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槐树下的大连乡愁(16)走过大连的桥

小时候,最爱看南斯拉夫电影《桥》。

《桥》的故事始终感动着我,那一条条或刚毅、或柔美、或敦实、或轻盈的弧线,不光是爱情故事中最美丽的背景,也是一个城市文化和历史的勋章。

就像石家庄赵县有赵州桥,南京有长江大桥,每一个城市或都有桥,每一座桥或都有故事,大连老桥也是一样。

大连市区是大连的核心,不是因为历史悠久,而是因为它在近代史上的地位。胜利桥、青泥洼桥、马栏河桥几乎同时建成。

起初,俄国人建造的都是木桥,日本人把它们称作“露西亚木桥”。

日俄战争中,俄国人在撤离大连前,烧毁了许多精美的建筑,但他们还是留下了城市的雏形和古老的马车。

马车是当年大连主要的交通工具,桥旁路边,皆是车水马龙。

大连始终与世界同步,曾经是远东第三大港。

俄国建筑师从青泥洼撤走了,又来了个子矮小的日本建筑师。

从民族性格上来讲,俄国人比较粗犷,所以建筑设计稍显厚重。战败之前,他们曾打算把木桥改建成钢筋混凝土桥。

以胜利桥为例,在他们设计的草案中,桥宽54米,是弧形广场式。而且桥旁街道——基洛夫斯卡亚街与达不里夫耶斯卡亚街(即吉庆街)也随之呈弧形。

日本人在1908年改建了古老的露西亚木桥,与之区别,称作“日本桥”。

无论是质量,还是细节,这座桥都称得上经典之作,但精细有余,规划短视,桥宽仅为22米,太小家子气了。

解放后,日本桥更名为胜利桥。

也莫要因此小瞧了我们的胜利桥,溥仪、梁启超、陈其美、蔡元培等众多名流都在桥上留下了历史印记。

青泥洼桥顾名思义,源自青泥洼河。

1901年,俄国人为开辟道路,在河道上建造了长10米、宽12米,由四座敦厚木墩做支撑的木桥。

木桥之所以选择在此,是因为尼古拉耶夫卡亚广场(今中山广场)就在它的东面。

俄国人把青泥洼河叫作达里尼河,所以这座桥的俄国名字是达里尼桥。

木桥建成后,桥畔便成了金发碧眼的“马达姆”的浪漫之地。

1907年,满铁在大连经营有轨电车。电车本是德国人的发明,日本人打算移植到大连,为此,满铁组织人马提前培训。

1908年12月,大连殖民统治机构关东都督府特许满铁经营有轨电车。

而在此之前,日本殖民者已经将由俄国人建造的青泥洼木桥改建为长11米、宽17米的单孔曲拱欧式路桥。他们为了炫耀,还将桥命名为常盘桥。

胜利桥、青泥洼桥是大连早期为数不多的钢筋混凝土桥,如果没有这两座桥,电车是无法逾越沟壑与河流的。

上世纪三十年代,青泥洼河与桥因道路改造被填埋地下。

如今,大连人已经习惯了“青泥洼桥不见桥”的场景。

日本殖民者还改建了马栏河桥。

昔日,萨哈罗夫带着惊慌的同胞就是途经原来的木桥逃往旅顺。

穿过马栏河,夕阳洒落在面前,无限的凄凉。虽然沿途槐花绽放,他们却没有了欣赏花香的浪漫心情。

我最爱的桥是北岗桥。

北岗桥建于1934年,桥名源于地名,即北岗子,它是中国人自行建设新开大街的一部分。北岗桥建成后,往来方便,遂有了新开大街的繁华。多年后,我常走北岗桥。

人生何处不风流,徒步桥上,回望斜阳,慢慢地消耗掉一点一点乡愁。

(0)

相关推荐

  • 品读大连老街---团结街:大连的城市起点

    团结街:大连的城市起点 北平城.上海滩.天津卫,这些是老北京.老上海.老天津的称谓:印象里,老大连人一般称呼老大连为"大连街". 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的起点,大连最早的一条街是哪里? ...

