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痔疮的常用方:乙字汤
标签: 健康/保健
我们采用乙字汤治疗痔疮324例,取得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痔疮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1.2 一般资料:治疗组病例324例,男181例,女143侧;年龄17~93岁,病程3d~1a按不同分类分为内痔133侧,外痔3O例,混合痔131例,嵌顿痔30例;按不同症状分为出血123例,疼痛95例,脱出106例。对照组150倒,男85例,女65例;年龄19~88岁,病程3d~1a;按不同分类分为内痔45例,外痔20例,混合痔65侧,嵌顿痔20例;按不同症状分为出血68侧,疼痛4o倒,脱出42例。
2 治疗方法
乙字汤由大黄1 g,当归6 g,升麻1.5 g,柴胡5 g,黄芩3 g,甘草2 g组成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每次服150 ml 加减:内痔、混合痔出血,加地榆、槐花;混台痔、外痔发炎、嵌顿痔疼痛,乙字汤与麻杏石甘汤合用;Ⅱ~ Ⅱ期内痔、混合痔脱出采用原方服用,气虚之征明显者.加大升麻、柴胡的用量。对照组用消痔宁片口服,每次3片,每日3次。(阁主附:乙字汤是治疗肛肠疾病的著名方剂,出处无从考证,因结肠形似"乙"字而得名。有人认为该方由柴胡10 g、黄芩10 g、当归12 g、升麻6 g、大黄6 g、生甘草10 g组成,其中柴胡、甘草需等量,其因不得而知。)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观察记录治疗前后各类痔的出血、疼痛、脱出等症状与体征的改变情况。
3.2 疗效评定标准:根据1975年全国防治肛肠疾病协作会议制定的评定标准。痊愈:症状消失(出血、脱出或疼痛等),检查痔核消失;显效:症状消失,检查痔核缩小;有效:症状明显改善,检查痔核有一定的变化;无效;症状与体征均无变化。
出血 痊愈71% 显效35% 总有效95.9%;
疼痛 痊愈63% 显效19% 总有效94.7%;
脱出 痊愈36% 显效32% 总有效80.2%;
治疗组 痊愈52.5% 显效26.5% 总有效90.4%;
对照组 痊愈33.3% 显效27% 总有效68%
4 病例介绍
胡某某,男,42岁,2000年10月11日初诊。主诉:肛内肿物脱出疼痛3d。患者3d前因大便秘结,排便努挣后肛内肿物脱出无法还纳,疼痛剧烈.行动不便。肛检:肛缘水肿,内痔核脱出约2cm×2.5 cm,色泽紫红,表面糜烂。诊断为嵌顿性内痔治疗:手法复位固定方用乙字汤合麻杏石甘汤服用。2 d后复诊,大便转软,便后肛内肿物脱出,可自己用手法复位,疼痛明显减轻,痔核缩小,肛缘水肿消失。继服5剂后疼痛消失,痔核萎缩,便后无肿物脱出。
4 体会
乙字汤由大黄、当归、升麻、柴胡、黄芩、甘草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止血止痛,升阳举陷,润肠通便的功效。药味少、用量轻是该方的一大特色。全方用药重量仅18.5 g,犹为称奇的是全方仅有大黄一味为泻药,且用量为1 g,却能达到很好的通便效果。内痔、混合痔出血使用该方时,常在原方的基础上加用地榆、槐花等止血药以增强止血功效。混合痔、外痔炎症、嵌顿痔出现水肿疼痛,常由于肺热下移大肠所致,“肺与大肠相表里”,以该方与麻杏石甘汤合用,则肺热得清,大肠气机通畅,从而使炎症水肿疼痛消失。根据日本医学家筱原央的研究结果表明,乙字汤对肛门水肿有非剂量依赖性的抑制作用,其抗炎作用类似于消炎痛,该研究结果从药理学方面证实了乙字汤治疗痔疮炎症水肿疼痛的疗效是可靠的。方中升麻、柴胡升阳举陷固脱,适用于气虚下降所致的内痔、混合痔脱出。气虚之征明显者,可加大二药的用量以增强疗效。便秘是痔疮患者常见的症状和诱因,该方还有很好的润肠通便作用,常常一剂见效,而又不会出现致泻作用,可见该方组方之妙。
综上所述,己字汤治疗痔疮具有独特的临床效果己字汤对痔疮病中最常见的出血、疼痛、脱出等症状均有明显的效果,能有效地解决目前内服药物治疗脾虚气陷型疗效较差的缺陷,经大量的临床病例使用,证实该方是治疗痔疮的较为理想的方剂。
参考文献:
[1] 筱原央.汉方制剂乙字汤治疗痔疾的基础研究[]].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9,21(1).36.
