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观的意义

王东岳 物演通论看世界 3月14日

(注:本文根据王东岳先生于2017年4月29日在无用空间的演讲由林小了女士初步整理后,再由曾蓉整理后成文。日后但凡有王东岳先生自己整理的演讲稿,皆以王东岳先生自己整理的为准。)

题外说明:

哲科思维的基础方式是假设与证明,而《物演通论》全书是对递弱代偿原理的证明,证明都建立在逻辑证明的基础上(后面详解)。所以,读《物演通论》要理清三卷的关系和脉络:

卷一基于达尔文理论的逻辑破绽,结合当代自然科学的总谱系即当下新增信息量,建立了新的递弱代偿原理的逻辑模型,回答了什么叫自然?什么叫存在?

卷二在递弱代偿原理的逻辑模型下解读精神现象学,指出了精神的发生源头和运作规律,回答了什么叫精神?什么叫感知?

卷三全新解读了社会结构及其演运原理,指出社会作为自然结构序列的终末代偿产物的发生学原理和基本规定性,回答了什么叫社会?什么叫人类文明?

全书三卷由递弱代偿原理贯通,从根本上或者至少在现在这个信息量下,尽可能从出发点上探源各自的发生学及其内在规定性。

我写《物演通论》的目的是回答既往哲学家遗留的问题,但写完后的副收获是发现它有效回答了为什么人类文明越发展,人类的生存危机越深重?为什么越发展越进步的存在形式,反而是一种存在效力越低下的存在状态?也就是说,在递弱代偿原理的新视野下,事物发展进步的内在实质需要重新审视;递弱代偿原理下的自然状态有效说明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当下状态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需要同时说明的是:属性本身涵盖了我们能感知到的一切,而我在《物演通论》中只通过卷二的感应属性代偿增益和卷三的结构属性代偿增益来证明递弱代偿理论,因为精神现象和社会问题是哲学必须回答的问题。实际上,此外的诸如自由属性、能动属性的各种属性还很多,这些我没有展开的地方需要大家举一反三,深入理解递弱代偿原理在更多领域上的展现。

另,《物演通论》言简意赅,证明过程中的每一步,只要逻辑证明环节完成我就继续推导,其中大量的细节需要大家在读书的过程中深入领会、慢慢发掘。我今天的讲课《宇宙观的意义》就是针对证明环节中不加讨论的那些问题做的一点点说明。

主题内容:

一、意识与思想的区别

“意识”在哲学在《物演通论》中等同于精神,包括理性或思想;但在当下的非哲学的世俗用法中,如以色列的青年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写的《未来简史》中,“意识”仅仅指碳基生命中的生化算法,硅基生命中的电子算法被视为精度更高、效率更高的纯粹算法。赫拉利甚至认为意识只带来糟糕的负面效应,很大程度上如同喷气式飞机在飞行的时候发出巨大的噪音,噪音本身不推动飞机飞行,只是一个多余的没用的甚至是有害的一个副产品。赫拉利的说法虽然震撼,但对于精神的解读并非完全正确,为了说清楚这个问题,我先从古希腊一个著名哲学家巴门尼德说起。

巴门尼德是古希腊最早提出存在这个概念的哲学家。大家知道西方随后2000多年的哲学史追问的都是存在。巴门尼德当年提出“存在”和“非存在”的观念,其“非存在”指流变的万物,意指我们看到的都是假象,而“存在”才是这个假象背后的不可分割的永恒的主宰。故,追问“存在”就是哲学上的追求终极。

巴门尼德追问“存在”的时候把我们用智的方式分为“意见之路”和“真理之路”。因为“意见”这个概念今天指一个随机的观点或者不同的看法,和“意识”已经毫无关系,而“意见之路”的“意见”和我们今天的“意识”更为接近,所以,我们把“意见之路”换成“意识之路”。自康德以后“真理”这个谈法基本上不成立了,所以,我们把“真理之路”换成“理性之路”或者“思想之路”。

何为“意识之路”的“意识”?按佛家对感知系统的划分指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其中“意”指作为感知通道的“眼耳鼻舌身”之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而把这些感觉不自觉的本能综合处理成一个表象才完成了“识”的过程。这种对我们五官采集的信息本能的生物反应式的下意识或潜意识整顿就叫“意识”。一般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个整顿本身并不本真,即一般人“不自觉认真”。

关于五官感知的武断性详见《物演通论》第六十五章,且重复多次,这里仅仅简述如下:人的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所有感觉都是人类为了实现依存对外部世界的扭曲感知,如视觉只对400~700 毫微米之间的光波可感,这是极为有限的照度范围;颜色不过是波长的光波作用于视觉系统的感觉转换产物;听觉不过是16~20000 赫兹的机械振动波刺激听器官所引起的“错觉”;触觉摸索出来的世界照例不过是形状、体积、温度和硬度等有所差异的武断的“感觉要素的集合”(马赫语)等等,人类用这种变换了物态的感官和感觉有效地建立了自己生存所需的识辨系统,而且对于所有的动物来说,只有这种扭曲了真实的感觉才能最经济、最和谐地维系生命微弱的存在。

“意识”是我们一般的用智方式,甚至我们都没有意识到我们在用智,但它构建了用智的底层和主体;我们绝大多数人就在这种程度上用智,它几乎类似于一只狼看见了一只羊,就立即对这只羊作出反应。

赫拉利认为“意识”对思维无效甚至有害,因为机器没有疼痛没有情绪,这割裂了“意识”和“思维”(指“理性”或“思想”)的关系。所以,我们需要了解“意识”为什么会这样发生?

意识的发生,是从生物结构中导出的。人类多细胞有机体的形成是从最初的单细胞生物到多细胞生物一步步分化构合而成的。多细胞聚集走了三步:第一步形成单胚层,细胞膜被遮蔽的有限,细胞膜上的受体还能完成代谢和信息采集功能;第二步形成双胚层,细胞膜作为信息膜和能量膜被大量遮蔽,只有上下两个面还通,此时细胞处在生存危机状态;第三步形成三胚层(我们人体所有组织都是三胚层),中胚层细胞被完全遮蔽,其信息采集和能量采集受体完全失效,面临死灭之局,这时候中胚层细胞必须演变出一种特殊的细胞状态即神经细胞,以便于把上下两胚层采集的能量信息在整个三胚层细胞中重新调配,感知系统由此发生。故,神经系统和感知系统最初作为一个专门的系统,其发生只是为了维护有机体内在结构的能量物质输送,即“意识”最早的内涵被内外两层细胞的需求所铸造。

神经系统对内调节所有器官或者多细胞的运行的部分在生理学上叫植物神经系统,支配你的心跳、胃肠蠕动等;对外随着需要的能量越来越多、依存状态的越来越紧迫而不断的壮大发展,从而形成一个内外交互的维护有机体生存结构的感知系统。感知系统的一切功能都只为求存而不为求真,如疼痛感愉悦感等感应效应或感受效应只是为了趋利避害。这种趋利避害的求存行为的实现是通过对外的瞬间整体调动完成的,如原始状态下,你在丛林中突然碰见一只豹子的时候,你最佳的反应绝不是做运算,如果你通过理性计算该颜色该形体的生物以怎样的速度向你扑来,你应该采取怎样的相应预防措施,还没等你计算完,你肯定被豹子吃掉了;你最恰当的反应是在你感受的一瞬间,同时心跳加快,血脉扩张,血压增高,肌肉爆发力增强,然后产生强烈的恐惧感,瞬间撒腿就逃。这一系列的生理反应叫恐惧情绪,即赫拉利认为是多余噪音的情绪反应,实际是生物在完成内外整体的瞬间调动,把一个需要精确算法的系统展现为一个瞬间的本能的应激反应,这就是赫拉利认为只起副作用的意识所起的底层的实际作用。

自然选择经过亿万年才把各种非常复杂的算法模块化成一个瞬间的情绪反应来达成我们的求存,从心跳增加、血管扩张、呼吸急促、肌肉供能量和供氧量增加,肌肉爆发力处在准备状态,然后同时神经系统产生恐惧感,整个系统连肌肉系统、骨骼系统一直到神经系统都处在兴奋状态,这都要在零点几秒钟完成,最后瞬间采取反应,这个过程就是意识的有效性,它比算法要高效得多。这就是为什么原始生命都用意识来处理问题的原因。

所以,动物式的反应即意识。但随着人类面对的世界越来越复杂,动物式的反应不足以求存时,我们必须把意识压抑下去,然后把意识上层最顶尖的一个东西调动出来不断放大,这个部分叫思想。思想是意识进一步分化的结果,以意识为基础,二者是一个整体,而不是彼此割裂的。

在《物演通论》中,“意识”(即整个人的精神存在,在《物演通论》中的哲学概念是“广义逻辑”)分成感应、感性、知性、理性四个部分;为了听众更好理解,这里重新划分成五个部分:

1、无意识(理化感应逻辑):是一切感知最基础的物理电磁感应层面(更深层的还包括诸如夸克的强、弱作用力等)在细胞功能上的表达。

通过细胞学可知,神经细胞被刺激后(如视觉刺激)细胞膜之间会出现跨膜电位,即通过钠钾泵调动膜两边的钠钾离子,使得膜电位发生变化,形成生物电,完成细胞膜的信息采集和物质能量代谢的输送。生物电被神经细胞收集成束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即通过传入神经输入;在中枢把生物电重新整理恢复成原来的那个信息刺激的一个模拟系统即感受器;从传入神经到中枢,构成反射弧的前半段。从中枢输出反应信号,通过传出神经仍以生物电的方式传输到效应器如肌肉,构成反射弧的后半段。这样,从视觉刺激到最后做出反应,一个反射弧完成。它是神经系统最基础的层面,虽然你完全不能意识,却构成意识的最底层的电磁反应或物理感应系统,叫无意识。

