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槐树下的大连乡愁(16)走过大连的桥
小时候,最爱看南斯拉夫电影《桥》。
《桥》的故事始终感动着我,那一条条或刚毅、或柔美、或敦实、或轻盈的弧线,不光是爱情故事中最美丽的背景,也是一个城市文化和历史的勋章。
就像石家庄赵县有赵州桥,南京有长江大桥,每一个城市或都有桥,每一座桥或都有故事,大连老桥也是一样。
大连市区是大连的核心,不是因为历史悠久,而是因为它在近代史上的地位。胜利桥、青泥洼桥、马栏河桥几乎同时建成。
起初,俄国人建造的都是木桥,日本人把它们称作“露西亚木桥”。
日俄战争中,俄国人在撤离大连前,烧毁了许多精美的建筑,但他们还是留下了城市的雏形和古老的马车。
马车是当年大连主要的交通工具,桥旁路边,皆是车水马龙。
大连始终与世界同步,曾经是远东第三大港。
俄国建筑师从青泥洼撤走了,又来了个子矮小的日本建筑师。
从民族性格上来讲,俄国人比较粗犷,所以建筑设计稍显厚重。战败之前,他们曾打算把木桥改建成钢筋混凝土桥。
以胜利桥为例,在他们设计的草案中,桥宽54米,是弧形广场式。而且桥旁街道——基洛夫斯卡亚街与达不里夫耶斯卡亚街(即吉庆街)也随之呈弧形。
日本人在1908年改建了古老的露西亚木桥,与之区别,称作“日本桥”。
无论是质量,还是细节,这座桥都称得上经典之作,但精细有余,规划短视,桥宽仅为22米,太小家子气了。
解放后,日本桥更名为胜利桥。
也莫要因此小瞧了我们的胜利桥,溥仪、梁启超、陈其美、蔡元培等众多名流都在桥上留下了历史印记。
青泥洼桥顾名思义,源自青泥洼河。
1901年,俄国人为开辟道路,在河道上建造了长10米、宽12米,由四座敦厚木墩做支撑的木桥。
木桥之所以选择在此,是因为尼古拉耶夫卡亚广场(今中山广场)就在它的东面。
俄国人把青泥洼河叫作达里尼河,所以这座桥的俄国名字是达里尼桥。
木桥建成后,桥畔便成了金发碧眼的“马达姆”的浪漫之地。
1907年,满铁在大连经营有轨电车。电车本是德国人的发明,日本人打算移植到大连,为此,满铁组织人马提前培训。
1908年12月,大连殖民统治机构关东都督府特许满铁经营有轨电车。
而在此之前,日本殖民者已经将由俄国人建造的青泥洼木桥改建为长11米、宽17米的单孔曲拱欧式路桥。他们为了炫耀,还将桥命名为常盘桥。
胜利桥、青泥洼桥是大连早期为数不多的钢筋混凝土桥,如果没有这两座桥,电车是无法逾越沟壑与河流的。
上世纪三十年代,青泥洼河与桥因道路改造被填埋地下。
如今,大连人已经习惯了“青泥洼桥不见桥”的场景。
日本殖民者还改建了马栏河桥。
昔日,萨哈罗夫带着惊慌的同胞就是途经原来的木桥逃往旅顺。
穿过马栏河,夕阳洒落在面前,无限的凄凉。虽然沿途槐花绽放,他们却没有了欣赏花香的浪漫心情。
我最爱的桥是北岗桥。
北岗桥建于1934年,桥名源于地名,即北岗子,它是中国人自行建设新开大街的一部分。北岗桥建成后,往来方便,遂有了新开大街的繁华。多年后,我常走北岗桥。
人生何处不风流,徒步桥上,回望斜阳,慢慢地消耗掉一点一点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