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米亚战争33–沙皇尼古拉

上篇《外交风云》里面咱们说到,沙皇尼古拉终于认清形势,答应无条件接受“四点要求”。随后的几周里沙皇想尽早开始和谈,随着奥地利加入西方阵营,沙皇担心一场群殴俄国的大战即将展开,想尽快结束战争,但是英国人法国人愿意就此罢手吗?

此时英国人对和谈没有兴趣,英国人想在战场上先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再说。1月9日维多利亚女皇告诉外交大臣克莱伦登,说她以为俄国接受四点要求只是一个“外交手腕”,是为了防止联军夺取克里米亚。军事手段不能放弃,塞瓦斯托波尔必须拿下,才能确保俄国真的接受四点要求。帕麦斯顿表示同意,他也不想现在就开始和谈。

法国对开始和谈倒不是那么抵触,因为法国反战的声音很大,很多法国人认为这场战争主要是为了英国佬的利益。这种情况下,拿破仑三世觉得可以试探着开始和谈,可以把他对波兰和意大利的主张加进去。

帕默斯顿

谈判期间阿伯丁政府下台,战争派帕默斯顿接任首相。对于和谈,帕麦斯顿派了一个一向以来就是主战派的约翰·罗素爵士作为英方的代表,前往维也纳。用意显而易见,就是要把和平谈判搅黄。结果没想到的是,罗素到了维也纳,跟布尔三交流两交流,竟然接受了奥地利人的看法,对英国一贯以来对土耳其以及东方问题的政策怀疑起来,吓得帕麦斯顿和克莱伦登赶紧叮嘱罗素不忘初心,千万别真搞出个和平协议。

法国这边也没闲着,1月26日,经过一系列法国主导的漫长的谈判,一个意大利王国皮埃蒙特-萨丁尼亚(Piedmont-Sardinia)加入联军一方投入战争,同意派一支15,000人的军队到克里米亚。皮埃蒙特-萨丁尼亚(后简称“撒丁王国”)是刚刚摆脱奥地利统治的一个意大利邦国,您问这样一个意大利的邦国,跟俄国跟克里米亚八杆子打不着,趟这个浑水干嘛?这个意大利邦国别有企图。这个邦国有一位雄心勃勃的首相加富尔伯爵(Camillo Benso, conte di Cavour),在1852年即位的国王维克多·艾曼纽二世(Victor Emmanuel II)支持下,通过引入民主改革,重建经济和军队,开始富国强兵,准备统一意大利。撒丁王国派阿方索·费雷罗·拉马尔莫拉(Alfonso La Marmora)将军率领的军队加入联军一方,希望通过这一举措取悦于西方,继而获取法国的支持,由撒丁王国主导统一意大利。法国对意大利统一不感兴趣,但是对于打击老对手奥地利很有兴趣。1815年打败拿破仑之后,奥地利因为对拿破仑作战有功,被奖赏了两个意大利省份伦巴第和威尼斯。让奥地利这两个意大利省份丢掉,既是对奥地利的一个复仇,也是对1815年后的维也纳体系的一个突破。更何况,获得这两个富裕的意大利省份,撒丁王国愿意把萨伏伊和尼斯交给法国,让拿破仑三世的法国获得实利。

拉撒丁王国加入进来有利有弊,撒丁王国图的是奥地利统治之下的意大利疆土,而上一年12月22日法国同奥地利签署过密约,对俄战争期间保持意大利现状。对这等国际大事撒丁王国自然没有话语权,他们还需要证明他们对西方是有价值的。现在看起来奥地利并不打算真正参战,这倒刚好是个机会让撒丁王国证明一下,他们比起不可靠的奥地利人,对西方盟国更有价值。

英国对于新加入一个小伙伴来也感到高兴,拉格伦的部队需要增援,英国愿意付100万英镑,把撒丁王国的部队置于英军指挥之下。到1855年初英军只得到了25,000名援兵,能获得这15,000生力军,显然对英军大有好处。

