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故事 丨我把婚房租出去,蜗居在异地的一室户

被访者 丨北上海的黎小姐

写作者丨 南滨路的夏秋

狭窄的厨房、逼仄的卫生间、室友不绝于耳的呼噜、每月必交的房租,这些元素是构成我租房日常生活的写照。

不管是刚毕业,还是婚后,也不管是无房在手,还是有房傍身,我的生活总跟出租屋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1

2014年大学毕业后,我在苏州姑苏区的一家培训机构当了一名财务,每月到手收入有4000元左右。

公司并不解决住宿问题,作为一个没有任何存款的毕业生,是承担不起公司附近任何一间出租屋的,周边小区单间的房租大概都在1000左右。于是我托同在苏州工作的朋友帮我找了跟他一样的城中村里的出租房。我在苏州的第一个小家,是间一楼的车库,每个月租金600元。

城中村的环境虽然比较杂乱,但好在车库刚装修完,15平的空间中配备了独卫、床、空调以及桌椅,房东另外还给我提供了洗衣机以及电磁炉。

周围的邻居也很热心,会告诉我哪些地方买东西便宜,哪些地方食材新鲜,还经常跟我分享自己做的饭菜。但半年后,由于公司架构调整,我失业了。

2

离开苏州后经人介绍,我进入一家房企成了一名预算员。

预算员工作性质特殊,需要跟着工程项目跑,项目地点并不固定,各个城市都有,所以平时都是跟工人一块住在活动板房。

活动板房每间基本上是四张上下铺,几张桌椅,条件简陋。项目对女同事特殊照顾,将我与另一个女生安排在一间,生活空间相对宽敞些。活动板房冬冷夏热,夏天和冬天时最难熬的时候,特别是夏夜,只有一个风扇,经常整夜都热得睡不着。

工地上的生活很枯燥,基本上没有娱乐生活。有时候项目在城郊,甚至见不到人烟。日常工作很繁忙加上我刚接触这份工作,前期都是边做边学,工作到凌晨是常态。

比较好的一点是工地有食堂,日常吃饭都有保障。偶尔我们也会拉着几个同事在房间内涮火锅吃,这已经是平常难得的娱乐生活之一了。

3

2017年我成了家,先生是此前在一个工程认识的项目经理。结婚前夕,我们在南通港闸区贷款买了一套91平的三室户,当时是11000一平,现在差不多涨到了17000一平。但是新房我们并没有住上多久,婚假结束后,我们又回到了工作岗位。公司考虑到我们新婚,为了避免我们两地分居,安排工作时总是将我们安排在一个项目组。

婚假结束后的第一个项目是在浙江宁波,我们只能把婚房以每月3000出租,然后在项目附近租了个一室户,每月租金1000。

虽然住出租房对工作而言便利了很多,但偶尔也会感到失落,有家不能住,只能住着别人的房子吃外卖,那段时间我情绪很低落。

低落归低落,生活还要继续。孩子的到来,给了我们小家新的希望。为了陪伴孩子成长,休完产假我就辞去了居无定所的工作,在南通找了份会计的活,住回了自己阔别近两年的婚房,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但先生还是要四处跟着项目跑,继续住活动板房,他希望在还能拼得动的岁月里多挣点钱,给小家一份相对稳定的经济保障。

———— / END / ————

买房故事 丨20年北京购房史:从“老破小”到“千万新家”

赶在成都限购前,我完成了买房计划

中国人来了,硅谷房价涨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