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本文时,建议您点开音乐,边听边看感受更佳。
美国艺术家妮基·圣法勒
妮基·德·圣法勒 1930 年 10 月 29 日出生于巴黎一个严格的天主教贵族家庭,在五个孩子中排行老二。母亲珍妮是一位工作不太稳定的美国女演员;而父亲安德烈是一位法国银行家。
妮基·圣法勒作品《Be My Frankenstein》她本应度过一个富足而快乐的童年,但 1929 年的经济大萧条仍在影响着这个家庭。父亲被迫关闭了他的金融公司,母亲终年为父亲的风流情史而郁郁寡欢。于是在妮基出生后不久,父母便带着长子约翰搬到了美国,而将年幼的妮基送到了外婆家。在纽约,妮基就读于布莱利学校,这是一所专门的女子学校。童年时期的动荡给妮基的生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影响;而对她的艺术生涯产生地震般影响的,是父亲带给她的伤害。妮基后来在一本名为《她的秘密》的自传中透露,早在她 11 岁时,父亲就对她她进行了性侵。
校长看到遮住亚当生殖器的无花果叶子被涂成了红色,当场气的吐血。他把“问题少女”妮基叫来,对她一顿猛批,最后还把她开除了。
曾经为妮基策展的海伦·菲比说,“鲜红色的无花果叶,可以解释为对社会虚伪价值观的抗议;这个社会表面上保护女性免于遭受男性的性骚扰,而实际上,她却经受着父亲的侵害。”
连续被学校开除的妮基,回到家里,面对父母的批评和质问,她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小哥哥名叫亨利·马修斯,从小热爱音乐,后来考上了哈佛。
妮基·圣法勒作品《死亡不存在,生命永恒》
在亨利的鼓励下,妮基从跌倒的地方爬了起来,她去了马里兰州巴尔的摩郊外的一所名叫“奥尔德菲尔德”的寄宿学校,发奋苦读,终于在 1947 年从那毕业。
妮基·圣法勒作品《新娘》
他们搬到了马塞诸塞州生活,并在 1951 年初生下了一个女儿,取名叫 Lara。
妮基·圣法勒作品《盥洗室(梳妆或生活之镜)》
这时的妮基只有 20 岁,是一名时装模特(曾在 1949 年登上过著名杂志《生活》的封面,并将在 1952 年登上了法国版《VOGUE》封面)。
亨利后来回忆道:“当一个窈窕女子走过你身边,转身说'你好,亨利’时,她脸上的微笑照亮了她的脸庞,令我无法呼吸和言语。”更重要的是,他们两人有相似的生活经历,出身上流社会,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但是家庭的约束都使得他们变得过度敏感、过分反叛,向往着浪漫主义的生活,同时又都热爱着艺术。
1952 年,亨利和妮基搬到了巴黎,在那里他继续学习音乐,妮基则开始学习戏剧。
妮基·圣法勒作品《女人(咪咪肖像)或克拉丽莎》
第二年,妮基被诊断为“神经衰弱”,并在精神病院住院治疗,她被鼓励采用绘画作为一种治疗方法。为了让妮基得到充分的休养,这对夫妇搬到了西班牙海岸外的马略卡岛,他们的儿子菲利普 1955 年在那里出生。在这期间,妮基发展了她的想象力,和自学的绘画风格,尝试了各种形式和材料。而当他们来到巴塞罗那的时候,妮基又被西班牙建筑师安东尼奥·高迪的作品所惊颤。
安东尼奥·高迪作品 古埃尔公园 雕塑
高迪作品中材料与色彩的天才运用,打开了她心中的艺术之门。
安东尼奥·高迪作品 圣家族大教堂 内景
此外,高迪的建筑作品圣家族大教堂,不同材料的拼贴,如同置身奇异的国度,玻璃在巴塞罗那的夕阳里闪着光,妮基被高迪的作品深深打动,而这也启发了她后来的大量作品。1956 年,回到巴黎后,妮基结识了瑞士艺术家让·丁格利,这个艺术家与她有着艺术上的默契。在同一年,妮基在瑞士举办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个油画展。
