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21年第三期 目录及摘要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专业音乐教育

中央音乐学院的学科建设

学科贡献

王次炤

摘 要:中央音乐学院建院,特别是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学科建设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绩,成为全国艺术院校中唯一的一所国家重点大学和“211”工程建设学校,目前又在“双一流”的建设行列中继续前进。中央音乐学院还为全国艺术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在艺术学上升学科门类、艺术学专业学位和博士后流动站的建立,以及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和远程音乐教育机构的建立等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并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央音乐学院将继续为我国艺术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做出新的努力。

关键词:中央音乐学院;改革开放;学科建设;艺术学

吕骥“以人民为中心”的音乐教育

思想和实践

宋学军

摘 要:吕骥(1909—2002)不仅是中国现、当代著名音乐理论家、作曲家、长期担任音乐界重要领导职务的音乐活动家,也是一位卓有建树的音乐教育家。其“以人民为中心”的音乐教育思想和办学实践,对我国现代专业音乐教育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作用。

关键词:吕骥;以人民为中心;音乐教育思想;办学实践

作 曲 理 论

隐伏声部之下对位与和声的统一

——巴赫无伴奏小提琴的“格式塔”解读

官  宇

摘 要:巴赫于1720年左右完成的无伴奏小提琴组曲,由于包含了在当时极其超前的“单声部复调”织体,以至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被世人所理解。门德尔松、舒曼等作曲家将其视为常规的单声部旋律,并配上钢琴伴奏;施韦泽、丹恩等理论家则认为其具备完整的结构,编配伴奏纯属画蛇添足。对此分歧,文章以《b小调第一小提琴帕蒂塔》BWV1002为例,结合格式塔心理学中相似性、简单性、接近性、延续性、闭合性、图—底关系等知觉组织原则,揭示巴赫无伴奏小提琴作品中隐伏声部的设计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巴赫打破对位法、和声学等理论的壁垒,将专属于多声部的写作技法融会贯通于单声部旋律写作实践的意义。

关键词:巴赫;无伴奏小提琴;格式塔;隐伏声部;对位;和声

古今对问  诗乐和鸣

——朱世瑞竹笛协奏曲《〈天问〉之问》的音乐分析

刘  鹏

摘 要:出于对屈原长诗《天问》的感悟以及“曲高和众、通而不俗”的艺术追求,作曲家朱世瑞在2006年创作了竹笛协奏曲《〈天问〉之问》。作品凭借诗乐意象的转化表达、五声性与半音化相结合的音高组织思维以及体现中国传统音乐润腔特色的乐队写作等创作手段,不仅成功塑造出屈原形象所象征的独立人格与自由精神,而且还表达出了一种远古与现代并存、诗意与乐境互融的艺术境界。文章通过对作品诗乐关系的阐释,以音高、节奏素材的衍展方式、乐队写作特点以及整体结构布局等方面的技术分析,揭示作曲家在融汇西方现代音乐观念、中国古典诗词魅力以及传统民间音乐格致上的处理手法,以及为创作出兼具鲜明民族文化内涵和当代精神风貌的音乐作品所做出的努力。

关键词:《〈天问〉之问》;诗乐结构;综合调式;润腔手法;民族性表达

民 族 音 乐

语词与历史
晚清民国新疆行记中的 “偎郎”

徐  欣

摘 要:清末民初的新疆行记中大量关于音乐活动的记载,不仅仅是考察近代历史中的音乐与当代之间关系的凭据,也为探讨新疆维吾尔族与汉族历史文化交往提供了可能。在记录中出现最多、描述也最为详尽的是歌舞“偎郎”(或写作“秧哥子慰郎”等),这个词表面看来是维吾尔语概念的汉译,但实际却带有强烈的汉族色彩。通过语词考辨与文本分析,一方面能重建历史语境和当代表演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也可以从文字背后解读出更多的历史发展线索。

关键词:新疆行记;偎郎;维吾尔族歌舞

论“乐种群”

