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石皇后的传说
在印度传说中,当满月时分第一缕曙光洒下,海底的贝类生灵拾到的坠落在大海里的天堂露珠,便形成了珍珠。这个传说流入欧洲并被欧洲人所信奉。而希伯来人所流传的则是另一种说法:珍珠是夏娃从伊甸园被驱逐时流下的眼泪凝结而成的。在古代中国,珍珠象征着财富、荣誉和长寿。在欧洲,直到17世纪,人们一直把珍珠当作药用物品使用着。在亚洲,最低等级的珍珠的命运至今仍是被磨碎用作药物。
伊迪斯·金·古尔德(Edith Kingdon Gould)—金融家乔治·杰伊·古尔德(George Jay Gould)的妻子—佩戴着珍珠项链的照片,约1900年。
在公元前2200 年,珍珠还是纳税税品和进贡的贡品,在一部公元前1000 年的古籍中清楚地记载着珍珠是中国西部省域的产物。古波斯(伊朗)经常将珍珠制成串链以及装饰物,珍珠的使用曾一度只是贵族的特权。在罗马,珍珠是当时最受喜爱的珠宝,人们频繁地使用珍珠以至于哲学家塞内加(Seneca,约公元前4 年—公元65 年)对妇女们这种过分佩戴它们的行为提出批判和指责。
在整个中世纪的欧洲,虽然十字军从近东带来了很多珍珠,但是珍珠仍然仅仅只是皇家专有的珠宝。当凯瑟琳·德·美第奇(Catherine dé Medici,1519—1589)在1532 年嫁给法国的奥尔良大公亨利时,她带去了6 串精美的珍珠以及25 颗单独的大珍珠,并且在不久之后把它们献给了玛丽·斯图亚特(Mary Stuart,1542—1587)。玛丽死后,伊丽莎白一世(1533—1603)轻松地买下了这些美第奇珍珠。在她所有的画像里,伊丽莎白总是不会落下珍珠这种珠宝首饰。男人们也佩戴珠宝,这一事实表现在当时的皇家肖像画里。1612 年,萨克森公爵颁布一道法令,不允许贵族阶级穿着镶嵌了珍珠的裙子,同时禁止大学里的教授和博士以及他们的妻子佩戴任何珍珠首饰。在文艺复兴后期,欧洲开始流行以龙、美人鱼以及人马兽为造型的巴洛克异形珍珠吊坠。珍珠热一直持续到19 世纪。慈禧太后(1835—1908)收藏的珠宝中包含许多稀世珍宝,其中不乏数量众多的珍珠,慈禧太后有一件镶嵌有3 500 颗珍珠的短披风,而且每一颗珍珠都如金丝雀鸟蛋一般大小。
约1890年,慈禧太后(正坐中间)穿戴着她的珍珠披肩与宫廷女眷们的合影。
20 世纪初,许多珍珠的价位还是高得让人难以承受,但是到了20 世纪20 年代,富有的美国女人们却拥有着可以匹敌欧洲皇室和亚洲当权者数量的珍珠。20 世纪30年代,两个重要事件彻底改变了珍珠随后的命运—经济大萧条时期的降临以及人工养殖珍珠技术的发明。
淡水珍珠,以及一个包含贝附珍珠和长合页珍珠的长约9.5厘米的贝壳
约1907 年,日本首先发明了球形珍珠养殖技术。御木本幸吉(KokichiMikimoto,1858—1954)是珍珠人工养殖业的创始人,而他本人也因此作为“珍珠王”而享誉世界。高档珠宝首饰商店在一开始对人工养殖珍珠是持拒绝态度的,蒂凡尼直到1956 年才开始出售带有养殖珍珠的首饰。而如今,养殖珍珠的价格可能比等量的天然珍珠还要贵10 倍左右,而且天然珍珠的贸易产值还达不到珍珠贸易总产值的10%。
想知道更多宝石的历史与传说故事吗?想进一步了解各种宝石的性质和产地信息吗?快来《宝石与晶体》的世界里寻觅吧!
“对于珍贵石头的喜爱深深根植于人类心中,这不仅是因为它们的色彩与光泽,还与它们良好的耐久性有关。世间所有带有美丽颜色的事物,比如鲜花和树叶,或是天空的蓝色和晚霞的荣光都稍纵即逝,并且变幻无常,只有宝石的光泽和颜色从几千年前到现在一直不曾变过,几千年后,也一样不会改变。”
——乔治·F.昆兹 《珍贵宝石的奇妙传说》