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周山”名称新解------《山海经》系列研究

本人于《贰负、钦䲹名称、族氏考》一文中认为:“贰负”实为“钦䲹”之误传。“贰”字应当为“二”字繁写,实为重文符号“二”,“负”字应为“欠贝”合文,“贰负”其初文应当为“欠贝”;而“钦䲹”初文当为“先丕”,可与“欠贝”通假,故“贰负”实为“钦䲹”,二者所指皆同一族氏,于商时为仲虺之裔,号为“姺邳”,任氏、姺姓,其祖为上古时著名国族“有辛氏”(又号为“有侁氏”、“有莘氏”,“姺”姓)。以此一得重阅《山海经》,发现经中“不周山”一节或有新解。

《大荒西经》有载:“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负子,有两黄兽守之。有水曰寒署之水。水西有湿山,水东有幕山。有禹攻共工国山。”此节中“不周负子”前人皆以“不周山”而名之,其得名经中也说了原因“有山而不合”,而此山之不合还因“共工怒触不周山”的神话而知名,《淮南子·天文训》有载:“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但细审各种文献所载,实难以为据。神话毕竟是传说,共工氏作为上古著名国族,其存在当是史实,不过无论如何,其“怒而触不周之山”也只能是夸大,非事实可知。揣其情状,其战争地点或在不周山下,后人当是因山形不合而附会,其山原本名为“不周”而非因共工触之而成,此理不言自明。

不过其山因山形不合而得名“不周”,我认为仍是附会。“有山而不合”于山脉形势为常见,经中此节下述“有水曰寒署之水。水西有湿山,水东有幕山。”,显然此处山脉形势为两峰夹一谷,不过是一山间豁口,此形势于山地常见,何以必以此而命名,实不可解。且经中所载为“不周负子”而非“不周”,前人注释皆针对“不周”,而“负子”往往无注,而袁珂径谓“负子”二字实衍,此随意增减文字解经,尤不可取。《山海经》作为先秦文献,前贤研究皆认为据图而作,文字多为释图而作,我意此处“有山而不合”实为释图之语,或为后人注解窜入本经,或初撰之人也未解其意而以已意落实于文字。推测其图当为两山夹一谷之形,于图上整体区域标注有“不周负子”之语,再于其具体的山水上标注“寒暑之水”、“湿山”、“幕山”,而此“不周负子”应当断为“不周”、“负”、“子”三组词语,“负”字如前文所述仍当为“欠贝”合文,此处文字实指“大周”、“姺邳”、“子”三个国族。

“姺邳”源流本人前文已有所阐述,以下对“大周”和“子”稍加说明。“不周”之“不”先秦文献多通“丕”,其意为“大”,《诗·周颂·清庙》:“不显不承。”《孟子·滕文公下》作“丕显”“丕承”,是其一例。《大荒南经》有载:“大荒之中,有不庭之山,荣水穷焉。.....大荒之中,有不姜之山,黑水穷焉。.”文中“不庭”、“不姜”,皆应通为“大庭”、“大姜”,“大姜”为上古著姓众所周知,“大庭氏”在先秦文献中也有记载,更在三代五帝之前,此例更可证前述之“不周负子”正当为上古国族。此“大周”显然即三代“夏、商、周”之“周”,“周”之得名,前贤学者或谓得自于西歧之“周原”,此为想当然尔,非为如此。“周”字从“用”是《说文解字》根据小篆字形立说,实际上甲骨文中“周”字从“田”形,中间一般带有小点(极少数不带),可知其字源自田地,而“周”自其祖“弃”始,世为后稷,以农作著名。作为适合耕种的土地常有,何单“周原”而专其名,事实可能正相反,“周原”是因“周人”而得名,“周人”之“周”当于其迁于歧下之前早得其名,其得名是因为其族世擅耕作而非自地名。《史记.周本纪》载:“后稷卒,子不窋立。不窋末年,夏后氏政衰,去稷不务,不窋以失其官而饹戎狄之间。”,“周人”在夏时已处于戎狄之间,则其得“周”号当在此前,正与经中所载相符。

《大荒西经》在前述“不周山”一节后下接有两段记载:“西北海之外,赤水东,有长胫之国。有西周之国,姬姓,食谷。有人方耕,名曰叔均。帝俊生后稷,稷降以谷。稷之曰台玺,生叔均。叔均是代其父及稷播百谷,始作耕。有赤国妻氏。有双山。西海之外,大荒之中,有方山者,上有青树,名曰柜格之松,日月所出入也。西北海之外,赤水之西,有先民之国,食谷,使四鸟。有北狄之国。黄帝之孙曰始均,始均生北狄。”此两段以西北海之外起首,本人在《山海经》系列研究诸文中已指出,此种记载皆表示为两种材料,而其所述地域皆为西北海外,与前述“不周山”所载正为同一地域,“有西周之国,姬姓,食谷。”,此“西周”显然为后人追记,但也证明“不周山”下正为“周”之故地,“有双山”即为前文所述之“水西有湿山,水东有幕山。”,这正说明经中“不周负子”之“不周”为“周”之国族。下接“西北海之外,赤水之西,有先民之国,食谷,使四鸟。”,此“先民之国”显然为“姺”姓之民,正是前文所述之“姺邳”,而经中误以“负”名之。“有北狄之国。黄帝之孙曰始均,始均生北狄。”此始均即前文所述之叔均,其得名始均或因封于有邰氏,而稷母姜嫄正出自有邰氏。从这两段记载可知,“周”与“姺邳”两国族相邻而居,皆在西北海外。

前述经中所载,尚未及“子” 之国族之文字,颇疑所述“有北狄之国”之“北狄”即“子”之国族。“子”姓自来所指乃为“商”,唯此处所载过于简略,尚需参照其他文献。《淮南子.地形训》一篇内容多与《山海经》相符,可能两者源自同一材料,或即来自《山海经》,其文有段记载可加以补充:“有戎在不周之北, 长女简翟,少女建疵。”先秦文献戎、狄常通用,而此处“简翟”又作“简狄”,《史记.殷本纪》有载:“殷契,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由此可推测,此处“北狄”即“子”姓之母族,以理度之,“子”姓之“商人”当相距不远,也当在此“不周”之北。经中所载于“子”姓国族并不明确,或经文原有脱漏,非行强解,存疑即可。此外,《海内西经》有文:“后稷之葬,山水环之。在氐国西。流黄酆氏之国,中方三百里;有涂四方,中有山。在后稷葬西。”此节可证后稷祖地与“流黄酆氏之国”相邻,而此“流黄酆氏之国”所载又有一说为“流黄辛氏”,《海内经》:“有国名曰流黄辛氏,其域中方三百里,其出是尘土。有巴遂山,渑水出焉。”两相对照,所述当为一地,而“流黄辛氏”当为“有莘氏”,即前述之“姺邳”。“酆氏”、“辛氏”或为一族,或为两氏而皆居于此,本文对此并不深究,但可以肯定的是“周”与“有辛氏”所居比邻。

经本文的讨论,我们可知:《山海经》中所载“不周负子”非为山名,“不周山”得名以及“共工怒触不周山”之神话尽皆附会而成。“不周负子”当断为“不周”、“负”、“子”,实为“丕周”、“欠贝”、“子”三组名词,所指为“周”、“姺邳”、“商”三个国族,此三国族曾比邻而居,其地有寒署之水,有双山,水西有湿山,水东有幕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