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要版税还是稿费?陈忠实说了一句“憨话”,狂赚455万

1992年年底,陈忠实历时5年创作的长篇小说《白鹿原》历经千辛,终于登上了国内知名杂志《当代》。陈忠实接到消息后激动不已,第一时间跑到西安买杂志。谁知他刚走进一家邮局就被告知,杂志已经售罄。陈忠实接着又跑到西安最大的钟楼邮局购买,却还是扑了个空,售货员对他说:“这期杂志上发表了咱陕西一个叫陈什么的作家的长篇《白鹿原》,我这儿50本《当代》两天就卖完了,还不断有人来问,你来得太迟了。”

就这样,陈忠实带着遗憾与甜蜜并存的复杂心情离开了邮局。《白鹿原》上半部出版后的畅销热度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期。接踵而来的掌声和鲜花一下子让陈忠实登上荣誉的巅峰,然而,这本书在创作背后的心酸却少有人能看见。

陈忠实说,自己决定写《白鹿原》的时候,心情十分复杂。一方面,当时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在出版后,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文坛的友人鼓励他也去写一部可以传世的著作。另一方面,陈忠实在当时的家庭经济十分困难,孩子都快交不起学费了。他在决心回老家写《白鹿原》之前对妻子说:“这事弄不成,咱养鸡去!”

1988年的清明,46岁的陈忠实独自回到了西安老家的祖宅里,也正是书名《白鹿原》的所在地,开始着手构思这个长篇。陈忠实回忆自己当时就坐在一张长沙发上,一只胳膊托着扶手,喝了几杯清茶后,他打开一个大16开的硬皮笔记本,终于写下了开篇第一句话:“锅锅儿嘉轩后来引以为豪壮的是一生里娶过七房女人。”

写完开篇的第一句话之后,陈忠实心中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沉静。以这里作为起点,陈忠实的创作灵感爆发,写作势头一发不可收拾,这篇50万字的巨著他仅花了8个月便完成初稿。

整个过程比他想象中要顺畅许多。当然,这其中的心理压力也完全是超负荷的。

在陈忠实最初投入创作的一段时间内,他几乎无法像个正常人一样休息。因为只要一闭眼,他满脑子里浮现的全是笔下白鹿原上的男男女女们。为了能够正常入睡,他满村子地找人下棋,只为了转移这种过剩的专注力。

在这种精神高度专注的情况下,陈忠实只花了8个月就完成了这篇50万字的小说创作,整个过程一气呵成。但是,在陈忠实看来,这还没达到他想要的完美境界,于是他继续留在老家,又花了四年的时间对这部小说加以删改和润色。从1988年动笔创作到1992年定稿,陈忠实整整耗时5年完成了《白鹿原》的创作。

在《白鹿原》即将完成定稿时,有一次,陈忠实的妻子正好来送口粮,忍不住问道:“要是发表不了咋办?”当时51岁的陈忠实毫不迟疑地说:“我就去养鸡。” 当时的陈忠实虽然担任陕西省作协副主席,但是每月工资只有150元,并且没有其他稿费收入,又要兼顾家里的孩子上学,生活捉襟见肘。

对于天命之年的陈忠实来说,他身上肩负着一个丈夫和一个父亲的责任,同样也负担着一个作家的使命。曹雪芹的《红楼梦》批阅十载,字字血泪,十年辛苦不寻常,而他的《白鹿原》何尝又不是一生的披肝沥胆之作?

1992年初,农历羊年腊月廿五的下午,陈忠实为《白鹿原》添上了最后一个标点后,只觉得头晕目眩,脑袋里空空的,仿佛被掏空一般。他一个人在河堤边静坐了良久,独自抽完了一支烟,河堤旁干枯的荒草被烟蒂点燃,熏得陈忠实泪流不止……他这才如释重负般,平静地去收拾东西回家。

1992年春节过后,陈忠实联系了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主编何启治。据陈忠实回忆,当时,出版社安排了编辑高贤均和洪清波和他见面,当他将《白鹿原》的一大摞复印件交出去时,一度情不自禁,差点要说——“我连生命都交给你俩了”,不过话到嘴边还是咽了回去。

当天,两个编辑在火车上一口气看完了这本《白鹿原》,致电出版社的时候,只用了四个字概括:“开天辟地!”

但是另一头的陈忠实并不知情,他已经数日忐忑不安,焦虑不已,并把另一份复印件送给了当时陕西的一位文学评论家李星。十几天后,李星看完稿子后找到了陈忠实。陈忠实看着李星黑煞着脸,心中咯噔沉了一下。直到他请李星进屋后,李星猛然回过头来,瞪着一双眼睛,用劲儿地捶打着掌心,几乎是喊着对他说:“咋叫咱把事弄成了!”

