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行业 | 调味品行业首次覆盖报告:美食之道,调味为先
前言
调味品是中国餐饮文化的代表。调味品是指能增加菜肴的色、香、味,促进食欲,有益于人体健康的辅助食品。其主要功能是增进菜品质量,满足消费者的感官需要,从而刺激食欲,增进人体健康。一般意义的调味品主要是指酱油、蚝油、醋等,也包括由多种成分组成的复合调味料。中国餐饮文化源远流长享誉世界,各地美食种类众多不尽相同。而中式餐饮口味较多,制作过程工业化程度低,导致标准化难度较大。调味品作为中国美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餐饮文化的代表。
调味品行业维持稳步增长,复合调味品和酱油占比较大。结合欧睿国际和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我们交叉验证测算2019年中国调味品行业出厂营收约为3753亿元,2012年-2019年的复合增速为8.7%。2019年中国调味品的市场结构中复合调味品占比最大,其比重从2013年的14.8%提升至2019年的20.6%。单一调味品中,酱油占中国调味品市场的比例最大(15.1%),泡菜、酱类和醋分别占11.2%、9.5%和4.1%。
餐饮渠道占比大且壁垒高,零售渠道集中度较低。调味品在餐饮渠道的使用量较大,按照欧睿口径,2010-2019年间餐饮和零售渠道占比基本稳定在58%和42%。餐饮端主要受厨师影响,渠道粘性高,导致餐饮市场壁垒较高。而零售渠道由消费者自己选择,专业知识薄弱,企业进入市场壁垒低,市场集中度低。2020年中国调味品零售市场海天排名第一,市占率为7%,CR10为28%。各调味品类集中度差异较大,味精、鸡精、蚝油等CR5在85%以上;酱油为32%,其中海天酱油市占率20%。随着龙头公司不断扩张品类及渠道精耕下沉,我们预计未来市场集中度将提升。
中国调味品行业量价齐升
中国调味品行业目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调味品人均消费量在过去14年间实现了翻倍增长,从2006年的5.7千克/年增长至2020年的10.7千克/年,CAGR约为5%。但与其他国家相比,2020年中国调味品人均消费量约为日本、美国、韩国的45%、52%、55%。
▲ 中国调味品人均消费量
资料来源:欧睿国际,野村东方国际证券
▲ 各国调味品人均消费量对比
资料来源:欧睿国际,野村东方国际证券
参考欧睿国际的年复合增速,我们推算在统计局口径下,2019/2020年中国调味品行业出厂营业收入分别约为3753.3/4110.4亿元,2019年营收同比增长9.5%,2013-2019年复合增速(CAGR)达8.7%。
▲ 中国调味品行业出厂口径收入
注:2019-2020年行业收入数据为野村国际东方证券推测
资料来源:国际统计局,欧睿国际,野村东方国际证券
复合调味品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是目前调味品市场主要的增长动力。为与上文调味品行业出厂收入口径一致,我们将Frost&Sullivan统计的中国复合调味品行业零售口径收入(2019年:1240亿元)按照60%的渠道加价率还原至出厂口径收入,计算出当年中国复合调味料行业报表收入约775亿元(=1240/1.6),2013-2019年CAGR约14.3%,而单一调味品和调味品整体市场收入CAGR分别为7.0%和8.3%。
▲ 2019年中国调味品市场品类拆分(出厂口径)
资料来源:Frost&Sullivan,国家统计局,野村东方国际证券
