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大穴位科普,点击图片查看视频讲解
”
穴位/ 养生
小正给大家整理了穴位详细解析,在家也可以进行健康养护,赶快收藏起来~~~(还有视频讲解哦!)
”
1.
脾土穴(补脾经)
▲点击图片观看视频解析
补脾经位于大拇指侧边,推法为主。
作用:健脾和胃、清热利湿、补气血。
主治:脾胃虚弱导致的消化不良,发育迟缓,贫血、免疫力低下等症状。
2.
百会穴(长寿穴)
▲点击图片观看视频解析
百汇穴位于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
作用: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通达阴阳脉络,连贯周身经穴
主治:缓解疲劳,助排便,同时针对小儿畏寒肢冷,发育迟缓有辅助作用。高血压患者慎用。
3.
小天心穴(补脾经)
▲点击图片观看视频解析
小天心穴位于手掌根部,大鱼际和大鱼际的交汇处。可以按揉此穴。
作用:散心经热,安神定志。
主治:惊厥、排尿困难、高烧、昏迷、心痛、风湿性心脏病等。
4.
关元穴(任脉的腧穴)
▲点击图片观看视频解析
关元穴位于在我们的腹部,也就是身体前面的正中线上,肚脐下面大约三寸左右的位置。一般用揉法(掌揉或指揉)当然温灸也可以。
作用:培元固本、补益下焦。
主治:小儿遗尿,发育迟缓,疝气,免疫力低下等症状。
5.
二人上马穴(滋阴补肾要穴)
▲点击图片观看视频解析
二人上马穴位于手背无名指及小指掌关节后陷中。
作用:滋阴补肾,顺气散结,引火归元。
主治:腹痛,小便赤涩,潮热,牙痛,小便淋沥等症。
6.
合谷穴(万能穴)
▲点击图片观看视频解析
合谷穴位于手背第1,第2掌骨之间,近第2掌骨桡侧缘的中点。
作用:通经活络,清热解表,镇静止痛。
主治:头痛,牙疼,鼻出血,腹痛等。
7.
逆运八卦穴
▲点击图片观看视频解析
八卦穴位于手掌凹陷区域边缘。
作用:宽胸理气,通滞散结,降胃气,消宿食,增饮食。
主治:止咳平喘和胃降逆止吐等。
8.
顺运八卦穴
▲点击图片观看视频解析
八卦穴位于手掌凹陷区域边缘;
作用:宽胸利隔,理气化痰,行滞消食。
主治:消化不良,肺炎痰鸣,胸闷气短等症。
9.
清肝经
▲点击图片观看视频解析
清肝穴位于食指指面,一般用清法,由指根到指端。
作用:平肝熄风,疏肝解郁,解热之功效。
主治:小儿多动症,慢惊风,呕吐,发热等症状。
10.
清胃穴
▲点击图片观看视频解析
清胃穴位于大鱼际外侧赤白肉际处,拇指跟至腕横纹。
作用:清胃热,降逆止呕,消食导滞。
主治:呕吐,胃脘胀满,牙龈肿疼,口臭,消谷善饥等症状。
11.
清大肠穴
▲点击图片观看视频解析
清大肠穴位于食指上靠近大拇指一侧就是大肠经了。从虎口直推向食指尖为清。
作用:清利肠腑,除湿热,导积滞。
主治:湿热、积食,呃逆,上火,大便秘结等症状。
12.
肾顶穴
▲点击图片观看视频解析
肾顶穴位于小指顶端。以拇指或中指端按揉之。
作用:收敛元气,固表止汗,补肾壮骨。
主治:自汗,盗汗,解颅等。
13.
上三关穴(温阳穴)
▲点击图片观看视频解析
上三关穴位于大鱼际至曲池的连线上;食、中指并拢,用指面由大鱼际侧推向曲池向心推。
作用:助气活血,培补元气,温阳散寒。
主治:肺气虚,营养不良,贫血,黄疸等。
14.
足三里穴(强壮身心大穴)
▲点击图片观看视频解析
足三里穴位于腿膝盖骨外侧下方凹陷往下约4指宽处;大拇指或中指按压足三里穴。
作用: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
主治:胃痛、呕吐、腹胀、肠鸣等。
15.
三阴交穴
▲点击图片观看视频解析
三阴交穴位于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际。
作用:活血调经,益气健脾,培补肝肾。
主治:肠鸣、腹胀、腹泻、遗精、阴虚症等。
16.
小横纹穴
▲点击图片观看视频解析
小横纹穴位于掌面,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掌关节横纹处;以拇指甲依次掐之继以揉之。
作用:退热,消胀,散结。
主治:脾胃热结,口唇破烂及腹胀等症。
17.
四横纹穴
▲点击图片观看视频解析
四横纹穴位于双手面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第一关节横纹处为四横纹;用拇指的螺纹面沿食指横纹处向小指横纹处直推。
作用:热除烦,散瘀结;推之能调中行气,和气血,消胀满。
主治:疳积,腹胀,气血不和,消化不良等症。常与补脾经,揉中脘等合用。
18.
隐白穴
▲点击图片观看视频解析
隐白穴位于大趾末节内侧,距趾甲角0.1寸。
作用:调血统血、扶脾温脾、清心宁神、温阳回厥、行气止痛、健脾回阳。
主治:月经过多,便血,食欲不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