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县吕智杰:我的父亲吕二强之谋划高码头致富
谋划高码头致富
搞建设、抓农业、上副业、早脱贫,是父亲在高码头提出的工作目标。高码头有300户、1500多人、3361亩耕地,在城关公社是人口较多的大队,主要靠种地吃饭,社员很穷,连大队部也没有。每到雨季积水围村,学生上学、社员下地,农用车辆出入都不方便。
解决高码头出行难,是高码头大队群众热切期盼的事情。父亲和包片儿人员在社员陈会来家住下来。经过十几天的调查研究,提出了在高码头村南挖一个“社会主义大坑”的具体方案:大坑长100米,宽60米,深5米。取出来的土用来垫道,解决出入村难的问题。大坑逢涝可以蓄水,遇旱可以灌溉农田,还可以搞水产养殖。这个意见提出后,得到了支部书记陈树桐的大力支持,他向父亲表态:“吕部长,这个大坑咱挖定了,你说怎么干,咱就怎么干,我们保证完成任务!”
高码头动员全大队青壮年,经过一个秋天的大干,按规划挖成了大坑。挖大坑取出来的土垫道5华里,三条出村道路比原来提高了一米,解决了高码头出行难的问题,也解决了低洼地排水问题。父亲和县苗圃场联系,陈树桐出面用生产队的骡子拉大车,从几十里外拉来上千棵树苗,种在大坑周围,里边是两圈垂柳,垂柳的外边是三圈槐树,坑中还放养鱼苗一万尾。春来绿柳依依,倒映水中,鱼儿时而欢聚,时而逃散;夏季柳槐婆娑,劳累了一天的人们摇着蒲扇,在星光月下乘凉,唠唠家常,交流思想,增进情感。更让人欣喜的是,逢年过节,每家还能分到几条鱼改善生活,老百姓交口称赞。
1972年旱灾,这个大坑的蓄水,保证了大队几百亩地抗旱灌溉,秋收没有减产,各家分到了足够的口粮。人们都说:“如果没有这个大坑,今年咱大队不知会有多少人要挨饿呢。”
盛夏的一天傍晚,天阴得很沉,夜半时分电闪雷鸣,瓢泼大雨从天而降。父亲起身,穿上雨衣拿着手电筒消失在夜幕中。他首先查看烈军属、五保户家的房子安全不安全,漏雨不漏雨。天刚发亮,又跑到村外的地里查看庄稼地的积水情况,哪块地积了水,哪块地边冲了浪窝,哪条田间道路被冲坏不能走了,把情况掌握得一清二楚。
第二天早晨,父亲召开大队干部和小队长会。高码头有九个生产队,人到齐后,父亲对支部书记陈树桐说:“昨天下雨咱村烈属李连种家的房漏得不轻,马上安排人去给他收拾。”然后对九队队长范丙轩说:“你们队南洼那块地积水了,赶紧安排人去排水,别泡坏了庄稼。”对五队队长陈树堂说:“五队东洼那块地道边冲了浪窝,赶紧安排社员去填平。”把几个队的情况都说完后,在场的大小队干部无不感动敬佩。身为城关公社的领导,他全心全意为社员着想,吃苦在前,以身作则,赢得了干部群众的尊重,无论大事小情,只要他说了话,无人不听从。
父亲想,高码头要想致富只靠农业不行,发展农业只能解决社员的温饱问题,要真正让这个村富起来,还得建厂子搞副业。他首先和支部书记陈树桐商量,建个大队部。村里的副业摊也安排在大队部里,一来便于统一领导,二来便于管理,三来便于统一提供后勤保障。
这个建议得到了全大队社员的拥护。大队盖房班领班王夫勇主动找到陈树桐说:“陈书记,听说咱村盖大队部,这个任务我们承担,一分钱不要,一个工分也甭记,管大伙吃饱饭就行。”动工后,不在盖房班的社员也来助工,拉水的拉水,运料的运料。经过全大队共同努力,1970年春,一个占地3亩,有新房25间的大队部建成了。
大队部建成后,先后建起了罐头厂、橡胶厂、木器厂。为了把厂子搞活搞好,父亲还把老家高官公社搞企业有经验、有门路的吴凤麟、安振芳、陈汉甲等人介绍给陈树桐,让这些人帮着把这几个小厂搞好。后来,这几个厂子都很红火,增加了集体收入,高码头成了全县有名的富裕大队。大队有了积累,群众过上了富裕的日子,还抽出资金支援国家建设。1976年搞机井会战,高码头拿出了八千元;1977年县里筹建化肥厂,高码头出资一万元。
编者简介
赵志忠,笔名赵刚,号国学守望者,1973年4月生,河北省献县淮镇人。作品发表于《诗刊》《中华诗词》《中华辞赋》等。中国作家协会《诗刊·子曰诗社》社员,诗词中国·中华诗词网2017年度优秀通讯员,采风网2017年度十大新闻奖获得者,河北省诗词协会会员,河北省采风学会会员,河北省沧州市诗词楹联学会副秘书长,沧州市新联会常务理事,沧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沧州骄子》编委,《诗眼看世界》创始人,采风网沧州站站长,献县知联会理事,献县新联会副会长、秘书长,沧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七次代表大会代表等。
如果喜欢,就请“稀罕”或“喜欢”一下,然后转发与大家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