教皇也支持大打,法国和英国还武装了一支1,500人的波兰军团,由波兰流亡者、囚犯和沙皇军队中投降过来的波兰人组成。

既然谈判无果,那就要在战场上先取得些优势再说。2月上旬,担心联军发动新的登陆作战,从皮里柯普切断整个克里米亚半岛,同时也想取得一场胜利提振一下士气,沙皇下令夺回联军最初登陆的小城叶夫帕托里亚。这时候的叶夫帕托里亚由刚从瓦拉几亚过来的,奥马尔帕夏率领的20,000土耳其军驻守,由联军的舰队支援,还有34座炮台拱卫。不过由于是土耳其军,相比之下算是最软的柿子,沙皇打算拿“伪军”开开刀。命令下来,战区的俄军指挥官弗兰格尔(Baron Wrangel)中将却认为小城城防坚固,还有联军的海上支援,对胜利没有信心,不愿意发起进攻。沙皇要求命令必须执行,弗兰格尔的副手克鲁莱夫(Stepan Khrulev)中将此时主动请缨,那就You can you up好了,沙皇立即撤了弗兰格尔的职,让克鲁莱夫顶替他。克鲁莱夫,用戈尔恰科夫的话说就是个“有勇无谋”的家伙,优点倒是听话。缅希科夫问克鲁莱夫能不能拿下叶夫帕托里亚?克鲁莱夫说没问题,包在我身上。克鲁莱夫带着19,000人108门大炮,打算在2月17日对叶夫帕托里亚展开一场突然袭击,结果行动被土耳其和联军方面预测到。俄军的突击遭到土耳其军和联军海军炮火的猛烈打击,攻势发起后毫无进展,损兵折将1,500人后只好败退回去。

2月24日,叶夫帕托里亚战败的消息报告给圣彼得堡的沙皇,成为压垮已经病得很重的沙皇的最后一根稻草。连最软的柿子土耳其军都没能拿下,看来这仗真的没法儿打了。2月8日沙皇就患上了流感,但是沙皇仍然坚持每天办公。16号感觉好了些,沙皇就不顾医生的劝告,连棉大衣都没穿就去视察部队,那一天温度零下23度。第二天沙皇又去了一次,晚上病情加重,转成了肺炎。沙皇的私人医生曼特(Mandt)给他听了听,说肺里已经能听到液体的声音,无药可治了。听医生的劝,沙皇把掌管政府的工作交给了儿子亚历山大(Tsarevich Alexander),嘱咐儿子撤掉克鲁莱夫,同时用多瑙河前线的统帅戈尔恰科夫替换掉缅希科夫。不过大伙儿认为这俩人都只是沙皇的替罪羊,哪次行动不是沙皇陛下您亲自做的决策?

3月2日沙皇去世,到另一个世界去为他守卫塞瓦斯托波尔的将士们祈祷去了。俄国人得知消息都惊讶不已,沙皇的身体状况历来是机密,这一下子沙皇说死就死了,谣言立马传开了说沙皇自杀了,说沙皇承受不住叶夫帕托里亚战败的消息,让医生给他毒药服毒自尽。一些人聚集在冬宫门口,要求把那个杀了沙皇的日耳曼医生曼特处死,吓得曼特赶紧坐上马车仓皇出逃,一路狂奔离开了俄国。

也有说沙皇自杀不是谣传,这种观点到现在还有市场。确实沙皇生无可恋,上帝已经不站在他这一边了。临死前沙皇尼古拉把儿子叫到身边,请他告诉战士们,特别是守卫在塞瓦斯托波尔的战士们:“我一直尽最大努力,我不缺乏良好的愿望,缺乏的是知识和远见,我请求他们的原谅。”

沙皇去世的消息3月2日晚些时候就传到了巴黎和伦敦,英国人兴高采烈,每个人都觉得战争打赢了,发动战争的沙皇尼古拉一世死了,上帝惩罚了他。很快部队就会凯旋而归,巴黎和伦敦股市也随之大涨。

消息传到克里米亚前线倒是挺慢的,3月4日晚上,正式消息通过电报传到前线之前,一块带着纸条的石头从俄军阵地里扔了过来,法国兵捡了起来,上面用法文写着:“俄国暴君死了,和平马上就要到来,我们没有理由再同尊敬的法国人战斗。如果塞瓦斯托波尔陷落,那是暴君应得的报应。一个真正的,热爱祖国但是痛恨野心勃勃统治者的俄国人”。

然而不管多少俄国人祈望和平,新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却不打算放弃他父亲的遗愿。继承皇位的亚历山大今年36岁,做了30年的太子,一直生活在父亲的影响之下。相比传统守旧的父亲,亚历山大广泛游历西欧各国,更倾向于自由主义的思想。让他父亲不喜欢的是,亚历山大对军事不感兴趣,但他是俄罗斯民族主义者,对泛斯拉夫主义深表认同。接手皇位后,亚历山大认为俄国不能接受任何屈辱的和平条件,任何谈判都不能伤害到“俄罗斯的尊严和荣耀”,否则就要继续为俄国的神圣目标而战。亚历山大也注意到法国日渐兴起的反战情绪,希望能把法国人从英国人身边拉开。内斯尔罗德通过女婿给法国人捎信:“法国和俄国之间的战争并无敌意,只要皇帝拿破仑陛下愿意,和平马上就会到来。”

法国人接受了俄国人递过来的橄榄枝了吗?欧洲的和平到来了吗?请看下篇《战略抉择》。

(0)

相关推荐

  • 圣马力诺:被意大利包围的“国中之国”,为什么没有被吞并?