注意这里的无意识虽然由弗洛伊德的学生荣格首先提出,但与荣格的个人无意识、集体无意识完全不同。

2、潜意识(感性逻辑的机体内部调节部分):由低级神经中枢中对内完成器官协调的植物神经系统围绕性增殖建构,弗洛伊德以性为中心通过潜意识扰动整个精神之论断的合理性即在于此。

由前述意识的发生可知,感知系统最初是对内调整能量匹配的,这个对内调整的能量匹配最后变成动物体的植物神经系统,或者对内的器官内部协调系统,这个协调系统构成潜意识。

弗洛伊德首先提出“潜意识”的概念,他说“人在幼年阶段受到的性压抑,会造成大脑皮层精神层面运作的严重干扰”。这是弗洛伊德学说的核心,这种性意识的提法正确。因为学过生物学的人都知道,一切生命都是围绕性增殖这个中轴运转的,有机体只不过是基因制造更多基因的工具,鸡只不过是鸡蛋制造更多鸡蛋的工具,此说法在生物学上成立。按照递弱代偿原理也成立,因为越底层的东西越具有奠基性、决定性(或规定性)和稳定性。也就是说,有机体存在或生物存在是为分子存在服务的,或者表达为分子存在的代偿;正如分子存在是为原子存在服务的,或者表达为原子存在的代偿。我想大家只要对原子物理学、分子学、生物学略有了解,就明白其合理性。因此基因永垂不朽,38亿年一直在传播,而有机体不断的被抛弃即死亡,可见,有机体只不过是扩大和传播基因的一个临时运载体和临时使用工具,这在生物学上非常成立。

既然性增殖作为整个有机体运作的轴心来保证基因的传递,性活动和性意识自然会对人体整个精神层面都产生重大干扰。弗洛伊德在心理学上的重大发现就在于此,虽然在弗洛伊德提出这个学说的时候生物学还没有弄清基因和有机体的关系。性活动或生物增殖活动,归根到底是生物内部调节机制的作用,人体内部神经系统进行身体内在协调和内在主要功能的实现,叫潜意识。

潜意识仍然不在我们显意识层面,比如你碰到某个场景就性兴奋、碰到某个场景就有美感、碰到某个场景就会忧虑或者愤怒,这些都不是你显意识可以控制的,它反而影响你的显意识,我们把这部分叫潜意识。大家注意,潜意识加无意识构成我们不能控制、不能觉察的感知系统的基础,即意识最主要的底层,为神经生理结构逻辑;显意识又分为下意识、上意识和思想意识三层:

3、下意识(感性逻辑的对外识辨之“识”的部分):由脊髓控制的下中枢与植物神经系统的叠加建构,属于外向感知系统,如对美感的产生,属于感性直观,由生理直接产生,非人能控制,但又在显意识中表象;另,上意识知性直观的识辨判断形成模块以后,即递交给下意识。故,很多潜意识只是我们显意识的沉淀。

我们在文学上经常用“下意识”这个词,即下意识的一个动作,也就是你根本不需要显意识支配,本能做出的那个反应叫下意识。比如你看到一朵花有美感,虽然你一点都不知道为什么会对它产生美感;比如你看到细腰肥臀、身材好的女子就会产生美感,虽然你一点都不知道为什么会对她产生美感——其实这个美感仅仅表达着这个女性的生育能力极佳,因为细腰肥臀下的骨盆尺寸才最有利于孩子的孕育和生育——也就是说,美感是在生存规定的要素累积之下达成的;而你,对此并无所知。这种直接产生的生理性反应,又在显意识中表象,称之为下意识。它实际上相当于动物的本能反应。

当然这个下意识还可以调动,因为上意识和下意识需要贯通,下意识是上意识的基础和来源之一,上意识一旦确认也会递交给下意识。因为越高级的东西越飘摇,越底层的东西越稳定,因此高级意识能递交给下意识的会尽量递交给下意识。比如你学自行车,初学时,需要大脑皮层来支配还骑不好,可等你学会了,你可以边骑自行车边思考非常复杂的问题,因为这时,上意识或显意识把骑自行车去的动作交给了脊髓支配,即脊柱中间的下意识神经系统,即下中枢。也就是说,显意识层面的东西一旦训练成模块反应的时候,就会不自觉地把它递交给下意识。因此,赫拉利说意识是一个无效的多余的有害的层面实在是完全说错了。越下层的意识恰恰越是最有效的层面,以致于越上层的意识,越要尽可能把确认后的认知向下意识递交——当然,这也是人在认知同时,会形成认知遮蔽的原因。

4、上意识(知性逻辑:对外识辨之“辨”的部分):由中脑的下丘脑、网状系统等低级神经中枢建构,是对下意识感性直观表象中的复多对象的直觉判断,是意识的主要部分,是动物的生命中枢,有效建立对外的识辨系统。另,思想意识固化后会沉淀为上意识,故上意识的双向来源包括下意识和思想意识。我们通常说的直觉就属于知性,是固有思想和经验意识(即下意识)的触发;所以每个人都有灵感或直觉,这是个人经验及其认知境界最集中最综合的彰显。

当你对这个世界有了明确的看法,比如你把感知(视觉、听觉等)瞬间处理为表象(物象即表象),这属于下意识、潜意识,甚至无意识的层面;但是当你对这个表象本身产生判别的时候,比如你要判断面前的某人是谁,你需要调动的部分叫上意识。也就是说,判别求断反应即上意识,即《物演通论》中的知性。

知性就是对象复多化下的判别求断。面对复多对象时,因为你在每个瞬间只能依存一个对象,就必须通过判断来选择你瞬间时段的某个依存对象。上意识在显意识层面,是最常见的运用。比如我现在突然问“这个房间前边是不是太亮”,你立即会抬头看整个房间灯的布局以及布局中的光线差别,这叫判断,这叫在复多对象中寻求差别反应,寻求识辨反应,这叫上意识。

5、思想意识(理性逻辑):由人类特有的高级神经中枢、大脑新皮层、额叶建构,用于建立思辨系统,又可细分为精密逻辑(科学知识体系)和粗疏逻辑(如辩证逻辑,属于理性逻辑的低级部分),哲学因尚不能给出确定性和精确性答案介于二者之间。

现在“思想意识”这个词是个政治学观念,说这个人思想意识很坏,指这个人观念有问题,比如反动反党等,但我这里表述的“思想意识”是哲学概念,指人类意识层面最上层真正调动思维的这个部分。思想和思维指纯理性的推导过程,也是通常说的算法。

意识的一到四层其实就是赫拉利所说的碳基生化算法。如一只豹子追赶羚羊,把周边环境一观察,前面有一片岩石或者有一片密集的灌木丛,当羚羊直线往前跑的时候,这只聪明的豹子绝不会直线追赶羚羊,它一定会沿着斜线追赶,因为它知道羚羊跑到那一定会受阻,然后得往旁边拐,于是它会不自觉的就去走三角形的一个边,而不追着羚羊走三角形的两个边,这是典型的算法,毕达哥拉斯定律都用上,但它绝不用做x平方加y平方等于z平方这样的算术题;但它绕开三角形的两个边,走一个边也是算法,只不过这个算法不是在思想层面上进行,而仍然在上意识层面进行,即它不需要经过精密逻辑计算,它早已被压缩成一个模块,表达为意识反应。但这里已经暗含了一种算法在其中了,人类的思想居然能把这个算法部分抽离出来,进行单独的运作,即赫拉利说的算法。

思想意识宛如意识冰山的冰山之尖,连冰山的10%、甚至5%都不到,而意识冰山的大多数都沉浮于海面之下。请注意计算机或人工智能调用的仅仅是这个部分,因此人工智能十分可怕。灵长类动物要比其他动物聪明得多,却最多运用到意识的第四层上意识,而人类只比灵长目多了那么一点点不经过训练还调动不出来的思想意识,就已经彻底碾压猴子和其他生物而统霸地球。那么将来,机器人把整个意识全部变成算法,会把人类压迫到何等程度,其恐怖前景是不言而喻的。

我们绝大多数人的日常生活就是豹子一样的动物式反应。比如你追小偷,如果远远看见前面有人堵截他,而左边是一堵墙,你绝不会直线追小偷,而是向右跑斜线,你跟豹子的反应一模一样;在这个过程中,虽然你走了三角形的一个斜边,但你并没有调动毕达哥拉斯定律,尽管你有那么一点点调动精密逻辑算法的潜在能力和智力,但你在一般情况下是运用不了这个智力的。比如我们也会计算,但有多少人能变成数学家呢?数学家会把所有的问题变成数学问题,所有的问题在他头脑中都只是一个方程,这种能力绝不是你天生就有的,你得后天训练20年,绝大多数人还训练不成,高中就被数学系淘汰了,可见这个东西是非常微弱的,人类后天得不停的训练,才能把这个东西精粹出来,因此能成为数学家、物理学家、哲学家的人非常少,因为他们需要使用精密逻辑,而精密逻辑在人类的意识层面中只是一个最浮摇不定的一个小小的顶尖,而且占据的位置极小,调动起来极难。这就是人类用智的那么一点点根据。我们把这一点点根据叫思想,它仍然是意识里面的一层,因此叫思想意识。