——兼论广东汉乐的乐种定位与分类

郭小刚

摘 要:流传在同一个限制性特定区域,虽然有部分交叉通用的乐人、乐器和乐曲,但音乐形态(尤其是主奏乐器)、代表曲目、表演程式和社会功能明显不同,分属不同乐种族/系的数个乐种的集合体,构成乐种群落,简称“乐种群”。乐种族/系以主奏乐器为主要划分依据,而乐种群的提出主要以地理区域为主要划分依据。乐种群内的各乐种具有地域性、多样性、统一性和共生性的特点。广东汉乐(广义)是一个乐种群,至少包括广东汉乐丝弦乐(狭义)和中军班两个分属丝弦(竹)系和唢呐系的独立乐种。“乐种群”的提出对乐种的非遗保护实践和理论研究都有新的意义。

关键词:乐种;乐种族;乐种群;广东汉乐

疑 义 相 析

立均出度 旦作七调

——评 “同均三宫”

陇  菲

摘 要:“同均三宫”是黄翔鹏先生一九八六年提出的乐学命题。黄翔鹏先生这个说法中,有三个原本属于中国古典律学的术语:均、宫、调。他的解说,并不符合中国律学元典。黄翔鹏所谓的“同均三宫”,其实是“同宫三调”,它与《隋书·音乐志》的“旦作七调”比较,不仅把“宫”“旦”(调性)与“调”(调式)混为一谈,而且把“七调”或“五调”,仅仅局限于“三调”。

关键词:均;宫;调;调性;调式

曾侯乙编钟十二声名结构样式

与生成之推导(下)

——兼论其证据与推理方式

黄大同

摘 要:曾侯乙编钟上的十二声名组织,是乐人对最初出现于编钟音列低音区、只含五声之名的两个三钟六声组合音程,按三分损益相生顺序调整排列,并作扩词命名的产物。该生成来源与声名构词命名规律、一钟两声组合规律、编钟音列发展规律、曾国律名与文献律名结构,以及逻辑学与证据学规则等各方证据,全都导向同一结论——其具有一种以宫起始、由贯穿始终的横向四五度与纵向大三度音程交织构成的立体结构样式。这既指出了公元前5世纪中国十二声名的形态建构与三分损益法属性的本貌,也再次确认,以两套甬钟音列片段的当代“衔接”来创造证据的“甫页(fu)曾体系”说,与以它为依据、为基础的诸说,可视为对史学形态素材的发展,但绝非对曾钟所载先秦乐律理论的发现。

关键词:曾侯乙编钟;十二声名;音结构样式;甫页 曾体系;三度音系网;钟律音系网

西 方 音 乐 史

双剧本拼贴的新歌剧

—— 查娅·捷诺文《无限的现在》

与戏剧审美的更新

严亦果

摘 要:文章以剧本研究为切入点,以查娅·捷诺文的歌剧《无限的现在》为例,探索新歌剧发展的趋势和方法、揭示歌剧的思想内涵。论文从双剧本的内容拼贴和文本意义、双剧本在歌剧中的安排及其结构关系、双剧本的跨剧种演绎和跨时空表现、双剧本与音乐方面的结合以及新奇的角色设定方式及其音乐表现五个方面,逐一展开对相关创新性音乐设计、技术与理念创新的讨论,评价歌剧艺术的整体性。

关键词:查娅·捷诺文;拼贴歌剧;戏剧审美的更新;艺术整体性;当代先锋音乐

中 国 音 乐 史

刘天华二胡曲 Do—Sol弦式探源

刘  勇   曹晓旭

摘 要:刘天华的二胡曲多用do—sol弦式,差不多同时代的二胡作品也都如此,而现代二胡曲却少用。笔者从时代、师承、籍里、民间音乐的影响几种视角进行考察后认为,这虽然是一个小小的二胡弦式问题,却包含了天时、地利、人和几种机缘,是从“长三角”走出来的一群音乐家的旋律思维共性。他们的音乐根基都是“江南丝竹”,而“江南丝竹”的二胡都是do—sol弦式。笔者将这种融化在他们血液中的音乐基因称之为“民族性乐感”或“地域性乐感”。这种乐感的获得与加固,与“历史构成、社会维持、个人创造和体验”几个维度密切相关。

