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卿人生之二十九:第二十八章 沧州勇士战非典 救死扶伤立军功

请点击上方“诗眼看世界”加关注,赵刚问好!

  

 槐卿人生之二十九:第二十八章

沧州勇士战非典  救死扶伤立军功

编者按:从今日起,诗眼看世界将连载沧州青县韩中清先生的《槐卿人生》系列文章。我和中清先生相识于网络,他原为《沧州晚报》记者,现任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外联主任、人民日报社市场报网络版《时讯中国》编辑部副主任。我于2019年与中清先生共同发起《沧州骄子》系列丛书征稿,中清先生为主笔,我负责丛书文稿的宣传工作,现如今丛书首卷已出版,之后先生又出版了《诗词背后的故事》,又于今日获息,中清先生正在创作《槐卿人生》系列文章,并征得中清先生同意,诗眼看世界将全网首发。让我们围坐在沧海之滨大运河之畔的槐荫之下,与韩中清先生一起畅议人生,共享此人生乐事吧!

槐卿人生

韩中清

第二十八章

沧州勇士战非典  救死扶伤立军功

读者朋友,17年前全国人民战非典的情景你一定还记得。那时我在沧州市防治非典办公室,主要任务是搞宣传工作。刚才我查一下剪报,从2003年4月23日至6月21日,一共采发防治非典的稿件50多篇。其中有《四条国道沿线餐饮旅店:暂停》《市人大代表张玉仓向市政领导“请战”》《肃宁县29人受到责任追究》《防非典,俺们也出一份力》《半月检测来沧人员二十万人次》《为了父老乡亲的安康——介绍工商干部曹连才的事迹(与曹春亮合作)》《小汤山医院的沧州勇士》等文稿。下面请看我采写的通讯《小汤山医院的沧州勇士》。
在世人瞩目的小汤山医院里,来自全军1200多名白衣战士,同SARS展开激战,谱写了一曲曲惊心动魄的壮歌。
在这支精兵强将的队伍中,有三位是咱们沧州的勇士。近日,记者通过电话分别采访了他们。
张观臣:讲述夏日的“冰雕”故事
遵照中央军委主席的命令,武警总部向小汤山医院派出300多名官兵,一线部队临时党委书记、大校张观臣就是青县人。
张观臣告诉记者,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医疗队负责救治SARS病人;封控值勤队负责24小时警戒;后勤保障队负责运输药物、消毒、开车等。
临危上任,责任重大,不得有半点马虎。张观臣每天工作到深夜一两点钟是经常的事儿。由于小汤山的特殊环境,他躺在床上常常夜不能寐,思想压力大啊。“一是对SARS病毒的传播途径尚未完全把握,对如何预防、采取什么措施心里没底;二是居住位置就在隔离区周围,距离污染区最近的哨位仅有七八米。”张观臣对记者说,“我早已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最担心的是士兵们。如果战士感染一批、倒下一批,不仅完不成任务,而且对不起战士和他们的家人,对不起上级党组织对自己的信任。我穿一身军装,就要尽一份军人的职责。这里任务光荣而又艰巨,压力虽大,但信心十足。”
为规范防护措施,提高防护能力,张观臣在专家们的指导下,经过几个昼夜的奋战,终于主持制定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战地保护手册》,并在全军推广。
军中无戏言,人人都立军令状,他们要求每个人:完成任务好,防范措施好,军人形象好。由于纪律严明,措施得力,全军1200多名医务人员没有一人感染,创造了世界抗击sARS病毒的奇迹。“实践证明,非典是可防可治的,不要听信社会上的谣传!”
“张书记,请你讲一讲武警战士的动人事迹好吗?”
“韩记者,武警战士的动人事迹可多啦,我就讲一个夏天里的‘冰雕’的故事吧。”
数九寒天,你如果去祖国北疆,肯定见过大自然赋予的那洁白晶莹、栩栩如生的冰雕美景吧!盛夏时节,你倘若来到小汤山医院,就会被那挺立在哨位上的一尊尊“冰雕”所吸引。
说他们像“冰雕”,是因为他们的“行头”很特别:防护服、白帽子、眼罩、长筒胶靴、橡皮手套。袖口用胶带封着,穿戴与医护人员完全一样。对“银装素裹”的执勤哨兵来说,炎热的天气可算是对他们最大的考验。一位正准备上哨的战士说,自己马上就要去“蒸桑拿浴”了。他说,穿着防护服在阳光下一烤,一会儿就让人胸闷气短,汗流得“吱吱”的。但防护要求还不能喝水、擦汗,大家只好在头罩里塞上旧口罩和毛巾吸汗,下哨一拧“哗哗”响!他和战友们多数都“蒸”出了痱子!
