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希德——希言自然,德范中华

1921年,谢希德出生于福建泉州的一个书香人家,其父是物理学家谢玉铭。1937年,受卢沟桥事变的影响,年少的谢希德随着父亲在贵阳避难,彼时她遭受股关节结核病的影响辍学在家卧床不起,然而命运终将屈服于这位强人,四年后谢希德重新站起来。

幼承家学,天纵之姿,卓尔不凡的谢希德成绩一直十分优异。战乱与病痛并不能阻止她步入科学的殿堂,直到第三次被大学录取,谢希德入读厦门大学物理系,自此这位女士翱翔在物理的天空。

1947年,谢希德赴美留学,师从著名物理学家、运筹学领域开拓者莫尔斯,专注于高压状态氢的阻光性的理论研究。毕业后,谢希德参加了美国固体物理学家斯莱特主持的固体和分子理论研究组,从事微波谐振腔中半导体性质的理论研究。这段科研经历为她后来从事半导体物理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留美期间,青梅竹马的恋人曹天钦也获得英国剑桥大学的博士学位。时值新中国成立不久,这对恋人决定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恰逢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对中国展开封锁,几经波折他们终于踏上祖国的土地。

在北京探望完久别的亲人后,谢希德投入漫长的教学生涯。短短数年,先后开设普通物理的光学、力学、理论力学、量子力学、固体物理等课程。她由浅入深、条理清晰组织课程,力求学生尽快掌握。

(年轻时的谢希德)

1956年,谢希德夫妇的爱子出生,彼时正值周总理批复同意国家科学规划委员会提出的《发展计算技术、半导体技术、无线电电子学、自动学和远距离操纵技术的紧急措施方案》。临阵点将,当教育部联合五所高校展开半导体培训班的时候,谢希德被选为副主任,就在人们担心她推辞的时候,她毅然辞别丈夫和五个月的孩子赶赴“前线”。1958年,谢希德与黄昆合编的《半导体物理》问世,开创了我国半导体领域的先河,其学术程度得到到国际社会的认可,很长一段时间里,这部书成为我国半导体物理专业人员必读的标准教材和基本参考书。

寒来暑往,五所高校最终在新中国一穷二白的版图上建起“摩天大厦”。经过努力,五校联合专门组系统地培养出我国第一批200名毕业生,为我国半导体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后,全国许多高校的半导体专业、研究所和生产半导体材料和器件的车间犹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我国半导体学科和半导体技术能够独立自主地发展,五校联合专门化教学培养的这批人才居功至伟。

1962年,谢希德与黄昆联名建议在我国开展固体能谱研究。1963年至1965年,谢希德先后对硒化锌、锑化铟等进行研究,获得初步成果,并在复旦建立了顺磁共振等当时比较先进的实验技术实验室。她开设了半导体理论和群论课程,指导研究生在《物理学报》上发表了一系列关于群论在固体物理研究中的应用的论文。

在半导体和固体物理领域深耕多年的谢希德,为了鼓励更多的年轻人探索新领域,以身垂范开拓新的研究方向。结合国家建设需要,积极探索材料防腐的表面物理领域。其研究成果和倡议在1977年的全国自然科学规划会上得到在场科学家的赞赏和原国家科委、高教部的大力支持。乘着东风,她在复旦筹建以表面物理为研究重点的现代物理所。几年后,经过黄昆、谢希德等人的努力,1992年第21届国际半导体物理会议决定在中国召开,这项国际权威会议的召开是国际同行的认可更是中国半导体科学走出去的契机。

1983年,谢希德被任命为复旦大学校长。新中国高校第一位女校长走向历史前台。平易近人的她对师生的关怀无微不至,设立“校长信箱”“校长论坛”“新闻发布会”沟通校内各方面情况,使存在的问题得以及时解决。她在师生中大力提倡好的学风。复旦大学一时飘扬其清新的民主之风。

作为新中国高校第一位女校长,谢希德高瞻远瞩、大胆开拓。她打破综合大学的苏联模式,增设了技术科学学院、经济学院等学院,将复旦变为一所融合人文社科、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管理科学的综合性大学。

她注重发挥教师在教书育人中的指导作用,鼓励青年人才脱颖而出,反对“近亲繁殖”的师资结构,倡导人才的流动。强调交叉型、复合型人才培养,不少洞见在如今看来依然颇有远见。

1985年,谢希德有意在复旦成立全国首创的美国研究中心,以期弥补中美之间研究与交流的空白,为了解决资金问题,谢希德以她在美的影响力,四处奔波寻求支持。1995年,美国研究中心大楼建成。目前该中心成为颇具影响和水准的国际研究机构。

积极争取国家与民族利益之余,她每年都要亲手为考取“中美联合培养物理类研究生计划”(CUSPEA)项目的学生写推荐信。1987年,《今日美国》记者称其为“中国的哈佛大学校长”。

2000年3月4日,79岁的谢希德在与癌症斗争了34年后于上海华东医院逝世,学生们自发折叠了数千只纸鹤来寄托对先生的哀思。谢希德先生用其一生的奋斗与执着砥砺着一代又一代半导体人前行。

参考资料:


复旦大学官网

百度百科

纪录片《谢希德》

科学网:谢希德——半导体之母的天空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告知删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