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掉中国“乙肝大国”的帽子,她居功至伟!——记“中国乙肝疫苗之母”陶其敏

陶氏传人

2021.8.7

1992年卫生部调查数据显示,中国1970—1992年期间爆发的“乙肝大流行”,中国乙肝病毒携带者达1.2亿人,占全球携带者总人数的三分之一,每年约有40万人死于与肝炎有关的并发症!那时,中国被戴上了“乙肝大国”的帽子。

摘掉这顶帽子,中国肝病科学家作出了不屈不挠的的探索攻关和艰辛付出并取得成功!被称为“中国乙肝疫苗之母”的陶其敏做出了改变中国防控病毒性肝炎历史的贡献,值得国人永远铭记。

一.她领导的团队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支(第一代)血源性乙型肝炎疫苗

1956年,陶其敏从山东医学院毕业后分配到北京人民医院,开始在生化领域进行研究工作。

1963年任检验科生化研究室主任及检验科主任。

1972年任肝病研究组负责人。

要研制乙肝疫苗,她重点恶补了包括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在内的基础医学,外文和遗传工程学等相关知识。

研制疫苗需要一套完善的工艺程序,陶其敏和研究组的同事们一起奋战,四处查阅文献,去有关单位登门求教。一次意外交通事故造成她四根肋骨骨折,她只休了一个月,就让爱人和孩子用自行车把她推到汽车站去乘车上班。

他们参照生物制品需要的设备模式,土法上马,在研究组内隔出了一间6平方米的空间作无菌室,用盐水瓶、输液架配成了一套密闭式装置。由于肝炎病毒当时国内还不能培养,就直接应用乙型肝炎抗原带毒者的血清,选行分离提纯,经过严格条件的灭活,得到能使人产生抗体的血源疫苗。1975年7月1日,中国第一支乙肝疫苗终于在陶其敏手中诞生了!为了纪念这一天,团队把疫苗命名为“7571疫苗”。

乙肝疫苗研究团队(左三 陶其敏)

二.她甘冒风险第一个注射了自己研发的中国第一支乙肝疫苗

第一支疫苗生产出来并不意味着大功告成,疫苗只有通过严谨的安全性试验后,才能应用、推广。

安全性试验对象有两种:一是动物,二是人。大猩猩是当时已知的可感染乙肝病毒的动物。但大猩猩并不是中国的本土物种,想做疫苗试验只能向外国买。

在那个经济实力还不发达的年代,无论从国外去买,还是自己来养,都是可望不可及的事。

在经历了挣扎和斗争之后,最终陶其敏决定:在自己身上做试验。

陶其敏教授避开项目组同事,第一个注射了自己研发的中国第一支乙肝疫苗,

陶其敏教授(左)以身试打自己研制的乙型肝炎疫苗

此后两个月内,她每周抽血5毫升进行检测,没有异常,直到第三个月转入定期检查,陶其敏教授体内产生了抗体!所有人都提着的那口气才终于放下来了,疫苗的安全性没有任何问题!

中国的第一支乙肝疫苗,在第一个研制它的人身上试验成功!她冒着失去健康的极大风险,亲身证明了乙型肝炎疫苗的安全可靠。陶其敏谈起这段往事时,只是淡然微笑:“其实当时并没有很伟大的想法,只是想尽快得到结果,以推广疫苗应用。毕竟,迟一日研发,就多一些病人。当然也想到最坏的结果是自己会感染乙肝病毒,但不打这一针也可能会感染。”

三.陶其敏所带领的团队,书写了多项中国肝病研究的第一

土法上马,建立了中国最早从事乙型肝炎研究和防治的基地。

1973年自行研制出中国第一套乙肝检测试剂盒;明确了首例中国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建立了国内第一个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及表面抗体的检测方法。

1975年,研制成功中国的第一支乙肝疫苗,使中国进入了乙型肝炎有效预防的时代。

1984年,研制成功中国第一个乙型肝炎核心抗原参比品交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用于乙型肝炎核心抗体的检测。

1975年,建立中国第一个HBV DNA检测方法,使中国进入了认识乙型肝炎病毒特点的时代。

1991年研制出第一套丙型肝炎检测试剂;研制成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中国第一个丙型肝炎抗体检测方法。

四.摘掉中国“乙肝大国”的帽子,她做出了里程碑式的贡献!