为防止感染,上哨后,不管蚊虫叮咬,还是汗流满面,战士们的手不能触摸眼睛、鼻子等器官,这是一条铁的纪律,必须执行。战士们站在哨位上,一动不动。你说,他们不是夏天里的“冰雕”吗?
不,战士们不是“冰雕”,他们是抗击非典的勇士,是新时期最可爱的人!
    心理咨询中心主任王择青感受拇指的力量
6月3日,世界卫生组织官员来到小汤山医院视察。在听取医院领导对SARS治疗工作的汇报时,官员们对小汤山医院的整体心理干预模式给予了极大关注。一位官员对小汤山医院心理咨询中心主任王择青博士伸出了大拇指。
看到这个手势,王择青心情非常激动。进入小汤山医院以来,他和助手们在实践中提炼出四个对病人最有影响力的肢体语言,伸出大拇指就是其中之一。现在,王择青自己也真正感受到了拇指的力量。
今年40岁的王择青不是外人,他的老家就在青县官庄镇。1979年,这个从曹寺中学考入军校的高材生,如今是全军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组组长,博士后职称,解放军总医院心理科主任。他是5月7日带着助手和研究生进驻小汤山医院的。
为采访到王择青博士,我的电话先后8次打进他的办公室。由于他的工作繁忙,均未采访成功。6月14日是星期六,夜晚11时30分,刚刚开完紧急会议的王择青,终于给我回了电话。在小汤山医院没有双休日。
据介绍,几乎所有的SARS患者,在被确诊那一刻,都有一种“掉进深渊”的感觉。除了对死亡的恐惧,他们还会产生强烈的“被遗弃感”,有的绝食、绝药、不配合治疗,还有的想自杀。为治疗sARS患者,王择青带领科室人员开设了全军第一条抗击非典心理咨询热线,组建了全军第一支心理应急干预小分队。
王择青博士说,干预就是治疗的意思。在小汤山医院,每间病房都有电话。咨询电话很受病人欢迎,开通之后,每天都能收到七八十个求助热线电话。
王博士说,仅电话咨询还不够,每个患者都具有各自积极的因素,又有共同的患病心理历程,要帮助他们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把这部分资源充分调动起来,建立起“心连心互助小组”,使得病人互相鼓舞,缓解焦虑。20病区有个上大三的女生,曾因恐慌想到过自杀,参加互助小组后,心情逐渐开朗,5月下旬,已经病愈出院。小汤山病区内先后成立了几十个“心连心互助小组”,目前,这股暖流继续在病人之间悄悄地涌动。
王择青博士经常对助手们说:“医生要把病人看作是自己亲爱的朋友,伸出拇指,是对病人最有影响力的肢体语言。”王择青要求“银装素裹”的医生,一进病房应注视患者五秒钟以上,得到患者眼神或语言的回应后再转移,在注视的同时,可以点头或用简短的问候语打招呼。“在穿着隔离服的情况下,要建立新的医患关系,就必须把手段细化和量化。”
细化到什么程度?王泽青和他的助手们通过研究发现,有四种表达方式最能对患者产生鼓舞作用,它们分别是:
轻轻拍背,  抚肩说话。
这两个动作可以拉近和患者的距离,表明医护人员并不害怕他们,而是把他们当成了亲人、朋友。
向病人伸大拇指。表示病人情况不错,身体挺棒,很坚强,这样有利于稳定病人的思想情绪,增强他们战胜SARS的信心和勇气。
V字手势。医生要离开病房时,可以向患者打一个V字手势,等患者用同一个手势回应后再转身。
“不得重病的人想像不到,当医生轻轻地拍打着患者背部的时候,90%以上的患者会产生非常强烈的正面感受,他们说医生的触摸像一股暖流,一道激光,一束射线,把SARS病毒驱走了。就是光用眼神和大拇指,也有70%以上的患者当天就增加了食欲。”讲到这里,王择青深深地喘了一口大气。我注意到,王择青的声音在电话中既有疲惫,又充满欣慰。
此时,已是午夜12点钟。
为什么这些微小的动作会对病人起那么大的作用?王择青博士告诉:因为SARS患者对来自医护人员的各种信息十分敏感,医护人员的一举一动,他们都会分析、揣摩、加工、放大。据王博士研究,医生如果检查完不说话,就有许多病人感到不安,并且一直会持续到第二天。因此,医护人员给予患者正面信息特别重要。在隔着厚厚的防护衣和口罩,病人看不见医生、护士面孔的情况下,一双双洋溢着温情传神的眼睛,一种种包含着爱心的肢体语言就成了更有效的表达手段。
王博士和他的助手们,就是利用这种独特的心理干预疗法,与广大医护人员一道治愈了近400名SARS患者,中国军人创造的奇迹又一次拨动了外国朋友的心弦。
