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入怀】魏瑞金:《话说年集》

【总第008903期】



在场文学,文学在生活的现场和心灵的现场
------肖复兴




《话说年集》
文/魏瑞金
小时候的农村,商品流通手段落后,集市是生活生产物资,最主要的交易地。特别是年集,物资最丰富,赶的人也最多。
为何用"赶",不用"上",主要是"集"不是天天有,按照逢五排十顺序,五天才赶一个集,还要受天气的影响。岐山集是阴历的三、八。逢集日也有时限,一般约定俗成从天亮赶到晌午,年集散的会晚一些。这主要是受"日出而作,日晌而歇,日落而息"的作息观决定的。

赶年集一般是大老爷们的事。忘性大的,就找个烟卷盒,歪七扭八地写上要买的东西,不会写的就用白字。
我村离集有13里路,有8里的天然小路。快走也要一个半小时。那时的代步工具少,再远的路大都靠双腿量。
赶集的人,根据自己的所需、所有、所愿,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人民公社时期,人很少出村。赶年集也让那些出门少的人兴奋,总比干活要穿戴的讲究些。

五十岁左右的人背着褡裢;三四十岁的推着木车子;大多数是挎着背着四方筐和院(音)子走着。我村唯一的一辆大"金鹿"也没闲着。那时有辆脚踏车子,比现在有辆轿车都珍贵。
年集是买卖场,也是热闹场。左邻右舍平时不出远门的半大妮子,都穿戴的干干净净,也噶伙着有说有笑的地往集上赶。

全公社五十个村的人,就像蛛网一样,从四周赶来集中。这或许就是"集中"的来历。腊月二十三集,一般每家都要赶,平均一村去100人,就到了5000人。出村的路上,你看到俩仨一伙,再间隔着三五一帮。快到集上时,人都排成了队。到了集上,放眼望去,灰黑一片。
空身人都挤成了粘豆包。当地形容"拥挤"的俗语:"挤得赶年集似的,股拥不动"。买卖区的人流,被挤着往前移。

两边卖菜的,不时喊着小心脚下踏(zhǎ)了菜。这个踩掉了鞋,那个挤破了筐。提醒的,埋怨的,道歉的,争吵的不绝于耳。
问价的,答价的,要价的,还价的,混合在一起。卖货的吆喝,"贱了贱了,死贱烂贱"。东北家角的鞭炮市又点上了一轮,噼里啪啦的赶热闹。
年集上按照空场和道路,分成了蔬菜水果市、糖果点心市,肉市鱼市、鞋帽布匹市等。各类年货,一应俱全。这么分区是约定俗成的还是公家划分的,就不知道了,从来也没见过个公家人。

货卖一张皮,小拱棚扣的韭菜,株短白长,拦腰捆着手指粗的谷秸草,下面闯得挣齐,大都放在盖着麻袋的篓子里。除去老帮的大白菜排成一道低矮的墙。还有潍坊的洼芹叶,为了好运输,都捆成四方捆,根用黄泥箍着冻成了泥疙瘩,买就是一捆,记得很贵。芹叶炒肉是年节的必备菜。再就是绿紫叶的芫荽,很新鲜,都用麻绳把根捆成扎。景芝小炒肉就是用芫荽梗和里脊肉丝炒的……

那时候,买菜都这么问,怎么卖?二斤半。就是一毛钱二斤半。当时钱堪比美元。
早上赶来的半大闺女,来到日用小百货市,买镜子、梳子、头巾、插头发的绢花、扎头发的红纲子。再小的孩子由哥哥姐姐领着,买哗啦棒,彩绘泥老虎,小风车等。
傍晌,都采买的差不多了:潍坊的洼(wà)芹叶、芫荽、峨子(松蘑)、鳞刀鱼、烧纸,对子纸过门钱,烧香、佐料、年画、窗帮纸、窗花,再买封火柴,买块肥皂,买把红筷子,也添置些盘碗,好初二后待客。

雨水大的年景赶年集,早上去的时候,昨日泥泞的土路还没有开化,散集回来时又化成一片泥泞。有时候,也碰上鹅毛大雪,那时的人们雨具少,落在身上、头上的雪,只能用手拂去。
吃晌饭时,赶集的人陆续回来,村口处集聚了不少来迎接的妇女和孩子,她们也相互啦啦家常,小孩子翘首企盼着,早拿到给自己买的年货。
老于嘎牙背着两只鸡、夹拿着一板旱烟,叼着杆新烟袋,驼着背,慢悠悠地往家走。

看到赶集的肩膀搭着、胳膊上挎着、手里拎着采买的年货,迎接的人就紧走两步接下来,一家人有说有笑的往家走,其乐融融。
也有挑剔的妇女,嫌男人这个买多了,那个买少了,那个买贵了……相互叨叨几句。居家过日子嘛,勺子碰锅沿,稀松平常。
赶了岐山集,新年过美满……