从1975年血源性乙肝疫苗应用,到2000年停止使用,25年间,她研发的乙肝疫苗已经使至少4000万中国人免于患上乙肝!

2020年10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十三五”卫生健康改革发展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中国5岁以下儿童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率降至1%以下,摘掉了乙肝大国的帽子,被世界卫生组织誉为发展中国家典范。

开拓者陶其敏在这一宏大“摘帽工程”中做出了里程碑式的贡献,给中国老百姓带来了健康福祉!国家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

五.“陶醉于器皿,陶冶其敏锐”

一系列的成绩没有让陶其敏教授停滞不前,她创建和发展了北京大学肝病研究所、临床药理基地,对于肝病的攻坚战从防御转向治疗。在近20年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她是病人眼中和蔼耐心、医术高超的老专家。在陶其敏教授的指导下,多少肝病疑难重症患者让死神望而却步,多少风华正茂青年人,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年近耄耋的陶其敏教授每周坚持门诊,风雨无阻。

陶其敏教授对我国肝病防治、治疗及其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她先后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以及国家级、省部级科技成果奖31项,还获得了全国劳动模范,女医师杰出贡献奖,首都十大健康卫士等多项荣誉。乙肝疫苗的研制项目与载人航天和杂交水稻一同被评为改革开放30年“中国科技十大进步”并入选《健康首都辉煌60年100件大事》。

2011年,陶其敏教授入选“中国好人榜”,大会的颁奖词或许是对她这一生最好的诠释:

她让肆意张狂的乙肝病毒望而却步,她用自己的生命挽起患者的希望,筑起了坚实的健康长城。

她经历半个世纪青丝变银发,仍然用母亲的胸怀守护着人民的健康。

她用一生“陶醉于器皿,陶冶其敏锐”,无论是专注在显微镜下的微观世界,还是面对芸芸众生的大千世界。

附:陶其敏简介

陶其敏(1931年10月-2017年11月15日),女,汉族,江苏苏州人,著名实验诊断学专家、免疫学家、肝病专家。1956年毕业于山东医科大学医疗系,同年分配到北京医科大学人民医院内科工作。北京医科大学肝病研究所创始人、首任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人物生平

1931年10月,陶其敏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家就在狮子林旁边。她的祖父开办了苏州最大的一家丝绸厂,给这个家族打下了殷实的家底。陶其敏进入了当时苏州著名的"淑女学堂"--振华女中学习。

1951年,20岁的陶其敏考取了山东医学院,其前身是新四军创建的白求恩医学院。在这里,"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是每一位医学生的学习楷模。1956年3月,她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56年毕业于山东医科大学医疗系,同年 分配到北京医科大学人民医院内科工作。

1958年8月筹备生物化学研究室,1960年开始对酶学、蛋白质的临床生化工作。

1963年任检验科生化研究室主任及检验科主任。

1972年开始作肝炎的实验室研究,长期从事病毒性肝炎研究,率先在国内纯化 了乙肝病毒核心抗原,此抗原成为我国乙肝核心抗原的标准品。建立了多项乙肝敏感而特异 的检测技术并推广应用。

1975年7月1日,中国第一代血源性"乙肝疫苗"研制成功。但当时的中国不具备疫苗敏感性和安全性试验的条件。为了"疫苗"早日应用于人体,陶其敏毅然伸出手臂,接种了第一支乙肝疫苗进行试验。

1978年10月30日,北京市科委拨专款批准建立了肝病研究室,陶其敏任主任。

1980年卫生部、财政部和北京市科委分别拨款为研究室盖了楼房、添了先进仪器,为其创造了一些必要的工作条件。

1984年批准成立"肝病研究所",陶其敏任所长。

曾先后担任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六五、七五、八五、九五)均为本单位负责人,八五项目为牵头人。于1980年第一次国际乙肝疫苗研讨会上被特邀作大会发言。

2017年11月15日15点27分,中国病毒性肝炎防治事业的先驱,中国病毒性肝炎免疫学检验的奠基人,北京大学肝病研究所(原北京医学院肝病研究所)的创始人,中国第一支血源性乙肝疫苗的研制者,北京大学肝病研究所首任所长、名誉所长陶其敏教授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