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警告:河南大雨只是开始,未来极端天气将更为频繁,农民咋办

7月中下旬的一波持续强降雨给河南造成巨大的伤害,尤其是农牧行业损失惨重。据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王承启介绍,截至到8月3日,河南省全省农作物受灾面积1470万亩,其中成灾970万亩,绝收570万亩。另外受灾养殖场户18527家,死亡畜禽1114万头只,圈舍损毁639万平方米,渔业受灾33万亩,成灾9.4万亩。

其实最近几年我国的洪涝等自然灾害发生就非常频繁。2019年6月上旬两广、江西等6省遭遇洪涝灾害,7月中上旬长江中下游洪水,7月23日贵州水城发生特大山体滑坡灾害,8月20日四川发生强降雨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江汉江南地区则遭受夏秋冬连旱灾害。

2020年6月上旬江南、华南等地暴雨洪涝灾害,6月下旬西南暴雨洪涝灾害,7月长江淮河流域遭遇特大暴雨洪涝灾害,8月中旬四川、重庆、陕西、甘肃一带也遭遇严重暴雨洪涝灾害,8月4日台风登陆浙江,给浙江的台州、金华、温州,上海等地造成巨大损失,到了8月下旬和9月上旬,东北地区在半个月的时间内遭遇台风“三连击”。

不仅是国内,国际同样不太平,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袭击我国,数千万只蝗虫袭击东非地区,澳大利亚山火从2019年烧到了2020年,造成超过478人丧生,11月菲律宾遭遇台风袭击,2020年新年伊始印度尼西亚首都遭遇20年来最强暴雨,8月美国、多米尼加共和国和海地遭遇飓风,8月26日阿富汗北部爆发洪灾,11月中美洲多国遭遇飓风袭击。

最近几年变化越来越广泛和快速的气候,已经引起了相关专家的重视,8月9日,联合国政府气候变化委员会发布报告《气候变化2021:自然科学基础》。报告中多国科学家对以下结论达成共识:

1、最近几年的气候变化是广泛、快速和不断加强的;

2、人类活动是造成气候变化毋庸置疑的事实,人为影响正在导致极端天气时间变得更为频繁和严重;

3、气候变化已经通过多种途径影响地球的各个地区。

我们可以得到认知,这次给河南造成重创的大雨可能只是严重自然灾害的一个开始,如果人类不做出改变,未来的极端天气事件将会越来越频繁,而且越来越严重。

更为可怕的是,由于亚洲观测到的平均温度的升高,已经超出了自然变率的范畴,相比于其他地区亚洲或许会更加脆弱。专家预测,亚洲北部,火灾易发的季节将会延长。亚洲大部分地区平均降水和强降雨将会增加。亚洲北部和中部,平均风速在减少或将继续减少。而且亚洲地区海平面的升高速度比全球平均速度更快,这将给我国东部沿海城市带来极大挑战。

而导致全球气候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二氧化碳这种温室气体的持续排放,温室气体含量升高后全球平均温度升高了1.09℃。最新报告认为全球平衡态气候敏感度最佳估计值为3℃,可能范围为2.5-4℃,而在1.5℃温升阈值下,从2020年开始剩余碳排放空间的中位数为500Gt二氧化碳,在2℃温升阈值下,剩余碳排放空间的中位数是1350Gt二氧化碳。

虽然导致碳排放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工业生产,但其实一度被禁止的秸秆焚烧同样是导致碳排放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虽然,秸秆焚烧还田确实有一定的好处,也是从古代沿用至今的种植方式,但是当下的形势已经不同往昔,以前工业生产几乎为零,农业生产的碳排放可以很快被大气净化掉,而现在工业生产已经造成了碳排放超标,如果农业再排那就是雪上加霜。所以,从长远考虑,农民想有更好的气候条件,自觉抵制秸秆焚烧是重要基础之一。

但是全球变暖,气候越来越恶劣,自然灾害的发生越来越频繁是大势所趋,作为农民如何应对这种不可控的自然灾害呢?

据专家预测,气候变化将令全球水循环增强,增加强降水和洪涝灾害,同时,很多地区又会带来强干旱,总体的趋势是高纬度地区的降水将会增加,副热带地区的降水将会减少,季风区降水也会增加。

对于种地的农民来说,比较重要的就是品种的选择上,应该根据可能出现的变化选择相应的品种,我国秦岭淮河以北属于温带季风气候,而且纬度在增高,根据专家的预测推断后续降水将会逐渐增加,而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根据专家的预测推断后续降水将会逐渐减少。

所以农民朋友在种地的时候,南方区域在种植水稻等农作物时,应该选择稍微耐旱的品种,而北方区域在种植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的时候,应该选择耐涝的品种。比如,这次河南的洪涝灾害,如果农民种植的都是相对耐涝的品种,虽然受灾面积不会减少,但是成灾面积和绝收面积一定会有所下降。

再就是要加强土地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灌溉系统和排涝系统的建设,不论发生洪涝还是干旱灾害都能将损失降至最低。

对于搞养殖的农民来说,比较重要的就是养殖场的选址,尽量建立在地势相对较高的地区再就是做好养殖场排涝设施的建设,修建更稳固的围墙,猪场内部要有排水设备,这样降雨停止后可以第一时间将水排出场外,可以将损失降至最低。另外,养殖户也要注意关注天气预报,灾害性天气来临前做好饲料等的储备工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