思想意识分成两类,一类叫精密逻辑,一类叫粗疏逻辑。我们大多数人调动思想的时候,用的是粗疏逻辑,就是指推理不严密。比如你常常说因为什么所以什么,建立了一个因果联系,可它们到底是不是因果关系,其实你并没有深究。比如你这一辈子都一听见鸡叫,随后就看见太阳出来,于是你说鸡叫是太阳出来的原因,显然这种用智方式通常是错误的。我们现在知道鸡绝不可能把太阳叫出来,但是在时空上不断重现这样现象间的相关关系,我们就会这样得出结论。我们人类大多数情况下,即便运用思想去探讨一个因果链,其实运用的都是这种方式,这叫粗疏逻辑反应,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占主体。当我说辩证法是人类理性逻辑低级阶段的时候,其意就是指辩证法是一个粗疏逻辑模型。因此它不属于思想的高层,它的上面是精密逻辑,精密逻辑的最高表达形态是数学、几何学等数理逻辑,表现为逻辑一环一环的推演。大家读一下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五条公设,五条公理,推导出46条定理,再从46条定理汇合推导出476项命题,以致于平面几何后人两千年加不进去任何一个定理和命题,这种逻辑精密到如此程度,从逻辑的极点,比如两点之间可以做一条直线,从这个地方思想无从应用的简单事实开始一点一点把形论全部推导完,这叫精密逻辑。只有把第五层调动到最上面的精密逻辑层,才建构起人类的高端知识体系。

所以,赫拉利的“算法”其实就是人类的感知方式,就是《物演通论》中的“广义逻辑”,其中碳基生化算法属于广义逻辑中低端的感知、知性逻辑,而硅基电子算法是属于广义逻辑中的高端逻辑,即通常说的理性逻辑或狭义逻辑。

需要强调的是,广义逻辑相互继承且一体贯通,感性以感应为基础,知性以感性为基础,理性以知性为基础,这是一个整体的存在而不是彼此独立的存在,故《物演通论》八十九章指出:

从演化过程的本质而不是从其现象形态上讲,我尊奉“自然界里没有飞跃”的古老信条,所以,在全书中,我尽量不去人为地划分自然演化的具体界线──或为便于读者理解而仅限于极粗略地划分之── 因为至少在目前,这还不是一件可以精确标定的事情。

二、再谈认知问题

1、知识的非真性:

我们再回头看巴门尼德的意见之路和真理之路,意见之路是运用意识,它只是求存本能反应的扩展;而真理之路是运用精密逻辑,注意,巴门尼德的意思还不是粗疏逻辑,而是精密逻辑,你才能获得对外部信息的重构,这个对外部信息的重构叫做我们的现代知识或当代知识。2000年前,这个精密逻辑建构的是2000年前的知识体系,即人类最原始的表现为古希腊系统的哲科思维的开端:当时的科学叫博物学,当时的哲学是纯逻辑游戏。

另外说明一下,前面讲到巴门尼德的“存在”是“非存在”这个假象背后的不可分割的永恒的主宰。这里说的“存在”其实就是精密逻辑整顿之后的“理念”,亦即胡塞尔在他的现象学里不断讨论的那个悬置的真存。所以,“背后”这个词语用的不好。也就是说,巴门尼德的“真理”、柏拉图的“理念”、胡塞尔的“悬置的真存”,归根到底是一回事,都是精密逻辑整顿出来的、符合逻辑三洽的特定衍存位相的代偿性知识。

换成康德的表述,我们通过前述一至四层意识,即通过主观的先天感觉形式或先天直观形式得到的经验认知,通过第五层理性逻辑,即主观的先验逻辑格律得到超验知识。也就是说,你感知的一切所得都是被先验规定的,无论用感觉或意识,还是用思想,你所建立的世界模型永远是主观世界,而非客观世界。请大家注意,我不否认实在论,不否认有一个外部的世界,但你所说的世界永远是你的主观世界,是被你的思想或精密逻辑整顿过的世界。但凡没有用精密逻辑整顿过的世界,你的感知状态就和一头豹子、一头狮子没有区别。

而你今天的宇宙观,虽然没有经过你精密逻辑的整顿,却建立在人类中的思想家如牛顿、爱因斯坦的精密逻辑的整顿基础之上。所以你所说的世界永远是你的主观世界,这里并不排除有外部世界,因为如果没有外部世界,你的感知凭什么会产生?它的产生当然是为了你跟外部世界发生依存关系。但是,大自然赋予你这个感知系统,不是为了你获得真感,而是为了帮助你实现求存,因此你用扭曲的方式或先验规定的方式获得的信息整理模型,虽然不真,却是最有效、最便捷、最经济、消耗生物能量最低的感知处理。也就是说,我们的感知为求存而设定,不为求真而设定。这也就是我们所有所说的“所有知识(即我们所建立的表象、世界观、宇宙观等等)全都是主观逻辑模型,而不是客观世界的真实反映”这句话的含义。这两者一点儿都不矛盾。

在古典哲学期间,也就是笛卡尔以后叫近代西方古典哲学,他们曾经探讨过一个问题,说如果你所感知的世界都是主观世界,那么你凭什么说外部还有一个世界存在,这叫独断论。因为你的根据都是主观根据,是你的视觉听觉逻辑等等整理出来的根据,叫感觉的集合,这是贝克莱的观点,即既然你没有外部世界的直接根据,就只能证明你的世界永远是主观的精神世界,外部世界是独断。

再看黑格尔讲世界是一个绝对理念,即你所说的世界永远是你的理念世界,这是其理论中最高明、最合理、最精彩的地方,只不过他需要处理一个问题:康德提出,一旦极致运用绝对理念或绝对精神,立即发生二律背反。所以他用辩证法胡缠去说这个绝对理念怎样异化出外部世界,即辩证法只不过是他为了自圆其说所使用的一个临时狡辩工具。黑格尔学说最合理最深在的地方是它对人类所说的世界有一个明确的界定,而辩证法只不过是为了缠绕外部世界和我们精神的关系所使用的一个蹩脚的原始的手法,这是你读懂黑格尔学说的关键。而大对数人受马克思的误导,把关注点放在辩证法上,显然未得其要。

既然我们的感知都是主观的,我们的感知凭什么有效?如果我们不能排除外部世界,否则我们的感知无从谈起,所以《物演通论》第二章提出“我思即他在”一定是有分化了,有了“他在”,感应属性或感知属性才会发生,否则,存在是一,像奇点一样,作为最早最原始没有分化的存在,不会有任何属性,包括最细微的感应属性、感知属性。仅仅凭着我们有思想、有感知能力这一条就可以确定,即使我们不能真知对象,也一定有分化在外的对象存在,这就叫“我思即他在”。既然我现在能够证明两者都存在,而我们人类能感知的又只是我们的主观世界逻辑构型,而不是世界的本真,那么我们凭什么知道我们的感知是有效的,只能是事实证明有效。

这个道理很简单,古人怎么都无法实现飞翔,架了两个大翅膀从高处跳下去全摔死了,而我们现在可以把数百吨的金属扔在天上飞,它证明我们今天的知识非常有效。我们今天飞行的距离、飞行的速度远比世界上最雄健的鸟还飞得高、飞得快、飞得远,而且它自身的重量上百吨,可以容纳几百人,显然我们的知识极其有效,但我们的知识绝对不真,科学史已经论证科学最后全都会被证伪,那么我们的知识是怎么有效的呢?因为依赖模型的实在论。

2、依赖模型的实在论:

大家注意,我又提到实在论,但是这一次说的那个外部实在,我们跟它的沟通方式是什么?是依赖模型。依赖什么模型?依赖感知模型,依赖精密逻辑模型。比如我们今天的宇宙观,包括物理学、生理学等一切知识和学说,都只是我们根据世界给予的信息整理出来的一个思想模型。所以爱因斯坦有一个非常好的表述,他说宇宙就像一个打不开表壳的表,它不断在运转,但因为你永远打不开这个表壳,我们人类用智的方式就是站在这个表壳外面猜想,这叫假设,猜想这个表是怎样运转的。大家想想我们现在猜想表怎么运转?有多少种模型:机械表,电子表,石英表,到今天原子钟。铯原子,每秒钟震荡90亿次,由于它的震荡频率极高,因此它把秒可以分割为90亿段,于是用铯原子的振荡频率来做时间界定,这成为人类今天最准确的表。我们做出各种各样的钟表干什么?模拟宇宙的时间是怎样运行的。可我们永远打不开这个表壳,我们迄今不知道什么叫时间。大家想想科学和哲学迄今谁解决了时间是什么的问题?没有解决。牛顿的时空观叫绝对时空观,爱因斯坦的时空观叫相对时空论,我们的时空观念不断在变化,它说明什么?说明我们始终在猜,我们始终不知道这个东西是什么,因为表壳打不开,我们的这个猜想模型只是一个主观建构模型。就像叫牛顿学说、爱因斯坦学说是一个主观逻辑模型,但它却有效的猜想和对应了的这个宇宙的运转,这叫依赖模型的实在论,这就是我们的知识体系。

3、正确的判断标准:

