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正确理解中医“气”的概念和理论

作者: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 张洪林医学博士

了解一些中医知识的人都知道,“气”是中医的重要理论内容。然而,对于那些初学中医的中国人,以及想了解中医的外国人,“气”是他们心目中很难弄清楚的的概念和理论。即使一些长期从事中医工作的人,对“气”的概念也时常存在偏颇的认识。气功热时期,绝大部分气功师甚至将“气”神秘化。因此,回顾中医“气”的概念和理论形成的历史脉络及其实际内涵,具有正本清源帮助人们清晰正确认识理解“气”的概念和理论的重要作用。

溯本求源,“气”的概念和理论最初并非出自于中医,而是出自于中国古代哲学,是古代中国人在长期观察各种自然现象的基础上,经过抽象概括形成的一种哲学认识,名为“元气论”。“元气论”的核心是“万物皆生于气”,指世界上的所有有形态的东西都是由“气”生成的。例如,古代中国人看到固体的冰受热后变成液体的水,进而化成气体,气体虽然在飘向空中后逐渐看不见了,但它依然存在。其它诸如巨大的岩石风化成砂石进而成为泥土、灰尘,草木腐烂或燃烧变作灰烬或烟雾等,无不向古人们展示他们所看到的宇宙间各种各样大大小小有生命或无生命的万物,都是由这最后看不到但始终存在并占有空间的“气”构成的。这种“气”可以越分越小,但永无穷尽,古人称之为“至小无内”。而由“气”构成的庞然大物以外,也无穷尽,称之为“至大无外”。由此可见,古代“元气论”的概念非常清晰,充满了朴素的唯物主义,即不复杂,也不神秘。它类似西方的“原子论”。

后来,在大约两千多年前,中医理论在逐渐形成的过程中,吸收了当时那个时代很多中国古代哲学的内容,例如阴阳理论、五行理论等,用这些理论解释人体生命活动现象。可见中医理论的一个重要来源是中国古代哲学。同“阴阳”、“五行”等理论一样,中国古代哲学里的“元气论”也被吸收进中医理论,形成了中医独有的“气”学理论,并延续发展至今。

中医“气”的概念从一开始就是很确切很清晰的,它包括物质和功能两个方面内涵。

“气”的物质内涵:既然中国古代哲学的“元气论”认为“万物皆生于气”,而人是万物之一,那么中医气论认为人体当然也是由“气”构成的。中医气论将构成人体的“气”分为“先天之气”和“后天之气”两部分。其中“先天之气”是指“秉受于父母的阴阳之气”。中国古人当时没有我们现代的显微镜等观测手段,不能直接看到分别来自父母的精卵细胞和DNA。但是他们在实际生活中逐渐认识到,新生儿不是孤立形成的,而是由分别来自父母的阴阳之气结合后形成的。这种认识现在看起来虽然显得很简单,但总体方向是正确的。中国古人将这种结合后形成新生命个体、来自父母的阴阳之气称之为“先天之气”。这种“先天之气”是新生命的启动源,体现着“万物皆生于气”的宗旨。中医气论还认为,“先天之气”从生命形成到结束的整个过程不仅始终存在体内,而且始终需要“后天之气”的营养。“后天之气”也包括两部分:一是指来自呼吸的空气,中国古人称其为“天气”;二是指通过饮食消化吸收的营养物质,因为这些饮食物来源于地面生长的果实粮食,所以中国古人称之为“地气”。中医气论还认为,“先天之气”和“后天之气”两者之间从始至终相辅相成互相作用互相伴随。这一认识也完全符合现代科学认识。例如,“先天之气”以胎儿形式在母体内时,需要通过母体运送到胎盘的血液中的氧和营养物质来保证自己的成长发育。母体血液中的氧来自“天气”,血液中的营养来自“地气”。胎儿离开母体后则靠自己呼吸“天气”和饮食“地气”来继续成长和壮大。反过来,没有“先天之气”构成的全身各个系统的组织器官及其具备的功能,也不可能完成对“后天之气”的摄取和吸收。

“气”的功能内涵:是指构成人体所有组织器官脏腑经络体系的这些物质所表现出来的全部生理功能。例如中医所讲的“脾胃之气”,主要指消化功能;“卫气”,主要指免疫防御功能;“气为血帅”,主要指血液循环功能;“肺主气,司呼吸”,主要指呼吸功能;“肾气”,则包括部分生殖功能;“气化”,则包括能量代谢新陈代谢功能等等。总之,人体所有生理功能都包括在中医“气”的功能内涵里。