销售渠道目前以餐饮为主。根据调味品协会口径,调味品销售渠道餐饮、零售和食品加工分别占比为40%、30%和30%。按渠道拆分,若排除2020年新冠肺炎对调味品行业的影响,2006-2019年期间零售渠道占比从46%缩减至42%,餐饮端占比从54%逐步扩大至58%。由于餐饮渠道占比大,且相对零售渠道粘性更强,因此餐饮渠道成为众多调味品企业重点发力之地,措施包括对分销网点进行密集覆盖,与学校、厨师等意见领袖进行合作推广、开展定制化服务等。目前传统调味品龙头企业如海天和李锦记的餐饮渠道占比收入已超过60%,中炬高新与天味食品的餐饮收入占比约20%-30%。
▲ 中国调味料龙头企业餐饮渠道收入占比
资料来源:公司数据,野村东方国际证券
竞争格局一超多强,集中度有望提升
目前中国调味品市场竞争格局较为分散,整体形成以海天味业为龙头的一超多强的局面,但近年来集中度在逐步提高。根据欧睿国际统计,2010年-2020年期间中国调味品市场(不包括醋)前十大企业的合计零售市场份额由25%提升至28%,其中海天味业始终占据龙头主导地位,2020年零售市场份额达7%。
▲ 调味品各品类CR5对比
资料来源:欧睿国际,Wind、公司数据,中国调味品协会,野村东方国际证券
90年代以前中国酱油品种单一,多为袋装或塑料瓶装,市面上小作坊数量众多,缺少全国性品牌。2000年起酱油行业加速成长,开启了工业化阶段。以海天味业为首的优秀头部企业开始注重品牌打造、媒体推广及渠道网络建设,同时开始功能细分化酱油产品,消费者对生抽调味及老抽上色的认知逐渐加强,后期酱油产品又衍生出红烧酱油、蒸鱼豉油、点蘸酱油等。2013年后家庭端消费升级继续促进酱油品质化和功能化,酱油企业纷纷推出高端产品如低盐酱油、零添加酱油、有机酱油等,以满足消费者对健康、自然饮食的追求。2006-2020年期间酱油的零售单价从8.8元/千克提升至17.3元/千克,CAGR达5%,高于同期包装食品零售单价涨幅(CAGR为3.2%)。
▲ 消费升级趋势下酱油持续高端化
资料来源:欧睿国际、野村东方国际证券
根据欧睿国际数据,2020年酱油整体销量或达1057.5万吨,同比下降3.3%,主要由于新冠疫情导致酱油餐饮渠道销量同比下滑10.3%,零售端销量依然保持稳定增长(+5.6%)。根据欧睿国际提供的酱油行业零售收入及参考单味调味品渠道加价率约40%,我们估算中国酱油行业2019/2020年出厂口径收入为568/624亿元,2019年酱油约占调味品整体的15.1%,2006-2020年酱油行业出厂口径收入CAGR为10.7%。
▲ 中国酱油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速(出厂口径)
资料来源:欧睿国际,彭博,野村东方国际证券
▲ 中国酱油行业零售与餐饮销量及增速
资料来源:欧睿国际,野村东方国际证券
与日本酱油行业相比,中国酱油行业整体集中度较低。中国酱油行业呈现一超多强的竞争格局:海天味业已成为全国性品牌,李锦记主要布局高端餐饮,而中炬高新旗下的厨邦、千禾味业仍偏区域性,全国的渗透率仍需进一步提高,行业中仍存在较多中小规模工厂及小作坊。2019年海天味业及中炬高新的酱油销量分别占行业总销量的19.9%、4.1%,位居行业第一、二位。李锦记由于未上市,我们估算其销量占比约在3-4%,中国酱油行业整体CR3约28%。而日本酱油行业企业数量在1955年-2018年期间从6000家减少至1169家,集中度不断提升,2018年CR3已达到53%,其中龙头企业龟甲万市占率达34%。对标日本,中国酱油行业市场集中度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 中国酱油行业CR3约28%(销量口径)
资料来源:公司数据,欧睿国际,野村东方国际证券
注:2019年数据
▲ 日本酱油行业CR3达53%(销量口径)