我们今天的知识体系全部建构在思想意识上,且是思想意识层面的顶尖部分即精密逻辑才能建构。既然一切知识都是一个主观逻辑模型或思想模型,它跟世界的匹配关系,如何来证明?既然我们的知识跟真理无缘,你就必须检验它的有效性,该如何检验?《物演通论》第一百章提出了检验的标准:正确(即依赖模型匹配主体衍存位相而暂时有效)。检验一个理论模型(思想模型或感知系统)是正确的三个指标是逻辑三洽:自洽、他洽、续洽。

(1)逻辑自洽:包括狭义逻辑自洽和广义逻辑自洽(在《物演通论》第一百章中把“广义逻辑自洽”归为逻辑三洽中的“逻辑他洽”)。

A、狭义逻辑自洽:指在纯精密推理上自洽,即在纯理论学说上不发生自相矛盾。

我首先讲什么叫证明。中国人总觉得眼见为实就是证明,可我一再说它不构成证明,因为我们人类早已超出眼见为实的时代,请想想你今天说物质是什么?是由原子、基本粒子构成的,可你能看见原子和基本粒子吗?我们说的生命是什么?是由细胞和基因构成的,今天讨论生命都在这个层面上,可谁能看见细胞和基因?因此我们今天所说的世界,就是科学用精密逻辑建构起来的世界模型,和眼睛没有任何关系。换句话说,今天你如果以眼见为实来证明,只能说明你是个文盲。也就是说,人类在意识达到思想层面的时候,把感官淘汰了,如果你还用感官,用看见、听见、摸见,或者用意识本能建构你的世界表象,你就是一个动物式的文盲。我们今天所说的世界已经全是用精密逻辑架构出来的世界。所以我说,证明只有一项,即逻辑(包含了感性、知性、理性在内的整个广义逻辑)证明。

《知鱼之乐》的《逻辑比事实更真实》一文中提到了伽利略通过思想实验即“归谬法”找到亚里士多德理论中“狭义逻辑失洽”的破绽而推翻亚里士多德的理论:

公元前400年,亚里士多德最初提出了一个符合“事实”的自由落体“逻辑”,即物体越重,下落得越快,你若做一个试验,拿一张纸片和一块石头同时抛出,石头一定先落地。可你得小心,大凡“事实”一旦与“逻辑”完全合拍,那个逻辑就有栽跟头的危险,而且那个“事实”会像纸片一样随后也跟着飘落。果不其然,伽利略就从亚里士多德的那套逻辑出发,反过来推论亚氏的逻辑不能成立,这个方法叫做“归谬法”: 根据亚里士多德的理论,一块大石头要比一块小石头落得快,但,假若把这两块石头拴在一起会怎样呢? 从小石头的角度看,下落快的大石头应该被下落慢的小石头拖着而减慢,反过来,从大石头的角度看,小石头又会被大石头拖着而加快,结果,整体的速度似乎将比小石头快比大石头慢。然而,两个石头捆在一起要比大石头重,可它反而却比大石头落得慢,这个推理结果违反了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因此,伽利略在未做比萨斜塔上的那个具体实验之前就已经意识到,大小两块石头的下落速度理应是快慢相等的。此刻,猜想的“逻辑”硬梆梆地击碎了眼见的“事实”,它直截了当地证明,单纯的头脑比眼睛加上头脑要可靠。

自由落体的实验和理论在科学史上很重要,因为它启发了后来的牛顿。

B、广义逻辑自洽:指感性、知性、理性整个广义逻辑体系的天然融通自洽。

公元前三世纪古希腊的阿里斯塔克就提出了日心说,但他当时解决不了广义逻辑失洽的问题,即他回答不了两个问题:1、如果地球自转,同时绕着太阳公转,那么所有的星星应该是不规则运动,就好比我现在看到花和这个录像机的位置是一条直线,但我的位置一变化,花和录像机的位置关系也就变了。可是地球在大范围运动,恒星的位置为什么不变?这个问题当时解释不了,必须等到后来天文学上的光行差和恒星视差的证据出现才能解决。2、如果太阳在中心,所有的星球之所以围绕着地球转,一定是因为地球自转,那么我们抛向上空的物体,在地球转动后(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每天四万公里,每秒几百米),按理我们是接不到的,为什么事实上物体会落回原点让我们接到呢?这个问题必须等到牛顿的引力和惯性力概念出现以后才能回答。因此阿里斯塔克的日心说很快被否证了,而托勒密的学说盛行达一千四百年。直到伽利略发现望远镜看见了金星盈亏,以及牛顿提出惯性力和引力,哥白尼的日心说才被认可(即成为“正确”)。而阿里斯塔克因为广义逻辑不自洽而湮没在历史中。

所以,当一个理论因为信息量不足建立起来的逻辑模型不能广义逻辑融洽(即无法在感性、知性、理性上都得到统一验证),就算它在日后被证明“正确”,在被超前的那个时代还是不“正确”的。同理,任何当下“正确”的理论也必然随着物演的继续(在文明阶段主要表现为智质分化的信息倍增)而变得不“正确”。

(2)逻辑他洽:与此前的其他理想逻辑系统或学说系统不能矛盾,即对于你不能否证的其他相关学说,你必须与之通融。

如为什么说唯物反映论不成立,就是因为它不能与我们的物理学和感官生理学他洽。物理光学和神经生理学告诉我们看到的颜色是光谱仪上的波长,视觉只不过是把能量错觉为明亮,把波长扭曲为颜色。如果唯物反映论成立,就必须推翻物理学和生物学,如果不能推翻,就肯定不能成立。也就是说,虽然科学都不是真的,但当你还不能证伪它的时候,你的理论必须和它保持他洽才算正确。

(3)逻辑续洽:指能有效整合新的信息量。

物演进程中,弱化过程就是分化过程,分化过程就是信息增量过程,因此信息增量不仅表达在人类文明史上,它在宇宙137亿年间一直表达,也就是宇宙物质的演化分化过程,就是信息增量过程,人类文明史上的信息增量的延续,只不过是宇宙物演这一个定律的继续表达。也就是说,随着存在度递弱,感应属性代偿就表现为信息增量,旧有逻辑模型如不能包容新信息量即崩溃,所以科学需要不断检验,一出现反例,即告崩溃。任何理论的崩溃都是必然的,因为缔造该模型时不可能留有空白以容纳新信息,否则就无法在特定的位相上实现融洽。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牛顿。牛顿的学说在宏观领域反复证明是真理,非常有效,但是法拉第做了电磁实验,麦克斯韦做出电磁场方程,电磁现象拿牛顿理论无法续洽。微观世界的运动,用引力根本无法解释。大家知道引力是非常微弱的,巨大的质量只有微弱的引力。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一串钥匙扔在地上,一小块磁铁的电磁感应力就可以抵抗整个地球的引力吸起钥匙串。当然这个表述不精确,但足以表达引力有多么微弱。那么,这么微弱的引力在小到肉眼看不见的粒子运动中,它怎么可能成为运动的基本动因呢?因此牛顿的万有引力学说在这儿不万有了。牛顿的学说因为面对微观世界新出现的信息量不能续洽而崩溃。爱因斯坦用相对时空重新调整时间和空间,才把这个问题解决了,即爱因斯坦的理论对微观、宏观领域都能通解,能够续洽。可以想象,随着信息增量的涌现,爱因斯坦学说迟早有一天会被推翻。比如爱因斯坦认为有一个绝对速度——光速。如果有一天发现远高于绝对速度的速度存在,爱因斯坦的学说立即崩溃。它的崩溃点远不止这一点,很多东西将来有新的信息时都得重新解释,这叫续洽。

总之,我们检验一个主观理论模型是否有效,不是眼见为实,我们今天的见识全部建立在思想模型上,和眼睛没有任何关系了,虽然“见识”这个词本来指眼睛。思想模型不是事物的本真,它要有效又必须在纯逻辑或纯思想系统上自洽,且能包容下面的意识,即整个意识统一融通,这叫广义逻辑融洽。

三、宇宙观和世界观

现在我们进入主题,前面铺垫了那么多是让大家明确一个基本的前提:我们的宇宙观和世界观只是一个主观思想模型,绝不是客观宇宙和客观世界的反映,尽管可能有客观宇宙和客观世界存在。这是两码事,两者并不矛盾。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开始谈宇宙观和世界观这个话题。

1、宇宙观和世界观的概念。

中国先秦时代有一子叫尸子,他只给中国人留下一个词叫宇宙,于是变成诸子百家之一子。他说什么叫宇?四方上下曰宇,宇指空间。什么叫宙?古往今来曰宙,宙指时间。也就是说,宇宙即时空,这个表达极深刻极高明。“世界”这个词是东汉佛教传入中国以后由佛教带进来的一个词。世,指人世、家世,指时间;界,指地界、国界,指空间。可见“世界”和“宇宙”都是指时间和空间。人类初期,只有极聪明的人才会意识到我们所说的外部世界的整体表象居然就是时间和空间。我们当下的大多数人也并不知道我们的宇宙观、世界观是什么,常常误认为“世界”和“宇宙”是指里面的物质。

