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辨治疾病医案三则

朱培府,河南南阳人,号一品堂主,中医执业医师、药师,汉传中医导师刘志杰门下嫡传弟子。1980年出生于医圣故里,幼承家学,1997年行医于宛城南阳,1998年于张仲景国医学院深造,2002年创办南阳一品堂医馆。

现为中华汉传中医促进会办公室委员,北京汉传中医研究院高级讲师。汉传中医第四、五、八期临床讲坛讲师,《金匮要略增补·临床班》第一、二期讲师,南阳仲景医学研究会培训部副主任。参与编写了《经方妇科学》、《经方外感病学》、《经方外科学》三部教材。

临床擅长运用中医经方及针灸,治疗内科、妇科、儿科等多种疑难杂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痛风病,中风及后遗症,肝胆胃肠病,男女不孕不育,小儿疳积,肿瘤及术后调理等。

急性胰腺炎案

1、搜集全部症状和体征。(求主诉、病史及四诊资料)

陈某某,男,51岁。

初诊:2016-4-15

病史:半月前胸部腰腹疼痛,西诊急性胰腺炎,给予补液、抗炎、解痉无效,有肺结核史11年。后经病人介绍来诊。

刻诊:面色略红,形体高胖,发热头痛,体温38.4摄氏度,微恶寒,怕热甚,口渴,喜凉饮,胸部腰腹疼痛,胸腹拒按,少腹尤硬。睡眠差,心烦,食欲一般,大便偏干,三四日一次,小便黄少,不起夜。

舌象:舌质红,苔黄而燥。

脉象:右脉弦实,左脉沉紧。

2、辨表里寒热和发病诱因。(求六纲、五证及病理产物)

六纲病位:在里为主,阳明。

五证病理:燥热为主,滞证。

四大病本:痰饮、食积。

3、辨寒热多寡及寒热轻重。(求通治类方,方证基本相应)

寒性症状:微恶寒。

热性症状:面红,发热头痛,怕热,口渴,喜凉饮,胸腰腹痛,拒按,少腹硬,心烦,大便干,小便黄。

寒热轻重:燥热为主。

通治类方:朱雀类。

4、遴选对治方,按汉传法则,化裁加减。(求君臣佐使,药症高度对应)

《类编补遗》365条:伤寒六七日,结胸热实,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硬者,大陷胸汤主之。(宋135)

366条:太阳病,重发汗而复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热,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汤主之。(宋137)

汉传中医·刘志杰方证解析法

大陷胸汤方(单位为两)

君:大黄6(大寒除燥,咸软坚,苦涌泄)

臣:芒硝8(大寒除燥,咸软坚,苦涌泄)甘遂0.1(大寒除燥,苦涌泄,甘淡渗利)

佐:(无)

使:(无)

君:

大黄 大寒 咸苦

《神农》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癥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藏。

大黄,能排除肠道宿结之“垃圾”,和芒硝一样,都有“推陈出新”的作用。

臣:

芒硝 大寒 咸苦

《神农》主百病,除寒热邪气,逐六府积聚,结固留癖,能化七十二种石。炼饵服之轻身神仙。

芒硝,软坚攻下,能排空胃肠道。四大病理产物气、血、饮、食,无不能逐。

甘遂 大寒 苦甘(有毒)

《神农》主大腹疝瘕,腹满,面目浮肿,留饮宿食,破症坚积聚,利水谷道。

甘遂,峻下之药,攻逐痰瘀积聚,有效成分难溶于水,临床以末冲服,才能充分发挥药效。要用生品,炮炙会失去疗效,用量一般1-3g为宜。

处方:大陷胸汤

大黄90 芒硝120 甘遂胶囊20粒(一粒大约0.4克)

上三味,先煮大黄,取药液800毫升,入芒硝,煮一两沸,分4次服用(日三夜一),每次送服甘遂胶囊2粒。腹泻后,药液和胶囊减半服用。2付

2016-4-17

二诊:

服药三次,先吐出大半杯黏腻物,状如果冻,后泻下臭秽难闻大便一次,顿觉舒爽。

服完汤药,未再吐,又泻下五六次,先是粘稠物,逐渐转为水样大便,自觉诸证好转六七。

嘱将剩余胶囊减为一次一粒,日三夜一,保持大便微溏,并糜粥自养。胶囊服完后,病情基本痊愈,未再处方。一月后随访无复发。

按:

大陷胸汤,治疗阳明燥热的结胸证,病理产物为气滞、血淤、痰饮、食积。包括西医的胰腺炎、胸腺炎、腹膜炎、胆囊炎、肝硬化、肠梗阻、阑尾炎、流行性出血热等,临床辨证施治,只要辨准是实证燥热的,往往获得速效,良效。医者要胆大心细,有是证而用是药,该出手时就出手,但是运用峻烈药呢,一定要中病即止,不可鲁莽或过用而伤正气,临床一定要慎之,再慎之!