女护士崔冬艳:首批出院者中有她的“病号”
2003年5月2日,中央电视台、河北电视台、唐山电视台三地连线,为来自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的护士石少蕊与远在石家庄的新郎,举行了一场特殊的网络婚礼。为战友当伴娘的河间姑娘崔冬艳,也同一对新人的身影通过媒体出现在全国各地。
崔冬艳在电话中告诉我,4月27日,她和39名医护人员第一批奉命赶到小汤山医院。出发前,小崔怕正在患病的妈妈和74岁的爷爷担心,只告诉了在石家庄工作的舅舅和舅妈,并让他们向父母保密。
到达小汤山后,崔冬艳和女兵们将美丽的长发剪成了寸发;男士兵则统统剃成了光头。5月1日,她们接收了第一批SARS患者。5月3日,又接进一批病人。18个护士护理44个病人,她们穿着三层隔离服,戴两顶帽子,三层手套,一个防护镜,脚穿胶鞋,三个鞋套,走起路来一摇一晃,就像企鹅一样。起初,她们为病人输液时,完全是凭手的感觉,针头一下扎不到血管里。“本来很简单的操作,突然变得复杂了。护士是不愿意给病人扎第二针的,后来,感觉就找到了。”
“你们成天接触SARS病人,害怕吗?”我问。
“要说一点不害怕是不可能的,但是进了病房就不能只想自己会不会感染了,更要想怎么让病人舒服,心情好,早一天康复出院。”据崔冬艳介绍,她们的防护很好,所有的医护人员都像照顾自己的亲人一样对待患者。5月15日,小汤山医院首批8名患者出院,其中一人就是崔冬艳护理的。当时,小崔心里可高兴啦。如今,崔冬艳和战友们护理的病人已经出院了30多名。 “我听你父亲说,你们的医疗队获得了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称号,是全国妇联授予的。”
“那不是我自己的功劳,是全体医护工作者的功劳!”说到这里,我听到了崔冬艳和女兵们一阵铜铃般的笑声……
“崔冬艳,今天我收到你父亲赠给你和战友们的一首小诗。请你打开免提,让你身边的女兵们一块听听。”
女儿,在电视里我和你妈见到了你,
全身的“银甲”武装得很严,
不是你的声音和字幕,
还真难以分辨。
你和战友们,要注意自身安全,
只有自己康健,才能多救患者出院。
党中央的关怀、军委的惦念、你们的奉献,
都是为了一个目标,战胜非典!
国家有难,党在召唤,
瞒着父母、亲人,剪掉秀发,冲上一线,
精忠报国,谁说女子不如男!
“好!写得好!请家乡的父老乡亲们放心,我们身体很好。让我们心连心,手挽手,众志成城,战胜非典!”
女兵们的话,道出了全国亿万人民的共同心声!
(原载2003年6月18日《沧州晚报》三版,此文新闻线索由王庆安先生提供。)
为了宣传小汤山医院的沧州勇士,我建议报社领导以沧州日报社的名誉给勇士们写一封慰问信,在那特殊的日子、特殊的环境中,勇士们如果收到家乡人的慰问信,一是肯定兴致勃勃,激励他们更好地救死扶伤,忘我工作;二是提高《沧州晚报》的知名度,北京其他媒体一旦转发慰问信,《沧州晚报》就名扬京城或全国了。总编刘桂茂同意让我起草慰问信,并亲自电传小汤山医院。
果然不出所料,2003年6月20日,沧州籍医务工作者收到了慰问信。“看到家乡亲人的来信后,我们很高兴,很激动,很受鼓舞,谢谢沧州晚报 对我们的关怀和厚爱。”党委书记张观臣在电话里激动地说。
6月18日,《小汤山医院的沧州勇士》在晚报发表后,很多读者纷纷给编辑部写信或打电话,对他们的英雄事迹十分佩服。他们说,在生与死的考验面前 ,沧州的几位勇士告别亲人,冲锋一线,舍生忘死,,抢救患者,为家乡人民争了光,为全国人民立了功。应广大读者的要求,沧州晚报代表家乡的亲人,向小汤山医院的沧州勇士发去慰问信。信中称赞他们当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义无反顾,冲向没有硝烟的战场。在炎热的夏天,他们坚守岗位,废寝忘食,战胜病魔,救死扶伤,使几百名患者安全出院。慰问信说,他们不愧是抗击非典的勇士,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他们是沧州人民的骄傲,家乡人民为有他们这样的勇士而自豪。在沧州勇士即将离开小汤山医院的时候,家乡人民祝愿他们身体健康,精神愉快,凯旋归队,早日与家人团聚。同时,也诚恳地发出邀请,在他们方便地时候,回家乡看看。