人类对时空的认知经历过如下阶段:(1)古希腊哲学家芝诺为他的老师巴门尼德做的四项命题的狡辩证明;(2)休谟提出时间、空间可疑,故架构在时空上的因果论也需要探讨;(3)康德提出时空可能只不过是先验直观形式,是我们设定的一个主观感知平台;(4)牛顿学说的绝对时空宇宙观,即时间和空间是绝对存在的,即使把里面的物质抠掉,时间和空间也不发生任何变化,这是牛顿学说的核心;(5)爱因斯坦直接调整时空观,提出相对时空论,即时空不是绝对的,它是被质量和运动速度影响的,是二者的会合和融通。所以,人类从哲学时代到科学时代,所谓宇宙观世界观根本上就是时空观,康德和休谟怀疑时空不是客观的,完全正确。太阳系稳定存在一百亿年,时间空间如果是客观的,就应该几十亿年不发生变化。可我们的时空观在短短不到3000年的人类文明期间已发生数次大改变,它说明我们的时空观是主观的。我不知道有没有客观时空,我就假定外面有客观时空,但我们人类所说的空间和时间绝不是那个客观的时间和空间,而一定是一个主观构造。故,宇宙观和世界观归根到底都是主观的时空观逻辑模型。

因为中国人近代以来,把人世观叫世界观,把自然观叫宇宙观,因此我们把这两个概念按照中国人的狭义用法重新调整,宇宙观指自然宇宙观,世界观指人文世界观,也就是社会观

2、动物世界观的雏形及意义。

为什么宇宙观特别重要?让我们回到最底层的动物阶段来说明和理解。要弄清任何东西,从表面的复杂态回归原始简单态即回归原点是最好的追究方式,只有在简单状态下,我们才能更清晰的理解它。我前面提到豹子追羚羊,它为什么追羚羊不走三角形两个边,而走一个边?是因为它到这个地方,就先把周围环境全部看清了,这是它有效捕猎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建立自己的宇宙观,只不过它的宇宙观是拿眼睛建立的。我们人类早就过了眼见为实的时代,如果你现在的世界观是拿眼睛建立的,你在认知上就等同于那只豹子。豹子到了这个地方,绝不会贸然出击那只羚羊,而是先把周围环境搞清楚,把它所能够掌控的这个时空范围内的事物关系搞清楚,或者说搞清自己在这个时空中的位点,我把它叫“直观环境寻位”。反过来,那只羚羊,它也不敢一到这个地方就埋头吃草,它一定得先看哪个地方有草丛,哪个地方有树林,哪个地方有灌木,哪个地方后面可能会藏有豹子和狮子,它必须把这些东西看清楚,然后与危险区段保持一定的距离,即找见自己恰当的定位,它才敢俯身吃草。大家观察一下小老鼠,从洞子里一爬出来,也绝不立即采食,而是站在洞口立起身来眼睛四处张望,然后才会有下一个动作。动物世界皆如此。也就是说,任何一个动物,它求生的第一个动作就是“直观环境寻位”,建立自己的世界观。因为它建立不起来它在这个时空中的位置点,它建立不起来这个时空构造的关系,它就无法确定自己的行为目标,也就是说,具体的行为导向必须建立在时空观的关系上和基础上,这叫宇宙观的意义。故,宇宙观是人类一切行为乃至动物一切行为的求存第一基础。

人类的生存远比动物复杂,依存对象更是无限之多,其依存的对象绝不在视界范围以内,更不在视野范围以内。文明初期的时候,人类跟其他动物一样,他的视野就是他的世界,于是那个时候眼见为实。但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类的依存量越来越大,信息量越来越大,世界表象越来越复杂,我们的生存状态越来越恶劣。它彰显着人类的生存度越来越低,才不得不依存越来越多的生存支撑物。这时候,我们拿眼睛已经不能建立环境寻位,必须调动意识最高层——思想,而且早期调动的是粗疏逻辑,后来不得不调动精密逻辑,然后重新建构时空以及远远超越我们视界的宇宙观,如今天已经达到137亿光年,光以每秒钟30万公里的速度运行走一百三十七亿年。故,眼睛无法建构当代的宇宙论,因为眼睛连太阳系都看不清,所以古代托勒密要用复杂的13卷数学来证明太阳系行星的运行。那时候认为恒星和行星与我们的距离差不多,其宇宙观尺度极小。

换句话说,我们今天的世界观和宇宙观完全是感官失效的纯思想模型,这叫思想拓展定位。它跟直观环境寻位出发点完全一样——求存,找见自己在宇宙中的位置,或者在一个有限生存关系中的位置,然后才能展开求存过程。也就是说,思想拓展定位和直观环境寻位的出发点完全相同,不同点仅仅在于存在度不同,依存对象不同,因而时空尺度不同,思想建立的是远远超越直观的大尺度宇宙观模型。所以我们今天的宇宙观、世界观是人类中最具智慧、最能运用精密逻辑的人建构的。他建构的这个宇宙观和世界观,是我们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中生存的基础。

既然宇宙观如此重要,我们岂能在不建立宇宙观的前提下生存?所以我一再说人类文明是铺垫在思想家的思想通道之上,而不是铺垫在客观世界之中。因为所有动物都生活在客观世界之中,但它们不缔造文明!人类为什么能缔造文明?是因为有思想家给我们缔造完全不同的宇宙观,然后使我们得以在尺度完全不同的宇宙观的平台上建立我们的生存模型或资源采集模型。思想家如此重要,所以我给思想家极严格的定义:“凡人都有独到之一见,而只有那个能建立创世之构思者才叫思想家”。所谓思想家,就是能够建立宇宙观和世界观模型的人。这个难度极高,需要思想家把整个感知清零,甚至要把整个意识清零,即不相信感官,甚至不相信由感官合成的所有信息或被意识不自觉整理出的这个表象。他必须把这些东西清零以后,用纯理性重新架构一个宇宙假设,还要用精密逻辑证明,然后才能说这是个真宇宙。所以这绝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这就是为什么我讲人类已经历经上千亿人口称得上思想家者不超过20个人。从前神学时代(中国文化是典型的前神学时代),到西方神学时代、哲学时代、科学时代,称得上思想家的人寥若辰星。

3、人类宇宙观的五次变革及其历史效应。

人类历史上,发生过五次重大的宇宙观变革。正如我前面所言,宇宙观一定不是客观世界的反映,因为客观世界是相对稳定的,我们在短短3000年时间里,宇宙观发生五次大变革,进一步证明我们所说的宇宙观世界观都是主观思想逻辑模型。那么,这五次宇宙观变革与我们的文明有着怎样的关系和意义呢?

(1)盖天说。

人类最早的宇宙观是盖天说:大地是一个平板,天空像一个穹窿扣在大地上,也叫天圆地方说。所以,我们今天把地点还叫地方,就来自于这个宇宙观。盖天宇宙观是人类还处在狩猎状态,即还没有进入文明状态的宇宙观。

我们文明状态是这样划分的:最早,我们跟所有动物一样享自然之天成,这叫狩猎采集生存方式。采,采集植物;猎,猎取动物,都是自然界给我们提供生活资料。所谓文明,就是自然界不再直接给人类提供生存资料,如我们今天的一切生存资料全是人造的,没有任何一个东西是从自然界直接获取的。我们今天吃的水果如苹果、梨在自然状态下可能都只有枣那么大。也就是说,文明以人类第一次脱离自然供养为分界线。但这个说法其实不确切,严格的讲文明是智化生存的形态,那么智化生存我们一直可以追溯到5亿7000万年前。大家学一下生物学,早在5亿年前的动物物种就已经具有学习能力了,所以文明这个概念我们只好人为主观的划一条线。

盖天说说明采猎生存时我们的宇宙观跟动物的环境寻位完全一样。当年的氏族部落中的成员站在自己的部落门口看这个世界,大地是一个平板,天空是一个穹窿,这是直观的用眼的方式建立的下意识世界观,与动物的宇宙观没有区别,只不过他能够把动物感受到的同样的表象,用语言表述出来,或者用某种符号表达出来,仅此而已。这个宇宙观跟人类当年采猎生存完全匹配。因为人类采猎靠两脚走的距离超不过你的视界。人在大旷原上的视线有30公里以上,以30公里的半径绕一圈就是100平方公里的范围,人类当年在原始氏族部落时代的活动空间绝不可能超出这个范围。因此当年人类像动物一样的生存,所有的东西在人类的直观寻位下就像豹子找见羊,反应一模一样。因此这个最原始的眼见为实的下意识的宇宙观,在当年有效地维护了我们的采猎生存。

大家设想一下,如果那个时候建立了爱因斯坦的宇宙观,建立了137亿年的今天靠卫星都搞不清的宇宙模样时,那些人怎么采猎。所以当时的那个文明状态、生存状态和当时的宇宙观匹配,这叫文化的生存维护效应,这叫思想和生存层级的匹配关系。(即《物演通论》160章智质的DNA余绪的第五个特点:适应性)

(2)地心说。

地心说是人类的巨大进步。这时候,人类对天文系统有了整体的了解,对时间、空间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关于这个部分我今天没有时间展开,大家有机会听一下我的《易经》课,会有更详细的说明。人类早年的时空追问是一种生存强迫,如果无法确定一天的时间、一年的时间,就没法开展农业,因为播种是有时间要求的,是需要有足够热量的,是要跟着气象走的,而气象的把握需要了解天空和地球的匹配关系,才能解决节令问题。因此地心说虽然在今天看来是一个笑谈或谬误,但托勒密竟然用13卷的数学方式把它全部精密计算完,解决了天地间的时空匹配问题,在西方有效统治1400年,有效维护了西方的农业文明。

