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之庆源
2010年3月24日16:30时,我们一行抵达婺源县清华镇吴老师家(QQ:112269666;座机:0793—7242510)。由于婺源已进入旅游高峰期,所有旅馆全部客满与涨价,但为人热心,信守诚信的吴老师,想尽办法将我们安排到他家邻居开的婺源乡村酒店(老板洪凤姿女士手机:15180328099;座机:0793-7242788),住宿标准仍按事先谈好的价格:周一至周四双标间80元/天,周五至周日160元/天(给我们的是折后价),同时还为我们购买了婺源旅游景点的通票,每人160元(原价180元)。
2010年3月25日06:00时,我们吃完早餐后出发,开始婺源东线之旅的第一站庆源。08:20时,经过翻山越岭的一路颠簸,抵达位于婺源县东北部的段莘乡庆源村,俗称小桃源,简称小源。这座始建于唐开元年间的古老村落,四面青山环抱,深居狭长的山谷之间。
我们漫步在河边的青石板街道上,顺着由南向北,穿村而过的小溪,开始探访这座古老而又神秘的古村落。由于这里还没有完全被开发,少了一些商业气息,仍保留着原生态面貌。小溪两岸是典型的原汁原味徽派建筑,每隔十几米有一座石板铺成的小桥,供两岸行人来往,民居、店铺、凉亭大多依河而建,位于村中心的一株千年银杏,透露着古老的信息。每户门前院内都种植果树。清澈透底的河里,成群结队的鱼儿游来游去,村妇在河边洗衣、淘米、洗菜,老人坐在凉亭里的美人靠闲聊,不时可见村民荷锄而出,一切都是那么的原始、质朴和恬静。勾画出一幅小桥流水、粉墙黛瓦、蓝天碧岭的乡村风景图,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的世外桃源境界。
在庆源村一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不少鸿儒名流、巨商富贾,明清期间最为鼎盛,村中至今还保存着官宅“大史第”、“大夫第”、“资政第”和商宅“福綏堂”、“敬慎堂”等达官显贵的旧居,昔日官邸、寻常巷陌,虽几易其主,但古韵犹在。这些分布在古村深巷各个角落里的古宅,还没有醒目的标志与文字说明。如果没有人指点很难找到,更不用说去体味其中的悠远文化内涵。随着游人来访的增多,为适应旅游业的发展,村里民居也办起了乡村客栈,接待四方游客。
我们以河为中心,由东向北再又由西向南转完村里来到村外,映入眼帘的是仟陌纵横的油菜花梯田,层层叠叠躺在青山怀抱里。我们沿着蜿蜒的青石板路,向逶迤伸向田间远方的山坡走去,没走多远就是一座古亭,穿亭而过开始上山。站在半山腰处极目眺望,村庄、河流、田野、山峦尽收眼底。田园牧歌式的农耕文化,在这里被展示的淋漓尽致。继续沿河走下去,游客渐渐稀少,没有喧闹的干扰,静听溪水与鸟儿的吟唱,一派田园风光令人陶醉。
庆源特殊的生态环境和气候,使这里的空气清新不染纤尘,溪水清澈赋含灵气,无论是人文历史还是自然风光,都与自然环境巧妙融合,给人以一种和谐的感觉。每年的三月底四月初,油菜花、梨花和桃花的盛开之际,来到这里仿佛置身于“金山、银海、胭脂云”的仙境之中,好一个世外桃源,令人赞叹不已。诗曰:“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不仅是庆源美景的真实写照,也是被誉为世外小桃源的真正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