[2] 尚文珍.乙字汤治疗痔疮的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1996
我们采用乙字汤治疗痔疮324例,取得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痔疮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1.2 一般资料:治疗组病例324例,男181例,女143侧;年龄17~93岁,病程3d~1a按不同分类分为内痔133侧,外痔3O例,混合痔131例,嵌顿痔30例;按不同症状分为出血123例,疼痛95例,脱出106例。对照组150倒,男85例,女65例;年龄19~88岁,病程3d~1a;按不同分类分为内痔45例,外痔20例,混合痔65侧,嵌顿痔20例;按不同症状分为出血68侧,疼痛4o倒,脱出42例。
2 治疗方法
乙字汤由大黄1 g,当归6 g,升麻1.5 g,柴胡5 g,黄芩3 g,甘草2 g组成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每次服150 ml 加减:内痔、混合痔出血,加地榆、槐花;混台痔、外痔发炎、嵌顿痔疼痛,乙字汤与麻杏石甘汤合用;Ⅱ~ Ⅱ期内痔、混合痔脱出采用原方服用,气虚之征明显者.加大升麻、柴胡的用量。对照组用消痔宁片口服,每次3片,每日3次。(阁主附:乙字汤是治疗肛肠疾病的著名方剂,出处无从考证,因结肠形似"乙"字而得名。有人认为该方由柴胡10 g、黄芩10 g、当归12 g、升麻6 g、大黄6 g、生甘草10 g组成,其中柴胡、甘草需等量,其因不得而知。)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观察记录治疗前后各类痔的出血、疼痛、脱出等症状与体征的改变情况。
3.2 疗效评定标准:根据1975年全国防治肛肠疾病协作会议制定的评定标准。痊愈:症状消失(出血、脱出或疼痛等),检查痔核消失;显效:症状消失,检查痔核缩小;有效:症状明显改善,检查痔核有一定的变化;无效;症状与体征均无变化。
出血 痊愈71% 显效35% 总有效95.9%;
疼痛 痊愈63% 显效19% 总有效94.7%;
脱出 痊愈36% 显效32% 总有效80.2%;
治疗组 痊愈52.5% 显效26.5% 总有效90.4%;
对照组 痊愈33.3% 显效27% 总有效68%
4 病例介绍
胡某某,男,42岁,2000年10月11日初诊。主诉:肛内肿物脱出疼痛3d。患者3d前因大便秘结,排便努挣后肛内肿物脱出无法还纳,疼痛剧烈.行动不便。肛检:肛缘水肿,内痔核脱出约2cm×2.5 cm,色泽紫红,表面糜烂。诊断为嵌顿性内痔治疗:手法复位固定方用乙字汤合麻杏石甘汤服用。2 d后复诊,大便转软,便后肛内肿物脱出,可自己用手法复位,疼痛明显减轻,痔核缩小,肛缘水肿消失。继服5剂后疼痛消失,痔核萎缩,便后无肿物脱出。
4 体会
乙字汤由大黄、当归、升麻、柴胡、黄芩、甘草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止血止痛,升阳举陷,润肠通便的功效。药味少、用量轻是该方的一大特色。全方用药重量仅18.5 g,犹为称奇的是全方仅有大黄一味为泻药,且用量为1 g,却能达到很好的通便效果。内痔、混合痔出血使用该方时,常在原方的基础上加用地榆、槐花等止血药以增强止血功效。混合痔、外痔炎症、嵌顿痔出现水肿疼痛,常由于肺热下移大肠所致,“肺与大肠相表里”,以该方与麻杏石甘汤合用,则肺热得清,大肠气机通畅,从而使炎症水肿疼痛消失。根据日本医学家筱原央的研究结果表明,乙字汤对肛门水肿有非剂量依赖性的抑制作用,其抗炎作用类似于消炎痛,该研究结果从药理学方面证实了乙字汤治疗痔疮炎症水肿疼痛的疗效是可靠的。方中升麻、柴胡升阳举陷固脱,适用于气虚下降所致的内痔、混合痔脱出。气虚之征明显者,可加大二药的用量以增强疗效。便秘是痔疮患者常见的症状和诱因,该方还有很好的润肠通便作用,常常一剂见效,而又不会出现致泻作用,可见该方组方之妙。
综上所述,己字汤治疗痔疮具有独特的临床效果己字汤对痔疮病中最常见的出血、疼痛、脱出等症状均有明显的效果,能有效地解决目前内服药物治疗脾虚气陷型疗效较差的缺陷,经大量的临床病例使用,证实该方是治疗痔疮的较为理想的方剂。
参考文献:
[1] 筱原央.汉方制剂乙字汤治疗痔疾的基础研究[]].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9,21(1).36.
