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迪心灵的钥匙》孝篇.仲由负米

【诗曰:子路尽力,负米奉亲,亲没仕楚,叹不及贫。

仲由是春秋时期鲁国人,字子路,是孔子的学生。他非常孝敬父母。因为从小家境贫寒,为人非常节俭。经常吃野菜度日。仲由觉得自己吃野菜没关系,但怕父母营养不够,身体不好,很是担心。

家里没有米,为了让父母吃到米,他必须要走到百里之外才能买到米,再背着米赶回家里,奉养双亲。百里之外是非常远的路程,也许现在有人也可以做到一次,两次。可是一年四季经常如此,就极其不易。然而仲由却甘之如饴。为了能让父母吃到米,不论寒风烈日,都不辞辛劳地跑到百里之外买米,再背回家。

冬天,冰天雪地,天气非常寒冷,仲由顶着鹅毛大雪,踏着河面上的冰,一步一滑地往前走,脚被冻僵了,抱着米袋的双手实在冻得不行,便停下来,放在嘴边呵口气,然后继续赶路。

夏天,烈日炎炎,汗流浃背,仲由都不停下来歇息一会,只为了能早点回家给父母做可口的饭菜;遇到大雨时,仲由就把米袋藏在自己的衣服里,宁愿淋湿自己也不让大雨淋到米袋;刮风就更不在话下。

如此的艰辛,持之以恒,实在是极其不容易。

后来仲由的父母双双过世,他南下到了楚国。楚王聘他当官,对他很是礼遇。俸禄非常优厚。每天吃的是山珍海味,一出门就有上百辆的马车跟随,过着富足的生活。

但他并没有因为物质条件好而感到欢喜,反而时常感叹,哀伤父母早早过世。他是多么希望父母仍然在世,和他一起过这样的好生活呀!可是即使他想再负米往返百里之外奉养双亲,都永远不可能了。

子路不仅是一个孝子,而且还是一个非常敬重老师的人,但他个性刚猛,比较急躁,所以孔子给他以特别的教诲。有一次子路将要出使他国,向孔子辞行,孔子就以五种禁诫之事赠予子路,为政时要注意:不强不达、不忠无亲、不恭失礼、不信无复、不劳无功,希望他能好好地以五种禁诫来警示自己。

1.不强不达:一个君子如果有理想有目标,可是不能承担责任,不能坚强,不能发奋图强,就没有办法达到目标,实现理想是不可能的,所以孔子告诉他一定要坚强。

2.不忠无亲:做事一定要忠于职责,否则就没有办法团结为你效劳的人。

3.不恭失礼:做任何事情没有发自内心的恭敬,没有发自内心真诚的处事态度,就是个失礼之人,也没有办法广结善缘,得不到大家的支持,要推动政事就很困难。

4.不信无复:人一生最讲究的就是信用,如果一朝失信于人,往后要别人相信会更加困难。

5.不劳无功:做官之人首先要以身作则,凡事要躬亲,做好典范,才能把事情做好,否则手下的人不愿意向你学习,你如何施展你的抱负呢?

子路在回卫国帮助国君平叛时,因寡不敌众,被敌人击中,帽子的带子断了掉在地上,他从容地把帽子戴好,整理好自己的衣服,说:“君子虽死,但不能让帽子脱落而失礼。”他不幸死于卫国的噩耗传来,孔子非常痛心,自从他收子路为门生后,子路经常跟随在老师身边。孔子说:“有子路在我身边时,从来没有任何人敢对我恶言相向,也没有人敢污辱我。”所以他很感慨,痛心一位贤才就这样死于卫国。

子路的这种精神是孔子教诲他的,一个君子从始至终都要恭敬有礼。所以子路在临终还仍然牢记老师的教诲,可见孝顺的人一定是尊师重道之人,子路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尽孝并不是用物质来衡量的,而是要看你对父母是不是发自内心地诚敬。孝无贵贱之分,上自皇帝下至百姓,只要有孝心,在任何情形之下,不计千辛万苦,你都能曲承亲意,尽力去做到。

我们能孝敬父母、孝养父母的时间是一日一日地递减。如果不能及时行孝,会徒留终身的遗憾。如果没有办法把握与父母相聚的时间来孝养他们,等到你想要来报答亲恩的时候,为时已晚。但愿我们在父母健在的时候,孝养要及时,不要等到追悔莫及的时候,才思亲、痛亲之不在。

精选-启迪心灵的钥匙

(0)

相关推荐

  • 论语:道不行乘桴浮于海(5-7)

    孔子为了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不辞劳苦,一生耗费大部分时间带着弟子周游列国,奔走游说,虽然到处碰壁,一次又一次遭到嘲讽.排斥.打击,甚至被困差点丢掉性命,都义无反顾.执着追求.但是,孔子偶尔也有&quo ...

