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乡村记忆:当年蒸饽饽时剩下的枣核,吃起来也很甜 2024-04-29 22:07:55 此前发过一篇介绍胶东大枣饽饽“枣眼”数量差异的图文,吸引了不少朋友讨论。在留言当中,多数朋友都在讲述自己家乡的枣饽饽做法,不过也有朋友把重点放到了“童年糗事”上。其中有一位就说:“小时候家里蒸枣饽饽,他想要个枣吃,而大人却给了他一个枣核,他当时不明所以,却也吃得津津有味。”此情此景,不由得也勾起了笔者的记忆,故为此文简述之。国人尚红色,民间重要场合都多见“大红枣”的身影。结婚场合用红枣、花生、桂圆和栗子,期盼新人“早生贵子”。而过年时节红枣的用处更多,蒸枣饽饽要用,蒸米饭时也可以放,初一早上的饺子里要加,甚至辣菜中也会点缀上几个。红枣的颜色,一方面契合新年喜庆的气氛,另一方面也是寓意未来的日子能够红红火火。 (集市上的大枣)不过,也正因为过年时红枣的用处太多,每家每户的消耗量也都比较大。退回几十年前,农村生活条件还不太富裕,腊月集上,主妇们购买红枣时都精打细算,尽量少花钱。而使用时也小心翼翼,生怕浪费,一般不舍得单独给孩子们吃。然而,红枣作为当时冬季不太多见的甜食之一,对孩子们的诱惑力实在是太大。总有很多孩子,比如说笔者,都盼着家里早点蒸饽饽,到时候找机会“蹭”个红枣吃。蒸枣饽饽的时候,一颗大红枣是要切成若干片枣丝使用的,然后一片片地插到饽饽上预留的枣鼻子(枣眼)当中。每到长辈开始切枣的时候,孩子们就会凑到面板的旁边,聚精会神地观看。当然,他们关注的不是“刀法”,而是枣片上的“肉”。 (切出来的枣片)对于这些盼着吃枣的孩子们,不同的长辈也会采取不同的对策。严厉一点的,会直接呵斥,打消对方的贪吃念头;而善于思考的,会通过控制节奏的方法来达到“双赢”。所谓“控制节奏”,就是根据蒸饽饽的进度,给孩子不同的“枣”吃。一开始蒸的时候,因为担心数量不够,孩子们通常只能吃到“下脚料”,也就是文章开头提到的“枣核”。红枣的形状本来接近圆柱体,但几刀下去,大片的肉切掉之后,就会变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大部分都是中间的枣核,只有四周的边缘会留下一些“枣肉”。孩子们吃的时候,就是咬下不多的“枣肉”,然后再吐出大块的枣核。这与其说是“充饥”,不如说就是咂摸个味道而已。很显然,“长方体”不如“圆柱体”好吃。但在过去物质匮乏的年代,不少孩子们倒是吃得津津有味,在笔者记忆中,也觉得枣核挺甜。如今说起来,仿佛笑话一般。吃枣核是常态,吃枣丝则是幸运。当家里要蒸的大枣饽饽都上了锅之后,倘若此时碗里还有剩余的枣丝,此时孩子们就可以打牙祭了,这就是所谓的“控制节奏”和“双赢”。当枣丝放到嘴里咀嚼时,那种感觉不亚于吃了一块从小卖部里刚买回来的糖。不过,枣丝一下子吃多了容易发腻,必须要多喝水才行。这也是儿时多年实践摸索出的经验。当然,如果没有剩余的枣丝,孩子们只能先咽下口水,要等到除夕完成祭祀仪式之后,自家食用时才有机会一饱口福。 这时,在饽饽上的枣丝虽然已经干了,但只要下锅一热,口感依然很甜。等到饽饽端上来之后,孩子们就会抢着把饽饽上的枣咬着吃掉。在没有客人的场合,长辈们一般会默许孩子们的这种“无礼”,笑呵呵地看着他们“狼吞虎咽”,然后拿起剩下没有枣的部分,自己慢慢吃。