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批国保--古建筑(3)
本篇目录:
****************************************
221.田庄全神庙
元至清 山西省陵川县
222.团东清化寺
元至清 山西省高平市
223.梁村洪福寺
元至清 山西省祁县
224.霍州祝圣寺
元至清 山西省霍州市
225.北辛舍利塔
明 山西省万荣县
226.祁县镇河楼
明 山西省祁县
227.大武鼓楼
明 山西省方山县
228.右玉宝宁寺
明 山西省右玉县
229.汾阳关帝庙
明 山西省汾阳市
230.胡家沟砖塔
明 山西省兴县
******************************************
221.田庄全神庙
田庄全神庙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陵川县附城镇田庄村中,创建年代不详,据正殿西山墙存碣记载,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重修,坐北朝南,一进院落。南北长30.1米,东西宽18.2米,占地面积548平方米。
山门、钟楼(东)
中轴线分布有舞楼、正殿,两侧分布有妆楼、钟楼(东)、厢房房、耳殿。现存建筑正殿为元代风格,其他为明清遗物。
正殿石砌台基,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前檐斗拱五铺作双抄,琴面昂,补间隐刻斗拱。梁架采用四椽栿对乳栿,通檐用三柱。
全神庙东耳殿壁画
花院墀头
2019年10月17日,田庄全神庙被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222.团东清化寺
清化寺位于山西晋城高平市东北10公里的神农镇团池村。,现存三进院落,最南面的前殿称为如来殿,三间歇山顶;中殿称为三佛殿,三间清代;后殿称为七佛殿,五间元代。
修复后的如来殿
如来殿,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歇山式屋顶,琉璃脊饰,明间施板门,次间置直棂窗,斗棋四铺作单下昂。殿内梁架结构为四椽袱对乳袱用三柱。
修复后的三佛殿
团东清化寺1996年公布为山西省级文保,2019年10月7日,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223.梁村洪福寺
梁村洪福寺位于山西省祁县古县镇梁村南,为元代建筑。占地面积4242平方米,坐北朝南,由东西并列的两座院落组成。据寺内山门、南殿墙上嵌石匾记载,洪福寺始建于唐开元元年(713),明隆庆年间(1567~1572)、天启五年(1625)、清乾隆二十一年(1755)、民国26年(1937)均有重修。
洪福寺建筑本体残损严重、保护状况堪忧。祁县文物旅游局按照古建筑保护修缮的规定已展开了一系列的工作。南殿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檐硬山顶,殿内梁架为三架梁对前单步梁通檐用三柱,前檐斗拱平身科、柱头科各一攒,形制相同,均为三踩单昂。殿后檐墙外正中嵌石匾1方,其上记述了梁村洪福寺创建、重修年代。
正殿(2018年后修缮)为寺内主殿,是寺内现存时代最早的殿宇,面宽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后檐当心间出单檐歇山顶抱厦一间,山花朝北,建筑平面布局呈“凸”字形,殿之梁架为四椽栿对前剳牵通檐用三柱,前出廊,斗栱四铺作单抄。抱厦梁架为四椽栿通达前后檐,斗拱四铺作单抄,内原为供佛之地,现佛像已不存。正殿梁架均为自然弯材稍加砍削而成,补间铺作后端均挑承檐檩,屋顶重唇滴水瓦件等,均体现出元代建筑特征。
洪福寺2003年为晋中市文保,2019年10月,被国务院核定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224.霍州祝圣寺
霍州祝圣寺,原名为福昌寺,位于山西省霍州市。始建于唐贞观四年(630年),后毁,明景泰元年重建,明万历、清乾隆年间又重修。
现存建筑大雄宝殿、后大殿及东西厢房,占地面积11333平方米。大雄宝殿面宽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悬山顶。
东西厢房
2014年祝圣寺为省级文保,2019年10月改名为霍州福昌寺被国务院核定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225.北辛舍利塔
北辛舍利塔,位于山西省万荣县荣河镇北辛村旧村村西。塔原是崇圣禅院内附属建筑,创建于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现寺已毁,唯塔尚存。塔为三级覆钵式砖塔,通称喇嘛塔,高21米。平面为正方形,边长7.8米。一、二层为正方形,三层为圆形覆钵,塔顶相轮已毁。
***************************************
226.祁县镇河楼
贾令镇河楼俗名回门楼,位于山西省祁县城东北7.5公里的贾令镇。楼正好建在五里长街的南端,称为“昭余胜景”。历史上“川陕角衢”的必经之地。古“昭余胜景”之一。镇河楼是为镇煞昌源河“河灾”而修建,故称“镇河楼”。始建于明宣德年间(1426——1435年),嘉靖、清乾隆年间屡有修葺。
为两层四檐歇山顶阁楼式建筑。坐北朝南,面阔五间,进深四间,通高15米。台基为砖石结构,中间拱券门洞通南北。镇河楼俗名四楼门,位于祁县城东北7.5公里的贾令镇。贾令镇原是晋国祁大夫贾辛的宅院,后是南北商旅不绝的驿站,是“川陕角衢”的必经之地。楼正好建在五里长街的南端,称为“昭余胜景”。楼以巧妙的结构,别致的造型,播誉三晋而保存至今。
