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长时间专注(六)舒尔特表

在冥想之外,还有些比较生硬的技术也能够促进专注力。典型的,比如舒尔特训练表。

舒尔特训练表是这样一种东西:

一个正方形的格子(5x5,6x6,7x7……),里面填满了数字,然后你按照顺序从1-25/36/49……把这些数字找出来。

如果是在软件上训练,那就是按顺序点击出来。

用时越少越好。

类似下面这种:

听起来很简单、枯燥的一个小游戏,实际练起来还是有点意思的。

实际上舒尔特训练表有两个作用,一是提高注意力,二是提高视角广度——核心是放松眼部肌肉,处于专注而不紧张的状态。最开始它是用于速读训练中而被传播开的,不过由于速度训练体系的整体效果比较差,所以人们对舒尔特表的感觉也就变差了,觉得这是个伪科学、营销吹嘘而已。

实际上它还是有一定作用的,你要是坚持练习了,就会有一定帮助。

那么,它到底有多大的作用呢?

记住我对它的定性——某种生硬的技术

生硬的技术,意思是,总还是有些作用的,但它肯定是治标不治本。比如,如果你是信息流过载、阈值高造成的不专注,那么你练习舒尔特表的效果肯定就比较弱了。又或者,你就是单纯的不想学习、厌恶学习,好吃懒做,因而专注力涣散,那么舒尔特表训练对你也毫无意义。

按照我的理解,舒尔特表提高的,是所谓的“自然专注能力”

所谓自然专注能力,就是说没有外界干扰,你也没有什么负面情绪、没有信息过载,整个人很放松,什么内外干扰都没有的情况下,你的专注能力。而由于自身的心理情绪、生活状态、外部条件等造成的专注力损失,舒尔特表的效果就比较弱了。

用我的体系来定义就是,舒尔特这类的训练方式,可以处理“非心智损耗类的专注溃散问题”。什么叫做心智损耗?参看这篇文章:你不会想到,学习的痛苦,源于心智的困境

在实践中发现,这类方法,对于儿童的效果更为显著,有时候能出奇效,对于成人就比较一般了,但也还是有点用。

为什么?原因就是我刚刚说的原理:它提高自然专注能力,而对心智损耗类的专注问题没多大帮助。显然,儿童的心智损耗较少,而成年人较多,于是这类训练对儿童更有效果。

我推荐家长们可以对自己的孩子做一点这类别的训练,有舒尔特表,还有一点凝视、眼动训练等内容,都对专注力有一定促进作用。

这些内容曾经在右脑培训班、速读培训班中大为流行,然后被认定是伪科学,于是迅速衰败。但其实,它们并不是毫无作用,只不过是达不到营销机构所吹嘘的那样天才的效果而已。对于提升一点专注力的目的来说,它们依然是有意义的。

我曾经调研过几所大规模推广专注力训练(一点凝视、眼动训练等)的公立小学,他们所有学生全员参与训练,数据样本达万人以上。在这些推广了专注训练的学校当中,学生的专注水平却是有了极为明显的提高,成绩、阅读能力也对应非常优秀。当然,学习成绩的影响因素太多,不能直接和专注训练对应起来。但直接的专注水平却是看得见、测得出的。比如课堂纪律、学生课堂上所表现出的专注度、身体控制能力等。

我全校巡视、随机参观课堂的时候,发现所有班级学生全部专注高度集中,远远超出正常水平。而且那样的专注气质,明显是训练出来的,绝不是天然形成的。

(PS:我的巡视参观是无人陪同、自己随机游走抽查的,不是学生的“听话”表演,他们甚至不知道有人在窗外在偷窥。)

关键是,这些训练并不很难。这些全员推广的学校里,每个学生每天的练习时间,也只有40分钟左右而已。

当然,唯一的缺点就是,这些全员推广而取得巨大效果的案例学校,都是小学。初中及以上学校,上没有见过集体成功的案例。

根据我的个人经验——我见过的零散案例、我对大脑和人的理解——也是如此。我认为,这类训练的效果会在初中出现转折点,即,从初中生开始,它们的训练效果会出现大幅下滑,年龄越大效果越弱。

对于成年人来说,它只能让你的整体专注力有一个微幅提升而已。

现在,选择权交给你了。这类对你的专注力有微幅提升的手段,你到底要不要呢?它们是一些生硬的技术,有一定作用,但也不会太大,不会带你逆天改命。要,还是不要?

我的建议是,在理解了专注力的整理逻辑的基础上——就是这一篇长达3万字的文章——你可以将这些方法作为其中一个技术板块存储起来,有空就用,没空就算了。如果用了,也不要有太大期望,就当做一个小游戏好了。

电脑端和手机端都有一些不错的舒尔特表格软件,大家可以挑选适合自己的用。

本章总结

拓展阅读

学习的策略夏令营招生链接

作者简介

思维专家,学习策略专家,曾任教育智库高级研究员,《新校长杂志》执行主编,企鹅辅导特邀讲师,[学习策略师]创始人,畅销书《深度思维》作者。为几万中小学学生、教师、校长进行过学习策略培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