  • 上少寨2

    不曾想,到了清朝光绪年间(公元1876年),太平天国将领石达开屯兵于此,与清朝军队在这附近发生了一场恶战,双方将士伤亡10万之众,故名"十万坪"(距离这里大约8里路). 1934年 ...

  • 崇川读桥

    濠河的水荡荡,滋养出崇川一方福地:濠河的水悠悠,倒映出一座座桥的身影.桥是濠河的精魂,桥是濠河的风韵.沿着濠河读桥,走桥,或乘小舟穿桥而过,也就穿过了历史的烟云,走向一段段既往的日子,读出一种风情,读 ...

  • 老槐树下的大连乡愁38~槐香诗意旅顺口

    站在白玉塔下眺望,旅顺口一览无余,初夏的风裹着槐树花香,掠过碧蓝的海面,轻轻柔柔荡起一丝丝的涟漪. 无忧无虑的阳光懒散地坠落在模糊的海平线上,静静拖着一抹断断续续的银线,好像醮了墨的毛笔,记忆着渐渐远 ...

  • 老槐树下的大连乡愁36~走读大连的桥

    小时候,最爱看南斯拉夫电影<桥>. <桥>的故事始终感动着我,那一条条或刚毅或柔美或敦实或轻盈的弧线,不光是爱情故事中最美丽的背景,也是一个城市文化和历史的勋章. 就像石家庄赵 ...

  • 老槐树下的大连乡愁35~蔡元培来过胜利街

    世间的事就这样,既有理由,也没有理由. 梦若烟华轻轻地漂浮着,缘似春风悄悄迟到,让人在宁静的守候中品觉寂寞的滋味. 温柔的阳光徐徐落在地面,折射着刺眼的闪烁. 缘分使然,我和蓝薇薇结识.她是辛亥革命元 ...

  • 老槐树下的大连乡愁34~远去的玻璃窑

    几度春风之后,轻轻飘下斜雨,后来慢慢大起来,将我的视线模糊. 鞍山路上的车流并没有受到骤雨的影响,毫无忌惮,越来越快. 幸亏我打着雨伞,不能防雨却可以遮挡汽车驶过溅起的污水. 其实,我应该呆在家里看雨 ...

  • 老槐树下的大连乡愁33~胜利路的故人

    日本侵占时期,唐山街南侧的胜利路因为是坡台,叫光明台. 依着山势,这里曾有十二栋美丽的欧式洋楼. 如今,踏着故道行走,已经看不到旧日的影踪. 路旁的树木,墙上的荒草亦在伤怀. 尘世里的人或许都看不透植 ...

  • 老槐树下的大连乡愁32~唐山街的禅音

    虽不懂禅,却喜欢听禅,无论寂寞,还是忧伤,总会独步来唐山街聆听禅音. 慢走槐荫下,感觉那莫名的禅静.不敢以信徒自居,也从不拜佛,仅是从心底相信生命平等. 2004年3月,我回大连探亲. 因为只有一周时 ...

  • 老槐树下的大连乡愁(30)甘井子老街人与事

    偶尔去过一次<论语>讲堂,却听不懂"之乎者也"的卖弄. 也许圣贤之书读得太少,所以只关心市井故事. 老甘井子就珍藏着许多老大连人的幸福生活. 老大连人都知道滨城以前有一 ...

  • 老槐树下的大连乡愁(29)溥仪妃子住过的洋楼

    文化街很美,悠扬古朴,每次来这里游走都会有不同的发现,亦有不同的感觉.最喜欢文化街的洋楼,造型奇特,样式精美,而且多是依山势错落排列,小巷相间变化,既得自然天成之美,又别具异国风情. 如若不说这是大连 ...

  • 老槐树下的大连乡愁(28)民生街的戏台

    人生恍若一出戏,既有主角,也有配角,还有众多的龙套,鸣着锣,敲着鼓,便纷纷登场了. 戏台就在民生街. 日本侵占时期,民生街叫奥町,光复后取意"民生",赋予了新名字. 俗话说的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