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四五条”广播电台,现在开始播音 2024-06-20 09:36:47 从今天开始,我是一个主播了。因为从小听广播,钟爱广播节目,喜欢听电台主持人的声音,我很早就对电台心生向往。我经常想象电台主播们,坐在话筒前说话是什么样子,也像我们见面说话时那么表情丰富吗?大概是的。否则只靠声音,怎么能散发出那么大的魅力呢?| 一相声和评书节目一般都是简单介绍后直接播作品,显不出主持人的功底,而一些综合性文艺节目,主持人的作用就凸显出来。那时候的很多年里,我都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每天晚上8点半播的《今晚八点半》。我那时接触的文艺作品很少,许多歌曲、曲艺和文化知识,都是通过这个窗口窥探到的。最早我听到的是录播形式,由雅坤和贾季主持,后来改为直播,王莹等一大批新主持人的声音出现在电波中。一周七天不间断,其中一天的节目,包括文学知识有奖竞猜,每次我都没有办法全部知道答案,所以也从来没有给节目组寄信答过题。《今晚八点半》1987年1月1日开播,我没有赶上第一时间收听,不过它停播之前的最后一期,也就是1998年12月31日那期,我是认真听完直播的。那时候我已经上大学,提前一段时间就获知节目即将停办的消息,大感遗憾的同时我动了一个心思,想用从来没有参与过的点歌形式,作为自己对这个节目的小纪念。那时候我爸在北京辛劳打工,我就写信为他点了一首歌。信封上写,北京复兴门外大街2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今晚八点半》栏目组收,邮编100866。我寄信的时间已经比较晚,不太确定栏目组能不能在节目停播前收到,能不能安排播出,于是每天晚上都守着收音机听,还在点歌信发出之后给爸打电话,让他记得也每天听一听。如果我没有漏听的话,一直到12月31日停播,《今晚八点半》也没有播我点的那首歌。躲在图书馆的一角,我戴着耳机,非常认真地听31号那天的告别节目,好几个主持人都哭了。| 二几年后我到北京工作,周末经常乘坐的一趟公交车,就从中央电台门口经过。好几次我都抬头看看那座高楼,心想儿时很多年里听到的声音,都是从这里发出,传到我这个乡下孩子耳朵里的。那几年北京电视台的《第7日》节目特别火,主持人元元的嘴皮子,那叫一个干脆利落,透着北京姑娘的爽利大方。有一次看到节目片段,有个《今晚八点半》的老听众,特别想重温节目当年的片头曲,可怎么都找不着,因此向《第7日》求助,看能不能帮个忙。《第7日》把这件事办成了。镜头之上,一位女士从中央电台的大楼走出,笑着把一个牛皮纸大信封交到这位老观众手里,说里面就是节目片头,老观众千恩万谢。《第7日》节目的画外音介绍,这位央广的女士就是原来《今晚八点半》的主持人王莹。在那之前,我很多次听到过王莹的声音,但从来不知道她长什么样子。当年听到的时候,她应该就是进台不久的年轻人,电视上则已经是一位中年人。后来我试着在网上找这个片头,几经辗转还真的找到了。伴着舒缓的旋律,雅坤无比熟悉的声音再次浮现:听众朋友,您好,八点半到了,欢迎您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综合文艺节目《今晚八点半》。 | 三我说话的声音不太好听,过于低沉,缺少磁性,不过不怕你们不信,我还是应聘过电台主播的人。当年河北电台文艺台开播之前广纳人才,我新买了一件蓝条纹衬衫,骑着自行车过去应聘。具体聊了什么早忘了,大概人家当时一听,就知道我干不了这个。在北京的这些年里,我倒是好几次去过中央电台和北京电台录节目,神秘感逐渐消失,但总有感觉业余时间做个主播录点节目一定很有意思。不过具体怎么做,一直缺少路径和大的冲动。2020年,做电台做播客的想法一下子变得强烈起来。这一年我通过小宇宙APP听了很多播客节目,包括《电聊》、《无聊斋》、《故事FM》、《忽左忽右》、《车间访谈》、《谐星聊天会》,当然还有几乎文化无限的《文化有限》。我平时文字表达的内容比较多,与文字比起来播客的信息量可能不足够大,严谨性也有欠缺,但播客带来的陪伴感和亲切感文字似乎也给不出来。我想试着改变一下表达方式,做一个文艺作品评论的播客节目出来。| 四几次试水之后感觉到,一个人对着空气说话还是尴尬,比微信留语音还不自然。怎么办呢?我需要找到另外两个人来聊,最好是一男一女,更好地形成交流感。我先找到平时打交道比较多的杨明老师,相声访谈录中演员们的现场照片,都是他拍的。他和我一样喜欢相声、小品、脱口秀等喜剧形式,对影视剧也有自己的独特审美。我和他提起这件事,一拍即合。男主播很快找到,志同道合的女主播却不那么好找。几经波折,我最终找到了小静老师。她深爱九十年代到本世纪初的经典影视剧,不仅喜欢看还整理出很多作品录音放在荔枝APP上。说起小静的名字荔枝网友可能不了解,但如果说鹌鹑妹张小静,知道的人就多了一些。