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家长爱的是成绩还是孩子

有一位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在初二年级时成绩下滑,于是辞掉工作,到学校附近租赁了一套房子,陪孩子学习。然而看到自己的孩子虽然努力了,但成绩依然很低,于是告诉孩子,你的成绩如此低,怎么也没有提高,我也没有必要陪你,你还是住校吧。

当我问这位学生,你为什么又要住校时,孩子不好意思,没有自信的说,妈妈嫌弃我考试成绩差。看到此景,我更觉得家庭教育的普及,路漫漫其修远兮。作为父母,我们到底爱孩子的成绩,还是真的爱孩子本身。

说到爱,我认为我们家长要把握以下四点来理解爱的真谛:

1.爱是不讲条件地对对方好的一种情感。

我们爱一个人,就是希望对方好,希望对方快乐幸福的一种利他感情,并且不讲条件,不求对方回报。

如果我们父母爱孩子,那是我们单方对孩子好,而不能以孩子的行为作为条件。作为家长,爱孩子的理由只有一个,那就是他是你的孩子,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其他理由。

2.爱是整体地接纳对方。

爱一个人,意味着完全接纳对方。不但要接纳对方的优点,同时也要接纳对方的缺点。如果我们只接纳对方的优点,而无法接纳对方的缺点,那就说明我们并不爱对方。

父母爱孩子,就是要无条件地整体地接纳孩子,绝对不能只接纳孩子的优点,而不接纳孩子的缺点。当一个孩子被完全地接纳时,他才能感到自尊。

3.爱是一种接纳和欣赏的情感关系。

爱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情感关系,是建立在爱者与被爱者之间的充满温情的关系。这种关系是以平等为前提的。当施爱者以被爱者的利益为出发点,尊重对方平等地对待对方而给予爱时,此时的爱是真爱;当施爱者居高临下,不问被爱者的感受和需要而给予爱时,此时的爱是施舍、压迫和私心的满足,根本与爱本义是背道而驰的。

很多家长在爱孩子的时候,根本不管孩子的感受,与其说他们爱孩子,倒不如说他们要满足自己的“爱孩子的需要”更准确。只有父母平等地对待孩子,单纯地以孩子的利益和感受为出发点,在完全地接纳和欣赏孩子的前提下来表达对孩子的爱,对孩子来说才是一种没有害处只有益处的美好情感。在这种爱的关系下,孩子才能健康成长。

4.爱的有无是由被爱者决定的。

当施爱者表达自己的爱时,如果被爱者接收不到,只说明是施爱者单方行为,与被爱者没有关系。只有被爱者接收到了爱,才说明有爱。

家长经常犯的错误就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爱孩子,他们以自己的主观判断和意愿为出发点来爱孩子的。只要他们自己认为什么对孩子有好处,他们就武断地为孩子做这做那,根本不问孩子的感受。这种专横武断的所谓的爱,破坏了爱的平等性,而对被爱者是一种折磨。

事实上,很多家长正是在爱的名义下,用他们所谓的“爱”毁了孩子。爱能否对孩子起正面的激励作用,关键在于孩子是否感受到是爱,如果孩子没有感受到爱,无论家长怎样认为,都不能说明有爱。所以家长们必须记住你爱不爱孩子,不是由你决定的,而是由孩子来决定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