胆胃综合征案:

1、搜集全部症状和体征。(求主诉、病史及四诊资料)

张某某,男,43岁。

初诊:2017-2-7

病史:三月前胃脘胀满,胸胁疼痛,西诊胆胃综合征,输液、口服中西药,病情时轻时重。

刻诊:面色微黄,口苦,微渴喜饮,干呕,心烦,气短胸闷,两协不适,胸腹热,心下略硬,按之则痛,不按不痛,食欲尚可,但食凉后易腹胀,手足白天热夜间凉,二便无明显异常。

舌象:舌暗红,苔黄略腻,边有齿痕。

脉象:双关脉动,左脉浮弦,右脉弦实。

2、辨表里寒热和发病诱因。(求六纲、五证及病理产物)

六纲病位:在里为主(半表里)阳明太阴属少阳。

五证病理:阳痞证。

四大病本:气滞、痰饮。

3、辨寒热多寡及寒热轻重。(求通治类方,方证基本相应)

寒性症状:食凉后腹胀,手足夜间凉,舌边齿痕。

热性症状:口苦,口渴,心烦,胸腹热,手足白天热,舌红,苔黄腻。

寒热轻重:烦温燥热多,凉滞寒饮少。

通治类方:阴旦类。

4、遴选对治方,按汉传法则,化裁加减。(求君臣佐使,药症高度对应)

《类编补遗》374、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宋138)

汉传中医·刘志杰方证解析法

小陷胸汤方

君:瓜蒌8(寒除燥,酸敛化,甘滋助阴)

臣:黄连1(寒除燥,苦涌泄)

佐:(无)

使:半夏4(温除饮,辛发散)

君:瓜蒌 寒 酸甘滋

《别录》主胸痹,悦泽人面。

栝蒌实,有荡涤心胸痰结湿热的作用。

臣:黄连 苦寒

《神农》主热气,目痛,眦伤,泣出,明目,肠澼,腹痛,下利,妇人阴中肿痛。

使:半夏 辛温

《神农》主伤寒,寒热,心下坚,下气,喉咽肿痛,头眩胸胀,咳逆肠鸣,止汗。

处方:小陷胸汤+厚朴枳壳各4两

瓜蒌120 黄连15  半夏60 厚朴60 枳壳60

上五味,先煮栝蒌,再煮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6付

增添臣、使药症:

臣:枳壳 凉 酸微辛苦

《神农》主大风在皮肤中如麻豆苦痒,除寒热结,止利,长肌肉,利五藏。益气轻身。

《别录》除胸胁痰癖,逐停水破结实,消胀满心下急,痞痛逆气,胁风痛,安胃气,止溏泄,明目。

使:厚朴 温 辛苦涩

痛,食欲可,手足已无白天夜间冷热交替,大便略溏,一日一二次,但解后舒服,小便略黄。舌苔薄黄不腻,仍有齿痕,双关脉动缓和,整体脉弦缓。

处方:小陷胸汤原方

瓜蒌120 黄连15  半夏60

上三味,先煮栝蒌,再煮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6付。

服药后,病人未复诊,一月后回访,病人回答说服完二诊方后已经全好了。

按:小陷胸汤方,瓜蒌、黄连、半夏三药配合,辛开苦降,痰热各自分消,清火去水。现代临床主要治疗寒热夹杂、热多寒少、证属阳明或少阳的胸膜粘连、食管炎、胃炎、肝胆病、心肺系统之胸痹咳喘等,只要辨证为热实结胸的患者,都可以辨证加减应用。

疑似白喉案:

1、搜集全部症状和体征。(求主诉、病史及四诊资料)

王某某,男,19岁。

初诊:2015-12-14

病史:两日前咽部剧痛,至某诊所输液后呼吸困难,家人带其来一品堂医馆求治。

刻诊:自觉咽喉疼痛发堵,呼吸吞咽困难,查其扁桃体轻度红肿,其上及喉部有假膜(白色糊状分泌物),擦拭不去。轻度发热37.7度,头微痛,微怕冷,口干不渴,饮食难入,知饥不食,身乏力,汗出一般,大便略硬,一二日一次,小便不黄,量可。

