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界 | 王晓健: 那时年味
花洲文学
。
那时年味
文|王晓健
过年的感觉,在中国人的心中都是浓浓的。饮食的美味,团圆的情味,拜年的兴味,玩耍的趣味,娱乐的韵味,对联的文化味等等,集中融汇在 年腊月二十三到正月十五,形成了浓郁而特有的“年味”。俗话说:小孩小孩你别哭,过了腊八就杀猪;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过年。
腊八节一过,年味一天一天浓起来。在游子匆匆的脚步中,在大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里,在孩童们的欢声笑语中,“年”就这样悄悄的迈着轻盈的脚步来了。年少时的轻狂和新奇,随着年的频频造访隐藏了起来。这样到来的年,味道自然就淡了许多。不像小时候,刚刚进入腊月,就开始掰着指头一天一天的计算了,眼巴巴的等待着,直到失去耐心,遥远而漫长的年才姗姗而来。
小时候家里穷,姊妹们又多,一到过年就盼着父母给自己添身新衣服,吃点久违的猪肉粉条和饺子解解馋。最喜欢跟着大人去赶年集置办年货,每年的腊月二十是小城起年集的日子,从这天起各种年货就正式上市了。小城的年集人如潮涌,卖东西的把货物摆得到处都是,年画、对联、鞭炮、衣服、猪肉和疏菜最抢手。山珍海味过于奢侈,
但香菇、木耳、活鱼、大虾也要买回一些,煎的炸的是不能少的,连吃的都准备不充分,那叫过年吗?十里八乡的人们或背着大口袋或提着菜篮子,把各种各样的副食、疏菜和日用品采购回家,一般人家置办的年货往往能吃到正月十五,年集上熟人相见的问候语就是:“年货办齐了没有?”过一家人,平时日子再紧巴都行,而过年不兴。过年,既是辞旧又是迎新,辞旧去晦气,迎新讨吉利,如果连过年都将就,会一年不顺哩。因此,无论囊中是否羞涩,这些都必须在年前准备妥当。那种赶年集购年货的感觉和如今在量贩购物是大不一样的,那个环境,那种乐趣,洋溢着浓浓的年味。
从除夕开始一直到大年初一,父亲忙着准备春节期间招待亲朋的烟、茶、酒,母亲则忙于祭祀和包饺子,把煮熟的肉和刚炸出锅的丸子摆在神位前,点上香烛祭拜,祈求来年平安如意、风调雨顺。童年的我则和小伙伴们走东家串西家,看谁家的鞭炮最长,计划着先上谁家拾炮。拾炮是记忆中童年最有趣的活动,年三十晚上枕着新衣服久久不能入睡。如果听到哪家熬年的大人放炮,就慌着赶紧起床,和小伙伴成群结队的拿着小手电或小灯笼去拾炮,除夕的后半夜,村里的鞭炮声此起彼伏,往往这家的炮场还未拾干净,那家的鞭炮就响了起来,然后赶紧换场,乐此不疲,直到把新衣服的大兜小兜都装满,天亮后第一件事就是和小伙伴们比谁拾的炮最多最好,拾炮是童年的我对年的期盼之一,香烛味、煎炸的油香味和鞭炮的硝烟是年味的象征。
如今生活水平虽然比以前好了,但总感觉城里的年没有农村的年味浓,现在的年没过去的年味浓。城里过年人多看着热闹,但各家各户年味却比较淡。虽然依旧守岁拜年包饺子,但儿时过年时和小伙伴们一起拿着灯笼揣着鞭炮聚在一起喊着跑着闹着的那种欢乐,如今再也体验不到了,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的同时,却也少了许多传统的年味。尽管如今已人到中年,可那些洋溢着浓浓年味的童年记忆仍时时萦绕在我心间。
图|网络
--End--
作作者简介:王晓健,中共党员,执业医师,文学爱好者,《青春在》签约作家。工作之余写一些散文、随笔等,偶有“豆腐块”散见于纸质媒体和网络。用心灵感知生活,用文字记录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