[2] 尚文珍.乙字汤治疗痔疮的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1996
大黄1克 ,柴胡5克,升麻1.5克,甘草2克,黄芩3克,当归6克。
本方为日本原南阳氏治疗各种痔疮的良效验方,有药少价廉效好的优点。一般服5到10剂即可有止痛止血痔核逐渐内收之效。
本方除当归和血,可改善血行不畅与止痛外,余皆清热泻火解毒之品。方中大黄的量须依大便是否通畅而加减。如加大大黄量后,肛门部有压迫感,不快感时可除去大黄。
本方有伤胃气之副作用,可加白术消除。
摘自《新中医》
杜连生
乙字汤为汉方医所拟的治疗痔疮的有效方,具有清热、利湿、活血消肿、止血止痛和升清降浊之功用,本方治疗伴有便秘的内痔出血、外痔肿痛非常有效。处方为柴胡6克、天麻3克、黄芪、甘草各8克、大黄9克。水煎服,每日1剂。
《健康时报》 (2002年03月07日第十二版)
《健康时报》 (2002年03月07日第十二版)
前言:乙字汤是治疗肛肠疾病的著名方剂,出处无从考证,因结肠形似“乙”字而得名。该方由柴胡10g、黄芩10g、当归12g、升麻6g、大黄6g、生甘草10g组成,其中柴胡、甘草需等量,其因不得而知。忆在大学讲堂先师尹质明讲授湿热肠风下血一证时,对该方之功效大加赞赏,随师临证观其效,如鼓应桴。笔者从医近三十载,遇此证必用此方,无不收功。后将此方运用于下焦湿、热、毒之证,收获颇多,现举数案则以飨读者。1肠风下血案例1:患者,男,42岁,2002年7月初诊。便后下血2年,渐加重,1个月前,因食辛辣炙热之品,便后下血如注,肛肠科诊为“肛裂二期”,医生建议手术切除,被患者拒绝,求助内服中药。诊时大便二三日一行,质干燥,便后下血,每次约50mL,肛门疼痛,腹满胀痛,肛诊见裂口色红,创缘隆起,增厚变硬,有明显的溃疡形成,舌偏红,脉弦有力。治以清热凉血通便。方投乙字汤加减:柴胡10g,黄芩12g,生大黄10g,当归15g,升麻10g,生甘草10g,生地黄12g,牡丹皮6g。每日1剂,水煎服,5剂。1周后复诊,大便每日2~3次,便前腹痛,3剂后下血已止。守原方减大黄为5g,再服7剂。三诊:下血已止,大便每日一行,质软,肛。。。
乙字湯【品號】 3708
【中文品名】 “正揚”乙字湯濃縮細粒
【英文品名】 I Tzu Tang Extract Subtly Granule“C.Y”
【許可證字號】 衛署藥製字第046218
【效能】 清熱、通便。
【適應症】 便秘痔痛。
【健保藥代碼】 A046218
【包裝型態】 200克/瓶裝
【處方內容】 每7.5公克中含有:
當 歸 6.0000 g
柴 胡 6.0000 g
黃 芩 3.0000 g
甘 草 3.0000 g
升 麻 2.0000 g
大 黃 1.5000 g
以上生藥製成浸膏4.0 g
(生藥與浸膏比例21.5:4=5.38:1)
澱 粉 3.5000 g
【中文品名】 “正揚”乙字湯濃縮細粒
【英文品名】 I Tzu Tang Extract Subtly Granule“C.Y”
【許可證字號】 衛署藥製字第046218
【效能】 清熱、通便。
【適應症】 便秘痔痛。
【健保藥代碼】 A046218
【包裝型態】 200克/瓶裝
【處方內容】 每7.5公克中含有:
當 歸 6.0000 g
柴 胡 6.0000 g
黃 芩 3.0000 g
甘 草 3.0000 g
升 麻 2.0000 g
大 黃 1.5000 g
以上生藥製成浸膏4.0 g
(生藥與浸膏比例21.5:4=5.38:1)
澱 粉 3.5000 g
我自己用方量如下:
大黄1克
当归6克
升麻2克
柴胡7克
黄芩3克
甘草2克
地榆5克
槐花5克
白术5克
2014年3月10日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