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古凉亭 星罗棋布
王春国 徐功富
作为“四省通衢”的衢州,不仅水运发达,还遍布着先民修筑的古道。而这些古道之上,这些古道汇聚了人流、物流、信息流,催生了古城灿烂的文化。“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一曲《送别》更唱出了多少人在古道凉亭上离别的伤感。
凉亭,是我国于周代渐渐兴起的一类建筑,常见于古道古渡上及园林之地,少数墓陵地也有之。
凉亭,停也,其功能主要是避风雨,或作为观风景的亭台,抑或纪念历史人物所建,但主要还是道路所舍功能。常山有古凉亭近200座,《常山县志》记载的就有46座。凉亭尤多的球川镇,还被称为“百亭之乡”。站在凉亭内外,总是能感受到沧桑岁月留下的历史痕迹。
蔑岭古道上的八脚凉亭。 郑洪根 摄
古道之上凉亭多
我们从《常山县志》及民间实地走访中了解到,常山古凉亭所呈现形态主要有四角、六角、八角、扇形、重檐,也有六脚、八脚及多脚类的长亭,还有专以材质命名的木亭、石亭、茅亭、竹亭等。
璞信古道,即常山县境内从常山璞石村往西南方向延伸到球川古镇,并通向信州,这段古道有30公里左右,就分布建造了18座凉亭。
常山古县城的西门,也称“来远门”,从此向西出发有一条古道直通江西玉山,史称“常玉古道”。常玉古道的凉亭,有三里亭、四里亭、五里亭、七里坳亭、十里山亭、十八里亭等。以里命名的,与我国古代早在西周时就有的里乡制之历史相关。在我国古代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地方基层组织是户组为里、里组为乡的建制。
在古道上,取里为亭之名,既方便人们知晓路的延伸方向和走的路程,又告知路人凉亭所在地是当时的里治所在地。
凉亭古名有意蕴
息肩亭,位于距离常山县西10公里的叶姑岭,是常山彤旧叶氏在乾隆二十年建造的。此岭南北两侧较陡,来往过客上到岭背都较吃力,尤其是肩挑货物的行客更加觉得辛苦。所以叶氏便决定在此处建亭,供人歇息。善念之下,叶氏建好凉亭就通俗地取名为“息肩亭”,也有着亲切之感。而建在常山县西19公里处,球川馒头山上的留车亭,及嘉庆十三年球川古镇徐姓所建的望川(球川)亭等,皆是此类直抒胸臆型凉亭。
还有一类亭,名字颇有禅意。常山境内的常徽古道,有一条长约5公里的山涧峡谷,非常幽静,山间有一寺,名称“严谷寺”,民间又称“龙山寺”。寺中僧人在这山谷间建亭,取名“洗心亭”,一名双关,既暗喻凉亭为世间俗人过往时歇息所用,又暗指在此停驻可洗心。从《常山县志》记载来看,这类凉亭多为寺僧募建,又如在县北门外奉思寺的心树亭。
在常山,还有一类凉亭,从名字上看十分具有诗意。如栖云亭,在县南5公里处的木棉岭之巅,由明万历年间,常山县城一位德行高尚的老人徐深所建造。木棉岭是常山至江山古道必经的一段山巅关隘,上了木棉岭的行人已非常疲惫,在此亭歇息四看,犹如在云端远眺,取栖云亭真是妙哉。
出于善举建凉亭
在常山古凉亭中,有记载的基本在清朝年间,只有少数是明代的,一大批凉亭已因历史悠久,而无史记。
从多数古凉亭的记载或故事中,可以看出,凉亭多为常山人修善积德之举。常山乡间与古道上呈现如此多的凉亭,也说明常山官府与民间贤达善举蔚然成风。
看古凉亭之名,似乎每座凉亭都善解过往行人之意或有别致的暗喻,让人犹如行走于古道意境之中。如修于县三里滩渡口的待渡亭,就是为方便行人。
八省通衢的常山,过往行人每天络绎不绝,凉亭就是过客们最便利的歇息场所。在这里,每天都有无数的商业信息与人文故事在传递。随着岁月的流逝,常山培育出了开放包容、热情好客的多元文化,常山也成为多姓氏多方言多文化交融的文化名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