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罗庚:全世界最擅长普及数学的数学家

华罗庚(1910—1985)

华罗庚自学成才,他在数学方面的研究使他成为国际著名的数学家,而他在数学普及与数学应用方面的贡献却要更大,更受世界瞩目。

1982年,香港中文大学授予华罗庚名誉理学博士时这样说:“华教授不但治学精严,著作等身,更且诲人不倦,热心促进数学教育,与推广数学方法之实际应用。近20年来他致力于'运筹学’、'统筹方法’和其他数学方法的普及,足迹遍及全国城乡。所曾访问、接触的学校、社队、矿厂企业等无虑千百,所早就的人才,所解决的大小问题,所为国家节省的资源、创造的财富就更无从估计了。中国是一个古老而伟大的国家,但其丰富的自然资源有待规划开发,优秀的人才急需统筹运用。华教授多年来在这些工作上所付出的移山心力肯定是会对中国的现代化留下不可磨灭的贡献的。”

美国贝尔电话公司的格拉汉姆(R.Graham)则评价:“华罗庚比起历史上任何一位数学家来,受他直接影响的人可能更多,他善于推销数学。”

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华罗庚应该是全世界最擅长普及数学的数学家。他在这一方面的成就,值得世人关注。

从20世纪50年代起,华罗庚就已非常注重数学普及了。最初的普及对象主要是中学生、中学教师。为此,他提倡和组织了中学生数学竞赛,并通过到处讲学及发表科普作品使学生和老师受益。

在演讲中,华罗庚经常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学生们“数学是一门非常有用的科学”,“我们掌握了数学,才能进入科学的大门”,“在日常生活里,我们也到处要用到数学”。他强调“不怕困难、刻苦练习”是学好数学的关键,同时引导学生愉悦地进入数学乐园。他说:“认为数学枯燥无味,没有艺术性,这看法是不正确的。就像站在花园外面,说花园里枯燥乏味一样。只要你们踏进了大门,你们随时随地都会发现数学上也有许许多多有趣味的东西。”(《和同学们谈谈学习数学》)

华罗庚提倡和组织数学竞赛,也并不只是着眼于一次竞赛,更多的是为了数学的普及。他在1963年中学生数学竞赛发奖会上讲话中指出:

“数学竞赛的目的,如果狭义理解为仅仅提倡数学,或寻求少数天才,那是不够全面的看法。而我们进行数学竞赛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数学而数学,其着眼点还是因为它是一切科学的得力助手,因而提高数学,也为学好其他科学打好基础。”

“去年,我们竞赛的题目传出去以后,某一学院的一年级同学,大家也都做开了,这是好现象。这次的题目,我也做了。我看见这次题目的时候,我不能放弃这个能锻炼的机会。'曲不离口,拳不离手’,这是很好的教训。”

“实际讲来,这一次的数学竞赛,既不是竞赛的开始,也不是竞赛的结束。实际上谁都在参加着为建设社会主义的劳动大竞赛。而主要的是大家应当毕生参加的'勤奋的竞赛’'坚毅的竞赛’。今天的成绩是以往的勤奋的表现,而一生的成绩还依靠了毕生的勤奋。”(《打好基础  灵活运用》)

与此同时,华罗庚想着一个更大的题目,积极探索如何把数学直接应用于国民经济和工农业生产,先是线性规划,后来便是闻名世界的“优选法”和“统筹法”(合称“双法”)。

什么是“优选法”?

简要而言,就是运用数学方法,在每一道生产环节及整个生产过程中尽可能找到好方案。

如何寻找好方案?

华罗庚说:“一项产品的质量和数量,都和每一道工序的操作情况有关,而每一工序的操作又和各种参数有关,如温度多高、压力多大、用碱量多少、强弱如何等等,优选法可以选择合理参数,以达到优质、高产、低消耗。譬如在一些动力和化工生产中,我们经常遇到风门越开越大,酸、碱越用越多等不科学的做法,这不但浪费资源,增加污染,而且往往造成低产、劣质、高消耗。特别是料比配方、操作条件、仪器测试都少不了要用优选法,用了它不仅可以找到好方案,而且可以用最少的试验,更快地有保证地找到好方案。”(《要使数学更好地为四个现代化服务——从“统筹法”“优选法”谈起》)

什么是“统筹法”?

华罗庚解释:“统筹法是进行科学管理的一个工具。它对组成某一任务各个环节相互间如何衔接和安排,用一张由若干箭头连接起来的统筹图来表示。用了它可以使错综复杂、工种纷繁的工农业生产得到合理安排,使领导者心里有数,随时知道工程进度,以及当时的主要矛盾、主要环节,使群众也能明了全局,知道自己在全局中的地位。”(《要使数学更好地为四个现代化服务——从“统筹法”“优选法”谈起》)

华罗庚推广“优选法”

普及数学,最大的环节不是研究,而是普及。

如何让大众接受你的数学理论?