    国中之国 作者|雄鹰 责编|Thomas 意大利所在的亚平宁半岛从来就不缺少故事.这里曾诞生了影响欧洲历史的古罗马文明.然而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意大利陷入了长达近1400年的四分五裂状态. 直到1870 ...

  • 意大利统一,为何由不起眼的撒丁王国完成?

    撒丁统一意大利 作者|雄鹰 责编|Thomas 历史上,当欧洲某个民族陷入四分五裂的状态时,往往能够把民族捏合在一起的都是其境内最有影响力的政权.例如德意志的普鲁士.西班牙的卡斯蒂利亚以及俄罗斯的莫斯 ...

  • 沙皇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为何没有盟友?只能说自作自受!

    克里米亚战争的前奏,要从1804年拿破仑建立法兰西帝国开始,在此之前的1798年法国占领了奥斯曼帝国的埃及和叙利亚,这对于庞大的奥斯曼帝国影响是痛并快乐着,毕竟穆斯林独立运动如火如荼,令奥斯曼帝国可以 ...

  • 克里米亚战争,遭盟友背叛列强群殴,俄罗斯“人品”问题出在哪?

    在欧洲甚至世界战争史上,1853-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都有着重要地位.本来,这是一场势均力敌的战争,俄罗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在这之前已经打了多次仗,到这一次是第九次俄土战争. 势均力敌变成" ...

  • 克里米亚战争 01 – 东方问题

    前些年普大帝策划克里米亚公投,把克里米亚从乌克兰肢解出去并入俄罗斯,让克里米亚这个原本生僻的名字一下子成了热门词儿.也确实克里米亚对俄国来说地位十分重要,俄国人也花了大把人力物力经营于此,俄罗斯族还占 ...

  • 克里米亚战争 02 – 英法的态度

    上篇<东方问题>里面咱们提到,俄土之间矛盾纠纷的解决,两个大国英国和法国是绕不过去,这两个国家在土耳其问题上,是怎么考虑的呢? 十九世纪五十年代的大英帝国,国势可谓是如日中天.工业革命在英 ...

  • 克里米亚战争 03 – 法俄较劲

    上篇<英法的态度>里面咱们提到针对土耳其的"东方问题",英国和法国跟俄国都有不同的看法,法国总统路易·拿破仑·波拿巴还打算在其中的圣地问题上做做文章.于是路易·拿破仑· ...

  • 克里米亚战争 04 – 缅希科夫的使命

    上篇<法俄较劲>里面咱们说了法国跟俄国在土耳其较上了劲儿,法国赢了一合,沙皇发誓要扳回来,那么沙皇尼古拉打算怎么做呢? 沙皇尼古拉是个意志坚定的行动派,光耍嘴皮子不是沙皇的风格.尽管知道了 ...

  • 克里米亚战争 05 – 英国人无所作为

    上篇<缅希科夫的使命>里面,咱们说到英国大使馆临时负责的罗斯上校,命令地中海舰队立即派军舰到土耳其海域,为苏丹撑腰.不过当时通往伦敦的电报线路,只铺设到贝尔格莱德,到君士坦丁堡这段还需要其 ...

  • 克里米亚战争06–陷入僵局

    上一篇<英国人迟疑不决>里面,咱们说到俄土谈判令英国人忐忑不安,这谈判桌上到底发生了些什么事情呢? 回到1853年的3月16日,缅希科夫拿出内斯尔罗德给的第一个锦囊,要求土耳其人在圣地问题 ...

  • 克里米亚战争07–维也纳备忘录

    上篇<陷入僵局>里面咱们说了,几方剑拔弩张,作势谈判破裂就大打出手.沙皇入侵多瑙河口诸公国的消息,通过报纸和外交渠道在英国广泛传播,但是阿伯丁首相认为那并不表明就要打仗了.英国驻圣彼得堡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