回想起来,过去的“年”就像这大枣饽饽上的“枣丝”一样,匮乏是匮乏一些,但快乐却一点也不少。 赞 (0) 相关推荐 冬天,碰到红枣别手软,一次性多蒸些出来,比阿胶还香 冬天,碰到红枣别手软,一次性多蒸些出来,比阿胶还香! 红枣是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吃到的食物之一,尤其是到了冬天干枣很常见,基本上是家庭必备品,很多人喜欢吃,会当成日常保养品,也可以当成零食,煲汤.泡茶. ... 今天才知道,这4种红枣不能吃!原来以前都错了,为了健康要牢记 红枣,古时的李时珍称其为"枣为脾之果,脾病宜食之"!"一日三颗枣,郎中不用找,日日食红枣,红颜直到老",说明红枣是大补之物!还具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以及人体 ... 胶东乡村记忆:儿时有种快乐,叫做“走五子” 前段时间,笔者来到烟台一处乡村,准备参观当地的老房子. 在街巷里转了一圈儿之后,一条石块斑驳的胡同吸引了我的注意. 这条胡同两侧的房子不仅"老",而且"空".路 ... 胶东乡村记忆:生产队时期用镰刀割麦子的一段往事 民谚曰:"三春不如一秋忙,秋忙不及麦上场."麦收,是北方农事的重头戏.而如今,随着端午节的到来,胶东半岛的麦收又要陆续开始了. (端午之前,莱阳莱西交界处已可见到收麦子的场景) 现 ... 胶东乡村记忆:往年农家用织布机织土布的点滴往事 我的童年,有很长一段时间是在母亲的织布机旁度过的.那时,母亲经常给我做"椤梭袄"和"椤梭裤子"穿. 所谓"椤梭",就是把织好的布匹头剪下来( ... 胶东乡村记忆:元宵节之前,重温正月“出门”的点滴往事 今天已经是正月十三,距离元宵节只有两天的时间.按照民俗,过了正月十五,就算"出了年".不管城市还是乡村,过年的气氛就会就此淡化,新一年的征程也将正式开启. 元宵节前后的气氛差别,在 ... 胶东乡村记忆:正月初二思祖父 今天是正月初二,按照胶东民俗,是拜姑姑或者拜舅舅的日子.我的父辈,就是姑家表弟的舅舅.表弟今日登门,我作为表哥,自然也要陪着张罗一番. 觥筹交错之间,不知不觉已有醉意.待到清醒之际,已是夜半时分.此时 ... 胶东乡村记忆:栖霞招远莱阳莱西交界地带的过年讲究 "孩子盼过年,大人怕过年."这是多年前流行的一句话. 旧时候的年关,对贫穷人家和年老者来说比较"难过",因为过年不仅需要花钱,也意味着又老了一岁,总有一种五味杂 ... 胶东乡村记忆:过年之前,那些埋在雪堆里的肉和鱼 年关将近,很多人家的年货也准备得差不多了吧. 在胶东地区,常见的年货就是大鱼大肉.各种海鲜产品以及大枣饽饽等. 年货的数量,需要根据家里的人口以及可预见的来客数量进行准备.今年为了配合防疫,正月走亲戚 ... 胶东乡村记忆:老辈过年之前要“糊墙”,这算是个技术活 "二十四,扫房子."正如这句民谚所说,年关将至,不少人家也开始打扫卫生,准备辞旧迎新. 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不管城市还是农村,家里都有了装修,所谓"扫房子" ... 胶东乡村记忆:童年寒假“拆放鞭炮”之趣 此前我们讨论过不少胶东乡村"腊月大集"的话题,很多朋友都有这样的感慨:"不如几十年前热闹了." "腊月大集"之所以没有过去热闹,原因有很多, ...
