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自忠:四月十二唱大戏

四月十二唱大戏

文、闫自忠

农历四月十二,既非节气,也非时庆,更不是民族传统佳节,但在界首城区,沿沙颍河两岸,却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大家俗称之曰“赶会”——解放初期,是除了过年之外,少有的繁华与欢庆。

图片资料来源:界首县志

正值立夏之后小满之前的孟夏季节,热风阵阵,万木葱茏,小麦不久就要成熟。四月十二到来的前两天,来自四乡八镇乃至河南、山东方圆几百里的客商都带着货物早早地来到界首,扯上布棚,搭起临时摊位,将日用布匹、山窑杂货、各地特产,归行就市,摆满了沙河两岸的各条街道。尤其是夏收夏种农忙用的插把扫帚扬场锨、镰刀锄头粮茓子之类的农用产品,更是格外抢手,有时从沿河的街道一直摆到河堤上、沙滩下。各种游戏杂耍都择地而立,争奇斗妙;无数风味小吃也应运而生、尽显风彩;五花八门的民舞表演乃至形形色色的儿童玩具,则各逞千秋、招摇过市。一时间,锣鼓声、叫卖声、喝彩声融成一片,构成了皖北庙会集市特有的交响曲。

图片资料来源:界首县志

在整个庙会活动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是,每年都要请上本地或外埠的一至两个剧团,在河下的沙滩或城边的空场搭上简易戏台,白天演,晚上唱,出将入相,才子佳人,以助会兴。戏台前挤满了前来听戏的观众,男的一边吸着旱烟袋,一边仰脸看戏,往往乐得笑开了怀;女的则三五成群,常常被台上的剧情所打动,有的看得眼圈红红的。入夜,戏台上点起“汽灯”(后来则是电灯),锣鼓声、胡琴声加上豫梆的吼唱声,能随风传出好几里路远。    在正会会期的当天,人们扶老携幼一大早就从四面八方赶来了,老百姓俗称“赶会”。男人们关注的是今年割麦打场需要添置或修补的各式农具,在比试张望一番后便买下自己满意的货色;要么就是到河南岸的“牛行街”上——这里是全国有名的三大牲畜市场之一,牵上一头牛犊回家,在耕牛作为主要畜力的年代,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情啊!而妇女们心仪的则是日常生活用品,厨具、花布、衣服、鞋袜之类。她们往往姑嫂姐妹成群,笑逐颜开,一个摊位一个摊位地看过去,最后才选择了中意而又便宜的货物,大包小包地拎在手中。对于孩子们来说,这是春节过后的又一个佳节,他们可以跟父母一起进城,除了饶有兴趣地驻足观看杂耍表演、拉洋片、摇米花糖之外,总要缠着大人买下一两件木制的色彩鲜艳的刀枪剑戟等玩具,同时还要吃上一碗凉粉、两块豌豆山楂粉糕,抑或是油炸的食品、清凉的皮蛋之类。总之,既饱口福,又饱眼福。至于那些婶子大娘们,除了买东西听戏外,总要到位于正渡口河南岸的玉皇庙内烧上一炷香,到娘娘殿拜拜观音菩萨、许许心愿等。男人们则主要到位于河北岸大义门上头的关帝庙和四渡口附近的皂爷庙内进香,以求财源旺盛和四季安平。一连几天,整个界首车水马龙,熙熙攘攘,人们络绎不绝,挤拥不动。

柴进摄影 

界首何以兴起“四月十二”如此鼎盛的古庙会呢?据有关历史学家考证,农历四月十二这一天正是元朝末年刘福通与韩山童领导红巾军起义的日子。

刘福通系界首西刘小寨人,今界首城关颍河南岸即为刘福通故里所在。生性豪爽、文武兼备的刘福通因不满元朝残暴的统治,于元顺帝至正十一年(1351年),“聚众三千人于白鹿庄,杀黑牛白马,誓告天地”,(《名天藏·天因记》)率部起义。白鹿庄即刘家后花园,在颍河北岸。起义军随之进攻颍州及陈州诸县。因其有位得力部将是一黑脸大汉,负责粮草供给,筹办炊务出色,致使旗开得胜。但不幸在攻打沈丘县城时壮烈牺牲,全军将士为之哀悼。刘福通为缅怀其英雄业绩,表彰其卓绝功劳,遂于花园内建庙祭祀,并决定以四月十二红巾军最初誓师起义的这一天作为每年的祭奠日。因不晓其人姓名,只知该将生前脸黑,故称其为皂王爷(皂者黑也),庙称皂爷庙,简称为皂庙。皂庙原系草庙,清末经扩建成大殿三间,东西殿各三间,院内还栽有“天马行空”状之神松。后历经沧桑而毁,但庙名与农历四月十二的会期仍被沿袭下来。中原习俗,因庙而建会,缘会而成集。直到现在,每逢会期,周围各地百姓群集,人山人海,热闹非常,既是对皂王爷的怀念,也是对桑梓英雄刘福通的纪念。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