资料来源:龟甲万,野村东方国际证券
注:2019年数据
2019年中国人均食醋消费量约达3.2kg。根据日本统计局数据,2004年日本人均食醋消费量在约3.45kg的水平触顶。考虑到日本统计局食醋的统计口径不包括食醋衍生品(如调味醋、醋饮料、柑橘类复合醋酱料等),因此日本实际的人均食醋消费量将会更高。
▲ 日本人均食醋消费量
注:日本统计局采用L计量。为方便比较,按食醋密度1.05g/cm³换算
资料来源:日本统计局,野村东方国际证券
根据中国调味品协会统计数据,2011年-2018年期间调味品百强食醋企业的销售量从96.5万吨扩大至164.9万吨,CAGR约为8%;销售吨价已经从平均3238元/吨上涨到3845元/吨,CAGR约为2%。伴随着消费升级,中国食醋行业产品结构持续优化,整体实现量价齐升。参考《中国食品报》数据及中国调味品协会数据,我们推算2019年中国食醋行业市场规模约153亿元,同比增长8.7%,2013-2019年CAGR约为14%。其中,销量小幅增长,提价(吨价CAGR达9%)是食醋行业的主要驱动力。
▲中国食醋销售额规模及增速
资料来源:中国调味品协会,中国食品报,野村东方国际证券
▲ 食醋市场吨价提升明显
资料来源:中国调味品协会,中国食品报,野村东方国际证券
目前中国食醋行业CR5约19.3%,其中行业龙头恒顺醋业的市占率仅为7.1%。整体竞争格局大致可分为三个梯队:以四大名醋为代表的第一梯队(以恒顺醋业为代表的的镇江香醋,以水塔、紫林、东湖为代表的山西老陈醋,四川保宁醋,福建永春红醋)、以其他调味品企业向食醋品类延伸的第二梯队(例如海天、中炬高新)、以及以大量中小规模工厂及小作坊为主的第三梯队。在近6000家食醋生产企业中,品牌企业仅占行业总产量的30%,而中小规模及小作坊约占70%。后者生产效率较低,产品创新能力以及品牌力弱,我们认为品牌企业未来有望蚕食该类小企业的市场份额。
▲ 中国食醋行业CR5仅19%(2018年)
资料来源:中国调味品协会,公司数据,野村东方国际证券
蚝油选取蚝为原料,经煮熟取汁浓缩,加辅料精制而成。蚝油味道鲜美、蚝香浓郁、黏稠适度、营养价值高,是传统粤菜的主要配料。我们估算2019年中国蚝油行业出厂口径收入约60亿元,约占调味品整体收入的1.5-2%。
蚝油由李锦记品牌最先推出,初期属于高档调味料。后期海天凭借不断创新拓展产品和下沉渠道,并改进技术降低成本,利用性价比优势使得蚝油成为大众调味品,推广至全国,海天也由此占据了蚝油行业龙头地位。
与酱油相比,蚝油行业正处于发展期,还在不断向全国扩张。2018年中国蚝油渗透率仅为22%,远低于酱醋类(99%)、味精(80%)和榨菜(72%)。随着企业对消费者的不断培育,以及对渠道的持续下沉,蚝油的消费场景逐渐扩大,我们预计其渗透率有望持续提高。对标调味酱平均50%的渗透率,蚝油规模仍有翻倍空间。
相较于发展成熟的单一调味品,复合调味品行业仍处于发展初期阶段。我们估算2019年中国复合调味料行业出厂口径收入约775亿元,同比增长13.7%,是调味品板块中唯一保持双位数高增长的细分赛道。
复合调味品行业仍处于发展初期阶段,制作工艺较为传统导致进入壁垒不高,并且利润率比单味调味品行业更具吸引力,因此复合调味品市场参与企业众多,竞争格局较为分散,目前尚未有龙头出现。
2015年-2019年期间,中国复合调味料行业CR3由7.3%提升至12.6%,其中颐海、天味、红九九的市占率分别为7.93%、3.17%、1.47%。对标日本,日本复合调味品行业目前已进入寡头垄断格局,2016年CR3达62%,好侍、味之素和丘比的市占率分别为28.6%、18.8%和14.5%。中国复合调味品行业仍有充足整合空间,未来受益于调味品类多元化、餐饮连锁化率的提升、以及消费者对便捷化的需求,复合调味品行业有望继续维持高景气度。