此前发过一篇介绍胶东大枣饽饽“枣眼”数量差异的图文,吸引了不少朋友讨论。在留言当中,多数朋友都在讲述自己家乡的枣饽饽做法,不过也有朋友把重点放到了“童年糗事”上。其中有一位就说:“小时候家里蒸枣饽饽,他想要个枣吃,而大人却给了他一个枣核,他当时不明所以,却也吃得津津有味。”此情此景,不由得也勾起了笔者的记忆,故为此文简述之。国人尚红色,民间重要场合都多见“大红枣”的身影。结婚场合用红枣、花生、桂圆和栗子,期盼新人“早生贵子”。而过年时节红枣的用处更多,蒸枣饽饽要用,蒸米饭时也可以放,初一早上的饺子里要加,甚至辣菜中也会点缀上几个。红枣的颜色,一方面契合新年喜庆的气氛,另一方面也是寓意未来的日子能够红红火火。 (集市上的大枣)不过,也正因为过年时红枣的用处太多,每家每户的消耗量也都比较大。退回几十年前,农村生活条件还不太富裕,腊月集上,主妇们购买红枣时都精打细算,尽量少花钱。而使用时也小心翼翼,生怕浪费,一般不舍得单独给孩子们吃。然而,红枣作为当时冬季不太多见的甜食之一,对孩子们的诱惑力实在是太大。总有很多孩子,比如说笔者,都盼着家里早点蒸饽饽,到时候找机会“蹭”个红枣吃。蒸枣饽饽的时候,一颗大红枣是要切成若干片枣丝使用的,然后一片片地插到饽饽上预留的枣鼻子(枣眼)当中。每到长辈开始切枣的时候,孩子们就会凑到面板的旁边,聚精会神地观看。当然,他们关注的不是“刀法”,而是枣片上的“肉”。 (切出来的枣片)对于这些盼着吃枣的孩子们,不同的长辈也会采取不同的对策。严厉一点的,会直接呵斥,打消对方的贪吃念头;而善于思考的,会通过控制节奏的方法来达到“双赢”。所谓“控制节奏”,就是根据蒸饽饽的进度,给孩子不同的“枣”吃。一开始蒸的时候,因为担心数量不够,孩子们通常只能吃到“下脚料”,也就是文章开头提到的“枣核”。红枣的形状本来接近圆柱体,但几刀下去,大片的肉切掉之后,就会变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大部分都是中间的枣核,只有四周的边缘会留下一些“枣肉”。孩子们吃的时候,就是咬下不多的“枣肉”,然后再吐出大块的枣核。这与其说是“充饥”,不如说就是咂摸个味道而已。很显然,“长方体”不如“圆柱体”好吃。但在过去物质匮乏的年代,不少孩子们倒是吃得津津有味,在笔者记忆中,也觉得枣核挺甜。如今说起来,仿佛笑话一般。吃枣核是常态,吃枣丝则是幸运。当家里要蒸的大枣饽饽都上了锅之后,倘若此时碗里还有剩余的枣丝,此时孩子们就可以打牙祭了,这就是所谓的“控制节奏”和“双赢”。当枣丝放到嘴里咀嚼时,那种感觉不亚于吃了一块从小卖部里刚买回来的糖。不过,枣丝一下子吃多了容易发腻,必须要多喝水才行。这也是儿时多年实践摸索出的经验。当然,如果没有剩余的枣丝,孩子们只能先咽下口水,要等到除夕完成祭祀仪式之后,自家食用时才有机会一饱口福。 这时,在饽饽上的枣丝虽然已经干了,但只要下锅一热,口感依然很甜。等到饽饽端上来之后,孩子们就会抢着把饽饽上的枣咬着吃掉。在没有客人的场合,长辈们一般会默许孩子们的这种“无礼”,笑呵呵地看着他们“狼吞虎咽”,然后拿起剩下没有枣的部分,自己慢慢吃。回想起来,过去的“年”就像这大枣饽饽上的“枣丝”一样,匮乏是匮乏一些,但快乐却一点也不少。
