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是牛年,
有着天然的美好寓意。
而一些美好的故事,
已经在这片土地上悄然生长。
▼
人们对生肖和星座有着特别的情愫,就像一个心理坐标,帮助我们更好地确定自己,然后去思考和探索未来。
一直以来,我都很喜欢别克的这句文案「我的星座是,大胆做」。
现在,蒙牛也写了一句「今年我们都属牛」。
特别像一对文案CP,给星座和生肖赋予了更多的情感元素。不过,它们最大的共同特征不只如此,更是都在向大众发送一种积极的品牌信号。
前者是,鼓励年轻勇敢去做;
而蒙牛更是怀着一种品牌使命,展现国人的不服输精神,去提振人们对未来的信心。
围绕着「我属牛」的传播主题,采用切入—点亮—渗透的传播路径,蒙牛展开了牛年第一场精彩的Campaign。
切口
2021的牛年,比以往来得更牛气。
在面对2020的疫情之下,我们齐心协力勇敢闯关。当跨过艰难来到2021,每个中国人身上也多一份韧性、坚定和要强。
那么,如何讲述好这样一个家国情怀的故事?
蒙牛给出的解答思路是,越是宏大的命题,越是用细小的切口。
所以,可以看到这支视频,把镜头转向到那些普通的个体中。以素人小事作为一个切口,去打开一幅振奋人心的中国画卷。
不同年龄段的素人,就像一个横切面,让我们看见那些不一样的属牛故事。
首先,短片的切入点很好。
对属牛有了自己的定义,不局限于出生年月,而是对属牛有了更深的精神表达。当我们都在积极努力的时候,我们就是生活中的牛人。
92年的他逆风前行,那么就是「属牛」。
89年的她为爱负重,那么就是「属牛」。
11年的他跌倒再爬起,那么就是「属牛」。
短片中只讲述了五个故事,但发起了一次大众的情感接力。如果仔细去看,会听见在生活的各个角落传来无数「我属牛」的声音。
而这种声音最后汇聚成这句有力量的文案,每一个要强的中国人,都属牛。
此外,当我们都属牛的时候,也会产生一种本命年的集体共鸣,使我们更加坚定地团结一心。
牛气冲天、初生牛犊不怕虎、使不完的牛劲……对「属牛」进行了完美地诠释,把情绪推向了最高点,同时也让每一个故事有了具体的落脚地。用以小见大的方式,通过这些属牛的不同特征,折射呈现出整体的国人精神面貌,不服输,负重前行,迎难而上。2020经历的磨难,让我们在2021年变得更牛更强大。某种程度上,这故事传达的内容涵意,也正呼应着蒙牛「营养你要强」的品牌主张。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短片的BGM也是一个隐藏的彩蛋吧。就像在阴霾的天气下,加上了一层欢快的蒙版。让我们感受到太阳马上就升起,也给2021年定了一个向上的基调。如果说,短片是以一种温情脉脉的方式打开我们的情感。那么,点亮城市地标更则是以一种高燃的姿态,去更好地提振人们的信心。就以往来看,品牌联合众多城市地标,目的无外乎有两种:或是用集中轰炸的方式,来完成品牌信息的传达;或是打造出一个新闻事件,形成二次传播辐射更多的人群。一方面,「属牛」这两个字文案,能很好地强化品牌的主张,将这种概念进一步植入到消费心智上。另一方面,15座城市地标同时点亮,也点亮了人们的好奇心,很容易在社交平台上掀起一阵品牌话题。但,又不只是如此。在我看来,蒙牛这次行为有着更深层的涵意。蒙牛在城市地标上点亮「属牛」的文案,更是在人们心中点燃了一团精神,给这座城市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标记和注解。它们经历过巨大的磨难,却依旧是要强、不服输、积极向前。可见,「属牛」不仅是蒙牛的品牌传播关键词,也是城市和人们集合体现出来的品质。这些被点亮的图案就像一种勋章,印刻在了城市的脉络中,然后连点成线,汇聚成2021年的一道风景线。在做内容传播过程中,很多人都在一味追求曝光,而忽视了触达率。事实上,人们之所以会产生品牌认同,不是因为内容多么热门,而是它能真正地能触达读者的内心。而当下,圈层化越来越严重,每个平台都建立自己的文化,有着自己的语言调性。比如,快手接地气,抖音偏娱乐,B站更年轻……一个品牌内容想要在全国范围引发认同,去渗透到不同城市的群体,也是非常非常难的。但,蒙牛用了一个最笨也是最有效的方法。用每个特定的城市语言,去建立品牌和城市的文化沟通。联合32家地方卫视,首次针对不同城市进行了方言版的广告投放。在我记忆印象中,没有品牌广告这样干过,可以想象到这个工作量和执行难度有多大。不管最后能不能全部顺利推进,看到多少个方言版本,这本身就是一种迎难而上的属牛精神,值得我们去点赞。通过语言的转换,片子会得到更好地传播和认可。因为熟悉的语言会拉近读者,还会给品牌带来一种家乡般的亲切感。除了拉近情感距离,更好地进行内容渗透,蒙牛这次方言版广告,还隐约传达着这样的品牌寓意。在不同的方言中,「我属牛」虽然发音听起来不一样,但是他们都有着同样要强的精神。这也和片子形成了很好的呼应,不管你是哪里人,哪一年出生,讲什么方言,每一个要强的中国人,都属牛。用温情的短片,去讲述一个个属牛的故事。再以高燃的形式,用一个个点亮的地标去提振人们的信心。但最终都揉成一个个城市的语言,走进无数读者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