▲ 复合调味品细分子行业一览
资料来源:Frost & Sullivan,Wind、中国调味品协会、野村东方国际证券
知日鉴中:结构升级推动行业成长
伴随着日本经济70年代的高速增长以及之后的经济减速、人口数量及家庭规模下降、女性就业率提升以及老龄化日益加剧等因素,日本调味品整体朝着健康化、功能化、便捷化和复合化方向发展。
2019年日本调味品中的味噌、酱油、糖、醋、西式酱(伍斯特酱/番茄酱/沙拉酱/果酱)、复合调味料(咖喱、风味调味料、汤类调料、拌饭料、烧肉酱、面汁酱油)、其他调味料分别约占家庭调味品年消费金额支出的6%、4%、3%、2%、16%、36%、33%。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带来的升级需求,复合调味品在1980年后快速发展,同时产品升级蔓延到各个调味品子品类。日本复合调味品中酱油衍生品(以烧肉酱、面条汤汁蘸料为代表)以47%的消费占比位居第一。
▲ 日本家庭调味品各品类年消费金额占比变化
注:1987年部分其他调味料归类为复合调味料,导致当年两者占比剧烈变化
资料来源:日本统计局,野村东方国际证券
▲ 2019年日本家庭调味品各品类年消费额占比
资料来源:日本统计局,野村东方国际证券
收入增长推动单一型酱油产品持续升级。1947年前日本由于战争导致实体经济萧条,酱油行业受到冲击,1947年产量跌至3.4亿升的低位,人均消费量也下降至3.4升。二战后日本酱油制造业迅速复苏,产量和人均消费量均在1973年达到顶峰,分别至12.9亿升和11.9升,酱油产量是1947年的3.8倍。70年代后伴随着日本经济放缓增长以及人口红利消退,日本酱油产量和人均消费量开始下滑,到2019年分别缩减至7.4亿升和5.9升,约为顶峰时期的58%和54%。
▲ 日本酱油产量1973年以来持续下滑
资料来源:日本统计局,野村东方国际证券
▲ 日本酱油人均消费量1973年以来持续下滑
资料来源:日本统计局,野村东方国际证券
虽然1973年以来日本酱油需求量持续40多年下滑,但酱油的采购单价却一直保持上升趋势,从1973年的123.8日元/升上升至2019年的362.6日元/升,期间CAGR达2.3%。可见近四十多年来日本酱油行业发展主要靠产品升级及品类延伸推动。
日本酱油共经历了四次典型的消费升级,分别表现为低盐酱油(1970-1990年)、丸大豆酱油(1990年前后)、有机酱油(1998年前后)、鲜榨酱油(2009年前后)等品类的流行。
(1)低盐酱油的兴起源于日本在1970年-1990年期间流行的“低盐健康”概念。在此时期日本人均GDP经历了一段时间的高速增长,消费者开始注重健康饮食,日本家庭的食盐平均消费量在1973-1991年明显下滑,从6200克降至3011克水平。随后这一概念被应用于酱油制造领域。
(2)丸大豆酱油的兴起主要是因为90年代以前日本国内大豆供给不足,进口大豆价格较高,为节约成本,日本酱油大量使用脱脂大豆作为原料,相较之下全部使用大豆制造的丸大豆酱油品质更高,更符合消费者健康需求。1988年-1990年日本酱油制造中大豆用量占比从2%提升至10%,使用大豆作为原料的丸大豆酱油开始普及,产量从不到2千万升/年增长到接近6千万升/年,并在之后保持上升的趋势,至2008年一度达到10千万升的最高产量。
(3)有机酱油的兴起源于1996年日本国内有机种植热潮开始,随后向加工食品方向延伸。有机酱油的产量从2002年的1600吨快速增长至2006年6700吨的峰值,随后稳定在6000吨左右的水平。