注: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魏瑞金,男,1966年生人,山东安丘人,1989年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毕业。现在潍坊市城郊检察院工作。名利随缘甚追逐,升迁进退两相宜。






在场文学
The presence of literature
主       编:明华
微  信  号:zhaominghua0526
本期编辑:明华
微  信  号:shaiwangnv
来稿须知:原创,文责自负。
稿件题材:诗歌、散文、小说、杂文,书法、摄影、绘画作品。
初次投稿:附作者姓名(笔名)、个人简介(150字左右)、照片一张。
投稿信箱:438371346@qq.com   qiufengjj@163.com
(0)

相关推荐

  • 仲冬 ·老家 ·渔乐

    仲冬·老家·渔乐 文/橙子 因为离老家不远,我们一个月基本上要回一次老家.每次回家的程序都差不多:周末时间睡到自然醒,然后一家人收拾出门,回去吃妈妈做的饭,喝爸爸泡的茶,给婆婆带点她需要的小零碎,走的 ...

  • 宁波的年味--- 适逢过年说过年

    很多人说,现在的年味儿是越来越淡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条件的改善,儿时那种对过年的深深期盼也变淡了.因此,儿时记忆里的那些只有过年时才有的吃的滋味,也让人更加怀念.我的爸妈是外出务工者,为了陪父母一 ...

  • 说说繁滚墟

    又是一年岁末,随着新春气氛越来越浓重,云浮各地的繁滚墟也即将到来,云浮人的趁墟盛况即将达到高潮.在此,笔者为大家说说云浮繁滚墟的情况. 岭南人习惯将集市称为墟市,北方人叫赶集,南方人叫趁墟.宋吴处厚& ...

  • 卖菜诗人:瑞金,童忆中有个叫田山的地方

    阅读本文前,请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们.倡导原创,感谢转发,欢迎海内外作者赐稿.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文坛园地,奉献给所有高尚灵魂. 当上帝赋 ...

  • 【往事入怀】魏瑞金:《儿时的记忆--- 村小学》

    [总第0029] [作者简介]魏瑞金,男,1966年生人,山东安丘人,中共党员,1989年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毕业.现在潍坊市城郊检察院工作.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儿时的 ...

  • 【往事入怀】魏瑞金:《儿时的记忆---看电影》

    [总第0033期02] 在场文学,文学在生活的现场和心灵的现场      ------肖复兴   <儿时的记忆---看电影>   文/魏瑞金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因经济困难,那时的村民 ...

  • 【往事入怀】魏瑞金:《儿时的记忆--- 糖石榴》

    [作者档案]魏瑞金,男,1966年生人,山东安丘人,中共党员,1989年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毕业.现在潍坊市城郊检察院工作.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儿时的记忆------ ...

  • 【往事入怀】魏瑞金:《儿时的回忆系列--- 老家臣》

    [作者简介]魏瑞金,男,1966年生人,山东安丘人,中共党员,1989年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毕业.现在潍坊市城郊检察院工作. (本文由作者授权,未经允许,不得转让) <儿时的回忆系列---老家臣& ...

  • 【往事入怀】魏瑞金:《儿时的回忆系列--- 盖屋》

    [作者简介]魏瑞金,男,1966年生人,山东安丘人,中共党员,1989年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毕业.现在潍坊市城郊检察院工作.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儿时的回忆系列--- 盖 ...

  • 【往事入怀】魏瑞金:《儿时的回忆---李二嫂》

    [作者简介]魏瑞金,男,1966年生人,山东安丘人,中共党员,1989年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毕业.现在潍坊市城郊检察院工作. (本文由作者授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儿时的回忆---李二嫂> ...

  • 【往事入怀】魏瑞金:《家乡的豆腐》

    [总第008102期] 在场文学,文学在生活的现场和心灵的现场        ------肖复兴 <家乡的豆腐> 文/魏瑞金 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腊尽春来到,豆腐能"兜福&q ...

  • 魏瑞金:东北的记忆之七 我的班主任李老师

    [总第122801期] 东北的记忆之七  我的班主任李老师 作者:魏瑞金 李老师,是六年五班的班主任,教了我一个半学期的数学. 他是天津知青,中等身材,面白微胖,平时衣着考究,黑色的三接头皮鞋乌黑油亮 ...

  • 魏瑞金:东北记忆之三 冷在东北

    [总第121601期] 东北的记忆之三 冷在东北 作者:魏瑞金 提起东北,让人刻骨铭心难以忍受的,还是东北的冷. 四十多年前,乌苏里江边陲小镇--迎春的冬天,那是异常的寒冷.冬至后,每遇强寒流,气温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