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是“天子”而非“龙”或“龙子”

黄帝是“天子”而非“龙”或“龙子”

文|黄饮冰

西方学界包括中国中国学界,有一个“用孙子定义爷爷”的逻辑。比如蒙古人种,就是个以孙子定爷爷的例子。这个逻辑当然不好。

2018年2月27日,在微信看到一篇文章叫做《红山文化考古负责人雷广臻:“黄帝并非中国人的祖先”》一文(2018年2月20日满族文化网,作者慕容北瑶)。看完这篇文章,着实要为作者用“孙子定位爷爷”的逻辑鼓掌了!

这篇文章开始就说:【中国人所说自己是“龙的传人”,而这个“龙”是谁呢?是黄帝。黄帝又是谁?是公孙轩辕,而“公孙”这个複姓是什么意思?是蒙古语“Gangluusun Suyan” ,翻译成汉语意思就是“旱龙之牙”。也就是陆地之龙的龙牙,故有土德之瑞,因而称黄帝爲眞龙天子。其后人被称为“龙的传人”。而他的名字不是汉人的名字,而是蒙古人的名字。】

看到这个论述,我第一个疑问就是,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不假,但是有谁说“龙是黄帝”呢?在远古,龙是一种崇拜。我们中国人说是“龙的传人”,指的是“龙文化”的传承人。黄帝是龙吗?不是,是人,黄帝族群崇拜龙,而且崇拜的是黄龙。

黄帝升天,驾驭的就是一条黄龙,在西北御龙升天。后人为纪念黄帝御龙升天,就在黄帝御龙升天的地方建立了一座衣冠冢,演变成现在的黄陵。

黄帝不仅不是龙,而且也不是龙子,《史记.五帝本纪》说“黄帝者,少典之子”,黄帝是少典氏的后代。《史记.五帝本纪》还说“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轩辕氏“天子”,而非“龙子”。五帝三代,最高统治者称帝、称后、称王都有,就是没有称“龙”的。

第一个与龙有关的最高统治者是秦始皇,“祖龙死而地分”,这个“祖龙”就是指秦始皇。但这是他人所造谣,秦始皇没有自称为“龙”,而是自称“朕”,官职是“皇帝”。中国统治者称“龙子”大概从汉代开始吧!所以,文章中的“而“公孙”这个複姓是什么意思?是蒙古语“Gangluusun Suyan” ,翻译成汉语意思就是“旱龙之牙”。也就是陆地之龙的龙牙,”与黄帝没有半毛钱的关系,是作者的臆想。

至于“土德之瑞”,中国古人早就有解释。《吕氏春秋·应同》:“黄帝之时,天先见(现)大螾大蝼。黄帝曰:‘土气胜。’土气胜,故其色尚黄,其事则(效法、取法)土。”。《封禅书》:“黄帝得土德,黄龙地螾见。”。都是出现的征兆。古人认为帝王兴起,上天先呈现某种征兆,显示给下人。其实这只是传说和附会,不可信。就是这些传说和附会,也没有说黄帝是龙的。

对于“公孙”这个姓,是一个地道的汉姓。说黄帝姓“公孙”,大概是司马迁的一家之言。黄帝姓什么呢?《索隐》引皇甫谧云:“黄帝生于寿丘,长于姬水,因以为姓”。据此,则黄帝姓姬。

为什么认为黄帝不姓“公孙”呢?原因一是认为“公孙” 作为姓,起源很晚,“公孙”是公之孙(公侯之孙)。二是《大戴礼·五帝德》无‘姓公孙’三字,不知道司马迁说黄帝姓公孙的依据。这在《史记.五帝本纪》的注释中有。如《会注考证》云“《大戴礼·五帝德》无‘姓公孙’三字,未详史公所本”,又引崔述云“公孙者,公之孙(公侯之孙)也”。

但是我认为司马迁是把姓氏混为一谈在说,“公孙”是“氏”而不是“姓”。“姓”来自母系姓族时代,母系姓族时代没有国家,男人也不为主,当然就没有“公侯”的尊称了,就不会有“公孙”这个姓。所以古人怀疑司马迁是有道理的。但是我们现在知道氏族国家在5000多年前就已经出现了,有氏族国家就有“公侯”的尊称,以“公之孙(公侯之孙)”即“公孙”为“氏”就不奇怪了。对于“少典”,《索隐》就解释为“少典者,诸侯国号,非人名也。”,“少典”在《史记》中多次出现,相隔的时间很远,把“少典”解释成人名当然是不妥的。这里的“诸侯国号”,就是早期的古国——氏族国家的称号。黄帝时代之前,中国上古就已经处于氏国林立的时期了,有“公孙”这个“氏”,就不奇怪了!用现在的蒙古语解释“公孙”,也就没有必要了。蒙古语中有这个“Gangluusun Suyan”存在,也不过证明蒙古语继承了上古汉语的一些语音罢了!

黄饮冰2018年3月12日星期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