此前发过一篇介绍胶东大枣饽饽“枣眼”数量差异的图文,吸引了不少朋友讨论。在留言当中,多数朋友都在讲述自己家乡的枣饽饽做法,不过也有朋友把重点放到了“童年糗事”上。其中有一位就说:“小时候家里蒸枣饽饽,他想要个枣吃,而大人却给了他一个枣核,他当时不明所以,却也吃得津津有味。”此情此景,不由得也勾起了笔者的记忆,故为此文简述之。国人尚红色,民间重要场合都多见“大红枣”的身影。结婚场合用红枣、花生、桂圆和栗子,期盼新人“早生贵子”。而过年时节红枣的用处更多,蒸枣饽饽要用,蒸米饭时也可以放,初一早上的饺子里要加,甚至辣菜中也会点缀上几个。红枣的颜色,一方面契合新年喜庆的气氛,另一方面也是寓意未来的日子能够红红火火。 (集市上的大枣)不过,也正因为过年时红枣的用处太多,每家每户的消耗量也都比较大。退回几十年前,农村生活条件还不太富裕,腊月集上,主妇们购买红枣时都精打细算,尽量少花钱。而使用时也小心翼翼,生怕浪费,一般不舍得单独给孩子们吃。然而,红枣作为当时冬季不太多见的甜食之一,对孩子们的诱惑力实在是太大。总有很多孩子,比如说笔者,都盼着家里早点蒸饽饽,到时候找机会“蹭”个红枣吃。蒸枣饽饽的时候,一颗大红枣是要切成若干片枣丝使用的,然后一片片地插到饽饽上预留的枣鼻子(枣眼)当中。每到长辈开始切枣的时候,孩子们就会凑到面板的旁边,聚精会神地观看。当然,他们关注的不是“刀法”,而是枣片上的“肉”。 (切出来的枣片)对于这些盼着吃枣的孩子们,不同的长辈也会采取不同的对策。严厉一点的,会直接呵斥,打消对方的贪吃念头;而善于思考的,会通过控制节奏的方法来达到“双赢”。所谓“控制节奏”,就是根据蒸饽饽的进度,给孩子不同的“枣”吃。一开始蒸的时候,因为担心数量不够,孩子们通常只能吃到“下脚料”,也就是文章开头提到的“枣核”。红枣的形状本来接近圆柱体,但几刀下去,大片的肉切掉之后,就会变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大部分都是中间的枣核,只有四周的边缘会留下一些“枣肉”。孩子们吃的时候,就是咬下不多的“枣肉”,然后再吐出大块的枣核。这与其说是“充饥”,不如说就是咂摸个味道而已。很显然,“长方体”不如“圆柱体”好吃。但在过去物质匮乏的年代,不少孩子们倒是吃得津津有味,在笔者记忆中,也觉得枣核挺甜。如今说起来,仿佛笑话一般。吃枣核是常态,吃枣丝则是幸运。当家里要蒸的大枣饽饽都上了锅之后,倘若此时碗里还有剩余的枣丝,此时孩子们就可以打牙祭了,这就是所谓的“控制节奏”和“双赢”。当枣丝放到嘴里咀嚼时,那种感觉不亚于吃了一块从小卖部里刚买回来的糖。不过,枣丝一下子吃多了容易发腻,必须要多喝水才行。这也是儿时多年实践摸索出的经验。当然,如果没有剩余的枣丝,孩子们只能先咽下口水,要等到除夕完成祭祀仪式之后,自家食用时才有机会一饱口福。 这时,在饽饽上的枣丝虽然已经干了,但只要下锅一热,口感依然很甜。等到饽饽端上来之后,孩子们就会抢着把饽饽上的枣咬着吃掉。在没有客人的场合,长辈们一般会默许孩子们的这种“无礼”,笑呵呵地看着他们“狼吞虎咽”,然后拿起剩下没有枣的部分,自己慢慢吃。回想起来,过去的“年”就像这大枣饽饽上的“枣丝”一样,匮乏是匮乏一些,但快乐却一点也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