(4)使用密封容器的鲜榨酱油从2011年开始在日本家庭迅速普及,鲜榨酱油由于技术的再度升级使得其在营养与口感上都保持了最新鲜的标准,也主要针对健康要求更高的家庭消费者。根据Intage SCI对零售终端的调查,2015年鲜榨酱油的销售额是2011年的3.6倍。2011年以来鲜榨酱油在家庭用市场中的销售额占比从6%上升至23%,已成为家庭消费的主流细分品类。根据日刊经济通信社,以有机、丸大豆等为代表的健康酱油占据了家庭消费市场至少40%的份额。以龟甲万品牌为例,健康酱油的平均售价较普通酱油约高出30-90%。
▲ 日本酱油采购单价保持上升趋势
资料来源:日本统计局,野村东方国际证券
▲ 日本酱油消费升级
资料来源:野村东方国际证券
复合型酱油衍生品1980年后快速发展。1975年后日本经济进入稳定的中高速增长,服务业岗位需求大幅增加,女性工作参与度上升,全职主妇比例不断下降。并且日本晚婚晚育趋势明显,由此带来家庭规模缩小、户均人口相应下降的现象。1970年日本户均人口为3.4人,1990年为3人,2015年为2.4人。这些都导致了日本传统的大家庭共餐模式逐渐式微,更倾向于无复杂烹饪流程及烹饪技巧的速食烹饪。
而餐饮端方面,日本连锁化率从1983年的6.5%提升至1990年的9.5%,连锁化率的提升加速推动了食材标准化趋势。功能性酱油、复合型酱油衍生品的出现迎合了零售端与餐饮端兴起的便捷化、标准化的需求趋势。
▲ 日本家庭结构变化情况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Wind、野村东方国际证券
▲ 80-90年代日本连锁化率提升3pp
资料来源:日本特许经营协会,野村东方国际证券
根据日刊经济通信社的数据,虽然单一型酱油规模持续缩减,但1980-2006年期间以汤汁和酱类为代表的酱油衍生品市场规模不断拓展,2006年产量分别达1.6和2亿升的水平。根据日本农林水产省数据(和日刊经济通信社口径有所不同),2006年后汤汁酱油和酱料类产品依旧保持稳定上升态势,到2019年两种面条汤汁合计产量和酱料类产品产量分别达1.7亿升及0.8亿升,2006-2019年CAGR分别为3.1%、3.9%,而酱油在此期间产量CAGR为-1.8%。
▲ 日本酱油衍生品产量1980-2006年快速增长
资料来源:日刊经济通信社,野村东方国际证券
▲ 日本酱油衍生品产量2006年后依旧稳定增长
资料来源:日本农林水产省,野村东方国际证券
相对于普通单一型酱油,功能性酱油加入了价格较高的辅料或者对工艺进行改进,价格较普通酱油约高出70%-200%。1987-2019年期间日本家庭购买酱油衍生品的支出从2321日元/人上升至4876日元/人,同期酱油支出则从3217日元下降至1707日元,日本家庭人均酱油基底衍生品支出于1993年超过酱油支出,2019年达到后者的3倍。2009年日本酱油衍生品市场规模已超过单一型酱油,可见复合调味品对单一调味品的替代效果明显。
▲ 1993年家庭人均酱油衍生品支出超酱油支出
资料来源:日本统计局,野村东方国际证券
▲ 2009年日本酱油衍生品市场规模超过酱油
资料来源:日本统计局,野村东方国际证券
健康化、功能化和复合化是日本调味品的趋势。1980年日本家庭复合调味料支出占比首次超过单一调味料,显示出日本调味料复合化趋势明显。1980年以来日本家庭调味料年支出金额整体呈缓慢上升趋势,2019年达38923日元,1980-2019年CAGR为1.9%。其中,单一调味料消费支出占比从1963年的67%下降至2019年的16%,日式复合调味料则从22%提升至68%,而番茄酱、美乃滋之类的西式酱料占比相对平稳(约12-16%)。
▲ 日本家庭调味料年支出1980年后较为平稳
注:我们将盐、酱油、味噌、糖、醋归为单一调味料,将伍斯特、番茄酱、美乃滋、沙拉酱、果酱归为西式酱料,将咖喱粉、风味调味料、汤类调料、拌饭料、烧肉酱、面汁酱料归为日式复合调味料
资料来源:日本统计局,野村东方国际证券
▲ 复合调味料占比持续上升
资料来源:日本统计局,野村东方国际证券
