮,当时人们称其为“天开眼”(实则是地震前兆),接着便大地颤动,山河摇摆,使得善卷洞的小水洞开裂十余丈。
吴主孙皓认为这是吉祥之兆,预示他能统一天下,便派司徒董朝到宜兴举行祭祀天地的典礼,封离墨山为“国山”,又派中书东官令、中郎将苏建书碑文刻石,取名“国山碑”,又称囤碑、董碑。据《江表传》记载,孙皓初立时,有一段时间治国有成,而后志得意满的孙皓便显露出暴虐治国。
本就是日薄西山,却依托所谓的祥瑞之兆大张旗鼓立碑,祈求上天的保佑,妄想一齐天下。
然而此次封禅并未能挽回东吴走向灭亡的命运,天纪四年(280年)孙皓投降。
许多文人对此颇有感触,宋代著名文学家欧阳修跋国山碑曰:“以皓暴虐,其国将亡,而众瑞并出,不可胜数,后世之言祥瑞者可鉴矣。”“天公无意作弄,昏遗慵儿,说甚灵异发。犹恐仲谋适还在,也难逃此湮灭。”苏轼登宜兴国山时,曾感慨万千,还著有《念奴娇·阳羡国山碑怀古》这一佳作。国山碑从古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被誉为“江南第一碑”,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碑高234厘米,围330厘米,形如鼓,微圆而椭。碑上四周刻封禅文辞,计43行,每行25字,共1075字。
由于长期处于山顶露天环境中,经风雨侵蚀,文字大多泯灭。据记载,明代能看清800 余字,如今仅60多字。
碑上文字是古代篆书中不可多得的珍品,古人评:“有周秦遗风,纯古秀茂,乃书法佳作。”
国山碑虽是封建君王所立,但其碑文内容却记载了当时的地震现象,是历史的见证,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古往今来,对国山碑的研究代有其人,考古论今寻文化,他们不断丰富着国山碑的底蕴与内涵。面对国山碑,我们看的不单是石块,碑上深深浅浅的痕迹,也唤醒着人们对历史的追忆。
宜兴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主办
宜兴市图书馆
微信公众平台《在宜兴》承办
用声音传达文字的情感和温度
宜兴好故事,好看更好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