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师刘路明——光荣在党五十年 翁婿同获纪念章

光荣在党五十年   翁婿同获纪念章

文/九师刘路明

       今年是建党百年华诞,举国欢庆。我们家也是喜事连连,我的父亲和老伴双双获得“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他们年轻的时候,都在不同的工作岗位做出了成绩,都为国家的解放和建设做出过贡献,入党时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入党后勤勤恳恳为党工作几十年。两代人,一个党龄68年,一个党龄52年,同时获此殊荣可喜可贺,当之无愧。佩戴上纪念章,翁婿相互祝贺,相互勉励,我们全家都为他们感到光荣和自豪。真可谓:光荣在党五十年,曾为国家做奉献。翁婿同获纪念章,全家老少笑开颜。

       我老伴王心发1968年参军入伍,在铁九师师直工通连当卫生员,因表现优异,1969年12月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连队当卫生员期间,由于连队长年在野外执行架设铁路电话线路的工作和战备任务,一年四季风餐露宿,他身背药箱与战士打成一片,在保障战士身体健康的同时,又爬电杆架设线路,从大兴安岭塔河至樟岭,又转战辽宁海城至盘锦,都留下了青春的足迹,受到连首长和战友们的一致好评。1970年7月被组织选送去哈尔滨医科大学学习,毕业后分到铁九师医院二所当医生。因为工作需要服从组织调动,由一名医生转行到后勤卫生科任助理员,年年都是后勤机关科室先进个人。后调入铁后东北办事处卫生所工作,他及时发现有一个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并及时送到医院抢救,挽救了患者的生命。1984年铁道兵兵改工后从事会计工作,为单位的生存和发展贡献了力量。

        我的父亲刘永发,今年92周岁,是1946年入伍的老抗联、老军人。1953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在东北民主联军警备二旅、西满护路军司令部,后转入铁道兵,一直在铁道兵后勤部所属沈阳仓库和东北办事处做物资工作。他转战南北,曾先后参加鹰厦、嫩林、沟海、魏塔、京通、通霍等多条铁路建设,主要从事铁路建设的后勤保障、物资供应。父亲革命了一辈子,获得过很多荣誉,直到离休。

父亲荣获的解放奖章和胜利功勋荣誉章证书

       父亲常说:“我从一个苦孩子成长为一名领导干部,都是党的培养”。他善良诚实、平易近人、团结同志、毫无架子,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他乐于动脑,文字性的东西他习惯自己动笔,工作一丝不苟,他爱学习每天看新闻,给战士们讲课都是自己备课,他两袖清风不占便宜。一次战士探家回来,给父亲带的香油,他愣是给拒绝了,后来母亲劝他:“这样拒绝不好,战士可能会有想法,先收了吧,按部队的老办法来处理”。可父亲内心又极不自在,给母亲说:“对老百姓还讲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呢,哪有拿战士的东西这个道理?你想方设法把香油钱给这个战士,谢谢他,顺便给他说一声,大家都是同志都是战友,以后注意”。看似一桩小事,可见父亲的清廉是从点滴小事做起。老爸很注意军容风纪,日常衣着整齐不愧是个老军人。他办公室的卫生,都是由公务员来打扫的,但他从不摆架子,工作不忙就亲自动手。他无论做什么都是认认真真,任劳任怨,十分敬业。在仓库当领导时,每天晚上睡觉前,必须到仓库和专用线站台检查一遍,否则不能睡觉。他艰苦朴素,精打细算,从不浪费,也看不惯任何浪费现象,曾因坚持原则而不被别人理解,但仍然坚持公心为上,国家利益为重。

       七十年代末,我的另一半来到了我家。俗话说一个女婿半个儿嘛,父亲像对待自己的儿子一样,关心这个女婿,从工作、成长、生活、学习,看到他有了一点进步都记在心里、喜在心里。我和老伴每次从部队探亲回家,老爸都非常重视,喜欢与女婿交谈,大到国家、部队,小到生活的点滴。1980年7月我们夫妻俩经基层推选,一起出席中共铁九师后勤部第八次党代会,父亲为我们的成长进步感到骄傲! 

出席中共铁九师后勤部第八次党代会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也变老了,或离休或退休了,都离开了繁忙的工作岗位,过起了平淡的生活。翁婿相处的像父子一样,相互关爱、体贴。家里缺少男劳力,老伴理所当然的担起了这个重任,男人要干的能干的活老伴都力所能及的帮助解决处理。前年,老伴因心脏病住进医院,父亲最心急,不顾自己年事已高,第一时间赶往医院看望,生活中点滴小事还有很多,就不多列举了。父亲已92岁高龄,他曾多次因脑梗住院,每次住院都是我老伴陪护。最严重的一次因压迫脑干失语,大小便不能自理,老伴不嫌脏臭,精心护理、侍奉,连医护人员都夸这个女婿比儿子还亲。经过积极抢救治疗以及家人的细心陪护陪伴,加上父亲心态好,是个快乐的老顽童,身体恢复的较好,基本能自理了。这与我老伴的照顾是分不开的,他也付出了很多。荣获“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后,父亲豪迈的说:“在我有生之年,只要党需要,我还可以为党做贡献。”

父亲荣获“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

老伴荣获“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

祝贺父亲和老伴

2021年8月6日

(校对:张东)

责任编辑:梦醒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