如何使数学真正与生产结合起来并提高生产效率?

解决这些问题,才是最为关键的。

华罗庚因此提出了“广优选、重实效;大统筹,联运输”。

他首先领导数学工作者,下到厂矿、企业等基层单位讲授和推广,把理论上站得住脚的、群众能广泛用得上的、对生产能立即见效的方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并且通过试点——先是一个一个项目,再是一个一个车间进行试验,证明工人能懂、会用,见成效,然后逐步推广。他们和工人们一起分析矛盾,直到工人们能掌握和运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因为能解决别人解决不了的问题,有了很好的成效,所以“双法”得以迅速发展和推广。

“优选法”首先是在“三线”的乌蒙山区推广的。

那儿的铁道兵工作条件很差,所用雷管的合格率很低。铁道兵向华罗庚提出一个问题:“如果能使雷管的合格率升高一些,就可以给国家节省大量资财。”华罗庚答应:“从前线回来就考虑这个问题。”然而,华罗庚还没来得及给出答案的时候,当地的铁道兵便在一次爆破中出了事故:他们安装了22个雷管,其中一个引线潮湿了,班长把引线剪短,让别人离开,然后他点着火,使爆破得以成功。可是班长和另一名战士牺牲了。这件事对华罗庚震动很大。他大声疾呼:“坐而谈,可以不负责任,立而行,就不如此轻易了。但以负责而行为荣。忧劳可以兴国。”(《数学方法与国民经济·前言、中论》)

带着这样的使命感和责任心,华罗庚下最大的决心,放弃了他非常热爱的、而且已从事了30年的纯粹数学研究,全身心投入到数学普及工作当中。他首先找到了提高雷管合格率的好办法,就是在质量管理方面事先把参数选好,使其少出质量不合格的产品。同时为了避免大量试验给国家带来的损失,他总是首先进行数学推算,尽可能设计最好的办法,结果通过很少的试验便很快找到最优方案。

优选法应运而生:“有0.618法、瞎子爬山法、多因素法等方法,用什么方法要根据实际。多因素法在世界上我们是先进的。”(《到生产实际中找任务的几点体会》)

如此,华罗庚不仅在三线建设中运用优选法,而且将其运用到水利、煤矿等各个行业,并很快尝到了甜头,受到各地热烈的欢迎。

“统筹法”最初是在上海炼油厂得到很好的发挥。

上海炼油厂的一个炼油塔要去旧换新。他们向市委请求一个月的时间,市委希望他们在二十天内完成,他们认为这是绝对完不成的。然而他们却希望华罗庚运用新办法在十天内完成任务。有人认为这属于故意刁难。但华罗庚和他的团队接受了这个任务,与工人师傅打成一片,巧妙运用统筹法,做出一个十天方案。

这时,厂里又希望在七天完成。这在别人看来是天方夜谭,但华罗庚继续运用统筹法,利用箭头图,依靠工人师傅,在现场观察后,经过一次次开短会讨论,理顺了一个又一个环节,最终拿出了合理的七天方案。

按照这个方案,经过工人师傅们得努力,竟然在第六天晚上就完成了,创下了以前无法想象的奇迹。这个经验鼓舞着华罗庚和他的团队,他们信心满怀地道更多的地方推广“双法”。

这件事引起了毛泽东、周恩来、叶剑英、胡耀邦等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

毛泽东在1964年和1965年两次写信给华罗庚,称赞华罗庚“壮志凌云,可喜可贺”。勉励他:“你现在奋发有为,不为个人而为人民服务,十分欢迎。”

周恩来亲自布置华罗庚等人到很多地方推广“双法”,并在“文革”中想方设法保护华罗庚。

叶剑英在会见华罗庚时说:“推广'双法’,这是一件大事。一个科学家,团结知识分子到工农中去,对生产起这样打的作用,我替人民谢谢你。”

胡耀邦则在1982年给华罗庚写信,充分肯定他的数学普及工作,号召更多的同志投身到新技术、新工艺攻关的行列中,推动中国的现代化建设。

可以说,华罗庚是中国最早把数学理论和生产活动紧密结合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他用平实生动的文字,深入浅出地写出科普读物《优选法平话及其补充》和《统筹法平话及其补充》。

他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四处讲学和实践,足迹遍及中国二十六个省市自治区,组织各行各业工作人员参加 “双法”推广和普及,并运用到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研究,不仅节约了能源,增加了产量,缩短了工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而且为国家培养了许多科技人才,受到世界瞩目。

1985年6月12日,在华罗庚生命的最后一天,他在日本东京大学作数学演讲,题目是《理论、应用与普及》,便是在国际讲台上,着重介绍了他多年来的数学普及工作,为自己的人生打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