丁格利比妮基年长 5 岁,出生在瑞士的偏僻小镇,是一个工人阶级家庭的独子。他厌恶父亲的专制,并希望尽自己所能早日离开这个家,终其一生都不畏权威。丁格利怀着成为一名艺术家的抱负,16 ~ 20 岁就读于艺术学校。他深受马塞尔·杜尚“现成物”艺术的影响,信奉一切反主流文化的事物,年轻时他还参加了无政府主义的游行。尽管丁格利为无秩序、无政府摇旗呐喊,但他下定决心要功成名就。1951 年,他和新婚妻子伊娃·艾普里定居巴黎。
让·丁格利与妮基·圣法勒
1950 年代中期,妮基和丁格利找到了自己的艺术知音,并通过一群受杜尚启发的艺术家——新现实主义者——认识了彼此,进入对方的生活轨道。
(新现实主义还真很喜欢自行车呢,比如那部新现实主义电影《偷自行车的人》)他们在巴黎这个令人陶醉的前卫艺术之都相遇,当时两人都担心自己会变成资产阶级,婚姻不幸,无法实现心中向往的充满创意的狂野生活。这些担忧和他们对彼此的强烈感情,最终促使妮基离开了他的丈夫和年幼的孩子,搬去和丁格利同居,在此不久前丁格利也刚与妻子离婚。1960 年,妮基与亨利离婚,并把两个孩子的监护权给了他,开始与丁格利共用一间工作室进行艺术上的合作,并最终在 1971 年结婚。妮基和丁格利的结合是在各自失败的婚姻后开始的,两人的性格背道而驰,却同样自负,因此这段关系从一开始就动荡不安,但这却为他们各自达到新的艺术高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60 年代,妮基和丁格利成为一对令人艳羡的情侣,并很快被誉为艺术界的“神雕侠侣”(原文为“雌雄双侠”)。他们活出了那个时代的波西米亚精神,并且将性自由和革命精神融入了他们的生活及作品中。妮基和丁格利是艺术史上不寻常的伴侣之一,因为他们无论是在私人生活中,还是在面对公众时,都是完全平等的。
左起:Per Olov Ultvedt,罗伯特·劳申伯格,Martial Raysse,丹尼尔·斯波里,让·丁格利,妮基·圣法勒,1962年作为独立的艺术家,他们无忧无虑自己是否会盖住对方的光芒、他们合作完成的作品虽然被视作一对已婚夫妇的杰作,但却保留了个人的完整性。当妮基和丁格利第一次见面时,很难预测他们的合作是成功的,因为他们似乎极不可能走到一起。
丁格利来自工人阶级家庭,作品以运动、金属和亲手创造的物理机械为中心。妮基则来自贵族家庭,她多彩的作品来源于自己感性且充沛的情感。
奇妙的是,他们从童年时代就缺失信任,而恰恰又是信任将两人紧密地融合在一起,维系着他们断断续续的爱情生活。当一位女性艺术家走入公共的领域,曾经为她舔舐伤口的艺术,开始变成了反抗的武器,表达思想的出口。
1960 年代,妮基开始创作“射击画”,获得了强烈的反响:由木头或金属制成的结构里藏着一些聚乙烯袋涂料的袋子,然后再覆盖上一层熟石膏。
之后,颜料会随着弹药而迸溅出来,在画布上形成泼溅和爆炸的效果。本来,妮基只是想射击一件衬衫来发泄心中不快,但之后发展而来的射击艺术却为她赢得了全世界的声誉。
妮基说:“1960 年,我是一个非常愤怒的年轻女人,对于男性,以及他们的力量感到愤怒。我觉得他们剥夺了我的自由空间。我想要征服他们的世界,赚自己的钱……我想要告诉他们我是一个人,我存在,我作为一个女性的反抗的声音,它至关重要。我已经准备好杀戮了。”
Niki de Saint Phalle Shooting
1972, Peter Whitehead
而这,是一种对社会陈规的蔑视和挑衅,对女性力量的肯定和女性权益的争取。1961 年,妮基在巴黎举行了自己的首次个展,在那里,她与艺术家拉里·里弗斯和他的妻子克拉丽丝相识。怀孕的克拉丽丝激发了她开始创作《Les Nanas》系列。
