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在写字,部下冲进营房拿刀对着他就砍,却无一同僚愿来相救
曾国藩的一生,不是同太平军和捻军厮杀,就是在险恶的官场中搏斗,他驰骋疆场,徘徊官场,而最终总能化险为夷,渡过一个有一个难关,我认为原因在于他有着坚韧不拔的性格、深藏不露的智慧,总结他的成功秘诀,全在于一个“忍”字。
自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金田起义,太平军迅速壮大,到了1852年就几乎席卷了整个南方,就连湖南、江浙等地也被荼毒。
面对这种情况,清廷在八旗绿营等军队腐化堕落无法形成战力占压动乱的情况下,不得不下旨令各地举办团练,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曾国藩办了湘军,但是创军前期,却也给曾国藩带来过生命威胁,这是怎么回事呢?
创建湘军清理匪患,却因愣头青得罪众人
刚开始,曾国藩意气风华,在组建湘军的同时先搞了个湖南审案局,为的是先把天下大乱那些借机当土匪的人梳理一遍,先把社会治安搞回来,为此他拦下了全湖南的案件,而且审案子就三招,逮到土匪盗贼,审查问讯,一旦确定是土匪作乱的,第一招就地正法,杀头就完了,第二招乱棍打死,现场就打死的那种,第三招罪行轻一点的收押,放到监里边。就这样,曾国藩下狠手直接杀了几百号土匪,效果也立竿见影,湖南匪患为之一清。
然而,很快就出问题了。因为杀了太多人,这件事情惹怒了很多地方官员,为什么呢?
按理说湖南省匪患一清,得利的是大家伙,为什么曾国藩反而得罪者众呢?事实上倒不是因为他简单粗暴地杀了太多土匪,核心原因是因为老百姓都把案子送到曾国藩这儿来,本来地方官员借办案多少能捞钱,又显声名,结果都被曾国藩这样一搞就显得地方官员无所作为,还失去了经济来源。所以地方官员就特别讨厌他,认为这是一个“愣头青”,不懂和光同尘的官场杀才,于是趁着曾国藩组织团练时,就给下绊子了。
对外不行窝里横,不满曾国藩的早训而哗变
当时,曾国藩招兵,然后训练他们,要求所有的部队每天早上起来,他要训话。他是文人带兵,觉得要让这些人变成合格的战士就要让这些人内心当中有理想主义精神,有责任感,所以每天早上都一定要亲自给这些士兵训话。
本来这无可厚非,毕竟湘军是他创建的,他说一不二,但是曾国藩膨胀了,还要求绿营兵也来听讲,希望让这些人也来听一听他的教化,希望能让这群堕落腐朽一碰到太平军就全面溃败作鸟兽散的部队焕发新生,但是就这点事,那些营兵都受不了。
当时,绿营兵有一个副将叫清德,这个人跟太平军打仗的时候一上场就跑了,是个胆小鬼。但是,他跟曾国藩斗争的时候又特别勇敢,曾国藩要每天训话,清德就不去,后来受到长沙一群官老爷的教唆与指使,还跟底下的士兵说就不去,就是不理曾国藩的命令,甚至找各种机会和理由找茬曾国藩的湘军士兵,双方在街上打架械斗,不仅把曾国藩的士兵打伤了,回到绿营里就讲被杂牌军湘兵欺负了,怎么办?绿营人马对外不行,对内倒是一把好手,一被挑事,拿起刀拿起枪就去曾国藩的营房打砸。
曾国藩一开始很镇定,觉得他们难道敢造反吗?还在那儿气定神闲地写字,结果那些绿营士兵冲进来,拿刀就照着他砍,曾国藩赶紧就跑,差点被一刀劈中。
差点被手下杀死,还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
而当时最要命的是,没有任何一个同僚赶来救援曾国藩,因为被曾国藩得罪狠了的官员们都在看曾国藩的笑话。曾国藩只能到处跑,跑到隔壁湖南巡抚骆秉章的门上,喊出来了骆秉章才一下子让那些哗变的绿营士兵老实下来,并且乖乖束手就擒。
曾国藩把这事前因后果一讲,结果讲完以后,骆秉章反而把那些士兵松绑,让还一个劲叫兄弟委屈了,赶紧回去送走了。曾国藩见状很生气,说这些人违反军纪打了我的人,还以下犯上,想要杀我,你怎么就给毫发无伤地送走了?骆秉章就讲了一句话:以后打仗还得靠他们。
就这么一句话,给这事就解决和定性了,不是兵变,只是一次部队间的冲突。而对于曾国藩来说,被人打上门,差点被杀了,竟然对此毫无办法,连一点儿惩戒都没有!这是打脸啊,所有人都觉得,你曾国藩没用,没人听你的,连士兵都敢拿刀砍你。
曾国藩说,这是他人生当中五大耻辱之一,但是曾国藩后来怎么办呢?他实在是斗不过这些沆瀣一气的地方官员,只能搬家,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他带着湘军从长沙离开搬到了衡阳,到衡阳一个偏僻的地方去练兵,总之什么话都不讲,好好地练兵,把该干的事情干漂亮了才是王道,最终结果也没让他失望,所谓知耻后勇,湘军在之后果然变得更加强大,在与太平军的战斗中几乎不落下风,曾国藩也因此雪耻。
曾国藩是明智的,与其与这些乌合之众斤斤计较,不如换个清净的所在做好自己的事情,没有将精力放在这勾心斗角的小事上,终于实现了自己多年的抱负!正如他独特的读书方式,一本书没有读透,坚决不看另外的书,将有限的精力放在一件事情上,做到极致,功到自然成!
或许这就是曾国藩的成功之道,他本没有过人的天赋,也没有深厚的背景,却能在腐朽不堪一切都要讲裙带关系的清王朝十年七迁,建功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