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起学生解“困”的教育责任
3月1日,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调查并编写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报告(2019—2020)》(以下简称蓝皮书)发布,其中提到中国青少年睡眠不足现象继续恶化,95.5%的小学生、90.8%的初中生和84.1%的高中生睡眠时长未达标。(3月11日《法制日报》)
去年,华东师范大学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课题组对多地学校进行了问卷调查,数据表明,我国小学、初中、高中学生睡眠时间达标的比例分别为59.9%、19.6%、2.3%。两次调查结果数据有别、结论一致,我国青少年睡眠时长不达标确是不争的事实。
青少年睡眠不足危害多多。轻微的,会使注意力分散,记忆力下降,降低学习效率;严重的,会导致生长发育障碍,形成暴躁、孤僻性格,甚至产生厌学、厌世情绪。
“起床最早的人是我,睡得最晚的人是我,最辛苦的人最劳累的人是我是我还是我……”2006年,一首被学生改编成校园版的流行歌曲,唱出了许多青少年的心声——渴望有充足的睡眠解“困”。在当年的全国两会上,“让孩子12时之前睡上觉”成了多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热吁的话题。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志勇在接受中国教育报刊社“2021两会E政录”融媒体访谈时说,“抓好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管理,是我们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探索,也由此撬动教育变革。”
全国人大代表张志勇所提及的“五个管理”并非首创。早在年初,教育部就将“五个管理”纳入了今年的重点工作。对于睡眠管理,还要求划清家校边界、联手共治、监测考核,确保《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和《中小学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方案》提出的“小学生10小时、初中生9小时、高中生8小时睡眠时间”规定完全落实。
学生“困”,在于家校施“困”,也在于学生自“困”。一方面,一些学校依靠“打时间仗”、用加重课业负担来磨成绩,叠加了家长因过于焦虑在孩子的校外学习上不断加码。另一方面,一些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不足,被不良的作业习惯和手机偏爱浪费了大量时间。
帮学生解“困”,就需要对症施策:化解病因、强化过程管理。化解病因,要按照《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总体改革方案》要求,破除陈旧的“五唯”教育评价顽瘴痼疾,建起科学合理的教育业绩评价标准、人才评价标准和人才选用标准。强化过程管理,要厘清家校责任,各尽其责,协同育人。
这些策略都与学校有关,需要学校担起应有的教育职责:校内睡眠,学校要落实管理;在家睡眠,学校要引领家长。
这要求学校在“以生为本”“健康第一”教育理念指引下,在学生的生理发育规律和“家校共治”要求指导下,从学校管理和家校共育两方面来针对性施策。
学校管理方面,严格作息制度,保证学生的睡眠时间不打折扣;加强睡前管理,保证学生能有好的睡眠环境、睡眠心情;灵活作息管理,在必要情况下延长学生睡眠时间等。
家校共育方面,对于回家后经常无节制玩电子产品的学生,要组织校内活动予以教育,并联合家长协同监管;对于因家长要求在校外和家里经常熬夜补课的学生,要对家长及时引导,尽早纠偏。
此外,导致睡眠不足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睡眠管理还要有系统思维。比如,加强作业管理,确保学生能按时休息;实施网络素养教育,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网络产品。因此,把这些相关的教育管理做细做实,也必不可少。
有健康才有未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才是发展高质量的教育。在学生的睡眠管理上,不容虚,也不急赶。把学生睡眠纳入教育的日常管理,脚踏实地,细作精耕,形成科学合理的管理常态,学生脱“困”也就自然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