而中国汉代的张衡总结出浑天说,其实就是一个后发表达的地心说,只不过它是一个实物模型,而不像托勒密是一个逻辑模型。这种模型的差别,表达的是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别。这个话题的展开可以去听《东西方文明起源》的课程,你就会理解这个差别的形成原因。但是大家不约而同都是地心说,因为大家都需要确定时间和空间,从而确定人和天地之间的适配状态。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地心说,不清楚天象与地球的相互对应关系,你就无法分出四季、确认气象或气候(中国叫气候,源于易经的十二辟卦)。

也就是说,地心说是当年最简易的一个广义逻辑通洽模型,符合眼睛直观的结果即太阳绕着地球转、东升西落。但它又跟思想紧密结合,不是下意识,甚至不是上意识的结果,至少在托勒密和张衡那里,它已经是一个计算模型。于是它建立了中国的24节气,有效维护了中国的农业文明。

所以,地心说是典型的农业文明适配宇宙观。

(3)日心说。

十六世纪,哥白尼的日心说出现,标志着农业文明限局域获得资源的生存方式开始有所突破,人类重新建构了一个尺度更大的新的宇宙观,地球不再是宇宙的中心。

盖天说时的人类意识状态是最直观的动物式意识状态,在视觉中地球是一个平板,绝不可能是一个球形。意识到地球是一个球体,都需要非常复杂的思虑。当年古希腊哲学家从毕达哥拉斯一直到亚里士多德,很多人观察到月亮的盈亏,或者月食的时候,月亮上有一个曲线的投影,这使得他们意识到是地球在中间挡住了太阳的阳光,从而意识到地球不是一个平板。

因为古代没有引力概念,没法设想地球是球形,因此建立地球说而不是地板说,就已经很有难度了;进一步建立地心说,再把地心说变成日心说和地动说,更是困难。阿利斯塔克就是因为广义逻辑不能匹配,没法让大家接受日心说。同样,哥白尼提出地动说日心说的时候,著作几乎不能发表,哥白尼是波兰人,传说他的一个朋友,把他的著作手稿拿到德国——当年的德国有600多个小邦国,德意志只是一个地理名词——在这样一个高度碎片化的封建的德意志找了一个小地方的出版社出版。据说哥白尼临死以前才看到他的出版物,欣然闭目。哥白尼死后七八十年内,哥白尼的学说仍然得不到任何证据,它只是一个纯思想模型,和阿利斯塔克一样,没法实现广义逻辑融洽,因此他的学说不可能被任何人接受。这就是为什么他死后50年,布鲁诺主张他的学说被烧死在太阳广场,万民欢呼。他死后七八十年,伽利略晚年提出支持他的学说,被宗教裁判所判为软禁,而当时整个学界一片安宁,没有任何人反对,认为伽利略在支持一个异端邪说。但正是从伽利略开始,日心说出现证据:第一个证据金星盈亏,伽利略改进望远镜后第一次看见金星盈亏,盈亏现象表达的是一个运动遮蔽现象;随后又过几十年,也就是哥白尼死后100年,另外两个重大证据才出现:光行差、恒星视差。

那么哥白尼如此提前发明了日心说——请注意科学上的词叫发明,这个词非常好,不叫发现,因为日心说当年纯粹是一个逻辑构造,直观上没有证据,所以是发明而不是发现——标志着什么?标志着人类开始能够运用上意识上面那层思想意识的精算意识,也就是精密逻辑,重新建立宇宙观,从而超越农业文明的视野。所以,哥白尼的出现,不仅是科学时代的标志,也是农业文明行将跨界的标志,孕育出工商业文明。其实早在几千年前,就是农业文明刚发生不久,中国人在先秦时代2600年前,就已经出现货币了;也就是商业早在农业文明中孕育,但它成为一个时代、成为一个主流生存方式、成为大工业时代,却只能是在哥白尼这个宇宙观发生以后。面对这个更宏大、更运动的宇宙,它使得人类意识到一个更大的空间可以拓展,人们完全可以放弃农业思维,进入一个人类凭借思想而异想天开、逻辑重整的宇宙。这就是工业时代的开端,随后的牛顿整顿出更精密的逻辑模型。

(4)绝对时空观。

牛顿的逻辑模型,有效地解决了日心说的运行原理、整个宇宙天体的运行原理,使得阿利斯塔克所建立的广义逻辑模型不洽的问题彻底解决。当牛顿缔造出引力和惯性运动这些概念后,日心说才真正成立。当然,牛顿建立的这个日心说之上的思想模型前面还有开普勒和伽利略,而最后,牛顿的精密逻辑模型缔造出全面的工业时代,因此我们把工业时代叫牛顿时代。工业时代每一个工程师,甚至每一个工匠制造每一个齿轮所用的计算方式都是牛顿的计算方式的引申和分化。所以,日心说是对人类工业文明在宇宙观层面的提前拓展和思想预备。大家牢记:人类文明是铺展在思想家的思想通道上,而思想家是缔造宇宙观的人。一个宇宙观变革了一个新时代就开始了。

(5)相对时空观。

牛顿的绝对时空观随着微观世界的发现而不能续洽。上个世纪初,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学说出现,这是人类第五大宇宙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通过把绝对时空调整为相对时空解决了一系列问题:

第一、首次让人类知道了什么叫物质。而哲学和科学追问了数千年,没追问出物质是什么。

这里再补充下哲学和科学的区别。人类在思想意识层面上分粗疏逻辑和精密逻辑,而精密逻辑的最高代表是数理逻辑。介于精密逻辑和粗疏逻辑之间的,就是哲学逻辑。由于当时的信息量不足,参数引不出来,人们只能在比粗疏逻辑更缜密的系统上推导,但是却引不进精确化的数学计算,这时候的表达叫哲学表达。所以大家读《物演通论》,虽然有方程、有笛卡尔坐标系的示意图——注意它仅仅是示意图,而不是坐标图——但因为信息量不够,参数引不进去,建立不起精密的数学模型,因此它不是科学,而是哲学。最早哲学上的原子论也是用粗疏逻辑建立的逻辑模型,它居然能够推导出万物是由最基本的几个元素构成。原子模型居然在2500年前就出现雏形,而过了将近2000多年,真正的原子论数学模型才出现。所以,哲学和科学就是罗素所说的,仅仅是精密逻辑使用程度或精确性或确定性不同,即当哲学面对某一系统性问题最早给出求索和解答时,该问题的呈现状态尚不足以提供所有相关细节或具体参数等信息量,是为哲学洞见的前瞻性所在。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家给我提细节问题,我不会作答也无从作答的原因。因为今天递弱代偿的这个模型,仍然是一个定性模型,参数引不进来,所以很多细节问题还得留待后人去处理。

爱因斯坦通过调整时空关系,导出著名的质能方程E=mc²,能量等于质量乘以光速的平方。这个方程最重大的意义在于它首次说明质量和能量是一回事,物质即能量,但能量是什么?这个问题迄今不能回答,包括量子力学也回答不了。同时它解决了一个重大问题,我们今天的宇宙论,即所谓大爆炸学说就是137亿年前一个能量奇点,爆发出质量宇宙,这个宇宙论的奇点或宇宙论的起点就建立在这个质能方程的平台上,它居然是调整时空的产物。

第二、我们通过改变宇宙观,改变了我们对物质内在素质的了解。它推动文明延展的效应是什么?它调动了核能。

人类在此之前所调动的一切能量都是化学键上的能量。因此热力学第一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如我们燃烧木材、煤炭,用的是化学键的能量,转化的能量如果收集过来,是守恒的。

可是到爱因斯坦时代以后,我们可以调动质量里面的能量了,能量守恒拓展为质能守恒。如核电厂产生的大量能量,都是由质量转化来的,质量和能量加起来才是守恒的。所谓原子弹就是调用了质量中7‰的质量释放的能量,所谓氢弹就是调动了质量中20‰(即2%)的能量,都是由质量转化出来的能量。

第三、相对时空论,作为新的宇宙观,缔造了核能时代、电子时代、人工智能时代。当人类首次明白物质是能量的聚合产物,即两者是一回事后,我们进入了核能时代和电子时代,所以我们把今天这个时代称为爱因斯坦时代。我们今天使用的能量逐步超脱化学键上的能量,我们今天建立的所谓智能社会,都是表达在微观世界的,经过爱因斯坦重新整顿后的一个自洽系统。或者说,微观世界运动形态的表达调动了电子时代乃至人工智能时代。

由此可以看出我们人类的文明是在怎样通过重塑主观宇宙模型来完成我们的文明进程的。这叫宇宙观的既往意义。接下来是今天最核心的话题。

4、既往宇宙观与世界观的严重缺陷。

(1)只关注时空观的外延,缺失了物存内涵的观照。

所有既往的五大宇宙观都是时空观,讨论的是宇宙外部存在尺度的变化即时空外延的变化,都缺失了物存内涵的观照。从盖天说、地心说、日心说到牛顿的绝对时空说,物质和时空是脱离的,时空只不过是物质的一个展现平台。这个时候人类的宇宙观的变化是不断的拓展时空观,不断拉大时空的外在尺度,然后人类从采猎时代,进入农业时代;从农业时代再跨出不可再生的土地限制进入跨局域获得资源的工商业时代。换句话说,人类既往的文明是通过宇宙观时间和空间的外延尺度扩展,来扩大自己文明的尺度或纵深度,也就是资源调配的程度,即跨局域获得资源。