镇河楼2004年为省级文保,2019年10月,被国务院核定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227.大武鼓楼
大武鼓楼,又名观音楼、大武木楼,位于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大武镇大武二村,始建于明景泰四年(1453年),后屡加修葺。大武鼓楼呈平面方形,通高18.5米,面阔进深各三间,三檐十字歇山顶,布瓦覆盖,黑色琉璃瓦剪边。第一、二层檐下三踩出单昂;第三层檐下单翘单昂出五踩;平座三踩出单翘。
大武鼓楼四向敞朗,可供通行,四根通天柱直达顶层,顶设八卦藻井,覆盆式柱础,柱头两侧辟刹;二层为三檐十字歇山顶,黑色琉璃瓦剪边,面宽、进深各三间,三重檐斗拱为五踩单翘单昂计心造。
1986年,大武鼓楼为山西省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10月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228.右玉宝宁寺
宝宁寺在山西省右玉城内镇中学,俗名大宁寺,明清建筑,寺院建筑坐北向南,原占地东西宽约100米,南北长约150米。在中轴线上的主要建筑原有四进院落,五座殿宇,依次为牌楼、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遗憾的是该寺在解放前后和“文革”当中遭到严重破坏,殿舍倒塌,椽栋皆毁,除大雄宝殿和过殿外,其他建筑全部不存。寺内原藏明代以前的水陆画一百多幅,据传此画是朝廷敕“为生民造福”的,现藏于山西省博物馆。同名的还有湖南攸县宝宁寺。
宝宁寺位于右玉县旧城右卫镇东街北侧。宝宁寺“始事于景泰乙亥秋,落成于丙子冬”。宝宁寺前身是毕在寺,毕在寺历史更为久远,建于何代已不可考。据史料记载,在景泰乙亥年重修毕在寺,毕在寺已破败不堪。景泰年间,僧人澄鉴、净兴率众在毕在寺旧寺祀佛祈福,后经监军韦力转(都知监太监)倡议驻守官兵出资相助,重修了毕在寺正殿、前宇、山门等。太监韦力转“意旧名毕在二字之不详”,弃“毕在”寺名不用,特请求景泰皇帝敕赐新寺名,景泰皇帝敕赐寺名为“宝宁寺”并敕封澄鉴为宝宁寺住持,因此宝宁寺地位隆盛,僧纲司就附于宝宁寺。宝宁寺经历代不断建设,建有牌楼、山门、天王殿、前殿、大雄宝殿,两侧有钟鼓楼及配殿,成为长城沿线的宏盛大寺。现仅存过殿和大雄宝殿。
寺内原有水陆画一堂,为明代所绘,内容丰富,儒、释、道各界人物齐备,色彩富丽,画工极精,如今已移存至山西省博物馆。水陆画是在佛教寺院内举行佛教仪式——水陆道场(又名水陆法会和水陆斋会)时悬挂的一种宗教画”水陆道场起源于印度,据佛教经籍记载,释迪牟尼的弟子阿难尝夜梦饿鬼面向其求食,阿难遂设水陆道场,施食超度所有饿鬼。中国最早的水陆道场是南朝梁武帝为其壬妃郗氏所设。据说凡被佛法超度的怨鬼孤魂都可以“免罪”,“升天’,.故后世盛行不衰。伴随水陆道场发展起来的“水陆画”,便成为我国宗教绘画中的一个画种。
右玉宝宁寺于1996年为省级文保,2019年10月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
229.汾阳关帝庙
南门关帝庙,原名关王庙,俗称铁马老爷庙。位于汾阳市文峰街道办事处鼓楼南社区庙前街4号。庙坐北朝南,二进院布局,东西长82.19米,南北宽73.27米,占地面积为6315平方米。现存主要建筑有:关帝殿及其偏殿、中殿及左右朵殿、献殿、东西配殿、藏经楼、斋房院、照壁等,总占地面积5500平方米。
正殿为砖石台基,面宽三间,进深三间,单檐悬山顶。前加面宽三间,进深三间的卷棚歇山式抱厦。殿顶为筒板瓦覆盖,正脊、垂脊均采用浮雕莲花琉璃脊筒,正吻、垂吻、戗吻均完好,脊刹为兽驮宝珠,背后题迹:“大明嘉靖二十四年五月建”。
中殿与献殿采用勾连搭手法相连,面阔三间、进深四间。中殿为单檐悬山顶、献殿为单檐歇山顶。拱眼壁均采用琉璃块镶嵌,浮雕神采各异的龙凤图案。现存大部分琉璃为明代遗物,色彩纯正、造型生动,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中殿脊刹后书:大明正德十五年重建。配殿为面阔七间进深两间的廊房式,通面阔25.4米,通进深6米。庙内保存有明万历九年重修碑1通。
南薰楼
春秋殿
铸铁关羽骑马像一尊
2019年10月7日,汾阳关帝庙被国务院核定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230.胡家沟砖塔
胡家沟砖塔,位于山西兴县蔡家崖乡胡家沟村。塔为七层八角实心砖雕塔,总高12米。塔基为三层,石质,高1.1米,周长10.4米;塔身四层为砖结构,各层塔檐均仿木构砖雕斗栱椽飞,塔身窗棂隔扇雕工精细,望柱、栏板上浮雕花草、人物、鱼虫;塔顶为逐渐收缩的八卦形,塔刹为叠涩状,高约1米。
修缮后的胡家沟砖塔
胡家沟砖塔原为省级文保,2019年10月,被国务院核定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2020-11-25 08:35:47)
-
(2020-11-24 00:54:51)
-
(2020-11-22 01:03:16)
-
(2020-11-21 10:58:28)
-
(2020-11-18 21:24:25)
(2020-11-14 14:55:21)
-
(2020-11-13 08:57:50)
-
(2020-11-12 12:34:18)
-
(2020-11-09 12:59:04)
-
(2020-11-05 13: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