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人的无奈
哲学书籍对初学者来说,非兴趣所至,无以持久地看,非反复地看,无以尽收其精华。因为哲学对初学者来说,新概念太多,且新概念理解到位难,用新概念建构新的知识体系更难。
如此一来,哲学常常让人望而却步就是正常现象,只有那些有兴趣于通过哲学深奥的语言逻辑和晦涩的逻辑思辩寻找日常之外真谛人生的人才可以坚持下来,当然也只有对日常生活深恶痛绝的人才能有机会在哲学世界中找到灵感,并乐此不疲地坚持下去。
哲学之所以只能吸引少数人投入进去,当然也与人性贪图安逸的干系重大,贪图安逸之人的时间例来“宝贵”,不能用来在“无聊”的文字和逻辑陷阱中转圈。
殊不知,贪图安逸也是一种任性,而任性都是要遭报应的。过分贪图安逸之人,生活必在经意或不经意的某个点报之以更大的痛,这些痛如果只作用在贪图安逸的人自身还不算什么,通常还必然要波及与其最亲近的人,于是人类无数的悲歌就这样不可避免地产生。可惜不是所有人都能因此而走进哲学,只有那些在现实中对至善苦求不得的人才能真正义无反顾地走进并游刃有余于哲学。
贪图安逸显然是人性之恶,但人类又不能不沉溺于此,因为人的智力不是这世界的原生态,是自然进化的结果。人之初,开蒙之始,也是人类痛苦史的起点。所以,人之智是让人消解人类之痛的,根本不是让人享受的。人的现实生活享受只是人类与痛苦战斗过程的中间小憩,绝不是目的。
人的特有智力能力让人类通过哲学而有了感性和理性兼备的终极追求,是谓终极幸福,可惜作为寻求幸福工具的哲学因为一贯发展速度太慢,结果让大多数蠢人活着活着就把初心给忘了,而且有阶级政治愚民本性的助力,人类便只能持续忍受忘记初心的报应。今人之悲,便在于把这种战斗间隙的小憩当目的,如此本末倒置,活该多受无明之苦。
人活于世,因哲学从不得普及,总体一直是窘迫与无奈的,因人必受制于人的社会性、必受制于生活资料相对于整体人群的匮乏。因此,在不能自行用哲学彻底解决这种窘迫之前,人类情感的主基调始终因匮乏而痛苦。因此,作为社会性的人、合格的人,只有通过广泛的推己及人,也叫仁者爱人,才能在象蚂蚁一样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中构建起和谐的人类社会。然而,现实恰恰相反,市场经济越发达,中国的熟人社会解体得越快,人在对金钱与物欲的追求中渐渐迷失,愈发向人性本恶的非人化倾向发展,这该是怎样的悲哀呢?!
如果没有哲学,我恐怕是不敢苟活,因为这是人性恶的结果,至少我会为自己的恶而羞愧,甚至生不如死。好在有哲学,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预言了共产主义,那我就姑且把这当成人性恶的最后的疯狂,把这当成人性恶灭亡之前不作不死的必然。
哲学真好,能给人以积极的希望。看着极尽人性恶的那些人在忘乎所以的作死节奏中表演,我也能在狂妄地定义其为不合格的人中享受更多变态的快感,因为无论他们每天活得多么自在与快活,我都认为那实际都很可耻,因为他们必将在超额浪费资源中遭受应有的报应。
这些人的可悲在于自己的无知,他们不知人活于世的真正意义;这些人很可笑,因道德的强大约束力导致他们潜意识对自己生活的可耻定义,结果因为普遍的虚荣,他们却不得不拼命地通过各种形式展示自己的“高人一等”。
看着这些人活得这般“无趣”,我突然开始怨恨起那些作为人类文明的使者与先知,他们明明已经创造了高超的人类文明,可人类却依然只能自欺欺人地活,他们怎么还有脸接受世人的顶礼膜拜呢?!可我耳边似乎听到他们在委屈地说:“我们也没办法,我们也是人啊!我们的七情六欲中也有恶啊!共产主义未实现之前,我们也只能让大家在自我麻痹中活得相对舒服点儿”。
听他们这样辩解,似乎也很有道理,那就原谅他们吧。可人类的终极追求怎么办?!这是一哲学问题,还得哲学家们来解决。所以,哲学家们,别再敬仰前人的伟大了,干点正事儿吧,前人再伟大,都是你们的垫脚石,大家赶紧踩上他们的肩膀,不对,不能太客气,还是踩在头顶上为好,这样你们才能看得更远些,早日找到那终极目标。(2016.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