妮基的这些“娜娜”圆润丰满,热情洋溢,穿着绚丽多彩的衣服,动作夸张,手舞足蹈,无拘无束。她们散发着欢愉及热情,成为了 20 世纪法国最受欢迎的艺术形象之一。
这是一系列表现女性身体美的雕塑,由混凝纸、布料和纱线做成。覆盖着艳丽的色彩的黑色躯体,或倒立、或躺卧、或舞蹈、或紧攥着拳头。
妮基·圣法勒作品《舞者》
妮基将当时的女权运动和黑人民权运动结合在一起,将艺术与政治进行联姻。这些巨大的雕塑作品,仿佛在向公众呼喊着当时的口号;比如“Black Power”、“Don't let the man keep you down”、“如果你不相信枪支和暴力,你就不是革命者”……1966 年,妮基为瑞典斯德哥尔摩的当代美术馆创作了大规模雕刻品《Hon》,这是瑞典语的“她”。〔注:1966 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苏联大师塔可夫斯基出品了神片《安德烈·卢布廖夫》;意大利大师安东尼奥尼出品了《放大》(又名《春光乍泄》),瑞典大师英格玛·伯格曼出品了《假面》。〕
“Hon”手稿
这个超巨大艺术品的外部形式是一个躺卧的巨人,长 28 米、宽 9 米、高 6 米,里面有天文馆、电影放映室、咖啡座和一些艺术品。
Hon, 1966
这件作品在当时全世界的杂志和报纸中引发了巨大的争议。它完全挑战了公众的接受界限,如此大胆却又如此坦诚。
Hon, 1966
而它也似乎在隐隐地宣告着女人的身体是现代文明的源头。
杰夫·昆斯在观看库尔贝展览
(已打码)
而这也不禁让人想到法国画家库尔贝于 1866 年创作的一幅写实主义画作《世界的起源》。
妮基·圣法勒作品 《无头的球形娜娜》
而《Nanas》也是妮基艺术生涯中创作最多的作品。
Nanas, installation view at Leibnizufer
Hanover, Germany
1974 年,妮基在德国汉诺威市政厅附近制作了三个大型 Nanas 雕塑,并且将她们命名为这个城市最重要的三名女性,Sophie、Caroline 和 Charlotte。1974 开始,妮基患上了严重的肺病,医生建议她在瑞士休养一段时间。在那里,她遇到了儿时的朋友玛雷拉·卡拉乔洛·阿涅利,她当时是菲亚特董事长詹尼·阿涅利的妻子。玛雷拉是一位人脉很广的社交名媛,喜欢收藏艺术,妮基告诉她,她设想创建一个精致的塔罗牌象征雕塑花园。
卡拉乔洛·阿涅利提议在托斯卡纳建立一块土地作为遗址,并启动了花园工程,以确定未来 20 年妮基的艺术努力。
这座“塔罗公园”也称“魔法花园”,灵感来源即是古老塔罗牌上的图案。从 1978 年开始筹建,直到 1998 年才正式对外开放。妮基和丁格利在一起 10 多年后,于 1971 年结婚。这段婚姻使他们终身受益,他们永远不会离开彼此的世界。
然而,他们绝非传统意义上的资产阶级夫妇,他们各自都有情人,从不是一夫一妻制。但如果对方不同意,他们就会与情人断绝来往,他们的伴侣关系就是这么激进。
他们关注的不是伴侣对爱的忠诚,而是对艺术的忠诚;他们会争吵,也会坚定地支持彼此,更是对方重要的合作者。他们的结合就像潘多拉的魔盒,饱受痛苦,却能无穷无尽地革新,创造出强有力的作品。1991 年,让·丁格利在瑞士去世,妮基开始制作一系列动态雕塑,作为她的主要雕塑媒介,以纪念亡夫。
1994 年,妮基从托斯卡纳搬到了加利福尼亚州的拉荷亚。2002 年 5 月 21 日,妮基在拉荷亚去世,享年 71 岁。
艺术vs建筑vs音乐
用艺术治愈情感 Touch your Soul
98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