关键词:弦式;刘天华;江南丝竹;民族性乐感

音 乐 表 演

贝多芬《迪亚贝利变奏曲》的

结构与叙事

苏莹莹

摘 要:结构与精神内涵的统一性是演奏贝多芬作品的关键。面对篇幅庞大且风格独特的晚期作品《迪亚贝利变奏曲》,演奏者的一大挑战便是如何把握作品的整体结构,从而表现这部变奏曲的丰富内涵和贝多芬晚期思想达到的哲理性高度。正是由于作品的深度和复杂性,学术界对其结构划分意见不一。演奏者在参考、检验这些既有结构解读的同时,也应回到音乐文本中进行更深入细致的考究,发掘贝多芬记谱中透露的结构意图及其音乐叙事内涵。

关键词:贝多芬《迪亚贝利变奏曲》;结构与精神内涵;音乐叙事;音乐表演诠释;延长记号的功能

对音色构建与情韵表达的追求

——杨峻先生钢琴教学回顾

孙晓丹

摘 要:在钢琴教学中,挖掘并赋予声音内在的情感变化,根据不同曲目的特点,运用对应的音色构建与情韵表达方式来增强乐曲的表现力,一直是已故钢琴教育家杨峻先生坚持的教学理念。文章通过教学案例分析,力图从声音的质量、连贯性和歌唱性、层次和色彩、音乐的内在情韵表达四个部分对这一教学理念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杨峻;钢琴教学;音色构建;情韵表达;回顾

音 乐 心 理 学

中国民族音乐聆听的心理机制

及现状调查

杨集梅   郑茂平

摘 要:中国民族音乐具有独特的中国韵味,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本研究采用“中国民族音乐聆听问卷”对1016名不同年龄和职业的个体开展了调查,从认知、态度、情绪、行为习惯等方面分析了大众聆听民族音乐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民族音乐聆听的心理机制模型”,探讨促进人们聆听和学习民族音乐的有效途径,并提出了注重情绪体验的唤起、增进认知和理解、以及深化价值和意义以强化聆听动机等建议,以期帮助大众培养对民族音乐的听赏习惯,促进民族音乐的传播和普及。

关键词:中国民族音乐;聆听心理机制;情绪体验;聆听动机

综  述

中国乐调理论之“同均三宫”

专题研讨会综述

张  斌

摘 要:2021年1月9日,中国乐调理论之“同均三宫”专题研讨会在中央音乐学院召开,来自全国各地高校和研究部门的专家、学者在线上、线下同时参会,与会者围绕黄翔鹏先生提出的“同均三宫”理论和中国传统乐律学的诸多问题展开讨论。文章按照学者们的学术态度分为正方、反方、修正发展方和实践方对会议发言进行综述。

关键词:黄翔鹏;同均三宫;中国乐调理论

# 新书推荐#

内容简介

《海南民间音乐采访录》(【澳】杨沐 主编/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编辑部编)是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三年级学生于1981年1月到海南岛采风的报告,记录了海南岛汉族、黎族人民的生活、风俗、民歌、戏曲(琼剧)、乐器和器乐的状况,收集了相当数量的歌调,记录了曲谱,画了乐器图。全部考察过程依照民族音乐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进行。时间虽然很短,学术水平有限,但在近四十年后的今天,海南岛的经济文化环境有了很大变化,这些资料的历史意义和研究意义更显重要。

本书附有当年采风部分录音,为研究者提供了不可复得的原始资料。

定价:68元

订购电话:13260077916

责任编辑: 胡育蓉

实习编辑: 翟浩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