几天后,陈忠实回西安的家背面背馍,接到了出版社主编高贤均的回信,信中给予了《白鹿原》极高的评价。陈忠实读完信就从沙发上蹦了起来,惊叫几声后就哭了,跌坐在沙发上,半天起不来,妻子见了慌乱地问:“出啥事了,出啥事了?",陈忠实说:“咱不养鸡了!”不过,当时的陈忠实还没想到,就是这样一本书让他成为了国内靠小说发财的第一个作家。

《白鹿原》出版之前,编辑曾经问陈忠实,是要稿费还是要版税?老实巴交的陈忠实不懂其中的概念,憨憨地笑着对编辑说:“你说咋弄就咋弄。”编辑对他说:“那就版税吧,合同上签10%的版税。”就是这一句话直接改变了陈忠实的一生。

出版社编辑为陈忠实签下的其实是当时的最高标准。1993年6月,《白鹿原》一经出版就广受好评,掀起了一阵加印狂潮。在出版后的短短4个月内,已经先后7次加印,一共印了56万多册,陈忠实从中获得的版税在国内作家中绝对是首屈一指。当时,贾平凹的《废都》与陈忠实的《白鹿原》出版时间相差不久,但是《废都》为他带来的稿费却远不及《白鹿原》。

1997年,《白鹿原》获茅盾文学奖后,又被教育部列入“大学生必读”系列,几年内发行逾160万册,被改编成秦腔、话剧、舞剧、电影等多种艺术形式。2006年12月15日,“2006第一届中国作家富豪榜”重磅发布,陈忠实以455万元的版税收入,荣登作家富豪榜第13位。当然,算账这种事情都是后话了。

《白鹿原》显然是经过读者和时间检验的好作品,但是其出版过程也并非一帆风顺。1992年,《白鹿原》的上半部在出版后,一度引发了“洛阳纸贵”的购买热潮。1993年年初,《白鹿原》的下半部出版后热度不减。但也是在这一年的7月,《白鹿原》被传出“被禁”风波。

由于这本书中诸多锐利的政治观点以及大胆的性描写都将陈忠实和出版社推上了风口浪尖,导致《白鹿原》一书失去了很多奖项的评选资格。在《白鹿原》评选茅盾文学奖时,评委之间由于意见截然对立,导致这一届评奖延迟了两年。

最终,在人民文学社和老评论家陈涌的大力支持下,陈忠实的《白鹿原》才得以入围,并于1997年获奖。对陈忠实来说,这本书是他的“生命”,也是唯一一本能为他“垫棺作枕”的书。《白鹿原》之于陈忠实的意义,一如《平凡的世界》之于路遥的意义。

陈忠实曾表示,他要创作的这本《白鹿原》是“关于这个民族生存、历史和人的生命体验”。 20岁那年夏天的一个午后,我在大学的图书馆里读完了这本书,掩卷的那一刻,我整个人汗流不止,不是因为天气,而是感到内心由内而外发出的一种战栗。

《白鹿原》是我读过的一部“史诗级”的小说。小说虽然是50万字的长篇,但是读来却一气呵成。小说《白鹿原》以白鹿原上两户世代大家族白家和鹿家在原上为权为利明争暗斗为线索展开,还原了一部渭河平原50年变迁的雄奇史诗。

在这段波澜壮阔的乡村民族秘史中,主人公白嘉轩六娶六丧,自这个不详的序曲开始,白家和鹿家的两代子孙开始为原上的统治争斗不休,上演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权利的游戏:巧取风水地,恶施美人计,孝子为匪,亲翁杀媳,兄弟相煎,情人反目……

在“大革命”的背景下,国仇家恨交织,两代人的恩怨愈演愈烈。在时代更迭,王旗易帜的背后,小人物的命运在风起云涌的改革与斗争中飘摇起落。作为陈忠实一生的巅峰之作,《白鹿原》写出了一个真实而立体的社会,也写尽了乱世之中的百态世情。

2016年4月29日,陈忠实老先生去世。那个西北高原的愣娃硬汉子,风餐露宿,啃着死面锅盔,吼着秦腔,慷慨激楚,一路呼啸而来,又清醒地去了。

从此,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可以仰止的人少了一位,这个时代又缺失了这样一位“匠心”作家。历史的车轮依旧前行,我们却再也听不到他对飞速发展的时代作何反应,这让人惶恐,好在我们还可以持续地阅读老先生留下来的遗产,我相信只要《白鹿原》还在,陈忠实就还在。

真的很感激能有这样一个时刻,我们能够摆脱时空的局限,再读陈忠实,从他回肠荡气的作品中重回另一个时代,探寻当下的生活本真。如果不能行万里路,那我觉得读万卷书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