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级啦!冶山春秋园春节前开园!
福州城中轴线北端坐落着 冶山历史文化风貌区它占地13.21公顷是福州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构成闽越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也是福州古城风貌的核心组成部分
去年,冶山历史文化风貌区新一轮整治提升工作全面启动,根据市政府部署,采用“以景见意,以小见大”等手法,挖掘古建筑、古景观等历史文化载体。鼓楼君昨日从福州市名城委获悉,提升后的冶山春秋园将于春节前开园,一些历史记载的景观将重现。
一块岩石:重现唐代天泉池修复过程中,在冶山南侧发现了一块刻有“天泉”两个大字的岩石经专家鉴定完整的石刻应该是“天泉池”三个字是唐代冶山二十九景之一
▲恢复后的天泉池景观。
《三山志》和《冶山史话》记载,唐元和八年(813年),裴次元任福州刺史兼福建观察使,在冶山及其周围辟二十九景,并题诗咏景(二十首),其中《天泉池》云:“游鳞息枯池,广之使涵泳。疏凿得蒙泉,澄明睹秦镜。”天泉池因而得名。
▲恢复后的天泉池与辛夷塘景观。
“有人导我游故宅,池水一泓清且漪。小径屈曲寂无鸟,春风乱开白辛夷。”清光绪年间秀才施景琛的诗作中,这一名叫“辛夷池”的池塘也被考证到。在冶山南麓提升中设计团队恢复了天泉池和辛夷塘提升山石和绿化,梳理题刻内容打造出冶山春秋园里古今结合的新景点
一篇题记:拟再现宋代欧冶亭“余至州之明年,新子城。城之东北隅,灌木阴翳,因为开通,始问此水。或对曰:欧冶池……”北宋熙宁二年(1069年),光禄卿程师孟任福州知府时,为欧冶池盖了一座“欧冶亭”,并亲自写了这篇《欧冶亭记》,记录欧冶池的水光山色。
欧冶池今依旧在欧冶亭早已无迹可寻
▲冶山春秋园里的欧冶池设计团队在修复冶山北侧山脉时参考永泰宋代名山室的规制设计一座主体为石木结构屋顶为歇山木屋顶的“欧冶亭”亭内将立石碑一块,铭刻《欧冶亭记》还原历史记载的景观。
▲提升后的冶山春秋园园内景观据介绍欧冶亭项目预计今年动工建设
几块青砖:折射福州贡院辉煌在冶山历史文化风貌区里中山路的尽头矗立着中西合璧会堂式的建筑福州中山纪念堂它的前身是明清时期的福州贡院
▲贡院墙。
福州贡院作为福建乡试的考场,是全闽学子赴考之地。明清时期,福建科举到达顶峰。清初,福建科举的成就甚至进入全国前六。当时的福州贡院每科应试多至万人。值得一提的是,清代台湾为福建辖府,台湾秀才为考取举人,必须到福州应考。200余年间,台湾考生在福建乡试考取举人近300人。所以,福州贡院是闽台科举与民间交流的重要见证遗址。
整治提升过程中施工队在建筑围墙中发现了零星散落的刻有文字的青砖经专家鉴定,均为古代福州贡院青砖设计团队利用贡院青砖重新修砌一截残墙,命名为“贡院墙”
一张老照片:将复原山顶观海亭在修复过程中设计团队发现了一张拍摄于1937年的老照片
▲摄于冶山的福建省银行行务会议合影老照片这是一张摄于冶山的福建省银行行务会议合影。从照片中可以看出原“观海亭”建在冶山山顶,为四角亭,下部柱子结构为石头,上部屋面为木头,入口从九曲池旁搭建台阶而上。
▲冶山顶的摩崖石刻上有“观海亭”三个字,曾是观海亭的所在地设计团队根据老照片及摩崖石刻的记载计划今年采取石头柱加木头顶的四边方亭的形式完成冶山山顶观海亭复原工作
目前,复原的九曲池已引入水流还原了“曲水流觞”的古景观
保护文化遗产追寻福州城市之根显山露水记源头对于冶山的未来,我们共同期待吧文 管澍摄 林双伟编辑 刘亦洪中共福州市鼓楼区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