舌象:舌暗滞,苔微黄湿润。

脉象:整体脉象沉弦微数。

2、辨表里寒热和发病诱因。(求六纲、五证及病理产物)

六纲病位:上焦里位寒实(系阳明)。

五证病理:寒饮证。

四大病本:痰饮、气滞。

3、辨寒热多寡及寒热轻重。(求通治类方,方证基本相应)

寒性症状:头痛,怕冷,口不渴,知饥不食,身乏力,小便不黄,苔湿润,脉沉弦。

热性症状:扁桃体轻度红肿,轻度发热,苔微黄。

寒热轻重:寒重热轻。

通治类方:阴旦类。

4、遴选对治方,按汉传法则,化裁加减。(求君臣佐使,药症高度对应)

《类编补遗》373条:寒实似结胸,无热证者,与三物白散。(宋141)(修正)

白散方

桔梗(三分) 巴豆(去皮心,熬黑,研如脂,一分) 贝母(三分)

上三味为散,内巴豆,更于臼中杵之,以白饮和服,强人半钱匕,羸者减之。病在膈上必吐,在膈下必利。不利,进热粥一杯;利过不止,进冷粥一杯。

汉传中医·刘志杰方证解析法

君:巴豆1(热除饮,辛发散)

臣:桔梗3(温除滞,微辛发散,甘滋养津,苦涌泄)

佐:(无)

使:土贝母3(寒除燥,苦涌泄)

君:巴豆 热 辛

《神农》:主伤寒,温疟,寒热,破症瘕结聚,坚积,留饮,淡癖,大腹水张,荡练五藏六府,开通闭塞,利水谷道,去恶肉,除鬼毒蛊注邪物。

巴豆辛性热,攻痰逐水,泄下寒积,药力峻猛,在这里为君药。巴豆呢,攻下的时候,病邪随津液而下,能治寒实结聚,也可以治疗真热假寒,重点在于配伍。

臣:桔梗 温 微辛甘苦

《神农》胸胁痛如刀刺,腹满肠鸣幽幽,惊恐悸气。

《别录》利五藏肠胃,补血气,除寒热风痹,温中,消谷,治喉咽痛,下蛊毒。

使:土贝母 寒 苦

《神农》主伤寒烦热,淋沥邪气,疝瘕,喉痹,乳难,金创,风痉。

一品堂主:注意,经方使用的贝母,都是土贝母,不是川贝和浙贝。土贝母性寒味苦,化痰开结,反佐君臣,沟通阴阳。

本方用面汤或米汤和服,意在保护胃气津液,又能兼制巴豆毒性。巴豆上能涌吐,下能泄利,病在膈上,服药则实邪上越而吐,病在膈下则下泄而利。

另外,巴豆遇冷则性缓,遇热则性速,进热粥则加强泻下力度,服冷粥则缓解下利太过。

处方:三物白散胶囊(一粒大约0.4克)20粒

用法:一次一粒,打开胶囊冲服散剂,日三夜一。若服后吐利,服凉米粥一杯,以缓解药力;不吐不利,服热米粥一杯,以增强药效。

下午至半夜吐出灰白浊唾四五次,并腹泻三次,感觉喉痛减轻,呼吸略畅。

2015-12-15

第二日清晨,发热已退,头痛止,稍有食欲,吃流质食物有呕吐感,仍有乏力,喉部假膜消退大半。嘱胶囊一日三次,一次一粒。另开师制金银花汤口服。

《金匮增补》12、治肺痈,咳吐败脓,腥臭不近人,胸闷气胀,久而不愈。金银花汤主之。

处方:金银花240 当归120 薏米75 桃仁60 前胡60 陈皮120 枳壳45 吴茱萸45,水煎服,一付喝2天,日三夜一。2付。

服完药,病全好,不处方。

按:三物白散治疗寒实似结胸,无热证者,病机是寒邪结聚,出现了类似阳明结胸的症状。这是治疗寒性“系病”(急性病)的一个专方,就像《金匮增补》里的三物备急丸一样,“备急”的药,要辨清疾病的阴阳寒热才能应用。这里要用热性的攻下药为主,不要看到像是结胸,就不辨寒热的给用陷胸汤或陷胸丸,那会出事故的。大医治病,查色按脉,先别阴阳啊。

