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版本特征的鉴别
古籍版本可分为古书和旧书两类。木刻本、传抄本,线装本称古书,古书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铅印、石印、影印、胶版印刷的书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称为旧书。
古籍版本鉴定,必须具备对各代版本鉴别的能力,即对于墨色、纸张、刀法、藏章印记、款识、装饰等熟练掌握,同时还要对我国目录学史、版刻史有较丰富的学识。
唐、五代时的刻本,是清光绪年间从敦煌石窟中发现的唐懿宗咸通年间(868年)雕印普施的《金刚经》,它是一部雕镌甚佳、首尾完整的卷子,它是用七张纸粘连而成,全长十六尺。从整体上看,是一部很成熟的雕板印刷品。由此证明唐代中叶以前就已发明了雕板印刷技术,唐中叶以后发展得更加成熟。
唐、五代雕印本的特点:字体仍有唐人写经的韵味,版本多为卷子本。比较著名的雕版本书,分布于江东、四川、江西、青州、瓜州、淮南、沙州等地,尤以江东、四川最发达。官刻、私刻、坊刻并存。五代私刻以母昭裔、和凝最著名。唐代经史书刻印较少,刻印多的是历书、佛经。至五代官刻书为《九经》、《经曲释文》之类。
私刻则有总集、别集、类书、小说之类。
宋刻本是我国雕版印刷事业发展的黄金时代。南、北两宋刻书之多,雕镂之广,规模之大,版印之精,流通之广,都是空前的,并且于政和年间(1111-1117年)刊刻了我国第一部道书总集《万寿道藏》五千三百八十七卷。宋代的印本,自明末起就已开始按页论价,至今更是昂价珍品。宋代距今一千多年,能够留传下来的书籍更为稀少,故此珍贵。
宋刻本的特点是:刻书地区几乎遍布全国。中心地区有汴梁(开封)、浙江、四川、福建、江西。其中以浙江的临安(今杭州,南宋国都)刻本为最佳,蜀刻次之,建刻本最下。刻本中官、私、坊三家并盛。官刻用料不惜工本,刊刻精美;私刻校勘精细,美观大方;坊刻旨在牟利,要求速刻速售。因此,板刻、用墨、校勘等方面都不如官刻和私刻。值得一提的是,北宋年间(1041-1048年),布衣毕昇发明了泥活字印刷术,为我国的印刷事业开创了新纪元。
元代刻书事业无论是官刻,还是私刻、坊刻,都很发达兴盛,所刻的书不仅数量多而且范围广。元代书籍的特征,书法字体用当时盛行的赵孟的书体,字大行疏,刻印精细,目录和文内篇名上常刻有鱼尾。版心多为粗黑口(也有白口)双鱼尾,间有花鱼尾,版心刻的数字卷数、页数,多用草书。书籍用纸多为竹纸,比宋纸稍黑,皮纸则极薄而精黄。元书几乎没有讳字,但常用南宋开始使用的简化字,尤其坊刻,为求其速成,牟取高利,大量使用简化字。
此外,在元大德初年,东平王祯用木活字版印制了《旌德县志》,同时还出现了套版印书。
明代是我国书籍印刷的又一个极盛时代。明朝中央各部、内府、监司、各府州县、各级学校、书馆、都竟相刻书。官刻书籍分中央、地方、藩府三个方面,私刻书比之官刻书,有过之而无不及。
明代刻本特征,多是黑口赵体字,从正德始,字体仿宋两横直,起落顿笔有棱角,字形方正,笔画挺硬。至万历以后,字形由方而长,笔画横轻竖重,成为以后的“仿宋体”。
明代,在嘉靖以前印书多用棉纸,万历以后用纸多为竹纸;印书用的墨是由煤加面粉配制而成,印书效果较差;活字印刷已经盛行。
清代刻本特征,清初沿明代旧习,字形方正,横细竖粗。康熙以后,盛行两种字体:一是硬体字,即所谓仿宋体,最为普遍。此种字体在道光以前比较秀丽美观,笔画仍保持横经竖重,撇长而尖,捺拙而肥的风格,道光以后字体结构呆板,故世称“匠体”。另一种字体是“软体字”,也称“写体”。写刻上版的书,多出自名家手笔,字体优美,刷印亦佳,多见于宫廷版书。用纸种类繁多,最好者是开化纸(南方称桃花纸),其次是开化榜纸、连史纸、棉连纸、粉连纸、宣纸、竹纸、毛边纸等。版式一般多左右双边,也有四周双边或单边,大部分白口,少数黑口。书前刻封面的较多。版框大小不尽一致,装帧时以齐下栏为规矩,惟殿版书版框大小要求严格,装订比较整齐。
总之,元代的官刻本、书院本,明代的藩府本、南北监本,清代的武英殿本,雕版印刷水平极高,字体、版式均甚精美,在鉴赏时不可忽视。若系宋版善本,则视为凤毛麟角,价值较大。元明版书,亦为稀物。清版书虽流传较多,较佳者却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