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燕中 | 何谓肺朝百脉

《素问·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

“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府,府精神明。留于四藏,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

一、名家注释

姚止庵注:“病气为淫,食之精气亦以淫言者,皆指其余而称也。”

张介宾注:“浊,言食气之厚者也。”“精淫于脉,脉流于经,经脉流通,必由于气,气主于肺,故为百脉之朝会。皮毛为肺之合,故肺精输焉。”

王冰注:“心居胃上,故谷气归心,淫溢精微入于脉也。何者?心主脉故。”

李中梓注:“水饮入胃,先输于脾,是以中焦如沤也。脾气散精,朝于肺部,象地气上升而蒸为云雾,是以上焦如雾也。”

张志聪注:“肺应天而主气,故能通调水道而下输膀胱,所谓地气升而为云,天气降而为雨也。”“水精四布者,气化则水行,故四布于皮毛,五经并行者,通灌于五脏之经脉也。”

王冰注:“从是水精布,经气行,筋骨成,血气顺,配合四时寒暑,证符五藏阴阳,揆度盈虚,用为常道。”

二、经文白话解

本段是《黄帝内经》中很著名的经文之一,很多后世的中医理论源于此,也经常被许多著名医家和医书引用。从字面上看本段经文主要是介绍“食气入胃”和“饮入于胃”后的代谢途径和过程。大学教科书中都认为是水饮和五谷入胃后的精微物质的输布过程,以后大家都把它看作是解释中医生理的重要依据。不过从本段经文的标题来看,本篇主要讨论的是有关

“经”与“脉”的问题。为了弄明白经文的深刻含义,先把这段原文翻译成白话:

“食气入胃后,其精的部分去肝,肝精所化之气去筋。食气入胃后,最厚浊的气归于心,而心气生的精入脉中。脉中的气流行于六经,六经的气归于肺,肺面向所有血脉,同时肺输送经气于皮毛。小的血脉将肺所输布的精集合起来,肺行气在府,府内阳气充足则表现为精足,而人体的神志则表现出聪明。精神藏于肝、心、肺、肾四藏,而气归于权衡,中焦脾胃,当中焦权衡平衡时,在寸口的部位形成寸口脉,通过寸口脉的平衡与否来决定生死。

饮入于胃,游行精气而满溢在胃中,向上输送到脾,脾气散精为气,上归于肺,肺气通调水道,向下输入膀胱。水与精横向输布四个方向,水与精则向五经纵向并行,水精四布合于四时,五经并行合于五脏藏精,阴阳的揆度权衡所以才正常。”

三、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

很多书上都认为这段文字是在讲饮食代谢的过程,其实不然,此段经文一开始介绍的是关于精气与肝、心的关系。肝与心的关系是木与火的关系,同为阳,又都是主神明,与情志相关。经云:“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经文讲到食气入胃后,其中精的部分养肝,而气的部分养筋;对于心来说情况正相反,食气入胃后,其中气的部分归心,而精的部分入于脉。

肝为少阳,心为太阳。少阳在成长过程中还需要食气之精的濡养,而食气中阳气的部分养筋;太阳已经是阳的极限,心藏神由食物的浊气来营养,而其精的部分灌于血脉。肝心同主神志,但“肝藏血”为“心主神明”的物质基础,所以“散精于肝”,而“心主神明”为“肝藏血”的功能表现,也就是“浊气归心”。筋由肝之精化气来濡养,“淫气于筋”;精灌注于脉而化血,“淫精于脉”。此段内容主要介绍了肝、心两脏是如何依靠食气的精气来营养的,以及不同之处。

四、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

血行脉中,气行脉外。中医有气行则血行之说,如果气血被分隔于脉的内外,气又是如何行血的呢?实际上脉中血的推动,是源于肺之宗气,宗气主呼吸,在一吸一呼这样一个动作中,就已经将精气灌注于脉中。而这个推动脉搏的气,是流行于“脉”外,在“经”中流动,经气由肺所生,肺所主。临床上当经气不足时,主要补经气的药物,也就是补肺气的药物,包括人参、黄芪等。

五、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

脉外之经气归于肺,肺气又贯心血脉,并输送精到皮毛。这里涉及一个问题,就是“经”与“脉”的问题。记得很久以前听一位中国大陆的针灸大师讲课,他当时提到了一个问题,就是“经”与“脉”有何不同?经脉是针灸学中经常提到的一个概念,但要是仔细分析起来还真是有很多内容需要搞清楚。

“经”与“脉”的不同点是气行于经,血行于脉;心藏脉,肺藏气。“经”与“脉”的共同点是经脉同源,都源于肺气。肺聚积了水谷精微之气,再加上天之清气形成宗气,宗气主呼吸,贯血脉,推动卫气。