日本公司:业务多元化+海外扩张,挖掘新增长点
我们追溯了日本食品两大龙头企业的百年发展历史,发现分别以酱油、味精起家的龟甲万和味之素都遵循着相似的发展路径:
1
面对单一品类天花板,积极寻求突破,对原有产品进行创新升级的同时延伸新品类;
2
通过并购优秀公司开拓新业务,不断打造新的增长曲线;
3
面对日本家庭端消费的疲弱,积极拓展餐饮及加工业渠道,共同驱动成长;
4
抓住亚洲饮食在海外流行的趋势,进军海外市场,全球建立工厂扩充产能,并利用空中投放以及线下活动持续培育消费者。
经过近60年多元化发展,目前龟甲万将业务分为日本国内业务及海外业务。日本国内业务包括:(1)食品生产和销售业务(包含酱油、酱油衍生品和其他调味料、饮料和酒精);(2)其他业务(主要为集团提供后台支持)。海外业务包括:(1)食品生产和销售业务(包含酱油、Del monte、其他食品如营养补充剂),(2)食品批发业务(主要售卖亚洲食品,如日本零食、酒精饮料等)。
2019财年龟甲万的日本营收占40%,海外占60%。日本国内外合计来看,酱油占总营收的28%,海外食品占42%,是占比最大的两个品类。除此之外、调味料业务和饮料业务也分别占据了10%以上的营收比重。按照近10年营收CAGR从高到低排名,龟甲万的前五大业务依次为:豆乳(豆乳占日本饮料业务收入的70%)、海外亚洲食品批发、海外酱油、Del monte、酱油衍生品(酱油衍生品占酱油衍生品和其他调味料收入的63%)。这些业务仍在发展上升阶段,营收弹性充足。而日本国内酱油市场已饱和,几乎零增长;酒精业务则持续衰退。
▲ 2019财年龟甲万各业务收入规模
资料来源:龟甲万,野村东方国际证券
▲ 2009-2019财年各业务营收CAGR
资料来源:龟甲万,野村东方国际证券
龟甲万能保持稳定业绩增长的背后原因在于:
(1)坚持研发创新,通过推出高附加值产品,例如高端酱油、减盐酱油、鲜榨酱油,迎合消费者对健康化、品质化及速食便捷化的需求,以增加家庭端酱油和酱油衍生品的销售收入。在龟甲万加速发展的第二阶段,公司酱油衍生品业务收入持续增长,有效部分对冲了公司在日本国内酱油业务收入下滑的影响,使得公司没有在酱油行业萎缩的背景下走向衰弱,反而进一步巩固了行业龙头地位。
(2)多渠道共同发展,80年代开始日本餐饮(外食产业)和加工业市场出现加速迹象,1980-1990年日本餐饮行业收入CAGR达6.2%,日本加工食材收入规模CAGR达6.1%。公司通过提供技术支持与高质量、大瓶装产品等措施扩大公司在加工业端和餐饮端的市场份额。2012-2018年公司大于2L的大瓶装酱油
(3)业务多元化,打造新的增长曲线。龟甲万布局酒精、饮料、番茄加工业、亚洲食品批发业务,抓住在日本国内流行的西式餐饮及外国酒精饮料的浪潮,以及抓住国外兴起的日本食品浪潮,挖掘新的增长点。
(4)持续拓展海外业务。1950年代进入美国市场开启全球化第一步、1970年代业务扩大至欧洲市场、1980年代进军亚洲市场。通过在超市举办使用龟甲万酱油烹饪食品的活动、编写使用酱油的欧美菜系烹饪食谱、以及加大广告媒体宣传等,持续培育海外消费者对日式餐饮的了解,因地制宜针对当地消费者口味开发特定产品。1974-2018年龟甲万的海外酱油销量CAGR达7.6%,销售额CAGR达6.9%,其中北美收入占比63%,欧洲占比17%,亚洲和大洋洲(近十年来增速最高的地区)合计占比19%。2018年龟甲万在美国家用酱油市场的市占率达57.4%,位居行业第一。
在长达1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味之素开发出了调味品、食品以及药品保健品等丰富的品类,以日本为中心辐射全球。目前味之素已从最初的味精制造商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氨基酸相关产品制造商。
