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家灯火】徐绍君:《霜叶红于二月花》
【总第012004期】
霜叶红于二月花
——序冯杰先生《人生杂谈》
作者:徐绍君
01
正值天高气爽、红叶漫山的金秋,赏读了冯杰先生《人生杂谈》(以下称《杂谈》)的书稿。
洋洋洒洒三十余万字,一千多语段,近百个话题,紧紧围绕“人生”这条主线,铺展、延续开来。
读着读着,仿佛步入了他曾经的岁月之旅,观赏着他杂谈的人生。
时而,你看到他在导演着人生的话剧:精彩的对白,总是吸引着你对下一幕有所期待。
时而,你看到他在作人生主题演讲: 或向青年人释惑,或对求知者传道,或与老朋友侃谈。
时而,你看到沿途漫山红叶:耀火流丹,云蒸霞蔚,满目绚烂。
……
02
人生,是个大题目。它涵盖了时间上的生命和空间里的生活;是人的一生的全过程。
不同的人对人生有不同的理解。这是因为他们有着不同的人生经历、体验、思考以及不同的道德水准、价值取向。
能揭示人生准确内涵和全部外延的人,凤毛麟角。
能用简明而深刻的语言、文字,叙议自己已走过人生历程的所历、所见、所闻、所想、所悟,且给人以鼓励、启迪、智慧、力量、快乐、方向的人,在芸芸众生中亦难遇少见。这样的人,可谓智者、高人;以此写成的书,可认作是好书。
他,及其力作《杂谈》,便是。
03
纵观《杂谈》,叙议展现的是他大半生以来对生活多角色的透视、体验;对社会多方位的观察、关注;对人生多领域的探索、思考;对人性多维度的剖析、感悟。
它涉及了政治、经济、改革、发展、军事、哲学、法律、宗教、历史、天文、地理、文化、教育、文学、艺术、心理、医学及情感、事业、修养等广博的社会、人生内容、知识、常识;纵贯古今,横及中外。
其知识门类之广,旁征博引之巨,人生课目之全,论道谈理之“杂”,感受启悟之多,含涵容量之大,令人叹为观止。
称《杂谈》为“漫议人生”之辞书,切。
04
此《杂谈》,非闲谈。
在早期教育话题中,他全面介绍了学校、家庭、社会早教工作的现状;深入分析了早教中存在的“庇护”、“溺爱”等“缺陷”、“弊端”;例举了古今中外早教成功、失败的典型;指出了相关各方应承担的责任、义务;归纳了“追求真理、服务社会、匡铸品性、改变命运”的教育终极目的。
议题观点明确、态度鲜明;阐述条理清晰、层进深入;结论正确深刻、启人醒悟。
类此范例,不一而足。
《杂谈》贯穿了对社会矛盾的冷静思索,对丑恶、低俗的入木剖析,对修养历练的深刻阐述,对困惑疑虑的深入解读,对人生经历的精辟感悟;具有很深的思想性、哲理性和很强的指向性、普遍性。
篇篇卓见, 段段励语,行行警句,句句箴言,凝炼、深刻;或给人以感悟、启悟,或使人醒悟、顿悟、彻悟;可立为座右铭,可奉为家族训,可引为教科书。
05
一本以悟道论理为旨的《杂谈》,没有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缘何引人入胜?思其所以,很重要的一点是缘于精彩的文笔。
谈议君子与小人的区别,他连用了九十五个鲜明对照的句式,将君子与小人道德、行为层面的特征,进行了泾渭分明的对比揭示,产生了真善美与假恶丑强烈反差的表达效果,读来令人印象深刻。
众多具有象征意义的、由主观表意形象塑造的艺术形象,大大增强了《杂谈》的哲理深蕴和感染张力。人生篇中,通过“演戏”、“下棋”、“打扑克”等意象的塑造,鲜活、准确地展现了人生的各种形态,形象而贴切。
书中随处可见的内涵克隆的鲜活意象、联想丰富的精妙比喻、语势强劲的层进排比、禅意深邃的箴语格言、简洁明快的杂说漫议,如淙淙泉水潺潺细语,似珠玑落盘悦耳馨心,象浓焰烈火喷腾炽射,犹洪钟轰鸣震聩醒暈;充分展现了他驰骋的意境想象、深厚的文学素养、浓重的文化底蕴和较强的文字能力。
读《杂谈》,品生花妙笔,是一种享受。
06
常有人说,文如其人。
他站在时代、法律、伦理、道德、智慧的制高点,洞察、思索人生;在正义与邪恶、意志与诱惑的碰撞中,熔煅生命的质地,淬取生命的真谛,避免人生的平庸,铸就人生的辉熠。
他秉持磊落的胸怀、正直的品性、成熟的心智,审时度势,在正义、正直被世俗、潜规则绑架、裹挟的当下,严恪“随而自流”的信条,不忘初心,拒绝浮躁,远离芜污,坚守着人性伊甸圣土。
他取向主流,思想成熟,思维跳跃,思辨严谨,思路多维。
这些历练,升华了《杂谈》的意境;这些品格,矗立了《杂谈》的脊梁;这些素质,增重了《杂谈》的分量;使其文其人达到了高度的契合、统一。
《杂谈》的风格与他的品性,何其相似乃尔。
07
为人作品写序,难;为他《杂谈》写序,更难。
适度难达。序者,大多非长即尊或家,常居高临下,言之无虞。而我作为好友,为之《杂谈》作序,如何拿捏准角度、尺度,着实费了一番脑筋,思前想后,就当做写一篇读后感吧。
话难讲。比起直言,赞美更有强加于人的成分。这种状况是时下的流行,而坚持实话直说就有些与时相左。写序过程中,直言不少,都已冒昧地于写序前与他说“序”时“强加”了;赞美,却总嫌不够,相信读者会发现书中更多的精彩。
“嫁衣”难做。既担心做成七拼八凑的“百衲衣”——虽然每块都有主旨,但这种体例、形式会不会碎化了对《杂谈》的解读?还恐怕制出薄厚不匀的“羽绒服”——概括多了,“太薄”,引例多了,“过臃”,只好求作个简要的导读。
08
要收笔了,想起了杜牧的那句诗:“霜叶红于二月花”。
红叶,在万木凋零之际,以火热的生命赤诚,点染了萧瑟的寒秋,展示了红于江南二月花的炫彩,昭示了生命的成熟,有着历经沧桑、风霜后终极注定绽放瑰丽的深笃内涵。
红叶,正是他的文学意象。
红叶,很美。
他的晚年,会更美。
不揣谬浅,是为感、为贺、为序。
徐绍君
2016年10月于北京
徐绍君年近古稀,告老还家。故乡宝清,客居京华。喜文好墨,趣盎意达。颐养天年,熠熠夕霞。
在场文学 The presence of literature 主 编:明华微 信 号:zhaominghua0526本期编辑:三月雪微 信 号:shaiwangnv来稿须知:原创,文责自负。稿件题材:诗歌、散文、小说、杂文,书法、摄影、绘画作品。初次投稿:附作者姓名(笔名)、个人简介(150字左右)、照片一张。投稿信箱:438371346@qq.com qiufengjj@163.com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