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思想史
收到贺阳兄赠我的《微信中的闲言碎语.七》,马上捧读,不忍释手。原因有二:
其一是书中多处与我和小群有关,收入他写的《我的朋友丁东》,谈到我写他母亲的文章《有幸相识贺文贞》,谈到我多年前在三味书屋关于文革的讲座,谈到小群的素描和朋友们的观感,这都让我感到特别亲切。
其二是与当下出版的纸质书籍相比,此书独具特色。虽然不少内容在手机上看过,看到纸版,仍觉耳目一新。现在人们的阅读生活,电子媒介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但纸质印刷品仍然不可取代。文化快餐可以在手机上阅读,那些值得反复品味,长期收藏的作品,还是纸质印刷品为佳。可惜当下中国公开流通的印刷品,越来越难以容纳真话。人们戴惯了面具,看惯听惯了假、大、空。真话只能在三观一致的亲朋好友间私下交流。一旦在印刷品中看到朋友之间口吐真言,竟然情不自禁,让人兴奋。贺阳自己印书,不但汇集自己认真撰写的文章,而且汇集和朋友不戴面具,通过微信的真情交流,内容不为专题所限,从宏观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到微观的家庭、亲情、朋友,无所不包,连握手、抱拳、流泪、呲牙、尴尬等表情都如实展示,这样的书籍可谓一时无两。
微信诞生于2011年,现在是国人最常用的社交平台,其功能很多。有的功能我至今不会用。我在微信上常用的是四个功能。一是私信交流,一对一,可用文字留言,也可用语音留言,相当于写信,还可直接用视频或语音交流,相当于打电话。二是在群里发言,一对多。我自己建过一两个小群,被别的群主拉进的情况更多。有的群达到500人的上限。有的群屡封屡建。在群里展示文章,不时收到反馈。三是对朋友圈发言,多数是发送自己的文字和图片,有时转发别人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时而也能见到留言反馈。四是微信公众号。我和邢小群三年前建了第一个公号小众群言,小群用自己的微信操作。后来小群的微信失灵,我们又注册了第二个公号丁东小群,用我的微信操作。公号发的都是我们的原创文章,和小群的人像素描。为了配图,也使用一些网上的照片。这相当于自办了一个不定期的杂志,或开辟一个专栏。公号上的图文,任何人想看都可以。我们的订户接近两万,其中常读用户三千多。面对当下日趋严酷的环境,我们发声比较自律,时常提醒自己,注意说话的边界,表达的分寸。我们想说真话,不说假话,但不能不考虑怎么说,往往是话到嘴边留半句。就是这样,也免不了一些文章发不出,一些文章发出又被删除。有些真话,还得藏在心里,有机会和朋友面对面时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