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釉里红特征的剖析
“青花”是指用含氧化钴的青料在瓷胎上绘画纹饰,然后罩上透明釉,在1200℃以上的高温还原气氛下一次烧成的釉下呈现蓝色花纹的釉下彩瓷器。青花釉下彩的工艺优点在于钴料的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窑内气氛对它影响较小,烧成温度范围较宽,呈色稳定。
青花瓷起源于唐代,釉里红瓷起源于元代,两者组合为青花釉里红瓷由浮梁磁局创烧于元代,明御器厂做了改进,使之更为精美。据《宋史》记载,我国在宋代已有“紫花坐墩(即釉里红)的生产,但未见有宋代釉里红产品出土或传世,就连元代的釉里红也十分罕见。根据已发现的文物资料,江西省“至元戊寅”款青花釉里红器(公元1338年),既是釉里红器有明确纪年的瓷器,又是青花釉里红器起源的物证。
中国是世界上的陶瓷古国,早在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制造和使用了陶器,瓷器则更是我们中国的发明,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虽然青花釉里红制作极其困难,但是其成品极为美观,各代皇帝更是爱不释手。
釉里红(underglazered)是元代景德镇窑创烧的一种釉下彩绘。釉里红即釉下的红色,它以氧化铜在瓷坯上着彩,然后施透明釉,1300℃还原焰烧成。 但真正色彩鲜艳的极为罕见,这是因为它的制作过程复杂。这一工艺始于元代,明代达到成熟阶段,清代以后,更有所发展。 元代釉里红大多呈灰白色,器物以碗、罐居多。装饰简单,有缠枝莲、缠枝牡丹、草叶纹等 。
明代洪武时期,釉里红瓷器得到极大的发展。洪武为年号,皇帝是朱元璋,为什么釉里红瓷器会在洪武时期得到一个大的发展呢,说白了根据需求来决定发展。根本原因就是需求在拉动它的发展,主导的就是皇宫,在封建社会,皇权的意志几乎可以说可以主导一切,这才使得釉里红在洪武时期得到一个很大的发展。
青花釉里红能够在诸多陶瓷品种中脱颖而出,自有其独特魅力。分析其中原因,青花釉里红的迷人魅力主要源于以下四点。首先,青花釉里红的烧成难度大,工艺价值高。把青花与釉里红组合在同一件瓷器上,成为一个新的陶瓷品种,这是元代景德镇陶瓷艺人的一项创造性成就。因为,青花料和釉里红料在烧成过程中都需在高温下烧成,但对气氛要求不同。釉里红对窑室中气氛要求严格,铜非得在还原焰气氛中才呈现红色。釉里红由于烧成难度大,产量低,因而在釉里红初创期的元朝,传世与出土的釉里红器数量甚少。要使这两种色料呈色同时达到满意的效果是比较困难的。即使是到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经过专家科研课题组的努力,用现代測试手段,煤气烧制青花釉里红瓷,产量依旧有限。
青花釉里红瓷器非常惊艳,自古红蓝出cp,更何况这是两种同样精彩的元素风格。青花淡雅清净,青花釉里红持素雅和艳丽和谐统一,犹如牡丹,叶青花红,雍容华贵,国色天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