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台历第四字——五
【甲骨文台历第四页,第四字,五及演变】
古文字的五,来之不易。
在甲骨文时期,先后出现过多种写法。
概括来说,基本分成三种。
【字源,五的解释】
比如字源中收录的甲骨文字形。
第一种,就是五条线段,和一二三四的古文字写法雷同,都属于指事字。
第二种,就是两条线段交叉,应该是过渡阶段。
第三种,就是甲骨文台历收录的甲骨文写法,即上下两条线段,
再加上中间的两条交叉的两条线段。
第三种写法也变成了后面文字演变的依据。
【古文字诂林,五的不同写法】
根据这三种写法,有如下推断。
第一,演变顺序。
这三种写法不是同时存在的,而是先后存在的。
演变先后顺序即:五条线段——>交叉的两条
线段——>上下两条线段,中间两条交叉线段。
最后的写法被广泛接受并逐渐固定下来。
比如,古文字诂林中的主流写法都是第三种。
第二,六书所属。
最后确定的五的写法,即甲骨文台历收录的甲骨文写法属于假借字,
不是指事字。
根据六书的定义,甲骨文数字一二三四属于指事字,
五条线段的五可以归为指事字,但被后来的两种写法所取代。
第二种写法,即两条交叉的线段的五的写法属于假借字。
第三种写法,同理,也属于假借字。
第三,不同所指。
五条线段的五就指的是五根算筹,
交叉的两条线段指的有可能就是两条算筹所组成的一种特殊符号,
用这种符号表示数字五。
第三种写法所指按《甲骨文字典》说。
【《甲骨文字典》,徐中舒,五的解释】
简短接说,五的来历跟纺线的线团有关。
开始的时候,把纺线的线团(交叉后)生出交(午)的含义来,
然后,再由交(午)而生出五的假借来。
今天的五和午还是同声字,
刚刚问了一个广东的朋友,
白话和黎话(粤西南一种方言)中午和五的发音完全一致。
可能在上古时期发音也相似。
【甲骨文台历,五,字义解释】
甲骨文台历中收录的五的解释以《甲骨文字典》为主。
并没有收录《说文解字》的解释。
《说文解字》中的解释:五,五行也。
小篆的写法与古文字第三种写法相同。
而且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上下两条线段时,说到
天地也,说中间两条交叉的线,则说阴阳相交也。
显然是许慎臆想的。
【《说文解字注》,五的解释】
不过,相交的意思被广泛接受。
而且,在《说文解字注》中也说到了更古老的一种写法,
即第二种写法。
显然,五之字形的演变确实比较坎坷,
相信时间上也会比较漫长,
而且,也经历了几代人的努力和改变,
是人们思考的一个结果。
所以跟五之古文字写法有关的字都跟做学问,或者
就指一种很高深的学问有关。
比如:
【字源,学的解释】
从学的甲骨文写法中可见五的字形,
或者是爻,
或者就可以说爻和五也有相同的所指。
【古文字诂林,爻的不同写法】
而且,爻和学的发音有相通的地方。
当然,跟爻或者五相关的字还有一个,教。
【甲骨文字典,教的解释】
有一点值得说明一下。
教和孝的古文字写法,小篆写法都不相关。
当然,教,爻,学读音有相通之处。
但是和五发音没有相通之处。
【甲骨文台历,第四页,五在经典中的引用及出处】
一共引用了四个出处,三个都是数字五的意思,
第四个诗经中“羔羊之皮,素丝五紽”中用的是相交的意思。
可见,诗经中的用字还是用的是原意,
后来的文献大多用的已经是假借之意了。
《说文解字注》中的一段话值得考虑一下。
大概意思就是古之圣人先知道有木火土金水,
然后再造出五这个字的。
我个人支持此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