张观臣在电话里告诉我,他和沧州籍的5名官兵参加了昨天(6月20日)上午欢送病人的出院仪式。“此时此刻,大家心情无比激动。沧州人见面,互相传阅慰问信和电传来的《沧州晚报》”,心里别提多高兴啦!张观臣说,21日,他们将在医院召开大会;22日,北京市将为他们举行隆重地欢送大会。

2003年7月7日,《沧州晚报》刊登王有铮先生的一篇文章,题目是《小汤山医院的沧州勇士》读后杂忆。文章说,《小汤山医院的沧州勇士》一文在晚报上发表以后,王庆安首先打来电话,接着又有几个来访电话,都希望我能写点儿什么。因为文章中的张观臣、王择青,不仅都是青县人,而且都毕业于当时我任教的青县曹寺中学。
张观臣是1973年考入曹寺中学的,高中毕业后参军。在校时沉稳内向、心灵手巧、是有组织能力的学生。王择青的特点是思维敏捷,勤学好问的“问题”学生,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1979年初春,我带着他在内的20多名全县考试合格的毕业生,踏着融化的冰雪,冒着料峭的寒风,到县城参加由文教局组织的高考集中学习班。当年7月,王择青以优秀的成绩考入广州解放军。大学毕业后,他先到西北工作,然后回内陆读硕士、博士,是到德国做过访问学者。现在除了在301医院做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外,还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中国社科院讲课并带研究生。
王有铮告诉我,曹寺中学作为一个普通的农村中学,之所以能培养出一批人才,是与她在上世纪6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拥有一批高素质的老师分不开的。这所学校原来是初级中学,1969年青县一中许多老师下放改造,我们7名老师先后来到这里,曹寺中学开始办高中之后,又分配来一批大学生。那时任课教师认真教学,学生也都求知若渴,学校进入辉煌时期。杨栋梁、张观臣、王择青正是这一时期的学生代表。《小汤山医院的沧州勇士》这篇报道,使我想起了那一张张年轻的生动的脸。
诉衷情令·忆抗击非典
羊年非典似瘟神,谢客掩户门。神州疠风骤起,肆虐害黎民。   医院里,众军人,振华魂。丹心奉献,救死扶伤,一代功臣。
校对:付凤云
  韩中清:河北青县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沧州晚报》原记者,现任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外联主任、人民日报社市场报网络版《时讯中国》编辑部副主任。著有《耕闲野韵》《故乡笔痕》《耕闲吟》《韩中清诗词选》《我的新闻情》《文苑集粹》《昼锦堂后裔溯源》《三朝贤相韩琦》(与族兄仲义合作)《沧州骄子》(与人合作)《诗词背后的故事》。

编者简介

赵志忠,笔名赵刚,号国学守望者,男,1973年4月生,河北省献县淮镇人。作品发表于《诗刊》《中华诗词》《中华辞赋》等。中国作家协会《诗刊·子曰诗社》社员,诗词中国·中华诗词网2017年度优秀通讯员,采风网2017年度十大新闻奖获得者,河北省诗词协会会员,河北省采风学会会员,河北省沧州市诗词楹联学会副秘书长,沧州市新联会常务理事,沧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沧州骄子》编委,《诗眼看世界》创始人,采风网沧州站站长,献县知联会理事,献县新联会副会长、秘书长,沧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七次代表大会代表等。

扫描或长按二维码加关注,国学守望者问候!

投稿微信:18232790185国学守望者 (手机同号)

 如果喜欢,就请稀罕”或“喜欢”一下,然后转发与大家一起分享!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