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宋词中,感悟人生:人间有味是清欢

就像韩寒说的那样:听过许多大道理,却依旧过不好生活。我想说:读过很多书,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我不否定书中的黄金屋,也不否定颜如玉,只是别人的故事,别人的人生,我们无法涉足,终究只是个旁观者罢了。作者想要捧着这个故事与你分享,而你也正好带着好奇心想要倾听,一拍即合,于是有了作家,有了读者。

跟着作者,游览过无数美景,看过各种各样的人物,经历了情节波澜曲折,等等。看着文中人物的起起落落,兜兜转转,有时候感觉自己就是主角,仿佛活了很久,早已经过完了一生。有些时候,为人物悲而悲,为人物喜而喜,活在了书里。当一早上埋头于书中,突然抬起头来,不知身处何地,恍如隔世。我想,那个时候,我的灵魂应该是和作者交流去了吧。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代: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人有悲欢离合,月也有阴晴圆缺。她有被乌云遮住的时候,有亏损残缺的时候,她也有她的遗憾,自古以来世上就难有十全十美的事。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感到忧伤呢?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宋代: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然而这暮春天气中,所感受到的并不只是无可奈何的凋衰消逝,而是还有令人欣慰的重现,那翩翩归来的燕子不就像是去年曾在此处安巢的旧时相识吗?惋惜与欣慰的交织中,蕴含着某种生活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只不过这种重现毕竟不等于美好事物的原封不动地重现,它只是“似曾相识”罢了。渗透在句中的是一种混杂着眷恋和怅惆,既似冲澹又似深婉的人生怅触。

鹧鸪天·送人

宋代: 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行人踏上旅途,“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杜甫《梦李白》),但作者认为此去的遭遇比它更险恶。那是存在于人们心中、存在于人事斗争上的无形的“风波”;它使人畏,使人恨,有甚于一般的离别之恨和行旅之悲。

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人间有味是清欢”。这一带有哲理性的诗句,是全诗的“诗眼”,给人无尽的思索玩味。何谓“清欢”?远离喧嚣的城市,远离官场的争斗,忘却名利欲望,走进山林,感受农家素朴的清茶淡饭生活,这就是“清欢”。“清欢”者,清淡的欢愉也,不是大欢、狂欢,更不是贪欢。

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

宋代:欧阳修

尊前拟把归期说,欲语春容先惨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人生本来就多情善感,这种情和感,与风月无关。要将洛阳城的花看遍,然后与春天一同归去。欧阳修《玉楼春》里的这句词为所有轰轰烈烈,生死离别的爱情给出了一个最好的解释:无关风月,只因爱。

青玉案·元夕

宋代: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上元灯会,这些游女们头上都戴着亮丽的饰物,行走过程中不停地说笑,在她们走后,衣香还在暗中飘散。这些丽者,都非作者意中关切之人,在百千群中只寻找一个——却总是踪影难觅,已经是没有什么希望了。忽然,眼睛一亮,在那一角残灯旁边,分明看见了,是她!没有错,她原来在这冷落的地方,未曾离去!发现那人的一瞬间,是人生精神的凝结和升华,是悲喜莫名的感激铭篆。

词,总是会带领我们涉足一个不了解的世界。这个世界,有温暖,也有泠漠,有人的一切七情六欲,真实却又幻灭。

一首词读完后,要记得能走出来。词固然精彩,精彩后,震撼后,领悟了过后,生活还是在继续。一首首的书,也写不尽人世间的所有故事。作者源源不断,读者生生不息。我读过一些词,出走过一些路,也正在我的人生路上摸索前行着,脚步坚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