因此,所谓肺朝百脉,实际上是说明肺的其中的一个功能,即所谓:气行则血行。是肺气推动营血于脉中,最后肺将精气输于皮毛。小的毛细血管称为毛脉,由肺气所推动的心血脉流向四肢的经脉走向是:手之三阴从胸到手,然后接手之三阳,再接足之三阳,最后通过足之三阴再回到心肺。其中由肺心所推动的血脉将精气输送到在皮毛的微小血脉,这是个精化气的过程,精血回流五脏是五脏藏精的过程。经脉始于手太阴肺,是由于肺气推动肺之经脉在先,然后才是手少阴心脉,从这样一个顺序也可以看出肺气行则心血行的规律。

临床上常见肺气不足与心的血脉不足的病症。《伤寒论》中有一个名方炙甘草汤就是为此证而设,炙甘草汤又名复脉汤,其主要临床表现就是脉结代,是由于肺气不足和心的血脉不足而形成。方药组成为:炙甘草、生姜、人参、生地、桂枝、阿胶、麦冬、麻仁、大枣,以清酒与水共煎,有通阳复脉。以后又出现很多不同的加减复脉汤,治疗方法都是一样的。从这个方子也可以看出,以补肺气药为主药,炙甘草、人参,但这里没有使用黄芪补肺气,是因为黄芪补肺气而行经气,人参补肺气而行血脉,两者有区别。这里通阳的药物只要一味桂枝,桂枝的功能是祛风,风起是由于营郁,桂枝主要用于解营郁,通血脉。其他药物则多以养血活血、通脉柔肝为主。

六、行气于府,府精神明

这是肺的另一个功能,就是行气于府,这是对应“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这里的“府”应该包括肺之府大肠,脾之府胃,肾之府膀胱,以及三焦之府。肺气行气于“府”的作用是推动“府”的泻而不藏。“府”的阳气旺盛则气机通利,精者,阳气也。因此称之为府精。神明就是肝、心的精气平衡。所谓“府精神明”也就是精神平衡,精藏少阳相火,神藏太阳君火。天有一丸红日,人有精神君相。天上的一丸红日主天地间热与明,人有精神主神明与精藏。

七、留于四藏,气归于权衡

这里的四藏应该是肝、心、肺、肾四脏,代表上下左右,或者东西南北。“留于四藏”是指“府精神明”留于四藏,或者就是精神留于四脏。也就是气、血、精、神、魂、魄藏于四脏,四脏阴阳平衡,则气归于平衡。

八、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

肺主气,肺为气之海,其气灌注血脉,推动经府气的运行,当气归于平衡了,这时寸口就表现出脉搏,其长度为一寸九分,因此称为寸口。气口脉在肺经上,显然是肺气所主。而肺与脾又同为手足太阴经,脾为中焦之枢纽,前面说了留于四藏,气归于权衡也是中焦脾脏的平衡。脾土为中焦枢纽,肺主气血的运行,当权衡已平后,气血运行的状况表现在寸口脉,而且通过这个成寸的脉搏可以判断气血的运行平衡情况,因此以决生死。

九、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

这里的饮是指水饮,入胃以后,其作用是“游溢精气”,释字:游者,《说文解字》:“旌旗之流也。旗之游如水之流。”溢者,《说文解字》:“器满也。”水饮入于胃后将精气游溢起来,然后上输于脾。这里并不是单指水饮代谢,还包括肺气的通调经府与血脉的作用,这段主要是介绍肺通行水道的作用,也是经府的一部分。本篇的标题是《素问·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全篇内容还是紧扣主题的。

十、脾气散精,上归于肺

脾化精为气,上归于肺,由于肺位于人体阳位,为气海,所有精微物质都以气态形式上于肺,再输布到各个脏腑。由胃腐熟而来的精微物质输送到脾以后还是不是气态,需要脾的转化。脾的功能是主运化,这里有两层含义,第一是运输的意思;第二要气化,是转化精微为气态,有利于运输,这样肺才可以接受。经云:“上焦如雾”,就是这个意思。

当脾虚湿盛时,脾气散精的功能就会减弱,清气不升反降,而表现腹胀、腹泻等症状,同时也会影响到肺气的输布功能,而造成肺气虚损。治疗当以健脾化湿,《伤寒论》中的人参汤即为此证而设,人参汤的药物组成与理中丸相同,人参汤以人参为主药,这里有补脾肺之气的意思,同时有干姜、白术、甘草健脾燥湿。是一个常用方,后世医家多以此方为基础方进行加减。

十一、通调水道,下输膀胱

这是肺的功能,肺行气于“府”,前面说了,这个“府”应该包括胃、肠、膀胱和三焦,通调水道是三焦的功能,是因为肺气通,所以三焦之气才通,三焦气通则水道通,这个水道是指下焦水道,水液从小肠来,注入下焦后再渗入膀胱。因此这里所强调的功能是肺行气于“府”。肺气盛则水道通,这个理论在临床中应用很广泛,例如,提壶揭盖法就是一个例子,所谓揭盖就是宣通肺气,肺气通则三焦通,也就是所谓的宣发肃降。当然补肺气还不仅是宣发肺气,还要补充肺气,只有肺气盛经府才能通畅。由于三焦是气、水的通道,因此通利三焦对通利气、水的道路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这也为后世医家建立三焦辨证方法奠定了一个理论基础。