公司主营业务分为四大业务板块:食品(日本)、食品(海外)、Life Support(主要为动物饲料)和医疗健康业务。分地区来看,日本、亚洲(除日本外)、美洲和欧洲的营收占比分别为44.1%、24.2%、21.4%和10.4%。从两个食品业务板块分项来看,食品(日本)中调味料及加工食品占51.2%,速冻食品占26%,咖啡占22.7%;食品(海外)中调味料及加工食品占比更大为62%,速冻食品占23.7%,加工用风味食品占14.3%。
▲ 2019财年味之素业务板块收入占比
资料来源:味之素、野村东方国际证券
▲2019财年味之素分地区收入占比
资料来源:味之素、野村东方国际证券
战后70年发展历程中的三大挑战与三大突围:
(1)坚持技术创新,积极调整销售渠道。研究和开发一直是味之素最重视的部门之一。11960年代起味之素加大了投资力度,每年研发支出在1962-1967年间从10亿日元增长至20亿日元。1981-1996年间味之素的研发费用从100亿日元增长至224亿日元。1980年代日本外食和中食的崛起带动调味料和速冻食品的B端需求快速扩大。但味之素前期在B端销售上并不占优,更注重在C端的发展。为扩大业务至B端,在产品线方面,味之素推出业务专用产品。在销售渠道方面,从对接传统的食品批发商转向大型超市和便利店,并为便利店提供OEM服务。
(2)打破味精单一品类天花板。日本的人均味精消费量在1970年代步入成熟期,人均年消费量从1969年的782克降至1980年的592克。尽管味之素通过更新包装和加大营销力度等方式维持了其在味精行业的龙头地位,但调味料在味之素营业收入中的占比仍从1969年的41%下滑至1980年的26%。面对味精市场规模的持续缩减,味之素积极调整业务,研发出包括复合调味料、速食汤、速冻食品等新品类。1970年起步的食品加工业务占比在1980年成为味之素旗下最大的品类,营收占比达35%。面对日本居民健康意识的不断加强,味之素运用其强大的销售网络和研发实力进军甜味素和药品行业,进一步拓宽了业务范围。
(3)走出日本,推动业务全球化。1970年代受到石油危机和日元升值冲击,日本国内味精生产成本高企,出口竞争力大幅下降。为应对味精出口下滑的颓势,味之素采取了两项战略:(1)将味精出口转向海外当地生产;(2)将出口重心从味精产品转向附加值高的氨基酸类产品。进入1980年代,味之素加快在海外建厂的步伐,1979年海外子公司合计员工仅有3898人,1996年则达到了10985人;海外主要工厂的味之素味精产量也从1985年的8.3万吨大幅扩张至1996年的22.4万吨。步入21世纪,随着日本饮食在欧美国家的兴起,味之素加速在海外速冻食品行业的收购并购,提高其在海外市场的市占率。
未来趋势:品类延伸,全渠道拓展
借鉴日本经验,我们认为中国消费升级将推动调味品需求高端化和复合化。中国三级品类(等级最低)酱油占比目前仍有43%,未来升级有较大空间。中国人均复合调味品的开支为9.3美元/年,仅为美国和日本的10%左右;渗透率只有26%,远低于美国和日本的73.4%和65.8%;随着中国家庭规模缩小和生活节奏加快,复合调味品增长空间较大。餐饮渠道主要受益于居民外出就餐增加、餐饮连锁化标准化和外卖快速增长的推动,零售渠道主要受消费升级驱动,均价有望提升。
文章来源
本文摘自:
本文摘自:2020年12月24日发布的《调味品行业首次覆盖报告:美食之道,调味为先》
分析师信息:
廖欣宇
SAC执证编号:S1720519120003
葛幸梓 研究助理
SAC执证编号:S1720120030003
王涵宜 研究助理
SAC执证编号:S172012005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