综上所述,“气”的物质内涵和功能内涵共同形成中医“气”的概念和理论。它是数千年前的古代人在他们那个时代对人体生命活动现象和规律的一种认识和解释,切记,仅是一种认识和解释!!这种认识和解释在他们那个时代可以说是先进的,并且与中医其它理论结合起来指导中医的临床实践也是有效的。如果能够认识到中医气论与中国古代哲学“元气论”的渊源关系,以及中医之“气”的物质内涵和功能内涵,就一定能对中医“气”的概念和理论产生清晰正确的认识。就不会出现对气的认识和解释越来越复杂、越来越玄、越来越神秘、越来越说不清除的情况了。

(0)

相关推荐

  • 佳明讲中医基础第23讲,生命的元气

    大家晚上好,我们上次课讲了气一个作用,这个内容大家应该比较了解,我们讲中医扶阳,时强调过这几个功能,只不过讲阳气的时候,更加强调阳气的作用,气主要包括了几个方面:第一个推动,第二个温煦,第三个防御第四 ...

  • 元气属先天之气

    树有根,人同样有根.中医认为,元气属先天之气,是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和原动力.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何裕民和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杨力说,元气的盛衰直接影响人体健康甚至寿命,日常生活中要 ...

  • 中医气的概念及作用是什么

    中医学理论认为,气是人体内活力很强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气运行不息,推动和调控人体内的新陈代谢,维系人体的生命进程.气的运动停止,则意味着生命的终止.气的作 ...

  • 不理解气的概念,你就不懂中国传统文化,更不懂中医!

    "行医不识气,治病从何据?堪笑道中人,未到知音处".这是明代大医学家张景岳针对一般业医者行医不得要领所发出的一种感慨.尤其是现在,我们从小学的就是西方文化和西方科学,中国传统文化几 ...

  • 中医、西医,可证伪性比较。正确理解证伪、可证伪性,2者有差别

    之所以需要证伪,是因为人类的认识只能模拟真理.至少到目前为止,科学不是真理,是真理的近似. 既然是近似,那么就有很多种方法,所以到底科学更接近于真理还是哲学更接近于真理,这是一个问题.尤其在对人体的认 ...

  • #肝郁气吃什么药# 肝郁是中医特有的概念...

    #肝郁气吃什么药# 肝郁是中医特有的概念,是指患者肝气不疏,气机不畅导致的胸闷气短,胁肋胀痛,唉声叹气等临床表现. 治法:疏肝理气 常用中成药: ①柴胡疏肝散 功效:疏肝理气,适用于肝气郁结引起的胸胁 ...

  • 徐作军教授:正确理解和规范使用间质性肺疾病相关名词的概念和定义

    摘要 间质性肺疾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是一组异源性弥漫性肺部病变.由于ILD的原因不同,其病理表现.治疗策略和预后也各不相同,对于没有发生肺间质纤维化的患者( ...

  • 如何正确理解上火?中医的精髓在于辨证,而不是对症

    临床上见到很多患者,胃肠功能不好,患上一些慢性胃肠病,经常会出现打嗝.恶心.反酸.腹胀腹痛.大便不成形等症状,不能吃寒凉生冷肥腻的食品,否则的话会加重胃肠的症状:然后又经常伴有口腔溃疡.咽喉不适.咳痰 ...

  • 中医说苦寒燥湿,如何正确理解?中医师解读,让你不再一知半解

    苦味的中药具有能泄.能燥.能坚的特性. 具体来说,能泄是指清泄火热.通泄大便,能燥是指燥湿,能坚是指坚阴,也称泻火存阴.苦味药,根据药性可分为苦温.苦寒两种.能泄.能坚主要是指苦寒药物的功效,而能燥是 ...

  • 正确理解氧化还原反应概念

    中学的化学教学是化学的启蒙教育,涉及概念较多.如何根据中学生的水平,通过传授化学知识,使学生建立正确的概念,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方法,以适应后续学习和高新科学技术对化学的需要,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笔者就 ...

  • 中医养生“天人合一”的理念,应该怎样正确理解?

    中医的"天人合一"养生理念,是最科学的养生理论.简单的理解,这里的天,一般指的是天时,大自然的运行规律.比如,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一天有日夜,12个时晨,并如此反复.中医养生的&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