十二、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

这里的“水精”就是本段开始讲的“饮入于胃,游溢精气”的结果,“四布”是指四脏或者4个方向,基本上都是横向输布的。五经并行应该是指纵向输布的,经者,纵向连接南北两极的经脉。通过这样横纵方向把水精输布到全身各处。同时“四布”合于四时,“五经”合于五藏。五藏在自然界就是五行所藏,所谓木藏、火藏、土藏、金藏、水藏;在人体就是指五脏所藏。经文当中很多时候不分五脏与五藏,但从其本意来看五脏和五藏还是有区别的。

“水精四布”合于四时的阴阳变化,“五经并行”合于五藏的生、长、化、收、藏的变化,阴阳的揆度(测量、度量的意思)就是正常状态。

因此,从表面上看这段经文好像是在讲五谷与水饮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究其实质还是围绕着“经”与“脉”的问题在讨论。经文通过水谷精微的输布过程,明确了“经”与“脉”与脏腑之间的联络关系,确定了以肺气为动力源头的气与血的输布。

总之,肺气的主要功能有三,第一,主血脉运行,气行则血行。第二,主经气运行,肺气主为气。第三,助“府”气之运行,通利三焦气、水通道。气行于经,血行于脉;肺主气,心主脉;气主动,脉舍神。虽然肺气是一身之气的根本,但血行于脉中,还与肝心相关,心藏脉主神,神者,血之精气,心神对脉搏跳动的影响体现在脉的神气上,因此临床上治疗方法也要考虑到这些因素。

本文摘自《闯关记我的《黄帝内经》觉悟之旅》

尊重版权,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朱燕中

编辑:釋慧祥

(0)

相关推荐

  • 传化之腑

    ​传化之腑: 胃. 大肠.小肠. 三焦.膀胱 五者泻而不藏 具有消化吸收 并且转输 水谷精微 的功能 故称传化之腑 "此受五脏浊气"辨识 摘要: "此受五脏浊气" ...

  • 卫气的分布

    卫气的分布 卫气因时之不同,而在身所布之处不同.但其所出之处.所行途径.方向.方式.道路是相对固定的. 1卫气之所出 由于经文自古流传版本不同,因而在<灵枢·营卫生会>中出现了两种记载,一 ...

  • 《食气入胃之后》

    也就是人体摄入饮食五谷,到了胃部之后的去向问题.对此经文有着明确描述. 经文曰:"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也就是,食气入胃之后有两个去向:第一 ...

  • 新加汤临证探微

    ​​​​​ 新加汤出自<伤寒论>第62条,"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本条文的病因病机是太阳病发汗以后,气血津液损伤不能够 ...

  • 朱燕中 | 五腧穴流向为什么与十二经脉不同?

    昨天 今天为大家分享来自朱燕中教授近期直播<走进"黄帝内经·灵枢": 浅谈经络中最好用的"五腧穴">中的精华内容,希望对中医经典感兴趣的你能有所收获 ...

  • 朱燕中:如何高效学习中医不走弯路?

    朱燕中:如何高效学习中医不走弯路?

  • 朱燕中 | 《黄帝内经》对痹症怎么看?

    一.不与风寒湿气合,故不为痹 痹证的病因是风寒湿三气合而致病,这三种邪气的性质各不同,风为阳邪,主开散,风邪袭人在外开卫气,在内瘀滞营阴,主要表现为汗出.发热等症状.这是风邪从外侵袭人体的特点.在内肝 ...

  • 朱燕中:腧穴背后的秘密有多少?

    上医健康 今天 有一个穴位的名字很特殊,是足阳明胃经的第25个穴,叫天枢穴.顾名思义天上的枢纽,一定是中心位置,是哪一个枢纽呢?北斗七星中的第一颗星也叫做天枢,北斗是由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 ...

  • 朱燕中 | 内经中九针的功能与制作方法

    [灵枢原文] 九针之名,各不同形:一曰镵针,长一寸六分:二曰员针,长一寸六分:三曰鍉针,长三寸半:四曰锋针,长一寸六分:五曰铍针,长四寸,广二分半:六曰员利针,长一寸六分:七曰毫针,长三寸六分:八曰长 ...

  • 朱燕中 | 方刺之时,必在悬阳,及与两卫

    朱燕中 | 方刺之时,必在悬阳,及与两卫

  • 朱燕中讲灵枢3 | 知其往来,要与之期

    朱燕中讲灵枢3 | 知其往来,要与之期

  • 朱燕中讲灵枢 | 九针十二原题解释

    九数为阳之极,应在天为气,九针调气:十二数应月为阴,十二原穴主藏精.九应天之气,十二应地之泉.本篇论述九针之道与阴阳血气之相合. [题释] 九数为阳之极,十二原穴主藏精.九应天之气,十二应地之泉.本篇 ...

  • 朱燕中教授讲《黄帝内经》合集(收藏版)

    <黄帝内经>的学术成就是任何个人所创立的方法都不能替代的,想要真正掌握针灸治疗方法的精髓实质,提高临床疗效,只有全身心投入<黄帝内经>研究,找到其固有规则,然后照此行事,这是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