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定律:风险共担与安全边际 风险共担与安全边际是两项朴素的历史常识。 风险共担: 1、鉴于市场出现...
风险共担与安全边际是两项朴素的历史常识。
风险共担:
1、鉴于市场出现局部泡沫化特征,为了维护基金投资人利益, $牛顿定律(P000484)$ 拟最早于两年后,即2022年底再考虑进行超额收益业绩提成。本基金不会用投资人的资金去赚“泡沫的收益”,同样也不会去赚“泡沫的业绩提成”。(风险与收益的不对称)
2、本人合伙运营了两家基金公司,一家私募股权,一家私募证券,目前股权公司投入资金开始陆续收回,未来两周个人将追加牛顿定律投资400-500万元(追加后跟投资金总体翻倍)。未来在剩余资金收回后将继续追加。持续保持个人可投资流动资产绝大部分用于基金跟投与公司运营。
上述决策均是为了将基金经理与投资人的收益、风险进行深度绑定。
安全边际与价值洼地:
投资中的风险控制是根本所在,否则跟投再多也没用。当前市场出现“基金牛市”与“抱团牛市”的市场分化特征,基于对此现象的分析,再来阐明下基金当前的核心投资思路。
近日我在雪球发文:“当一群人行为高度一致时,很可能不是他们天然的想法和观点一样,而在于背后形成了一致的激励机制。”
对于整体市场而言,阴谋论的归因思维通常不可取。在我看来,“抱团”只是表象和结果,背后更多是公募基金的运行机制所决定的。当前,权益资产规模超过千亿的公募基金超过20家。对于一位管理资金超过500亿的主动权益型基金经理,会面对哪些主要约束和激励?
1、深度研究并买入一家市值500亿以下的公司变得越来越不“经济”,如果买入10亿资金,只能占到持仓的2%。而A股市值超过500亿的公司不到300家,占比不到8%。当前头部基金被群众热捧,巨量的增量资金可能只能选择继续“被迫”买入千亿及万亿市值的大型公司。与此同时,大量中小市值公司被冷落,市场资金被核心资产所“虹吸”。
2、公募基金收入基于资金规模,在规模做大后,风险偏好有可能会明显降低,不排除一些基金会形成对长期确定性的过度追求,哪怕以牺牲收益率为代价。一些基金经理会认为买入50倍、100倍市盈率的核心资产从长期看最多赚得少点,但是赔不了钱。
不难看出,上述约束和激励助力推动了这轮“抱团牛市”的盛况。这其中潜藏着两大风险:1、当“长期主义”由稀缺变得充裕后,长期主义便很难创造超额收益,并会导致收益率低于市场水平。2、如果后续增量资金跟不上,或者市场因某种因素大跌导致基民持续赎回,引发负反馈效应,一些估值虚高的“抱团股”会受到很大冲击。
分析至此,我们的结论与策略也非常明确了:部分中等市值(200-1000亿)、估值合理的优秀公司在目前的市场状况下,成为了市场的价值洼地。
这其中还隐含着一个红利:一家中等市值的公司一旦在行业中展现出其垄断力,利润规模跨越30-50亿水平,市场很可能便会给予“核心资产”般的待遇。举例来看:
一家净利润20亿,25倍PE,市值500亿的细分领域龙头公司,伴随行业增长与市场份额增长,三年后实现40亿利润规模。即便此时利润增速回落至15-20%,基于其行业垄断力、长期增长的确定性与更充裕的二级市场流动性,给予“核心资产”的估值水平,35倍PE,三年后该公司的市值为1400亿,整体收益率180%,年化收益率40.95%。
当然这是理想状态,鉴于中等市值公司确定性可能稍弱一些,给予70%的实现概率(估值合理状态下,判断错误盈亏均不会太大),则收益率为126%,年化收益率31.23%。
最后用一句话总结就是:现在是核心资产的牛市、泡沫市,最好、最安全的策略并不是买入核心资产,而是买入当前具备安全边际,在不远的未来能够成为核心资产的公司。
以上正是牛顿定律正在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