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瓜斋:放大本字帖的利与弊
近几年来,出版社流行印制放大版字帖,封面上的推介语,都是什么“高清放大本”“彩色放大本”。可买回来一看,tmd,放大是放大了,高清却多半没有。从技术上来说,放大和高清,都不是什么难题。那为何印不出高清的?态度问题嘛。出版社没有去博物馆借真迹印制,只是从其他拙劣版本翻印,能高清吗?
有一次,买了国内翻印日本二玄社的字帖,拿着跟国内正规出版社的一对比,发现前者更清晰。所以说,底版很重要。
好。就算有的字帖做到了高清,那放大就一定好吗?
放大本的好处,我猜,可能就是方便临习者看到笔画的细节,在临摹时能做到毫芒必究。不过,我觉得这是杞人忧天、画蛇添足。
我的意见是,如果书法学习者的灵魂是丰富细腻的,再小的字,他也能看到细节。如果学习者的灵魂是粗糙的,放大几倍,都未必能看到细节,那我建议他还是不要学书法了。
称为“放大本”,说明原迹的字比较小。所以,我还有一问:就算出版社要照顾到最广大的学习者,要放大,那么很小的字,适合放大吗?
这个要具体看待。我觉得,像王羲之的那些传本墨迹,是不适合放大的。
早年,我初次见到放大本的《兰亭序》,就觉得怪怪的,感觉神采漏了一大半。这个道理容易懂:精致的东西,总不能占有太大的面积或体积。只有“小巧玲珑”,没有“大巧玲珑”。大巧,是跟“若拙”搭配的。杜甫有诗句曰:“或看翡翠兰苕上,未掣鲸鱼碧海中。”你把翡翠搞鲸鱼那么大试试。
下面这些也不宜放大:
有的书法家的字就可以放大。比如赵孟頫的行书《心经》之一种,放大看,精致没有失掉,雄逸有所凸现。
千古小楷《灵飞经》,也经得起放大:
赵孟頫是学王羲之的,那么为什么赵的字能放大,王的就不行?我猜,其中一个原因,王的传本墨迹,大都出自临摹(双钩法),无一件真迹。临摹品虽下真迹一等,但就是这一等,导致问题。比如《兰亭序》里的几个字:
类似的过多的不自然的映带牵丝,在《兰亭序》乃至羲之手札里不鲜见。这些笔画现象,影响了字的质量。本来,“右军如象,北海如龙”,说明王羲之的字有雄强的一面,但我们看到的那些摹本,大量的为牵丝而牵丝、为破锋而破锋的“碎笔”,搞掉了右军的“象”。
不过,就算是原迹,有的书法家的字也不适合放大。比如孙过庭的《书谱》:
放大,不光是放大了来观察、欣赏,还有是否要在临写时放大的问题。《书谱》的字,就是用笔尖在纸上那样擦、蹭出来的。倘若你要放大了去写,很有可能孱弱得不能看。因为当你要用笔尖去擦大几倍的字出来,笔画之间的留白就会变大;而当你想解决留白过大的问题,你就又得压下去笔写。这是一对矛盾。有人说,那我用大笔擦、蹭大字嘛。可是,绿巨人跟小矮人的蹄印,风格是不同的。此外,孙氏直承二王而更加圆转,不是那种靠骨力取胜的字。从这点来看,它也不适合放大。
也就是说,风格柔媚的字,一般不宜放大。骨肉俱匀的字,可以放大。以骨取胜的字,适合放大。这个“骨”,我在这里主要指的是其结字上的峻拔之姿,而不是说骨感、瘦。或者说,写大字,结字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
不过,赵孟頫的字,似乎也不适合过度放大来写。我曾经用赵体楷书进行大字创作,总觉得结字上抱成一团,缺乏舒张之势。于是我加入一些魏碑的笔法和结字特征,看上去好很多。这又说明,创作是另一回事。
所以,我的保守看法,临帖时,尽量接近原帖大小。希望出版社在出字帖时,尽量出一些原迹尺寸的字帖。如果那样不好排版,至少也要标明原迹的尺寸,好让临习者心里有谱。至于创作,需要创作者汲取所学碑帖的营养,字的大小,可能更取决于创作者如何运思。
这才会有黄庭坚、王铎他们的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