到了爱因斯坦,出现一个重大变化,他第一次让质量(也就是物质本身)和时空融为一体,他在表述上表达为一个大质量的东西放在空间中,空间会弯曲,这就是所谓空间曲率,它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引力;另外,这个物质的运动状态决定着它的时间表现形态,时空交合成一个跟与物质相关的状态。但是即使如此,现代爱因斯坦的宇宙观,总体上还是把时空外在尺度大幅度拉大,拉的比牛顿尺度大多了,第一次建立在137亿光年这个时空尺度上。他虽然第一次使得能量和质量跟时空有了关系:时空不是绝对的,它是137亿年前能量向质量转化的一瞬间,时空才随着这个物质内涵的变化而诞生,并随着物质内涵的继续变化而扩延。也就是爱因斯坦学说里已经暗含了物质内涵的概念和外在时空外延的交叉互联关系;但爱因斯坦的理论未能在这方面继续展开。就人类的整体思想而言,人类仍然关注的是外部时空的扩张,只在极狭窄的范围内,即能量质量中能量调动这个方向上,注意了物质内涵的这个视角。也就是说,人类思想仍然以外延为主,尽管已经出现了物存内涵的观照,这个观照程度仍然非常微弱。这是既往时空观的一个重大缺失:只注意外部变化和外延变化,而没有注意“时空如果和物质是一回事,那么物质和能量的内涵怎样决定一切”这个问题,或者说,这个视野的内容几乎还是空缺。

(2)宇宙观与人文世界观的脱节或失匹配,如中国的天人合一、西方的达尔文主义等。

比如中国远古时代天人合一的思想,它是前神学的最低级的思想。因为人类的文明开展在自我意识之上,也就是人把自己和自然剖判开来(黑格尔的表述),有了跟自然对立、征服自然的意识,有了自主的对自然的一个主观定向的动作,文明由此开始。而动物的状态没把自身和环境剖判开来,即没有自我意识(黑格尔的表述),文明还未发生。所谓天人合一,就是指人类还处在半动物状态,没有把自己和自然剖判开来;这么说不是贬低中国文化,这恰恰是中国文化最有价值的部分,因为越原始、越低级的思绪越具有奠基性、决定性和稳定性。这个思绪虽然是文明史上最低级的思绪,但是它却在某种程度上迎合了人和自然不能分离,人只不过是自然产物的这个思绪。须知,人类原始时代就是这个思绪,比如拜物教、图腾时代,认为某一个外物的山山水水、某一个动物或植物就是自己的血缘祖先。具体如黄帝的部族叫有熊氏部落,他把熊视为自己部族的血缘祖先;比如我们自称龙的传人,就是认为蛇或者蛇一类的动物是我们的先祖。

但此时宇宙观中天和人的匹配关系是严重分裂的,大家仔细读下董仲舒的书就能领会了。董仲舒算是中国古代对天人观念做过最清晰表述的人了,他提出一个重要的观念,叫天人感应,说某一个天象的表达,就是人世上某一个施政或者某一个社会问题的显现和照应,如果天上出现凶兆如彗星或者某一个星象不吉利等等,表明皇帝失政;如果天象出现瑞兆如某种好的天象,表示地上歌舞升平,盛世到来。也就是说,他把宇宙观和人世观表达为一个极为浅陋的对应式直观类比关系,因此宇宙观和人世观(或人文世界观),表面上说天人合一,其内在勾连关系实质上完全是由一种外在类比方式达成,粗浅而可笑。彗星出现跟皇帝施政好坏本质上绝无关系。

十九世纪,达尔文提出进化论,第一次在某种程度上把宇宙观和人世观做了一个勾连。这个勾连的成果叫达尔文主义,或者叫社会达尔文主义。

达尔文做的只是生物进化论,证明生物不是一开始就有,而是在生物进化或演化的过程中,由最原始的38亿年前的单细胞生物逐步演化而来的亿万物种。达尔文进化论的尺度极小,仅限于生物,而我们今天知道整个物质137亿年间不断在演化,生物进化只不过是137亿年物质演化的一个中间片段。这就是《物演通论》的含义。《物演通论》把达尔文生物进化的这个尺度拉到整个137亿年,说明了从能量演化出今天的人类文明社会结构的整个一系演化的通道和过程;在这个大尺度上重新解读生物进化,就叫物演即整个物质演化,尺度的变化必然导致认知的改观。

但是达尔文当年第一次提出生物进化的时候,人们立即会做一个延伸,不仅仅认为人是猴子的徒子徒孙,更把人类的文明化生存与这个自然演化进程相关联。首先把达尔文生物进化论运用到人类的社会学上有严复,他作为第一个翻译外国思想性著作的人,翻译的第一本书就是《天演论》。《天演论》是赫胥黎运用达尔文生物学说,对人类文明所做的一个探索性学说,仅仅是微微地提示了一下,人类文明可能和这个生物进化有一个匹配关系。这个书的原著是赫胥黎的《人类在自然界的位置》,由书名可知这书讲的是人类的文明生存与生物自然进化进程的关系。严复把它翻译成了八个字“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虽然把达尔文学说的核心(达尔文学说的核心只有四个字“自然选择”)扭偏了,却有效地表达了赫胥黎的思想。但赫胥黎的表述以及严复的翻译也有准确之处,准确在指出了人类文明和自然生物进化可能有一个关系。严复由此得出一个结论,人类文明也遵从丛林性弱肉强食的原则,人类社会也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由此想调动我们这个老大昏聩的民族,参与整个人类在地球上的竞存。

这说明当年达尔文学说启动了宇宙观和人世观的勾连,至少启动了这个思维;但这个思维刚一启动,就以惨败而结束,因为人类文明不是丛林原则,表面上看,它恰恰是丛林原则的克制。人类文明不是越能竞争、越能消灭对方就越能发展,人类文明反而是一种在人类群体内寻找新的人际关系的一个建构过程。比如人类在生育的过程中会生下畸形儿,动物面对这种情况会主动淘汰让其死掉,如果人类全是物竞天择的关系,那么弱者在社会中就没有生存的地位,先天性疾病的人包括先天愚型、畸形儿等生下来就应该让其死掉;可人类文明却不断的在维护这些人,以至于在达尔文学说出现以后,还出现了一门学科——据说这个学科的发明人还跟达尔文有血缘关系——叫优生学。优生学最初发生的原因就在于:人类文明的发展如果是照顾弱者,残弱或病害的基因会在人类社会中大规模发展,因为人类不会淘汰它,人类反而在保护它,这会造成人种学上的退化。由此可见人类文明实际的表象进程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丛林原则不匹配。而且如果按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描述,人类就应该没完没了的发生战争、种族灭绝,即希特勒学说才是达尔文社会主义学说的最好阐释,这显然是被全人类否决的。这说明什么?说明达尔文学说是在一个小尺度、小范围内建立的天人合一说,其宇宙观和人世观(或人文世界观)的匹配,在整体上不成立。

也就是说,既往宇宙观和人文世界观完全脱离,或者表面上的联络非常低级,非常外向化,即使开始寻找其内在勾连,也总是找不见它的正确匹配。但宇宙观是人类文明铺垫的平台,如果人类文明找不见宇宙观和人文世界观(或人世观)的真正内在联系,就说明人类还没有找见自己在宇宙中的位置。换句话说,赫胥黎所提出的那个“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的根本问题,是一个悬而未答的大课题,是迄今数千年五次宇宙观更新都没有达成的宇宙观和人文世界观间严重的断点。

5、《物演通论》有限物演宇宙观的意义

从牛顿以前的四次宇宙观到爱因斯坦的宇宙观我们已经发现,时空和物存内涵的观照正在产生勾连。爱因斯坦的学说已经表达了时空和物能存在之间不是脱离的,而是相关的意思,只不过它没有相关到人文这个领域。这说明该宇宙观里有一个空缺,使得人文观仍然跟它勾连不上,使得它仍然只表达成一个系统宇宙观,哪怕达到137亿光年,却仍然跟人类文明建立不起来联系。这就是为什么今天人类的主流学界,包括西方,迄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完全分离。无论东方、西方,任何人如果尝试着用自然科学的方式解读人类文明,在学术界是被严重排斥的,因为达尔文主义曾经缔造了巨大的荒诞。须知,上个世纪70年代出现了一批社会生物学,发现社会不是人类缔造的,所有生物都生活在社会族群中,暗示人类社会可能是从生物社会中增长出来的;但即使是这么一个专门的生物专科学派也没敢直接用生物学方式讨论人类社会问题,而是竭力把二者的中介划断,大家读一下社会生物学的书比如威尔逊等人的书即可明白。它表明人类迄今没有找见人类在宇宙观中或自然界中的位置,而宇宙观的重要性就像动物的环境寻位一样,人类找不见这个定位,宇宙观的根本问题就没有解决。

《物演通论》的递弱代偿原理就是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它第一次突破外在时空观,探讨物存内涵的延展方式,所以《物演通论》34章那个坐标示意图是一个非时空的有限衍存区间。也就是说,无论主观的时空观念如何变革,无论是否讨论时空,递弱代偿原理讨论的问题都依然成立。非时空的有限衍存区间跟这个外在时空的扩展没有关系,它讨论的是物质内在演化(即物质内涵的变化)与人类或宇宙的关系。