还有两种情况,可以使用本方而急下治标:一是寒热并存、上寒结聚、上寒下热厥阴病。二是热深厥亦深的真热假寒。尤其是真热假寒这些个特殊情况,要急则治其标啊。

这个三物白散,现代可以应用于寒邪结聚的喉痹、白喉、支气管炎、哮喘、肺痈、肺结核、胸膜炎、胸腔积液、流行性出血热、痫病狂乱、胆道蛔虫、肝腹水等寒痰所致诸病,但一定要辨正准确。

联系人:邓文斌

(0)

相关推荐

  • 太阳变证—(六)结胸、脏结及类证

    太阳变证—(六)结胸、脏结及类证

  • 经方百案研读 案028:咳则左侧胸痛(十枣汤)

    小白郎中:中医医案/医话/学中医学临床的参考文章 经方百案研读 案028:咳则左侧胸痛(十枣汤) 金梅 吕旭升 小白郎中推荐搜索关键词列表:咳嗽十枣汤 二八 咳则左侧胸痛 [原文] 徐某,女.因咳嗽少 ...

  • 经方应用之三物白散医案|哮喘|巴豆|咳嗽|结胸|桔梗

    导读 本方为表寒失解内陷,水寒互结内实之证治.寒与水均为阴邪,两阴相结,滞于胸胁心下,故见症心下硬满而痛.拒按:气机受阻,则呼吸不利,或咳或喘:水寒内结,阻滞胸阳,肺则不宣,津液不布,故见形寒以至大便 ...

  • 经方辨治肝胆胰疾病的思路与方法

    下面我们学习经方辨治肝胆胰疾病的思路与方法,张仲景撰写<伤寒杂病论>既重视辨证用方针对各科杂病的宏观辨治思路与方法,又重视用方辨证针对各科杂病的具体辨治思路与方法,张仲景辨治肝胆胰杂病的思 ...

  • 3.症·证·病/经方辨治基本概念03/经方中医研习笔记(三)

         一.症  症,又称"症状",指患者主观感觉到的不适.异常.功能变化和明显的病态改变.  "症"呈单一性,如:头痛症.耳鸣症.腰痛症.呕吐症.腹泻症.腹 ...

  • 经方辨治的是人的整体,阴阳平衡了,疾病也就自愈了

    作者:高春霞 中医在线私塾班学员 张某,女,51岁,初诊日期2019年12月27日.主诉:反复头晕头沉闷约半年,近一周加重.现病史:大约半年前出现明显的头晕头沉闷,身体沉重,颈部僵硬不适, 时常口苦, ...

  • 经方辨治急症三则

    经方应用于临床,不但对多种疑难杂病具有独特疗效,而且对某些急症也有显著效果.在这里列举我临证应用经方辨治急症验案3则如下. 一.四逆汤治暴泻 李某,女,50岁.2008年10月5日初诊.诉2天前进食凉 ...

  • 名医医案:经方辨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跟王付大师学经方 跟王付大师学经方,用经方,以王付大师的经方体系为核心,系统研究.学习.总结.整理,以全新的解读方式,学好经方基础方与代表方的基本脉证,弄懂仲景本意,学好用活经方辨治各种疑难杂病. 刘 ...

  • 经方辨治的是人的整体,阴阳平衡了,疾病也就自愈了。

    作者:高春霞 中医在线私塾班学员 张某,女,51岁,初诊日期2019年12月27日. 主诉:反复头晕头沉闷约半年,近一周加重. 现病史:大约半年前出现明显的头晕头沉闷,身体沉重,颈部僵硬不适, 时常口 ...

  • 运用经方辨治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临证撷要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以小腹疼痛反复发作为主要临床特征,经方治疗本病疗效确切,临证处方当细心辨别腹痛性质及伴随症状,做到"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腹痛绵绵,血虚湿盛者,选用当归芍药散; ...

  • 张志礼辨治脱发医案

    现代医学将脱发分为斑秃.脂溢性脱发.症状性脱发等多种.中医学者对斑秃及脂溢性脱发的认识各有不同.我国著名中西医结合皮肤病专家张志礼教授根据个人临床体会,认为此两种是不同的疾病,但在治疗上有相同之处,所 ...

  • 经方辨治偏头痛

    偏头痛以反复发作.经久不愈为临床特征,属于中医"头风"范畴.头风为病,具有作止无常,或左或右.卒发卒止,愈后退触复发的特点.具有善行数变之风象.头为诸阳之会,居高巅之位,惟风邪可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