我问起小静老师为什么叫鹌鹑妹,她说灵感来自《喜剧之王》的柳飘飘。果然,同道中人。三人班子搭了起来,几经商量,播客名字最终确定为比较中性的“西四五条”。也因为这个播客名,我们的微信群也由最初的“播客三人组”,改为“西四五条人”。| 五在很多次咨询《文化有限》的主播大壹“大老师”和星光老师之后,我们《西四五条》的第一期节目,今天上午八点上线了。第一期聊的内容,是整整20年前的电视剧《空镜子》。由于默契度等关系,聊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小bug,后期制作我们有意未做过细的删改,很多录音都保持原貌,就暂时算一种原生态的存在吧。欢迎在喜马拉雅、荔枝和小宇宙APP上找到《西四五条》,听听我们的第一期节目。有什么意见和想法,也欢迎在各个平台留言。另外以我的个人经验,极为推荐在体验感良好的小宇宙APP听播客节目,你将感觉到小宇宙这个名字并不是白叫的。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期待你来。——end—— 赞 (0) 相关推荐 儿时经典《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小喇叭节目》开场曲 儿时经典《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小喇叭节目》开场曲 老司机开车必备App:你要聊这个我就不困了 这次还是真的开车. 作为一名老司机,自驾出行的趣味性是任何一种交通工具都代替不了的,当然长途开车也有不爽的时候.一是身体累,在之前的一篇提过:二是心累,主要是旅途的无聊.容易犯困. 特别是如果没有同行 ... 吧啦创想课堂第七期实录 | 知名主播素年锦时:如何让自己的声音更有温度 吧啦原创文学,陪你走过每一个有梦的日子 吧啦创想课堂第七期 如何让自己的声音更有温度 嘉宾 素年锦时 资深主持人 十点读书公众号主播 雪小禅公众号主播 荔枝签约主播 素年锦时公众电台创始人 文字整 ... 品读 | 马克文:永远的今晚八点半 永远的今晚八点半 马克文 很小的时候,家里来了几位工作队员,手里提着一台收音机,上面用花手绢苫着,拧开开关就会有好听的歌声从里面飘出来,很是神奇.我和姐姐爬在炕沿边上,一边仔细听歌,一边偷偷地研究人是 ... 播客是我们找回附近的一种方式 | 席地而坐 Vol.5 你是忠实的播客听众吗?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听播客,又是因为什么养成了习惯?本期节目,「席地而坐」的几位主创分享了自己关于制作和收听播客的看法与感受,聊到了播客作为声音与文字 .影像等其他媒介的区别,以及 ... 牵手QQ音乐,小宇宙冲出“宇宙” 播客破圈进行时. "这期我们厉害了,这是我们第200期节目,而且这期的嘉宾很特殊."播客「无聊斋」的主播刘旸说. 这期节目中,「无聊斋」的三位主播邀请了另外两位播客行业&quo ... 荔枝播客AB面:初心与野心 让"相见恨晚"的播客爱好者相聚. 作者 | 语境 编辑 | 园长 "我觉得自己与播客的相遇,简直是相见恨晚!" <奇葩说>人气选手席瑞在荔枝播客 ... 美丽人生 || 广播往事,致我们曾经追过的文艺广播/轩诚播读(第601期) 轩诚有话: 各位朋友,今天,<美丽的原创生活>公众号走过600期,迎来了第601期的刊出.我们都曾走过青春年少,也曾追寻梦想...在哪梦想飞翔.阳光灿烂照的日子里,有一个永远不能忘怀的印记 ... 全职做播客,能养活自己吗? 2020-11-23 14:45 毒眸 本文作者:夏晓茜.符琼尹 播客,这种略显古老的音频媒介正在经历一场"文艺复兴". 作为一种可供下载的聚合音频文件,播客基于互联网RSS(Re ... 小宇宙诞生一周年记,中文播客走入“爆发”岁月 恰饭.做社交之前,先让播客和用户彼此看见. 作者 | 王馨婉 编辑 | 石 灿 许多年之后,面对不断"破圈"的中文播客,播客平台"小宇宙"负责人Kyth一 ... 互联网下一个流量洼地,会是播客吗? 百度也要做播客了. 近日,百度传出将入局播客业务的消息,称将于月底上线一款泛用性播客客户端"随声"App.这是继去年底QQ音乐与即刻推出的播客客户端"小宇宙"合 ... 摩登天空二楼,藏着中国最早的播客电台 糖蒜广播是国内最早的播客品牌之一,鼎盛时期,基努里维斯来中国宣传新电影的其中一站就是他们的电台.如今糖蒜广播被摩登天空收购,创始人Demone成为摩登天空的员工,播客这种内容也在移动互联网的席卷下,成 ... 中文播客何时走出“隐秘的角落”? 根据IAB最新报告"美国播客广告收入调查",2020年美国播客广告收入受新冠肺炎影响有限,预计仍将增长14.7%,有望突破10亿美元大关.据悉,2019年美国播客广告收入为7.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