爱因斯坦的学说指出:能量奇点状态爆发出质量宇宙世界的时候,时空才发生。这个起点说明时空外在尺度的扩延被一个物质内涵的状态所决定,只不过爱因斯坦没有把它进一步引申到整个物质存在的内涵演动及其人类文明的接续关系上来。而《物演通论》的思想第一次把时空暂时抛开,只研究物质内涵的演变规定。这个规定一定是连带时空的,只不过过去我们缺乏了这个物质内涵或者存在内涵的观照,所以我把重点放在这个内涵上。唯有完成对物存内涵的观照,我们才能拥有超出宇宙时空外延的另一种视野,一种宇宙观与人文世界观第一次有效匹配的视野。

既往所有哲学家和科学家,也就是人类最智慧的人,普遍这样看待宇宙和人类的关系:他们认为太阳系还能存在50亿年,然后太阳才会变成红巨星,因此没有任何人怀疑人类至少还有50亿年的寿命,甚至认为50亿年以后,人类还可以飞到太阳系以外去寻求外星生存。也就是说,所有的哲学家和科学家,从来只是在外在时空这个角度上看待人类存在,认为只要外在时间和空间能持续扩展,人类就能永存。可《物演通论》的思想把时空撇开,第一次说清物质演化过程中的物质内涵——存在性:存在度、存在阈和代偿度三者的构成——它决定着任何物质的存在效力,而不是时间、空间无限扩大你就可以无限存在。既往的哲学家和科学家,在对物存内涵的认知上,其视野是极其狭窄的,他们从来没有想到时空只不过是物质内涵的一种展开方式,他们一直沿袭宇宙观与人世观割裂的旧式认知认为只要时空能延展开,我们的存在就能永恒延展。因此,不管时空外延如何扩展,如果人类对自身的物存内涵观照不清,就根本找不到自身在时空存在中的定位,根本弄不清自己的存在状态或生存形势。

《物演通论》思想基于热力学第二定律即熵增定律、基于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增定律在质量态世界的表达,通过对物存(包括能量和质量)内涵上的存在性的揭示,说明了万物如何从存在度最高的奇点存在衰变、分化出万物乃至人类社会的存在,这一系过程揭示了热力学第二定律即能量总是衰变(或者无序化演变)在对应的质量态世界有序衍存的表达,是对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的他洽证明。这是此前任何人没有探讨过的问题,这是第一次对能量、质量统一规律的揭示,第一次找见物质内涵的存在效应,第一次完全摆脱时空观的这个扩展方式,寻求存在定位,并第一次通过物质内涵的存在效力的差别,寻求到人类在宇宙中和自然中的位置。

所以,《物演通论》是宇宙观和人文观上的一个重大变革,它建立的是一个全新的宇宙观,这个宇宙观第一次把人文世界观和宇宙观对接,不仅呈现了人类乃至万物在外在时空上的分布,更呈现了其最重要的在内在宿性上分布,这就是存在度概念或者存在性学说体系的重大价值。它恰好跟我们人类不断地跨越时空、寻求存在优势,也就是不断的在外在代偿上使自己危化生存的状态匹配。它使得人类第一次在不断扩展时空的发展上,明白了自己这样发展的严重后果,从而使得人类在宇宙观和人文观的对接上,或者说,行将不能对接的这个点上寻求下一期对接如果找不见这个对接点,人类在时空外部的不断扩展、不断地占据资源、不断地扩大生存依存量,一定会把人类导向严峻的代偿极限而失存,即存在度趋零。人类只有完成对外在时空观与物存内涵的内在观照与匹配,才会放弃既往立足于外在时空尺度扩展的视野,在观照内在物性的视野上,回答和解决人类未来生存平台的重大问题。也就是说,《物演通论》的意义在于对人类生存的终极关怀,在于让人类明白人类不可能在时空外延无限铺展自己的生存平台,人类真正的平台在物性内在规定的素质上如果人类对这个素质没有认识,时空外延的继续扩大,只会让其在这个存在系统中处于更为劣势的状态。

也就是说,《物演通论》第一次把宇宙观和人世观完整对接,这就是其书名叫《物演通论》,观照的却是人的存在,人的精神存在和人的社会存在的含义,即书名是宇宙观书名,回答的却是人文世界观或人世观的基本存在位点和未来生存区间这个大话题。把这个问题铺垫好,在思想上铺垫好,在宇宙观上铺垫好,完成一个内涵宇宙观的系统证明,人类下一期存在才不会再在时空上不断寻求未来,因为那个方向上没有未来。

这里只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们今天所有的人,包括霍金在内,都寄望于人类离开地球到外星寻求生存。这可能是人类的出路吗?人类只想在时空点上发生位移,就解决自己的危机,这绝不可能。今天太阳系所有的行星如火星,它的最佳环境比地球上的沙漠恶劣得多,它没有空气,没有水分,温度动辄400度以上或者零下100多度,你与其到外星上拓展生存,为什么不在地球的沙漠和荒漠中寻求生存。更何况,离地球最近的一个恒星系,半人马座比邻星,距离地球4.2光年,按照人类今天的火箭速度,5000年单程你都到不了,而它到底有没有行星我们都不知道。今天人类见到的有行星的地方都在数十光年以外,前一段时间,发现了一个类地行星,竟然在80光年以外。而且就算你有能力跨越这个距离和速度屏障,请想你能把几个人带过去?要知道,一个人在月球待一分钟就要消耗地球上100万美元的资源,想想人类把人类往外星移民,他能移过去几个人?而且他移的过程还得借用地球资源,甚至更大的开掘地球资源。地球上几十亿人的出路怎么可能在这个方向上?所以,如果所有人继续在不断延展外在时空尺度的方向上观照人类的未来,一定把人类引向绝境,这个方向没有人类的出路。人类必须在物存内涵的观照上寻求非时空或超时空的宇宙观生存平台,这是大家理解我著作的一个核心观点。好。我们今天宇宙观的意义讲到这儿,我们这个题目结束。

(0)

相关推荐

  • 对黑格尔的批判(3)

    --只写最优质的哲普内容 序言: 上文我们说完了黑格尔哲学的目的所在,那么黑格尔是以如何的形式来具体展现他的整体哲学思想?我们需要从哪些方向来认识他的整体哲学思想?他的哲学思想其合理性又在哪里? 本文 ...

  • 谈谈哲学方法论的创新与发展问题

    一.问题的提出 有一个发人深思的怪象:不论自然科学还是社会其它科学,还是思维科学,不谈发展,但都在发展,唯独哲学,囗口声声喊发展,但就是不发展,原因何在? 本文欲从方法论的角度,开启哲学发展的大门,以 ...

  • 易理正源(下)——前言

    易理正源 (下) 王可祝著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从认识论说起 第一节  存.在.象 第二节  记.忆.认.识.知 第三节  主.客.观.对.错.对象.行为 第四节  对与错的判断依据 第五节  论有 ...

  • 电脑的操作系统经常换,那你的思想操作系统呢?

    我们知道电脑的操作系统会迭代更新,比如windows xp到windows10,这个升级迭代的过程使得我们的电脑功能越来越强大,呈现给我们的直观感受就是越是最新的操作系统,其功能是要比之前的低版本功能 ...

  • 王阳明良知学的宇宙观:“一气流通”的意义世界、伦理世界

    在阳明良知学的系统内部,存在一个隐秘的思路:"一气流通".如果说阳明学对宇宙问题有何思考,那么,可以用此四字来加以归纳.换言之,"一气流通"是阳明学的一个宇宙论 ...

  • 什么是有意义的事儿,或许每天能赚10万、...

    什么是有意义的事儿,或许每天能赚10万.100万,1000万. 我是商人. 商人证明自己成功的方式太简单了. 多赚钱,多喝酒,多抽烟,多打P就行了. 自从我放弃了喝酒,抽烟,打P,很多朋友就消失了. ...

  • 练习高难度的瑜伽体位法有何意义?

    练习瑜伽体位法应该"隔三差五,回到基础",重视基础体位的练习,因为往往基础的体位的掌握和精进才是真正的"高级"的练习. 那么问题就来了,既然基础是重点,&quo ...

  • 2021年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最新政策--解读及意义

    3月24日召开的部署实施提高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等政策,激励企业创新,促进产业升级.为落实<政府工作报告>支持企业创新有关举措,会议决定: 1. 今年1月1日起,将制造业企业研发 ...

  • 中国古代神话考(五)--中国古代神话的宇宙观

    莽荒时代,古人跻身于天地之间,弱小无助.艰难求生,对天地和自然现象的敬畏之情发自内心,当力量无法战胜现实时,幻想便成为了有效的自我安抚手段,于是人们尝试用神话的方式对宇宙作出解释. 创世神话讲述宇宙起 ...

  • 上市白酒企业的研发投入有哪些意义?

    2020年A股19家白酒股上市公司洋河股份与五粮液研发费用投入过亿元,分别为2.6亿元.1.31亿元.研发费用增速较高的口子窖,主要侧重基酒和成品酒分别组织生产:舍得酒业加大研发的工艺包含14道关键控 ...

  • 三星堆考古惊艳世界!而江西的七星堆,对考古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沉睡三千年,一醒天下知".3月,四川三星堆遗址的最新挖掘成果再次惊艳世界,造型大胆的金面具残片.巨青铜面具以及青铜神树.象牙等500余件出土文物都透露着神秘的气息. 三星堆遗址考 ...

  • 研究发现四种对溃疡性结肠炎具潜在治疗意义的机会性“病原菌”

    来源:中新网 2021-05-08 12:12 记者7日从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获悉,该所马占山学科组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合作,发现四种对溃疡性结肠炎具有潜在诊断和治疗意义的机会性"病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