  • 《孔子家语》卷8致思诗解(全版)5学而明德生孝盡力

    题文诗: 子謂伯魚:鯉乎吾聞,可以與人,終日不倦, 其唯學焉;其容形體,不足觀也;其勇气力, 不足憚也;其先祖亦,不足稱也;其族姓而, 不足道也.終有大名,顯聞四方,流聲後裔, 豈非學效.故君子也,不 ...

  • 《启迪心灵的钥匙》孝篇.闵①损芦衣

    [诗曰:孝哉闵子,衣芦御 ②车,感父救母,千古令誉.] 春秋时期的鲁国,有个姓闵名损字子骞 ③的人.在他很小的时候母亲就不幸过世了.父亲娶了后妻,后妻又连续生了两个弟弟.人都有私心,因为不是自己亲生的 ...

  • 《启迪心灵的钥匙》孝篇.曾参 ①养志 ②

    [诗曰:曾子养志,请与有余,母啮其指,负薪归庐.] 曾子名参,字子舆 ③,是春秋时期鲁国人.他与父亲曾点都是孔子的优秀学生.曾子非常孝敬他的父母,尤其是他顺承亲意.养父母之志的孝行,成为后世普遍赞美和 ...

  • 《启迪心灵的钥匙》孝篇.老莱斑衣

    [诗曰:老莱七十,戏彩娱亲,作婴儿状,烂漫天真.] 老莱子,春秋时期楚国人,他的生平众说纷纭.<史记>怀疑老莱子就是老子,但是历史上并不可考,所以他真正的名字没有人知道. 老莱子生性非常孝 ...

  • 《启迪心灵的钥匙》孝篇.蔡顺拾椹 ①

    [诗曰:蔡顺丧父,世乱岁荒,拾椹奉母,赤黑分筐.] 西汉末年,河南有个叫蔡顺的人,小时候就失去父亲,与母亲相依为命,因躲避王莽兵祸战乱逃难来到了椹涧.谁知这里也因连年兵祸,土地荒芜,百姓流离失所,母子 ...

  • 《启迪心灵的钥匙》孝篇.黄香温凊 ①

    [诗曰:黄香九岁,母丧父存,温衾 ②扇枕,奉侍晨昏.] 东汉时有个人,姓黄名香,字文强.在他九岁的时候,母亲便病故了.虽然黄香只有九岁,但他已深深懂得孝的道理. 黄香每天都非常思念去世的母亲,常潸然泪 ...

  • 《启迪心灵的钥匙》孝篇.陆绩怀桔

    [诗曰:陆绩六岁,作客归来,母性所爱,怀桔三枚.] 三国时期的陆绩,字公纪,是当时吴国(今江苏苏州)人,是个天文学家.父亲陆康,曾经在庐江当过太守,与将军袁术私交很好.陆绩自小受父亲高风亮节的熏陶,深 ...

  • 《启迪心灵的钥匙》孝篇.王裒 ①泣墓

    [诗曰:王裒泣墓,为母畏雷,蓼莪 ②废读,慨念哀哀.] 三国的时候,魏国有一位姓王叫王裒的人,非常孝顺. 王裒的父亲王仪当时是在朝廷里当官,有一次大将军司马懿出兵,在这次战争当中,很多士兵战死了,所以 ...

  • 《启迪心灵的钥匙》孝篇.李忠辟震

    [诗曰:李忠事母,地震山移,民庐尽毁,至孝独遗.] 元朝的李忠,是山西晋宁(今山西临汾)人.在他年纪很小的时候,父亲就不幸去世了,他和母亲相依为命. 自从父亲过世后,他的母亲就开始身兼二职,默默承担起 ...

  • 《启迪心灵的钥匙》八德.简释

    自汉武帝时代起,将儒家学说正式确立为教育政策.其修身教学内容是首重伦理.道德.因果教育.这一政策一直保持到二十世纪上半叶. 宋朝朱熹说:"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